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主人公是谁,人尽可夫有什么历史故事?
张爱玲曾经说过:“我是‘人尽可夫’的!”是不是觉得很有震撼力?
原话:“任何人……当然这‘人’字是代表某一阶级与年龄范围内的未婚者……在这范围内,我是‘人尽可夫’的!”其实不然,当年了解“人尽可夫”这个典故之后,就会发现,张爱玲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人尽可夫”出自《左传》中的一个故事,一个被称之为“雍姬”的女子,在丈夫与父亲二选一的时候,她母亲告诉她“人尽夫也,父一而已”,意思就是“哪怕你这个丈夫没了,但是天下男人千千万,都可以做你丈夫,你的父亲却只有这么一个啊!”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左传·桓公十五年》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薨,临死之前立其子姬忽为下一任郑国君主,即为郑昭公。郑昭公继位不久,权臣祭仲在宋庄公的诱惑下,改立公子姬突为君主,是为郑厉公。
因为郑国君主实际上是伯爵爵位,所以一般称之为郑伯。
郑厉公虽然当了郑伯,但是权臣祭仲大权在握,总揽朝政,郑厉公为此忧心忡忡,于是准备派遣一位名叫雍纠的臣子去刺杀祭仲。
雍纠是祭仲的女婿,但是他跟郑厉公又是表兄弟,郑厉公的母亲出自宋国雍氏,也正是在宋国的帮助下,他才能取郑昭公而代之。
相比于祭仲与雍纠的翁婿之情,雍纠明显更趋向于郑厉公,他本来就是为了辅佐郑厉公这才从宋国来到郑国当官。
可惜雍纠也不是个成大事的,回家之后,几杯黄汤下肚,就将要行刺岳父的事儿让妻子知道了。妻子雍姬左右为难,自己丈夫要杀父亲,到底该不该告诉父亲呢?要知道她的父亲在朝中大权在握,一旦得知,自己丈夫必然会被处死。
雍姬想了半天也没个答案,竟然带着疑惑去问自己的母亲,问道:“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
雍姬也许还需要考虑,雍姬的母亲自然不需要考虑,一个只是女婿,一个却是自己的丈夫。
她直接对女儿说:“天下男人都可以做你的丈夫,可是你的父亲却只有一位,这需要考虑吗?”
雍姬被母亲说服,当即就将郑伯与雍纠欲在郊外行刺祭仲的计划告诉了父亲,让祭仲有了准备,反杀了雍纠。
郑厉公得知计划败露,雍纠也死了,不得不开始逃亡出了国度,一路上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如此大事竟然跟家中夫人说道,他雍纠不死谁死!”
旧词新意随着时光的流逝,有那么一些成语渐渐地就变得面目全非,跟原意背道而驰,“人尽可夫”就是如此,雍姬的母亲说自己女儿“人尽可夫”,自然不是骂她,只是一个陈述而已。
可是到了后来,这个词渐渐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不守贞洁的妇女或者做皮肉生意的妓女。
相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出自《孟子》的“齐人之福”,原文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个齐国人,娶了一妻一妾。丈夫每天早出晚归,必然是吃得酒足饭饱,他妻妾好奇,问他吃得什么,他吹嘘道,都是一些有钱有势的权贵之人请自己吃饭喝酒。
家里从来没见过有权贵之人来拜访,妻子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于是和小妾暗中商定 ,决定跟踪他开口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后竟然得知,他们的丈夫是靠在郊外的坟地里,吃别人家的贡品,这才混得酒足饭饱,两人相拥落泪。
齐人的妻妾因为丈夫的作为而感到羞耻,这才落泪,这个故事的本意是为了告诫大家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谋求功名利禄,而无所不用其极者,大多数人连他们的妻妾都会为之蒙羞。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孟子》
从当时情况来看,齐人的妻妾是以其为耻的,而且他们的生活并不美满幸福。可是后来却逐渐转变为娶一妻一妾的美满组合,跟原意也是大相径庭。
人尽可夫到底该选其古义,还是今意?从典故中可以看出,人尽可夫原本并没有什么歧视思想在内,谁都可以说自己“人尽可夫”,反正只要不“人尽皆夫”就好。
但是,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这个词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它的另一层意思已经完全覆盖了本意,我们一般听到“人尽可夫”这个词,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大概都是类似于潘金莲之类的人物。
当这些旧词有了新意之后,我们到底该怎么选择呢?
