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是什么故事,四面楚歌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天美资源网

四面楚歌是什么故事,四面楚歌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项羽尽管被围垓下,但仍有8000楚兵保护项王,他在山沟里扎下20里连营,粮草还殷实,刘邦一时间还奈何不了他。张良出场了,这个鬼点子满身的哥们,向刘邦分析道:“楚兵跟随项羽征战多年,离乡日久。现在他们身陷重围,容易思念亲人,被困深山,已是走投无路。如能勾起他们的思乡之情,定会军心涣散,不战而降。”张良上场表演了:他派士兵上山砍来茅竹,选取粗竹子劈成竹片,再把竹片弯弯捆捆,扎成鸟形,上面糊上薄纸,做成纸鹞。又派人选取细竹做成哨子,绑在纸鹞上。(这就是风筝原型!)到了晚上,月明星稀,他命令士兵们把纸鹞分散到四面山岗上去等候,自己则登上山坡风口,坐在石头上,用箫吹起哀怨、低沉的楚地小调。附近楚兵听了,好不伤心。又叹息又落泪。这时,四面山岗上的汉军放飞纸鹞,飘荡在楚营上空,微风吹来,纸鹞上的哨子呜呜作响,鹤唳鸿哀,凄凄惨惨,所有楚军像得了瘟疫一样哭声惊天动地。有的议论道:“整天打仗,有家难归,大势已去,死保何用?”然后,很多士兵把盔甲一丢,兵器一扔,投了刘邦。项羽还在帐中和虞姬喝着闷酒,虞姬心细,听到楚调,哭声,知道末日已到,把剑一举抹了脖子,霸王成了孤家寡人。第二天,项羽带800骑兵突了围,于乌江自刎。

这就是“四面楚歌”的故事!

四面楚歌是什么故事,四面楚歌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四面楚歌的故事不要长?

楚汉战争时期,在谋士张良和大将韩信的帮助下,刘邦的军队将楚军团团包围,困之于垓下。虽然项羽率领的楚军缺兵短粮,但作战仍然十分勇猛。

就在刘邦为是否强攻发愁时,张良献策——让汉军中懂得乐器的人吟唱楚国的歌曲。

楚军本就惊惶不安,当他们听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楚歌后,更是以为刘邦已经占领了楚地,都无心打仗。

项羽以为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于是就慷慨悲歌,最后自刎于乌江边。

四面楚歌表达了什么精神?

孟子说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们要谨记教诲,历史上的每个昏君最后都被推翻,如果一个人在平时没有扎下良好的群众基础,与身边的人相处得不融洽的话,也就不会得到身边的人欣赏和尊重。在人们的人生历程上,若是行差踏错,就免不了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所以,人们需要好好地做人,脚踏实地地做事,待上以敬,待下以宽。

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学会尊重别人。那么即使处于困境,身边也有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自己,而不会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

四面楚歌成语故事的主角?

成语故事的主角是项羽。

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项羽之死的经过。文中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加以战略决策失宜,军事形势日益不利,终被围困垓下,夜闻楚歌四起,以为汉军已得楚地,遂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四面楚歌的启示?

四面楚歌给被围的项羽及楚军造成误解:以为楚地皆被占领,心无斗志,最后楚军战败。四面楚歌启示我们,瓦解敌人的斗志非常重要。在朝鲜战场上,我军在圣诞节时播放西方过圣诞节歌曲,使听到的美军思乡、思念亲人,进而厌战,瓦解了美军的斗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