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有哪些,哪些是益鸟或益虫?
益鸟有啄木鸟、喜鹊、杜鹃、吃鼠的猫头鹰、食腐的乌鸦等等。
益虫有肉食性瓢虫、螳螂、寄生蜂、蜻蜓、蜜蜂等。益鸟指那些捕食害虫、害兽或已被现代科学证明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益的鸟类。
益鸟种类繁多,在生存环境、生理结构、生活习性上千差万别。
在中国民众当中,有的益鸟已被人们熟知和保护,有的则未被认识,甚至有的还被当作害鸟看待。
中国政府1982年决定,每年四月份第一周的时间作“爱鸟周”。
一年级动词什么害虫?
一年级题目需要看例题,如果例题里是两个词的动词 ,括号里面可填捕捉害虫,驱赶害虫;一个词的动词可填 抓害虫,捉害虫。害虫是对粮食作物有害的一种昆虫或者对人产生不良反应的一种昆虫,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受人们欢迎的,动词的选用一般可以使用捕捉,驱赶,抓,捉等词语。
还有哪些益虫?
1、螳螂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多种左右。中国已知约147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
2、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昆虫,它的身体像半个圆球,头黑黑的翅膀是橘色的。触角很短,不太明显,它的脚在大大的翅膀底下,它的口器既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因为它的翅膀有七个黑色的圆点点所以人们叫它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为益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在华北南部,俗称“花大姐”。
3、蜻蜓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成虫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捕食飞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等对人有害的昆虫,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实为益虫。
4、赤眼蜂赤眼蜂,顾名思义是红眼睛的蜂,不论单眼还是复眼都是红色的,属于膜翅目赤眼蜂科的一种寄生性昆虫。大多数雌蜂和雄蜂的交配活动是在寄主体内完成的。它靠触角上的嗅觉器官寻找寄主。先用触角点触寄主,徘徊片刻爬到其上,用腹部末端的产卵器向寄主体内探钻,把卵产在其中。幼虫在蛾类的卵中寄生,因此可用以进行生物防治。实验室繁育的微小赤眼蜂已成功地用来防治各种鳞翅目农业害虫。
5、蛤蟆蛤蟆也叫蟾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内或陆地潮湿土壤下越冬。停止进食,以体内贮布在肝糖来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20℃时,才结束冬眠。夜间捕食、活动,以甲虫,蛾类,蜗牛,蝇蛆等为食。捕食多种有害昆虫和其他小动物。拓展资料:益虫是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益处的昆虫,比如农业,医学。益虫可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抑制害虫的一种方法,因为害虫本身就是很多昆虫及其它动物的食料,也是很多微生物的寄主。有些害虫不能够在老产区大量生存的原因,有时并不是由于天气不适宜、食料缺乏或不足、或者繁殖不多等等原因,而是受到天敌的捕食或寄生,造成数量大量减少的结果。害虫的天敌,即益虫,可以简易地把它分为捕食性或寄生性昆虫这两类。
像青蛙一样的益虫有哪些?
和青蛙一样的益虫有:蛤蟆、赤眼蜂、蜻蜓、七星瓢虫、螳螂、燕子、壁虎、麻雀、食虫虻、蚯蚓等。
蛤蟆:喜隐蔽于泥穴、潮湿石下、草丛内、水沟边。皮肤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潜伏隐蔽,夜晚及黄昏出来活动。栖息于潮湿草丛,夜间或雨后常见。捕食多种有害昆虫和其他小动物。
赤眼蜂:赤眼蜂科赤眼蜂属动物,成虫产卵于寄主卵内,幼虫取食卵黄,化蛹,并引起寄主死亡。全部种类均为卵寄生。被寄生卵后期卵壳色泽常变深呈黑褐色。
蜻蜓:是一类比较原始且种类较多的昆虫。全世界约有5000种。其幼虫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水生生物,可以对水环境污染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水库、湖泊等,水域面积较宽旷,水流平缓,有许多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有利于蜻蜓的繁殖与生长。
有哪些益虫和害虫?
益虫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以及对其它生物有益的昆虫,常见的有瓢虫、螳螂、家蚕、蜜蜂、草蛉、寄生蜂等。
害虫:指对人类有害的昆虫的通称,常见的有苍蝇、蚊子、蟑螂、跳蚤、蚜虫、蝗虫、白蚁、天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