就我个人而言,时代是向前发展的,很多成语、词汇都会慢慢地失去本意,而当一个成语被时代盖上了烙印,有了新的意思之后,我们也应该顺应潮流,接受它的新意。
有的人学识渊博,通古博今,这时候能知道它古今之意的差别,固然值得骄傲,可是也无需拿来炫耀,更不用为了博人眼球而哗众取宠。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吗?
姨妈十八岁时跟人学缝纫,被师傅骗上床,毁了贞操,一起当学徒的好友知道后,替她鸣不平,拉着她就要去报警。姨妈当即跪下,哭着说:“求求你不要宣扬,这件事就让它过去好了!”
外婆有七个儿女,金姨是我第二个姨妈。出生时,上面已经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后来家里又添了四个弟妹,一共九张嘴要吃饭。外婆身体不好,一家人就靠着外公,在生产队做会计微薄的工资生活。经常有一顿没一顿,个个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病。金姨不到18岁,已出落得如花般美丽。心性单纯的她跟着邻村一个男人学缝纫,缝纫没学成,竟被占了便宜。按现在的话来说,第一次就这样被人“白嫖”了。那个年代,这事传出去会被人笑话,她更不忍心让赢弱的父母担心。所以,她选择忍着伤痛,没有张扬。据说后来,可能是坏事做多了,欺负她的师傅,最终死在外地。几年后,金姨嫁给了镇上粮食局工作的姨父,生下一个女儿。经人介绍,金姨嫁给了当时的姨父。他在镇上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粮食局工作人员。当时这个工作,是让人羡慕的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婚后不久,金姨就生了我表姐(番姐),正当旁人羡慕她嫁得好时,姨父因一场疾病身亡。幸运的是,当时的粮食局是事业单位有编制,妻可以顶夫职。金姨顶替了姨父的工作,她得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靠这份工资为生,一直到晚年退休。此外,还得到一笔姨父过世时,单位给的补贴费。一个女人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免不了旁人异样的眼光,在单位她常常受到同事的欺凌和排挤。但金姨凭着绝不屈服于困难的信念,迎难而上,积极解决问题。不久,她因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让那些曾经刁难他的人刮目相看。她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影响着女儿,女儿健康活泼地长大。每天,她早起为女儿做好早餐,送她上学,然后去单位上班。晚上照顾孩子入睡后,她借着灯光继续伏案工作。家人朋友都劝她,趁年轻漂亮,赶紧找一个好对象嫁了,金姨笑着说随缘。几年后,金姨在单位认识了大她几岁的同事,就是我的二姨父。也许是同样的遭遇,金姨和二姨父看对眼很快就组建了新家庭。姨父前妻因病离世,一个年轻丧夫,一个中年丧妻,他们认定对方就是陪伴终身的人。二姨父和前妻育有一儿一女,他们搬过来时,女儿(茵姐)才初中毕业,儿子(雨哥)刚高中毕业。姨父工作兢兢业业,虽思想传统保守,但对儿女教育有方,在他的培养下,儿子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女儿也在粮食局做会计。一起生活后,金姨发现组合家庭的经营并不容易,大家的性格、喜好、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各种矛盾摩擦接连出现了。在大家庭里,做家务成了难题,平时子女上学上班去了还好,一放假家里就乱成一锅粥。做饭、洗碗,打扫卫生这些基本劳动,大家都不愿意做。无奈之下,金姨只好自己一件一件慢慢做。雨哥在大学读的计算机专业,一次放学回家,他跑到单位找父亲说要买一台电脑,姨父同事听到了,在一旁冷嘲热讽“买电脑?怎么不去买飞机!”那次,雨哥被气得回家。30多年前,电脑对于一般家庭是稀缺物品,一台电脑的价格最少也要2000多,这个数目,顶得上一个普通家庭几年的工作收入。雨哥本来也不抱希望,权当说说。金姨听到后,不但没有说他,反而非常支持他。等雨哥回了学校,她和姨父商量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阿雨学习很好,不能耽误了他,只要我们平时省着点,这笔钱可以攒足的。”“我们不像其他人家,我们这么多张嘴吃饭,茵茵那点工资只能养活她自己,阿雨和阿番都还是学生,还要很多钱花。”姨父念叨。为了买电脑的事,金姨和姨父不知道吵过多少次。她一意孤行,最终还是用那笔单位补贴费,托熟人在县城买了一台电脑。雨哥回家时,左摸摸,右看看,做梦都没想到拥有了一台自己的电脑。这台电脑,改变了雨哥的人生,他后来读研读博到当大学教授,都是从事计算机的教学与研究方向。工作后,逢年过节不论多么忙,雨哥都从外省驱车回家看家人,金姨对他的恩情,他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姨父老家的亲戚多,处理关系,礼尚往来对于别人头疼的事,但金姨总能把琐事变简单。不论多么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她梳理总能轻易解决。姨父的老父亲,年纪大了行动不便需要照顾,金姨和姨父把老人家接过来住家里,负责端茶做饭,洗澡擦身,接屎接尿……事无巨细,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邻里熟人无不称赞她贤惠媳妇。