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冷,马鞍山13名学生集体发热未及时上报

天美资源网

全球变冷,马鞍山13名学生集体发热未及时上报?

为什么马鞍山13名学生集体发热,但却没有人上报上去,到底是什么情况?

首先,基本事实是马鞍山某学校的确出现了多人发热现象,主要涉及到13名学生,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同一个班级的同寝室学生。

这件事会引发大家的关注也不奇怪,毕竟学校5月17日才开学,但在5月20号的时候就出现集体发热,再加上相关人员没有及时上报。难免因为误传导致家长对开学、以及防控力度问题产生质疑。

全球变冷,马鞍山13名学生集体发热未及时上报

其次,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学生集体发热未及时上报事件,真实反映出了很多人的思想已经麻痹松懈,相关防控措施也不像之前那么严密。好在,校方当时就将这些出现发热情况的学生,送到医院做了核酸检测,而检测结果也均为阴性。

虽然,这个结果是好的,相关人员对待此事的态度则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疫情并没有真的结束!

别个地方我没去过,没有发言权,但如果你走在成都的大街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口罩都不过是挂在脸上的工具。即便是当我周内带孩子去动物园的时候,虽然入园人数没有节假日多,但实际上也根本无法保持所谓的安全距离。

然而,你可以看到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没有戴口罩、或者口罩只不过是挂在下巴下面的摆设。

我们可以从国内实施疫情统计数据看到,目前,我们的防疫重点还是主要集中在境外输入上,而目前涉及到输入确诊病例人员最多的省市,则是黑龙江、上海、广东、北京和内蒙古等地。

的确,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我国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效果显著,累计八万多的确诊人数,有接近8万人已经被治愈。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有5名重症患者,404名无症状患者,现有确证人数120位。只要这几个数字没有彻底清零,并维持一段时间,那么,我们的疫情就并没有真正结束。

而且,国内疫情目前的主要压力是在境外输入上,目前复航的国际航班还很少,但是,随着之后越来越多的航班飞往直接各地,境外输入的风险便会进一步提高。我们需要知道,目前国外疫情的趋势可不乐观,累计确诊人数多达5649425万,虽然已有2385187人治愈,但现在确证人数仍然处在2914806的高位,而已经因为疫情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则已经接近35万之多。

我们可以从国外疫情实时数据看到,在所有新增确证人数最多的国家中,虽然美国依然以单日新增超过18000人位列第一,但巴西最近的疫情发展态势也变得不乐观,单日新增已经超过了15000人,而俄罗斯也以每日新增超过6000人排列第三。

在那些处于疫情中心的西方国家中,美国死亡人数超过了10万,在超过173万的累计确诊病例中,目前只有48万左右的人被治愈。

由于美国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所以很多人都他们的新增确诊人数都比较关注,而又正是这个目前正处于疫情中心的国家,最近这段时间正在申请部分航班恢复和中国几个城市的通行。

但是,由于他们的疫情并没有明显被控制住的情况,再加上其中申请恢复通航的个别航空公司,竟不要求乘坐人员佩戴口罩。所以,他们申请通航的消息在刚刚出现在网络上的时候,就遭到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强烈反对。

我说这么多,其实就只是希望大家能明白,目前,新冠病毒引发的这场疫情并没有结束,世界上任何一个与我们存在往来的国家,他们的疫情发展都跟我们密切相关。

虽然位于不同半球的我们现在很多都处于不同的季节,但并没有明确的证据现实夏季的高温天气不利于这种病毒的生存。也就是说,我们很难通过大自然本身来清除新冠病毒,它并不是当年的非典,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彻底消失。

简而言之,病毒不怕热,而它们在冬季开始快速传播,也说明了它和大多数病毒一样不怕寒冷的天气。这便意味着,这场关乎全人类的疫情想要结束,只能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到。

由于暂时无法确定病毒的准确来源,而它又存在再次爆发的风险,所以,目前我们除了需要做好物理防控措施以外,就只有等待疫苗研制成功上市,所以,虽然大家不用高度紧张,但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

