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叫什么名字,玉皇大帝兵器是什么?
三宝玉如意
看过书籍《西游记》的读者都知道,在书中地位最高的神仙应该是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了。对于玉皇大帝的修为,一些读者说玉皇大帝不会法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他竟然躲在桌子底下。然而仔细看完这本书,我们会发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玉皇大帝派了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然而孙悟空打到凌霄宝殿的门口,还没有见到玉皇大帝,他就已经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了。
从这点来看,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玉皇大帝并没有躲到桌子底下。然而从书中的内容来分析,我们会发现玉皇大帝的手里一直带着一件法宝,从未离身,是一件如意。对于玉皇大帝的真实身份,一些读者说玉皇大帝其实是元始天尊的一个化身。相传元始天尊曾经化身成为盘古,在鸿蒙世界中创造天地万物,后来使用一个分身变化成玉皇大帝,掌管天地万物。
玉皇大帝手里的那件法宝,也就是三宝玉如意,其实在封神榜中也多次出现,并且是在元始天尊的手里,说明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他就是元始天尊的一个化身。在诛仙阵那一回,元始天尊见到通天教主,并且说“鸿蒙未判之初,我变化成盘古,在鸿蒙世界中开天辟地,岂会害怕这小小的诛仙阵?”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开天辟地的盘古,是元始天尊的化身,掌管天地万物的玉皇大帝,也是元始天尊的一个分身。
三宝玉如意,这件法宝在封神大战中多次出现,前面说元始天尊单独进入诛仙阵。这诛仙阵乃是碧游宫的镇宫之宝,鸿钧老祖在分宝岩的时候送给了通天教主,书中说诛仙阵乃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杀阵。然而元始天尊进入诛仙阵以后,通天教主使用诛仙阵的剑气对付元始天尊,结果被三宝玉如意抵挡住了,可以说诛仙阵的剑气根本就伤不了元始天尊。
后来在万仙阵那一回,通天教主专门研究出来一件法宝,名字叫做六魂幡,他说这件法宝能杀死元始天尊。然而通天教主低估了元始天尊的实力,当长耳定光仙摇动六魂幡以后,元始天尊的头顶上悬挂着三宝玉如意,变化出一个结界,六魂幡也伤不了元始天尊。后来在九曲黄河阵那一回,三霄娘娘的金蛟剪非常厉害,把十二金仙都削去顶上三花了,然而元始天尊的三宝玉如意出现了,直接杀死了碧霄娘娘,让她们成为封神榜上的有名之人。
元始天尊的三宝玉如意,它是怎么来的?一些书籍中认为三宝玉如意乃是开天神斧变化而来,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强大的鸿蒙真气反噬了开天神斧,最终破碎成三件先天至宝,分别是太极图、三宝玉如意和青萍剑,然而在封神榜中并没有这一种说法。毕竟盘古就是元始天尊的化身,开天神斧要是破碎了,变化成的三件法宝,两件会落在别人的手里?太极图在太上老君的手里,青萍剑在通天教主的手里。
其实三宝玉如意是元始天尊的证道至宝,也是他的护身法宝。在《西游记》的第七回,如来佛祖说“玉皇大帝经历了上千次天劫,每一次天劫的时间都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经历了这么多次天劫,竟然不死不灭,还能以身合道,成为天道圣人,说明玉皇大帝有护身法宝,也就是三宝玉如意。就像封神榜中提到的太上老君,他斩三尸成圣,也是有一件护身法宝,名字叫做天地玄黄玲珑宝塔,才能让他成为斩三尸成圣的天道圣人,拥有不死不灭的金刚不坏之身。
西方的海神叫波塞冬?