为了解决一家人吃菜的问题,善良能干、默默付出的金姨,把家门前的一块荒地开垦成了菜地,让一大家子人,既吃上了美味蔬菜,还省下买菜钱。退休后,金姨和姨父跟随大女儿家庭(茵姐)在县城居住,她甘愿当保姆,照顾家人衣食住行。操劳了半辈子的金姨退休后,仍然没闲下来,她和姨父一起住到县城,帮茵姐家照顾孩子,照料一家人的生活,直到把孙子照顾到上了大学。二女儿番姐生孩子需要人照顾,因都在本县城离得近,金姨也帮她带了几年孩子。她充当起“住家保姆”的角色,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如果碰到家人经济紧张,金姨除了省吃俭用,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补贴他们之外,还经常在理发店做小时工,洗毛巾补贴家用。几年前,姨父食道癌去世,金姨在他的葬礼上哭成泪人,亲朋好友都安慰她想开点。“这么多年的老伴,一路同甘共苦走过来不容易,你们就让我多哭一会吧!”老伴走了,儿女们都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孙子们也都大了。金姨闲下来时就打打麻将,和姐妹们结伴旅游,怡情山水,修养身心,享受神仙般的生活。旅游最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而是和谁一起。金姨每到一处就交了几个好姐妹,她如同一朵向日葵,散发出善良美好的气息。金姨一点一滴从苦难中走出来,她全身都散发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她身边时,总能被她爽朗的笑声感染。密友们都称赞她“宝藏奶奶”。她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1作为家里二姐,勤劳踏实肯干,帮父母分担家务,照顾弟妹,学手艺养活自己,遇到无力改变的事,选择一边隐忍,一边寻求改变。2坦然接受丧夫之痛,担起抚养女儿的责任。积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获得尊重。3重建家庭,在磨合中学会了处理内部复杂关系,通过付出赢得家人的团结和认可,改变了二代人的命运,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儿孙。4退休发挥余热,心疼儿女,帮带孙子。心态积极向上,影响感染周围人。善良吸引善良,身边的姐妹们都是“善良的天使”。5通过努力,一步一步走出逆境,实现在逆境中翻盘,把烂牌打好,走向自由而丰盛的人生。结语:一个人身上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它,打不倒你的,必将使你更坚强。一个人的品性不是体现在她一帆风顺的时候,越是艰难困苦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性。世上的人千千万万,但因出生、能力、格局、品性、才华、修养等这些因素把人分成不同的层次。像我姨妈这样,出生没法改变,只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和磨练来改变自己,这种人是神。金姨年轻时的付出,换来老年的福报,她说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以后还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善良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个人智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通过情绪和行为影响其他人,收获善良的回馈。这就是善有善报的体现。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谁?
谢谢邀请!
郑伯克段于鄢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后来被孔子在“春秋”中提及!
多行不义必自毙所指的对象就是郑伯的弟弟共叔段。
把这个故事简单介绍一下:
春秋时期,郑武公娶了武姜做老婆,生了两个儿子:郑伯和共叔段,怀老大郑伯的时候,胎位不正,生产的时候脚先出来,把老娘武姜搞的很痛苦,所以非常讨厌这个儿子,还给他取名叫做“寤生”,寤生就是逆生,通俗点说:逆子,一个母亲给亲生儿子取这样个名字,可见天生是冤家。
后来武姜又生了个儿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经验,老二从怀孕到生产都很顺利,取名共叔段,武姜非常偏心小儿子,不但生活照顾,还希望老公把位子传给老二,但是郑武公不同意,依旧传给了老大寤生。
寤生就是郑庄公,算是春秋时期知名君主了,号称“春秋三小霸”,治国能力外交手腕都相当厉害,可见郑武公在选接班人的时候还是很有眼光的。
寤生刚上位,老娘就来给弟弟求封地,而且专捡好的地方要,要过去以后还大肆招兵买马,明目张胆的想造反,别人都来劝郑庄公:这么下去不行啊,你要管管弟弟。
郑庄公却一直装糊涂,不但不管,还主动配合弟弟的野心,对他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别人来问他怎么办,他就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句话后世被用烂了,一般的桥段都是主人公对敌人无可奈何,又想蹭热度,所以放几句狠话,往往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听起来正气十足,其实很傻很天真!
