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血来潮,想琢磨琢磨古诗词,就翻开《千家诗》。
读着读着,就被骆宾王的一首诗给吸引住——“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诗句,读起来就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去解它背后的故事。
摸索过程
我就直接念这几句诗,感觉“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特别有味道。那种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的沧桑感,一下子就出来。
为弄明白这诗是啥意思,我开始各种查资料。
- 先是查诗的背景,知道这首诗叫《易水送别》,是骆宾王送朋友时写的。
- 然后查“易水”这个地方,原来在河北省,是条河的名字。
- 又查“燕丹”,知道是战国时燕国的太子丹,就是派荆轲刺秦王的那位。
这么一查,我大概明白这首诗的场景:骆宾王在易水边送朋友,想起当年荆轲在这里出发去刺秦王的故事。“昔时人已没”,说的就是荆轲这些人已经不在;“今日水犹寒”,就是说今天的易水还是那么冷。
深入体会
解背景之后,我再读这首诗,感觉就更不一样。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这两句诗,把过去和现在连接起来。一边是慷慨赴死的壮士,一边是冰冷依旧的河水。虽然人不在,但那种悲壮的气氛,好像还留在易水边,没有消散。
我觉得,这诗写的不仅仅是送别,更是一种对历史的感慨,对英雄的怀念,还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今天这一番折腾,我对这首诗算是有点自己的理解。以后再读到类似的诗句,估计也能多品出点味道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