吕雉怎么死的,吕雉是怎样死的

天美资源网

吕雉怎么死的,吕雉是怎样死的?

公元前180年吕后崩殂。

《史记·吕太后本纪》:“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

吕雉怎么死的,吕雉是怎样死的

《汉书 · 外戚传》:“太后持天下八年,病犬祸而崩。”

《汉书 · 五行志》沿用史记说法,也有类似的记载:“高后八年三月,祓霸上,还过枳道,见物如仓狗,橶高后掖,忽而不见。卜之,赵王如意为祟。遂病掖伤而崩。”(大概意思:吕后参加完祭祀活动,返回途中,一只长得像狗的动物咬了她一口然后不见了,占卜的结果是赵王如意在作祟,最后因病而亡)

王充《论衡 · 死伪篇》载吕后病腋伤而亡事:高皇帝以赵王如意为似我而欲立之,吕后恚恨,后鸩杀赵王。其后,吕后出,见苍犬,噬其左腋。怪而卜之,赵王如意为祟,遂病腋伤,不愈而死。盖以如意精神为苍犬,见变以报其仇也。(大概意思:汉高祖因为赵王如意很像自己而想把他立为太子,吕后怨恨此事,后来就用鸩酒毒杀了赵王。事后,吕后外出,看见一只灰白色的狗,咬她的左腋。吕后感到奇怪而占卜此事,发现是赵王如意在作祟,于是她患了腋伤病,病未好她就死了。大概是赵王如意的精神变成灰白色的狗,现出异常现象来报他的仇。)

王充与班固为同时代之人 , 又曾师从过班固的父亲班彪 , 他对《史记》中有关吕后伤于腋下那段文字的理解 , 应是与《汉书》一样的。

所以后人猜测,吕后死于狂犬病,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吕后为什么一定要把戚夫人做成人彘?

人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受刑者会被砍掉双手和双脚,挖出双眼,割掉鼻子,用铜水注入双耳使其失聪,再给嘴里灌入哑药,还得割去舌头,最后剃光全身毛发,最后将受刑者扔入茅坑中任其自生自灭。

而人彘这种酷刑的发明者正是西汉的开国皇后吕后,第一个成为人彘这种酷刑的受刑者则是汉高祖刘邦宠爱的妃子戚夫人。

其实吕后之所以如此残忍对待戚夫人,也是戚夫人咎由自取,俗语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看起来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很可怜,但她可远比现代这些知三当三的女人更可恶和可恨。

戚夫人不止插足吕后与刘邦的婚姻,还触犯了吕后的逆鳞

汉高祖刘邦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痞子,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混了个泗水亭长的身份也没多大前途,这样的人自然娶媳妇也困难了,因此他到了35岁的时候还没有结婚娶媳妇儿,如果不是当地的曹寡妇找他发泄一下,估计他就成了标准的老处男了。

吕后家族是后迁到沛县的人,当初她爹吕文搬迁到沛县之后举行乔迁宴会,游手好闲的刘邦带着个空礼盒去蹭吃蹭喝,结果宴会上会相面的吕文偏偏看中了刘邦,他认为刘邦将来贵不可言,于是执意要把比刘邦小15岁的女儿吕后下嫁。

就这样也算是白富美的吕后就嫁给了二流子刘邦,在结婚初期刘邦对妻子吕后算是十分恩爱,两人连续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和汉惠帝刘盈。

不过婚后很快刘邦就显现出了不务正业的本色,他又整天不着家跟狐朋狗友鬼混,可怜吕后是既得干农活,还得孝敬公婆,还要兼顾家务,照顾子女,一个人是忙里又忙外。

刘邦对家庭不仅没有贡献不说还在外面惹祸,刘邦负责押送骊山囚徒时,在半路上他因醉酒放走了所有囚徒,这种情况下他无法向朝廷交差,只得弃官跑到芒砀山躲了起来,这时候的吕后不仅要家里家外照顾,还得经常偷偷跑到芒砀山去给刘邦送吃送穿。