一、龙王。
敖广、敖闰、敖钦、敖顺。即四海龙王。
龙王们好像比较软弱可欺,哪吒和孙猴子都敢去闹。八仙过海,这几位也不敢收过路费。老百姓似乎也不怎么把他们放在眼里,给个猪头就算求雨了。这还不算,民间流行的舞龙活动,也是对他们的戏耍,不好好下雨就耍你。
龙在神仙体系中的地位也挺尴尬甚至悲催。天庭的菜肴就有“龙肝凤髓”。所以龙如果有哪怕是轻微的违纪行为,就可能有性命之忧。我怀疑西游记中的泾河龙王和唐僧的坐骑小白龙,都可能属于这种情况,很可能当时玉帝的冰箱里缺食材啦。
龙和他的九个儿子还经常融入到古代建筑和生活当中,比如盘龙柱子、九龙壁、赛龙舟、龙头拐杖等等;龙的后代们则有屋脊神兽(鸱吻等)、华表柱头的神兽(犼),汉白玉平台的排水管(螭)、看门的石狮(狻猊)、驼碑的乌龟(赑屃)等等,总之都是给人服务的。
二、妈祖。
中国的另一位海神,就是妈祖。
如果说对龙王的崇拜,更多些戏谑的味道,那么妈祖崇拜,虔诚意宗教意味就浓了许多。
妈祖,原名林默,北宋年间福建沿海的普通民间女子。据说她是个慈善家、医学家、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既能给百姓治病,又能施舍周济穷人,还能给水手们以气象方面的提示。她的水性还非常好,经常救助海上遇险的船只,因此在乡里广受爱戴。为了公益事业,她终身未婚。
二十八岁那一年,她在一次救援遇险船只的过程中意外受伤,壮烈牺牲(此处默哀三分钟……)。
林默逝世后,福建沿海的渔民纷纷传说,他们经常看到她会出现在海上,继续救助遇险的船员,因此林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女神。人们为她立庙纪念她,后世人们称她为“妈祖”。
南宋以后,海外贸易成了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最繁荣的时期。因此人们对远洋航行的安全更需要有精神寄托。那么把平安的希望寄托给谁呢?经常被戏耍的龙怕是指望不上了,那就寄托给妈祖吧。
于是,妈祖成了东南沿海地区最受人们崇拜和敬仰的神。随着华人逐渐走向世界各地,妈祖信仰也传遍了全球。随着近年来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日渐增大,妈祖也逐渐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熟知。现在,妈祖的信众超过了三亿。妈祖信仰还成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人看来,妈祖不但是海神,还是和平女神。
身处纷扰的世界,希望妈祖给我们带来平安幸福吧!
有人说西游记原著里玉帝喊三清跪如来?
在《西游记》原著中,三清确实献礼拜谢如来降伏了孙悟空、拯救了天庭。
许多人喜欢拿道教神话体系那一套来用在《西游记》中,说什么三界之中“三清”最大,玉帝的职位不如“三清”。实际上这是大错特错,在《西游记》中玉帝的地位最高,而“三清”只是他的臣子。
《西游记》中天庭机构就是按照封建王朝设定,玉帝是三界之主,就相当于封建王朝的皇帝,他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太上老君、如来佛祖都是他的臣子。在书中,太上老君面对玉帝措辞是“启禀”“伺候”等,而玉帝让“三清”赴安天大会,他们也不敢违背。
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众神无一人可挡,事态紧急,已到救驾的情形时,如来佛祖前来救驾,降伏了孙悟空。
事在紧急,因此,玉帝特请如来救驾。
随后,玉帝、王母等诸神感谢佛祖的救命之恩,举办了庆祝会。而玉帝和王母不仅亲自纡尊降贵留下佛祖,还下旨让众神前来陪客,献礼答谢。
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
玉帝传旨,即着雷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又命四大天师、九天仙女大开玉京金阙、太玄宝宫、洞阳玉馆,请如来高坐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坐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
在会上,这时诸神纷纷前来献礼拜谢,感谢他降了孙悟空、拯救了天庭,并让他为这个大会取个名字,一时间佛祖风光无二。
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炁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如来领众神之托曰:“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各仙老异口同声,俱道:“好个‘安天大会’!好个‘安天大会’!言讫,各坐座位,走斝传觞,簪花鼓瑟。
所以,如来佛祖降伏孙悟空后,三清确实献礼拜谢他!
那么,如来佛祖有没有资格受得下拜谢之礼?
许多人紧抓书中的太上老君“化胡为佛”来说事,认为太上老君创了佛教,教化了如来,所以如来佛祖是太上老君的弟子,远不如老君,那么真是如此吗?
说太上老君教化如来的无疑是参考了道教的《老子化胡经》,而事实上该书在《西游记》成书之时已被列为伪经,遭到焚烧,所以作者又怎会引用其中的设定呢?
