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一起打篮球,发现抢篮板真的特别关键,每次投篮不中,篮板谁抢到,谁就掌握了球权。所以我特意去练了抢篮板的技巧,今天就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实践过程。
刚开始练的时候,我其实很懵,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后来打了几次比赛,我发现问题主要出在站位上。所以第一步,我开始练“卡位”。
第一步:练卡位
每次投篮的时候,我先盯住和我对位的那个人,而不是盯着球。一开始有点不习惯,总是下意识地抬头看球,但后来慢慢适应了,记住要用后背顶住对方,防止他往篮下挤。
我练习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和朋友一对一站在篮下,他假装投篮,我练怎么用后背卡住他,确保自己抢篮板的时候更有位置优势。
练着练着发现光用后背还不够,我还学会了用脚卡住位置,稍微往对方膝盖那边顶一下,对方就很难绕过来了。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真的很实用。
第二步:判断球的落点
抢篮板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判断球的落点。一开始我总是等球反弹下来才跳,结果别人早就跳起来把球拿走了。后来我总结了一下,每次投篮的时候,可以通过球飞出去的角度,判断它大概会往哪边弹。
为此,我练了好多次投篮不中的模拟情况,故意投歪,然后观察球怎么弹。渐渐地,我发现,大部分情况下,球会往篮框对面反弹,尤其是远距离投篮的时候。所以每次有人投篮,我都会先迅速跑到篮框的另一边等着。
第三步:起跳抢球
站好位置后,抢篮板最关键的其实是“跳”。我一开始总觉得自己跳得不够高,抢不过别人,但后来发现,抢篮板跳得高不如跳得快。只要起跳比对方早半秒,球基本就是我的了。
练这个的时候,我找了一个朋友,让他和我一起练起跳。他喊“球来了”的瞬间,我就马上起跳抢球。刚开始反应总是慢,后来多练了几次,整个人的反应速度就快了很多。
我还注意两只手高举,一只手抢球,另一只手用来挡住对方的手臂,避免被人直接掏球。
第四步:拿到篮板后的动作
最后一步,就是拿到篮板后的动作。之前打球时,我经常抢到篮板却被对方直接断掉,后来才明白,篮板到手后,第一时间要保护好球。
我练的方法是,拿到球后立刻用肘部撑开一点空间,同时把球抱在胸前。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特别有效,能有效避免对方过来抢断。
经过这几步的练习,我抢篮板的能力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在比赛的时候,感觉自己比以前更有存在感了。抢篮板最重要的还是位置、反应和动作的配合,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一步步来。
如果你也想提升抢篮板的能力,可以试试我这个方法,真的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