在这种情况下,估计任何一个女人都得想着和刘邦离婚了,但是吕后却无怨无悔的一个人默默扛下了所有,就凭这点来说吕后绝对算是贤惠的妻子。

再后来刘邦趁着陈胜和吴广起义的机会,跑回沛县招兵买马揭竿而起,从此刘邦走上了亡秦灭楚的统一中国之路,刘邦四处带兵征战,吕后则留在老家替他照顾一家老小。

在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争霸之时,项羽在彭城之战中打得刘邦大败而逃,刘邦在逃跑时为了减少拖累,抛弃了妻儿和老父,就这样吕后被项羽的军队俘虏了。

幸亏项羽人品还不错,没有侵犯吕后,被项羽俘虏两年多之后,正好楚汉议和,于是吕后就被释放回到刘邦的身边。可是当她回来之后才发现,刘邦已经有了新欢,身边多了一个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侍妾,这个侍妾就是戚夫人。

其实吕后本身也算是一代美女,只是这么多年替刘邦忙里忙外的操持家务,早已成了糟糠之妻。相比之下戚夫人比吕后还年轻还貌美,关键是还能歌善舞很有才华,这使得刘邦对她十分痴迷。

据史料记载,在吕后被俘虏的这段时间里,刘邦与戚夫人是如胶似漆,经常是刘邦兴致来了就高歌一曲,然后戚夫人就给他伴舞。二人经常是黏在一起,甚至当下属向刘邦汇报工作时,刘邦都要把戚夫人搂在怀里,公然秀恩爱,让下属都觉得很尴尬。

而吕后回来之后看到刘邦身边有了新欢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当时的刘邦可不再是二流子而是汉王了,身份地位今非昔比,作为汉王三妻四妾也很正常,所以吕后也只能默默接受刘邦另结新欢的现实。

不过如果吕后仅仅是因为吃醋而把戚夫人施以人彘的酷刑,那就想错了,毕竟刘邦又不止戚夫人一个小妾,有很多妃嫔,这些妃嫔谁都没有戚夫人下场惨,为何吕后不把别人做成人彘偏偏对戚夫人如此,当然还在于戚夫人触动了吕后的逆鳞。

吕后的逆鳞就是她唯一的儿子刘盈,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念及吕后多年为他操劳,所以册封吕后为皇后,册封刘盈为皇太子。

但是戚夫人也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刘如意,戚夫人很受刘邦宠爱,因此她经常给刘邦吹枕边风,称刘邦诸子中只有刘如意性格和智慧最像刘邦,理应让刘如意当太子继承刘邦之位。后来甚至她还哭着对刘邦说,万一刘邦百年之后她和刘如意母子很难活命,如果刘邦能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她愿在刘邦面前起誓,绝不加害吕后和刘盈的性命。

虽然刘盈确实宽厚仁弱,性情与刘邦完全不同,但是吕后很有手段,这些都是刘邦所知道的,所以戚夫人说得也很在理,如果刘盈继位,吕后很难放过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因此刘邦逐渐有了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的想法。

戚夫人抢走刘邦的爱可以让吕后包容,但是戚夫人现在居然连吕后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都想谋取,这是吕后所不能容忍的,即便刘如意真的继位,谁能保证戚夫人真能保全刘盈,所以吕后明白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就是保住他的性命。吕后可以忍受戚夫人抢走自己的男人,但是绝对不允许戚夫人打她儿子的主意。所以戚夫人想给自己儿子刘如意谋求太子之位是触动了吕后的逆鳞,这也使得吕后恨透了戚夫人。

后来刘邦公然讨论废立太子的事情,他把打算废掉刘盈的想法跟朝臣讨论,结果周昌、叔孙通等开国功臣和重臣都反对刘邦废太子,刘邦只得把废太子的事搁置下来,不过他并没有死心。

为了打消刘邦废太子的想法,吕后只得向军师张良求助,张良给吕后支了一招,他让刘盈谦卑厚礼的去请商山四皓出山,商山四皓是战国末期秦国时期隐居商山的四位德高望重的隐士,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曾经多次聘请商山四皓出山,四人都不为所动,刘邦非常敬重四人,因此如果刘盈能请出商山四皓出山,那刘邦自然能打消废太子的想法。

而刘盈后来还真请出了商山四皓,后来刘邦看到商山四皓下山辅佐刘盈大为吃惊,于是他还问商山四皓为何不肯下山辅佐自己,商山四皓则回答称刘邦粗鲁不礼敬读书人,四人宁死而不下山,而太子刘盈宽厚仁孝,能礼敬读书人,所以四人甘愿下山辅佐。