而实际上《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也并非受太上老君教化成佛,书中明确有说他是大雪山修练成佛。
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
实际上“化胡为佛”出自于《甄正论》,书中所讲的是老君拜佛祖为师。
在唐僧到达灵山时佛祖也曾告诉他那所取的经书是三教源流,也就是说儒释道均由此经书衍生而成,如此看来,似乎老君地位尚比如来地位低上一筹!
“此经功德,不可称量,虽为我门之龟鉴,实乃三教之源流。若到你那南赡部洲,示与一切众生,不可轻慢,非沐浴斋戒,不可开卷,宝之重之!盖此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有发明万化之奇方也。”除此之外,《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和观音菩萨有多次交集,比如一起看孙悟空大战二郎神,太上老君打赌输给观音菩萨等,可见如来佛祖的地位再次也不会比太上老君低。当然,无论是《老子化胡经》还是《甄正论》都是各家宗教为自己服务的文献,所以“化胡为佛”具体是什么意思也不必深究。在《西游说》中,太上老君、如来佛祖和孔夫子的地位应该都是并列的。行者骂道:“这个大胆的毛团!你能有多少的年纪,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那么拜谢是什么意思呢?“拜献”在书中应该是弯腰双手恭敬献上的意思,是一种表示尊重的礼节。天公的名字叫什么?
“玉天大帝”、“玉皇上帝”、“昊天上帝”、“天租公”、“天帝”、“玉皇”,俗称“上帝”、“天公”
天公是广东、福建、四川、台湾等地的传统民间信仰。农历大年初九,是福建人拜天公、大过年的日子,这一天凌晨的拜天公仪式,比大年除夕迎新春、接财神更热闹,更隆重,祭拜仪式过后,大家吃一顿丰富的年餐,以示团圆、吉祥。誓这种传统民俗源远流长,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潮汕地区,拜天公有众人拜天公和自家拜天公两部分,日期一般都在年底,众人拜天公由各村老大组(德高者组合团体)求神确认日期,自家拜天公由各人自家选黄道吉日。潮汕人对于拜天公相当重视。农历大年初九,天公生日,这一天潮汕地区都要早起,摆上八仙桌,上贡品,祈求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阖家幸福,财丁两旺,顺风顺水,健健康康。
玉皇大帝是天庭统治者的职称?
谢谢邀请。玉皇大帝是天庭统治者的职称,还是玉帝本人的名子?
这个问题首先可以肯定的不是人名。要说职称还有点挨边。正式的应该是封号。封号?谁封的?当然不是姜子牙。在封神演义成书,姜子牙封神的时候,玉皇大帝已经留传很久了。
那么,玉皇大帝又是谁封的呢?当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了。
我国人民是一个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民族,大家都是在土里刨食吃。对天地自然非常的倚重。天地风云,江河山川,雨雪雷电等都跟人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关系。但天地自然又是随时变化的,那么多的自然现象人们根本掌握不了。而人们又不甘心任由其杂乱无章地胡来,所以就分封了各方各面各种形式的神灵。以便有什么需求或欲望的时候,都有一个确定的求助目标。
于是就有了雷公,电母,风婆,雨神,城隍,土地,龙王,山神等各种神氏,太阳,月亮及各种主要星辰等等也都分别有了神来主事。
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化,这些神也开始深入到人们的家庭生活,于是又有了家宅六神,天地,灶君,门神,财神,仓官,鎮宅土地等。后来随着人们的需求,又有了阴间一众鬼神。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开始了有序化,有了国家机构和各级管理体系。这时候人们尊崇的神氏越来越多,这些神道里却显得很乱,大小尊卑没有定规。人们诚心祭拜他们,却这把人们的心神也给弄乱了。这人们才想着要改善神仙体系,使那些神仙也有一个正经的秩序,也象人间一样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神仙系统。由此,才有了这万神之主的产生。
立这个万神之主,在人间可不是一件小事,大家从山中采来上等玉石,雕刻成皇帝的样子。大家都把这个玉像供奉起来,尊为万神之首来祭拜。因为是一尊玉雕的皇帝,所以称为玉皇。因为是高高在上的天上之主,所以称之为大帝,总称为玉皇大帝。
封号有了,当然还得有个名子啊,而当时的善名数张家庄一村。人品高尚,秩序井然。全村一家,十代不曾分门,几百口人一口锅里吃饭。家传的百忍品德远近闻名,于是就把玉皇大帝以张为姓,把那种品行百忍为名。自此,玉皇大帝的名子就叫张百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