而且这句话的原创:郑庄公并不是这个意思,他是个标准的伪君子,从上位那天起就想搞死这个弟弟,却苦于没有借口,又爱面子不想背上一个杀弟的罪名,所以采用了极度阴险的招数:养虎为患。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寤生上小学就明白这个道理!
虎没有长成的时候不杀他,等到老虎开始作恶再出手铲除,这样既铲除了对手,也落了个好名声。
后来果然共叔段谋反,郑庄公马上出兵,把弟弟打了个丢盔弃甲,逃到了鄢城。
不仅如此,郑庄公还把老娘冷落起来,对外放出狠话: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虽然后来在舆论压力下又和母亲重修旧好,但是这种母子关系怎么看都很奇怪,太虚伪!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一切都是套路!
谁的武功才是最强的?
射雕五绝的弟子太多了,只排出前10位,当然,前10位肯定是超过了10人之数,有些并列,这是自然的。
十、穆念慈在《射雕英雄传》中,穆念慈的实力自然是不值一提的,就连刚出桃花岛的黄蓉都打不过,不过,穆念慈确实应该属于五绝弟子,纵然,穆念慈没有正式拜师,可是,她与洪七公是有实际师徒关系的,所以,她算得上五绝弟子。
用王处一、马钰和丘处机等人的话,寻常人得洪七公指点一招半式都受用无穷了,毕竟,洪七公是第一次华山论剑对决出来的五绝高手,王重阳辞世后,洪七公已经站到了武林中的巅峰,乃是整座江湖有数的高手,其他人,与洪七公之间的差距,难以计算,所谓的五绝之下,看似很强,其实是扛不住五绝一招半式的。
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黄蓉够强吧?她在桃花岛与郭靖一起,练了十几年的九阴真经,走出桃花岛,遇见欧阳锋,欧阳锋和郭靖两个人对决时,黄蓉在一旁偷袭,然而,最终的结果是黄蓉没有抗住欧阳锋一招。
此时,柯镇恶未必挡得住黄蓉一招,当然,柯镇恶也挡不住欧阳锋一招。
所以,纵然柯镇恶与黄蓉之间的差距很大,在众人眼中,黄蓉也算是一流高手了,但是,在五绝高手眼中,只要在他们之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招而已。
洪七公指点了穆念慈三天,并且,还传授了穆念慈逍遥游的掌法,可惜,或许是穆念慈天资有限,根本不适合练武,所以,直到穆念慈去世,穆念慈的武功都是一般般。
至于所谓的受用无穷,受益一生,如果换个人遇到这个机遇,或许会有更好的表现吧。
九、冯默风等人冯默风等人,也就是黄药师的弟子中,除了梅超风的其他几个人。
原本,这些人的天赋还算可以,但是,十分可惜,他们还没真正成长起来,便因为梅超风和陈玄风盗取九阴真经的事情,惹怒了黄药师,黄药师一怒之下,断去了几个人的脚筋,扔出了桃花岛。
虽然,将近二十年后,黄药师幡然悔悟,觉得当初下手太重,又创造出了旋风扫叶腿,希望可以恢复他们的腿伤,然而,由于双腿残疾,他们已经耽误了武功提升最快的二十年时间,想要再进步,已经颇为艰难了。
而且,旋风扫叶腿心法也不能让他们彻底恢复,只是让他们不用再坐轮椅了,而他们的腿伤也是难以恢复了,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拄着拐杖走两步,甚至不用拐杖,也可以缓慢行走,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完全不能自理,全靠他人。
总得来说,这些人的天赋不错,可惜,被黄药师扫地出门太早,就像梅超风和陈玄风一样,武学知识积累不够,空有九阴真经,却完全看不懂,硬是将九阴白骨爪练了奇奇怪怪的邪派武功,偏离了九阴真经的本意。
再加上受伤,他们的武功基本上算是止步不前了,即便后来又有进步,也进步不大,何况有人还去世太早。
八、渔樵耕读我发现一件神奇的事情,无论是大理段家这样的武林世家,还是,像姑苏慕容这样的世家,都喜欢有家臣、家将,而且一般都是四个。不过,他们的武功,有的算一流,有的算末流。慕容世家的四大家将还行,可以与丐帮长老交手而不败。