其实商山四皓这意思就是告诉刘邦你不如你儿子,所以刘邦在见到商山四皓成为刘盈的座上宾客之后,他就立刻打消了废掉刘盈的想法,最后还特意指着离开皇宫的商山四皓背影告诉戚夫人:“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

刘邦的这意思就是告诉戚夫人,你看我想把他的太子之位废掉,但是他请来了商山四皓,这代表着他羽翼已经丰满,我很难撼动他的太子之位了。

果然如张良所预料,商山四皓一下山立刻就打消了刘邦废太子的想法。虽然吕后按照张良的办法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但是她始终还是恨透了戚夫人。

吕后在刘邦去世后对戚夫人展开疯狂报复,并为戚夫人量身定制了人彘酷刑

刘邦打消废掉刘盈的想法之后,就册封刘如意为赵王,虽然刘如意封王,但是刘邦也得想法保住刘如意的性命,可他又想不出好的办法,因此整天愁眉不展。

后来刘邦的秘书赵尧建议选派对刘盈和吕后母子有恩的大臣出任赵国国相,这样就能保全刘如意的性命。赵尧则向刘邦推荐了御史大夫周昌出任赵国国相,理由就是当初刘邦公开召集群臣商议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时,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周昌,也是他带头要保全刘盈的太子之位。并且周昌为人正直不阿,他既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谏臣,向来以公正执法,敢于直言闻名于世,在朝廷中素来很有威望,连刘邦都对他敬畏三分。

当初周昌阻拦刘邦废太子之后,吕后为了向他表达感激之情,曾经下跪拜谢他力保刘盈之恩。因此周昌是十分合适的人选,刘邦一想确实可以把刘如意托付给周昌,但是周昌是西汉开国功臣,封爵为汾阴侯还有御史大夫的官职,如果让他出任赵国国相,那属于是把他的官职降级了,所以刘邦不好意思跟他提这件事。

最后刘邦晚年时,他实在没有办法,才以一个孩子的父亲身份恳求周昌去赵国出任国相,尽力保全刘如意,周昌一看刘邦如此也大受感动,于是含泪答应刘邦出任赵国国相一职,除了把刘如意托付给周昌之外,刘邦还在临终前一再叮嘱刘盈要善待和保护好弟弟刘如意。

做完这一切,刘邦也就认为自己死后刘如意能安然无恙了。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太子刘盈也顺利继位,吕后则以皇太后身份辅佐朝政。

刘邦去世后,吕后立刻就对他遗留下的妃嫔进行了打击报复,很多受宠的妃嫔都被发配去给宫廷干脏活累活,这些人中也包括了戚夫人。只有极少数像汉文帝刘恒的老妈薄姬那样不太受刘邦宠爱的妃嫔,才被得以放出宫廷。

吕后对戚夫人是最恨的,所以戚夫人也最惨,吕后让她在永巷操杵舂作,还特意下令每天不许给她饮食,让她忍饥挨饿的干活。

于是戚夫人在干活的时候就发出了哀叹: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通汝)!

戚夫人这意思就是说儿子在外面当王,母亲在宫廷当奴隶,谁能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儿子,她就是希望刘如意能救她离开宫廷。

本来吕后就对刘如意在赵国有所忌惮,她其实怕把戚夫人折磨死,会逼得刘如意在赵国起兵反叛,所以吕后就想先整死刘如意,再收拾戚夫人。

吕后三次以刘盈的名义召刘如意到长安,就是想把刘如意召到长安然后弄死,但是吕后的谋划被周昌识破了,周昌三次代替刘如意拒绝了吕后的征召。而吕后也明白了是周昌从中阻挠,因此吕后先以刘盈的名义征召周昌来长安,等周昌到长安后,吕后又以刘盈的名义征召刘如意到长安,就这样最后刘如意还是到了长安。

不过刘如意到长安之后并没有立刻被吕后害死,原来刘盈一直谨遵刘邦的临终嘱托在保护着刘如意,刘盈得知刘如意来到长安后,就担心刘如意被母亲吕后暗害,于是从来刘如意到长安后,刘盈就一直与他同吃同住,防止吕后加害。

