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饮食

天美资源网

说起来我对蒙古族的饮食一直挺好奇的,以前老听人说就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感觉特别豪放。但具体是啥样,也不太清楚,就想着自个儿实践体验一把,搞搞明白。

初步尝试与印象

我就近找家评价还不错的蒙古馆子。想着总得从最有名的下手?就点手把肉。说实话,上来的时候看着挺简单的,就是清水煮羊肉,配点盐和蘸料。我当时还嘀咕,这能好吃吗?

蒙古族的饮食

结果,拿手抓起一块,蘸点料一吃,那个羊肉本身的鲜味儿,一下子就出来。确实没啥复杂的调味,吃的就是那个原汁原味。跟咱们平时吃的加各种香料炖的、烤的羊肉,感觉完全不一样。这算是第一个直观感受,他们挺注重食材本来的味道。

深入解“红食”与“白食”

后来有机会跟内蒙的朋友聊,又去当地转转,才发现之前理解的太片面。蒙古族饮食里头,肉食确实重要,他们叫“红食”(乌兰伊德),主要是牛羊肉。做法除手把肉,还有烤羊腿、烤全羊(不过朋友说烤全羊不是天天吃,那是待客或者节庆的大菜,平时也心疼钱),还有像蒙古包子(布里亚特包子)、馅饼(呼和浩特叫焙子,也有类似馅饼的),里面也都是满满的肉馅。

但更让我开眼界的,是他们的“白食”(查干伊德),也就是奶制品。种类那叫一个多!

  • 奶茶: 这个是基础款,几乎顿顿离不开。咸味的,加黄油或者奶皮子,喝起来特别暖和,也顶饿。我一开始不太习惯咸奶茶,喝几次感觉还挺香。
  • 奶皮子: 就是牛奶上面那层精华,直接吃或者放奶茶里,香得很。
  • 奶豆腐(阿日查): 有点像硬奶酪,酸酸甜甜的,很顶饱,可以当零食。
  • 酸奶(塔日格): 这个跟咱们喝的不太一样,更酸,更浓稠。
  • 黄油(希日陶苏): 从牛奶里提炼出来的,抹在炒米或者饼上吃。
  • 马奶酒(艾日格): 这个我试下,味道挺特别,酸酸的,带点气泡,酒精度不高,但后劲还是有的。

这才搞明白,蒙古族的饮食是“红白”搭配的。夏天牧草丰盛,牛羊肥壮,奶水足,就以白食为主;冬天寒冷,需要热量,就以红食为主。挺科学的。

烹饪方式与口味特点

至于做法,确实像之前解到的,相对简单。烤、煮、炖是最常见的。调味品用得不多,盐是主要的,有时候加点葱蒜。他们觉得好的牛羊肉,本身味道就足够,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去盖住。

口味上,整体感觉偏咸鲜,注重肉和奶的原味。菜量都挺实在的,大盘大碗,看着就满足。可能因为以前游牧生活消耗大,需要补充足够的能量。

实践总结

这回自己去体验和解蒙古族的饮食,还是挺有收获的。打破以前光知道“大块吃肉”的刻板印象。实际上,他们的饮食结构挺丰富的,尤其是奶制品的广泛运用,给我印象挺深。而且那种尊重食材本身味道、做法简单直接的风格,也挺有特点。不是说有多精致,但就是那种朴实、自然的风味,吃着很舒服,很实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