但是,大理段家的就不一样了,段正淳身边跟着的四大护卫,就着实太弱了,除了去报信外,或者伺候段正淳,让段正淳更好地去寻香外,没有太大的作用。
到了《射雕英雄传》之中,南帝身为大理国的皇上,自然也有护卫,而且像极了先祖们,也是拥有四大护卫,后来,南帝出家成为了一灯大师,而四大护卫也追随了一灯大师。出家了,就不需要护卫了,所以,这四大护卫便成了一灯大师的四大弟子,被称为:渔樵耕读。
渔樵耕读分别为:点苍渔隐、樵子、武三通和朱子柳
瞧瞧,打鱼的、砍柴的、种地的、读书的,这职业可谓是十分齐全,当然能好好照顾南帝一灯了。
不过,正如段正淳的四大护卫一样,这渔樵耕读的武功其实也不怎么样,郭靖背着黄蓉闯过了四个人的拦截,最终见到了南帝一灯,为黄蓉疗伤。
一步远,步步远,此后,他们永远都没有追上郭靖,甚至,黄蓉也超越了他们。
七、欧阳克欧阳克没有拜过五绝为师,但是,他是欧阳锋实际上的儿子,名义上的侄子,他的武功是由欧阳锋传授的,因此,他也应该被算作是五绝的弟子。
其实,欧阳克的天赋不错,在他走出白驼山的那个年纪,能够成为那样的高手,很是难得,在他那个年纪,天下武林中已经很少有人能及得上了,只是,他本可以有更高的成就,但欧阳锋对他太过溺爱,导致了他的武功没有能有所成就。
仗着欧阳锋的宠爱,还有不在武功之内的旁门左道,欧阳克可谓是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这其实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欧阳克的武功进度。
而欧阳锋也不管,作为一代武学宗师,他自然知道灯红酒绿对武功进度没有好处,可是,他也没有阻止,或许只是因为两个人无法相认,便格外宠爱了,以至于欧阳锋担心欧阳克修炼霸道的蛤蟆功会受伤,便一直没有传授,一直到了桃花岛比武招亲、争夺黄蓉时,才被传授这一门绝学。
有人肯定觉得,渔樵耕读活了那么久,在后来的武功上,肯定已经超越了欧阳克。
但是,我觉得未必,或许,他们的年纪虽然变大,但是武功却永远停留在了当年,一如柯镇恶,活了百岁,但是,武功却没有什么进境。
而欧阳克的水平,与闯渔樵耕读四关的郭靖相当!
因此,我个人觉得,欧阳克的武功要在他们四个人之上。或许,黄蓉和李莫愁到了《神雕侠侣》里,其实也就和当初的欧阳克一个水平。
六、丘处机、王处一、马钰、梅超风等人丘处机、王处一和马钰是王重阳的弟子,梅超风是黄药师的弟子。
在最初的时候,丘处机的武功进境最猛,如果丘处机是修炼的普通武功秘籍,进境很猛,算是好事。但是,丘处机是修炼的全真派秘籍,他性格太过暴躁,根本不符合全真派秘籍的心境,渐渐地,被王处一和马钰给追平了。
不过,郭靖快要离开大漠,回到中原时,丘处机、马钰和王处一等人,还不是梅超风的对手,所以,他们在大漠发现了梅超风之后,欺负梅超风眼睛看不见,然后几个人冒充全真七子,让梅超风误以为是全真七子到了,吓得梅超风落荒而逃。
在全真七子组成的“北斗七星阵”面前,黄药师一旦入阵,阵法形成后,都无法直接破除阵法,更何况梅超风呢?
不过,当郭靖回到中原时,丘处机、王处一和马钰等人,其实已经追上了梅超风,可以与梅超风平分秋色了。当然,至于后面,肯定是全面超越了梅超风,毕竟,梅超风被欧阳锋打死了,就像王重阳后来被洪七公等人超越一样,因为王重阳去世了,任凭一个武林高手再强,当他去世那一刻,武功便算是停止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至于全真七子当中的其他人,比如孙不二什么的,我个人觉得,王重阳当初收他们为弟子,本就不是为了武功,而是为了全真派的其他传承。当然,论武功,他们确实上不了台面,很多年以后,孙不二和柯镇恶还是一个水平。
五、黄蓉黄蓉是黄药师的女儿,就像欧阳克是欧阳锋的儿子一样,他们都应该算作五绝的弟子,而且,黄蓉虽然天天喊洪七公为“七公”,但是,洪七公也的确是黄蓉的师父,不仅传授了逍遥游掌法,还传授打狗棒法,更是将丐帮都交给了她。
黄蓉的武功究竟怎样呢?差劲儿,很差劲儿,十分差劲儿!