但是刘盈百密一疏,最终一天清晨他出去狩猎,刘如意赖床没起来,他们俩短暂分开了一个清晨,刘如意就被吕后毒杀了。

刘如意被杀之后,刘盈也就逐渐与母亲吕后产生了隔阂。不过吕后并不没在意,刘如意死了,她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折磨戚夫人了,因此她为戚夫人量身定制了人彘的酷刑。

在《史记》中对人彘之刑的描述为: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辉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戚夫人在这种状态下活了多久呢?在《史记》中又给出了答案: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这就是说在戚夫人被施以人彘酷刑数日之后,吕后还邀请刘盈去参观,戚夫人的非人模样把刘盈吓得大病一场,刘盈病好之后派人告诉吕后称,这种事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我作为母亲的儿子是无法治理天下了。吕后如此残酷的手段,吓得儿子刘盈此后终日沉迷酒色,最终导致了他在23岁时英年早逝。

吕后对戚夫人施以人彘的酷刑,还邀请儿子刘盈参观,给刘盈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间接导致了刘盈最后英年早逝,可以说确实够狠了。

而《史记》给出的答案就是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活了数日,那么这也就是说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至少活了两天以上,大概时间就是三五天,被吕后派人扔进茅坑中自生自灭了。

因此吕后的手段也绝对够毒辣了,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却不能让她立刻死掉,而是又把她扔进茅坑里慢慢折磨了三五天,如此狠毒的手段也可见吕后对戚夫人有多么憎恨。

写在最后

所以吕后之所以一定要把戚夫人施以人彘的酷刑,就是因为戚夫人做得事情过分在先,戚夫人如果不是先图谋刘盈的太子之位,触犯了吕后的逆鳞,吕后也不至于对她如此残忍,所以戚夫人看起来结局十分凄惨可怜,也正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戚夫人就属于是得寸进尺的人,受宠之时不知收敛反而想着获得更大利益,相比之下汉文帝刘恒的老妈薄姬就比她明智多了,薄姬在不受宠的情况下更加低调隐忍,所以才能使得她和刘恒母子没有受到吕后的打击,因此对比薄姬就能看出戚夫人有多么不明智和得寸进尺。

男人都是怎么看吕雉和戚夫人的?

简单点来说,吕雉跟戚夫人就是典型的后宫争夺,最终以戚夫人失败而告终。当然,自古后宫争夺的失败者都没有好下场,只是戚夫人的下场凄惨了一点,被吕后做成了人彝!有人说吕后手段残忍,有人说戚夫人罪有应得,那么,我给大家把这两位的恩恩怨怨简单的叙述一下。

要说清楚这两位的恩怨,那就必须得说她们的男人,那就是汉高祖刘邦!刘邦在当皇帝前,只是一个地痞,可以说一无所有,而且还是一个二婚的男人,带着一个孩子,这个时候呢,吕雉的爹看上了刘邦,觉得此人以后非同一般,就把年轻貌美的吕雉嫁给了刘邦,而且出钱出力帮助刘邦,婚后的吕雉也是非常贤惠,不但把刘邦的大儿子视为已出,而且还为刘邦生个一个儿子那就是刘盈。期间还被抓去当了几年俘虏,受尽折磨。吕雉一路陪伴刘邦,从无到有,从一个地痞流氓到一个开国皇帝,吕雉一直不离不弃,为刘邦付出了很多很多!这样的女人我想不仅值得刘邦敬佩,她应该知道所以人敬佩吧!

此时的刘邦已贵为一国之君,而此时的吕雉已人老珠黄,所以刘邦看上了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在感情上开始冷淡吕雉,那么为刘邦付出那么多的吕雉生气吗?恨吗?我想不用多说吧!但是哪个是皇帝不是三宫六院,吕雉也只能忍了。但是戚夫人仗着自己得宠,处处刁难吕后,而且最可气的是要废了吕雉儿子的太子之位,要立她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吕后能忍吗?自己受尽折磨,付出那么多打下的江山,转眼要成别人的。吕后生气吗?吕后恨吗?估计吃了戚夫人的心也有了吧!最终用了各种手段,吕后才保住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其实这时候吕后恨戚夫人的关系已经是水火不容了。

刘邦活着,戚夫人自然没事,但是刘邦死了以后就没有人可以保她了,尤其是刘邦死后吕后独揽朝政,可以说此时的戚夫人对于吕后就是一只蚂蚁。吕后把以往所以的气,所有的恨都发泄到了戚夫人身上。最终做成了人彝。吕后手段确实残忍,但是也是事出有因。如果得胜的是戚夫人,相信吕后也不会有好下场吧!