2020年有多少人被裁员了?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疫情给整个社会按下了暂停键,受疫情的影响,企业无法正常营业,现金流骤减,甚至归零,但是各种费用支出依然庞大,无奈选择裁员、停工、调岗、降薪等各种自救措施,裁员便再次成为大众热论的话题。

我们先看一下疫情对企业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影响

数据触目惊心,舒适圈只剩下不完全理论上的17.81%,看完数据,我们再来看看实际情况。

此次受疫情影响最直接的当属餐饮业,海底捞、西贝、九毛九、乐凯撒、八合里等纷纷发声,门店歇业,没有进账,铺租、员工工资却要正常支付,只出不进,现金流已非常紧张,随时都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各家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降薪、裁员必不可免,甚至有的需要抵押资产获得贷款才能多维持一个月。

相比上述的大中型尤其是明星企业,小微民营企业的裁员与破产更多是悄无声息的。根据智联的统计,招聘职位数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而小微企业受到的冲击则更大,根据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2020年春节后十天,1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对于新增人才的需求骤减61%。这组数据显示小微企业有超过50%的人员将被优化,这就解释了当下裁员潮的原因。

企业为了生存断臂求生,大批人员遭受裁员困境,春节以来有关裁员的咨询业务较往年同期能多出30%,一切看来都很悲观。

庆幸的是我们背后还有如此昌盛的祖国,为了救企业、稳就业、稳工资,国家已经出招了。

“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 2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随后各项措施迅速落实:

先是低息贷款:央行先是设立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随后又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3000亿元低息贷款,定向支持个体工商户。

然后是大规模降费:国务院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三项社保缴费,预计减免规模将超5000亿元。同时,阶段性减征医保费,最多可为企业减负1500亿。此外,6月底前,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对参保缴费1年以上、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还有减免房租水电成本:除高耗能行业外,工商业电价阶段性降低5%,鼓励各地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式,支持出租方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物业租金。

当然还要稳工资:人社部提出,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

最后还给你兜底:人社部失业保险司表示,对符合领金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对其他参保缴费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确保参保缴费的失业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都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幸遭受裁员,符合领取失业金的条件,还可以领取失业金。

虽然政策不能完全根治当下的病痛,但政府的的支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除了政府的帮助,我们更需提升自己,要知道黎明前的黑暗是最孤寂难捱的,我们能预计到疫情过后强力的经济反弹,而那时的用工缺口会因为这段时间的人员优化而更加明显,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我们必须在黎明之前强化自身,精炼装备,才能以更优秀的姿态迎接朝阳。

世界上最冷的空气?

高山之巅和极地区域

一般说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在高山之巅和极地区域。但在南北半球和不同地区也不尽相同。亚洲最冷的地方,既不在北极点,也不在北极圈内,而是在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位于北纬63°16.2′。那里,在1885年2月以-67.7℃的正式记录获得北半球“冷极”的称号,1964年1月又以-71℃的低温打破了原有的纪录。

北半球的“冷极”为何不在极点上,而在其南侧约27个纬度的地方呢?这是因为奥伊米亚康是西伯利亚冷高压长期盘踞的地方,周围的地形又属盆地,促进了冷空气的聚积和辐射冷却。而北极圈内为北冰洋,尽管它上面有海冰覆盖,但仍有热量从冰下传向冰上的低层空气,致使气温反倒比不上奥伊米亚康低。在北美洲,由于陆地面积不如欧亚大,加上山脉呈南北走向,因此那里的冷高压不如亚洲强盛,并且它可以无阻挡地向南伸展,致使北美冬天的寒冷程度稍逊于亚洲。

同时,由于北冰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最冷的地方也像亚洲一样,不在纬度更高的北冰洋沿岸,而在稍南的内陆冷空气易堆积的谷地。例如,育空谷地的极端最低气温为-63℃。在欧洲,最冷的地方自然是格陵兰岛。那里纬度高,地势高,地面为冰原覆盖,气候终年严寒,其中埃斯密特地区的极端最低气温达-65℃。

如何评价许嵩的全球变冷这首歌?