刘邦的老婆吕雉被项羽俘虏了?

楚汉战争可以说是一部刘邦营家属史

楚汉战争期间,项籍绑架了刘邦的家属,刘邦两破彭城而不可得。

项籍绑架刘邦家属,并不是始于彭城之战

很多人认为刘邦家属被绑架,是始于彭城之战,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来梳理一下时间线吧。

汉元年四月诸侯各就国,刘邦入汉中,项籍回彭城。

汉元年五月,刘邦开始还定三秦之战。

汉元年六月,田荣并三齐。

汉元年八月,刘邦击败三秦主力,基本平定三秦。

汉元年九月,刘邦派人自武关出发迎接家人,但被项籍派兵阻止,不成功。

(汉初以10月为岁首,元年九月下一个月就是二年十月)

汉二年四月,刘邦发动彭城之战先胜后败。

汉二年五月,项籍追击至荥阳,被刘邦击败于京索间,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我们看,刘邦首次派人迎接家属是汉元年九月,而彭城之战是汉元年四月,足足差了七个月半年有多,那么这七个月发生了什么事呢?

实际上刘邦之所以从武关出发迎接家属,是因为王陵在那,王陵和刘邦是老乡,但王陵并不服刘邦,所以起兵后一直是半独立势力,刘邦封汉王后,王陵留在了南阳郡,没有跟着入汉中,王陵实际上跟彭越一样,属于项籍分封十八王之外的势力。

而由于王陵的南阳郡处于关外,距离刘邦家乡的丰沛最近,因此从这里出发派人迎接家属,但是被项籍派兵阻止了,实际上王陵的家属也还在家乡,迎接刘邦的家属和王陵的家属实际上是一起进行的,但是都被阻止了。

那么这七个月项籍在干嘛呢?

绑架王陵的家属!

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陵少文,任气,好直言。及高祖起沛,入至咸阳,陵亦自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帝之仇,而陵本无意从高帝,以故晚封,为安国侯。

项籍为了钳制王陵这种半独立势力,不惜绑架了王陵的母亲,但王陵母以死明志,要王陵事汉王不可三心二意,项籍怒烹陵母,说来项籍曾数次烹杀他人,估计是爱好吧,其凶残可见一斑。

作为半独立势力的王陵,项籍为了挟持之不惜绑架其家属,而王陵家属和刘邦家属再同一个地方,刘邦是主要的敌人,没道理只绑架王陵的家属,而对刘邦家属放置处理。

到了彭城之战,乃至楚汉战争后期灌婴二破彭城,汉军都没有找到刘邦家属,可见刘邦家属早在更早之前,和王陵家属一块被项籍绑架了,其用心险恶可见一斑。

项籍有无侵犯吕雉?应该是没有的。

一来项籍不缺美女,早在烧杀关中的时候就掳掠了一大堆美女,后来又成为一国之主,自然是不缺美女的。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二是吕雉年龄不算小了,估计也勾不起兴趣项籍的兴趣,当然在现代人看来吕雉还是很年轻的,大约30+岁,但是古人普遍早婚,14岁结婚比比皆是,30岁的女人有的都可以做奶奶了,当然不排除项籍处于报复心理这么做。

三是名声不太好,说到底项籍之所以绑架他人家属,是为了跟对方达成某种交易,作为人质很可能将来是可以送回去了,实际上战争后期项籍就用刘邦家属换的一次撤兵的机会,如果这么做了,对自己的名声不太好,当然不排除吕雉方面为了自己的名声吃了哑巴亏。

一般来说,应该是没有的,但谁能确定呢?

范增是怎么死的?

韩信被封为淮阴侯,手握重兵,刘邦担心其谋反,采纳陈平之计,夺其兵权。后被吕后与萧何用计诓骗至长乐宫中秘密处死。萧何处事圆滑,又不掌兵权,官至丞相,病死。善终。灭楚之后,张良离开刘邦,云游四方,据说后来得到升仙。善终。范增,因项羽夺其权,气的毒疮发作,病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