我的青春不仅有周杰伦,还有许嵩

有一段时间,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许嵩的歌,然而过了很多年,很多人却瞧不起自己曾经听过的歌,简直可笑。然而,许嵩的走红并不是运气,而是因为他有条件。

1.唱功,说实话,许嵩的唱功很一般,毕竟他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因为他的歌都是自己创作,所以他知道什么样的歌曲适合自己唱,而他的歌确实只有他能唱出感觉。2.有才华。这个不多说,应该属于公认的,专辑的每一阶段都是自己包办,另外词曲都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别是词,值得仔细斟酌。

3.爱护粉丝。粉丝爱护他,他更加爱自己的粉丝。他曾经公开说过这样的话,我粉丝还小,说我就好,不要说他们。另外,他也是少数一个在网上听他的歌免费的歌手。最后,他是一个随性的人,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只是一直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就这一点,就不该遭受莫须有的非议。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到了多严重的地步?

虽已立秋,但对于生活在北方的朋友们来说,这几天依旧骄阳似火,酷热难耐!

我们先来看几则最近的新闻:

——【中国新闻网】8月6日,《热浪烧进北极圈,32摄氏度高温下北极熊该去哪避暑》,今年夏季热浪席卷北半球,多国出现极端高温,热浪甚至烧进了北极圈,位于芬兰的北极圈城市罗瓦涅米气温竟然测得到32摄氏度,而往年同期气温只有十几摄氏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东亚高温)

——【央视财经】8月7日:《告急,大连海参被“热”死,直接经济损失68.7亿》,近一段时间,辽宁多地高温,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甚至突破了40摄氏度!如此罕见的高温使得海参养殖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在辽参的主产区——大连,出现了海参因高温大面积死亡的情况,有些海参因为水温较高,还没来得及飘到水面上就已经在水下化掉了。为此有网友调侃到“今年大连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高温”。(大连,好多海参被高温“热死”)

——【新华网】8月8日:《创纪录,高温致日本三个月内超过7万人就医》,日本政府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持续性的高温致使全国超过7万人到医院就诊,其中138人死亡,远超2013年创下的原纪录!(8月5日下午,日本高温预报图)

——另据【CNN】报道,芬兰、冰岛、瑞典、挪威这些深入北极圈的国家,今夏的气温已经破历史纪录了。北极圈内已经烧起数十场森林大火。(美国今夏南加州,因为高温大火持续蔓延)

————————————————————

从最近的几则新闻不难看出,极端高温出现的范围、频率、程度越来越严重!

事实上,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暖已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而高温的出现就是这种变化的直接体现!

近100多年来,全球气温经历了由冷—暖—冷—煖四次大的波动。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全球整体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活动。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电气化广泛大面积的使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但同样也伴随着污染的严重加剧,特别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有数据显示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增加了25%,这远超过目前人类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全部历史记录,而且直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依旧是有增无减。

而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是使得全球温度日益上升的根源。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将使全球原有的降水量重新分配,而气温的上升亦会使冻土和冰川加速消融,而他们的消融将会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这样将会淹没较低洼的沿海陆地,并造成全球气候变迁,使一些地区出现不正常的极端暴雨、极端干旱。这种变化将会严重危害自然生态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而且由于全球气温逐渐上升,曾经有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如果任凭温度继续升高,这样会导致原北极冰层融化,被冰封十几万年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从而造成大规模蔓延扩散,导致全球陷入恐慌,人类生命安全也将会受到巨大威胁!

而气候变暖不仅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更为某些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特别是生活在地球两极地区的动物如北极的北极熊,南极的企鹅。(被活活饿死的北极熊)

我们最近常在新闻里看到,原本白白胖胖的北极熊,突然变得瘦骨嶙峋,枯瘦如柴。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气温增高,导致北极地区的浮冰迅速消融,使得原本靠浮在浮冰上的北极熊无法捕猎食物,只能捡拾人类的垃圾,甚至出现了北极熊猎杀同类小北极熊以充饥的惨剧。因为食物的不足自然就导致他们日渐纤瘦,甚至被活活饿死!

(北极熊捕食同类)

全球气温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地球只有一个!愿每一个人都爱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虽然我们不能为降低全球变暖做出大的举动,但至少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些小的努力与改变,比如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少开车,多乘作公共汽车,以降低碳排放量;节约用水、用电……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