为啥说黄蓉的武功很差劲儿呢?打狗棒法和九阴真经练了将近二十年,结果,碰见欧阳锋就是一招飞,当然,没有办法,五绝和五绝之下就是天差地别。
但是,如果不与五绝对比,黄蓉的武功其实还挺高的,达尔巴和霍都在重阳宫横冲直撞,无人能制,英雄大会上,霍都又是十分嚣张,朱子柳武功虽然在霍都之上,但是,想要击败霍都却也不容易。
但是,强如霍都,一旦遇见黄蓉,基本上三两招结束战斗,当然这是被黄蓉击败的,并非是黄蓉内力强,实在是打狗棒法不愧是丐帮只有帮主才能学的绝学。
四、裘千仞有人会觉得疑惑,裘千仞几乎堪比五绝的存在,能算是五绝的弟子吗?这当然是了,一灯大师是不是射雕五绝呢?一灯大师有没有收裘千仞为弟子呢?当然收了!
裘千仞的武功很高,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王重阳还邀请了裘千仞,只不过裘千仞自认为不是王重阳的对手,所以没有去参加,至于其他四人,裘千仞一直自信可以一战。
其实,裘千仞的实力一直不错,后面南帝用先天功加一阳指才能胜过裘千仞。
郭靖对裘千仞的评价也极高,只是,裘千仞如果真的打起来,却往往及不上五绝,那是因为裘千仞没有一颗坚定的心,总是喜欢取巧,动了瑛姑的儿子,就是为了消耗南帝的战力,第二次华山论剑时,想用毒蛇吓走周伯通,遇见洪七公后,又未战先怯。
总得来说,裘千仞就像后来的金轮法王,除非绝对实力压制,否则,理论上的武功持平,最终也只能被击败。
不过,这都是和五绝之间的对比,裘千仞是理论上的五绝,实际上和五绝差一线。
可是,即便只是和五绝差一线,却已经远远地将黄蓉等人给抛开了。
三、周伯通周伯通,虽然是王重阳的师弟,但是,周伯通的武功却是王重阳所传授的,因此,在我看来,与其说周伯通是王重阳的师弟,不如说周伯通其实是王重阳的弟子。
其实,周伯通和洪七公等人大小差不多,之所以能够成为王重阳的师弟,那是因为王重阳在开宗立派时,对王重阳建重阳宫的帮助很大,所以,王重阳对周伯通格外宠溺,甚至周伯通在南帝那里和瑛姑的一段关系,王重阳也不忍责备周伯通。
周伯通的武功的确是高,而且,周伯通也练了九阴真经,不过,周伯通只是练了招式,并没有修炼上面的内功,他的内功还是以全真派为基础的,但是,即便是修炼了上面的招式,相对别人而言,也十分出彩,再加上双手互搏术,所以,在《射雕英雄传》时,周伯通的武功已经全面超越了其他五绝。
洪七公和王重阳的武功已经并列了,所以,在后面,周伯通的武功其实已经超越了王重阳。
二、杨过按道理而言,杨过比之五绝低了几个辈分,但是,五绝对杨过其实是有传授武功之实的,这其中,就包括了欧阳锋传给他蛤蟆功,到了后来,杨过将欧阳锋的武学凝练成了黯然销魂掌的一招。
除却欧阳锋,洪七公也传授过杨过武功,黄药师因为赞赏和同情杨过,也曾传授给杨过几套武功。
所以,杨过虽然没有名义上拜五绝为师,但确实是五绝事实上的弟子,而且不止是一个,并且,杨过还有一个身份,他是欧阳锋的义子,虽然是在欧阳锋不清醒的时候认下的,但是,在后面,无论是杨过,还是欧阳锋,都是承认了这件事情的。
杨过和周伯通的武功,两个人在百花谷其实已经较量过了,初次遇见双手互搏术,再加上周伯通对九阴真经的灵活运用,杨过差点没有挡住,但是,杨过的悟性太高,立刻便找到了应对之道。
半个时辰的交锋,周伯通完全没有办法破开杨过的防御,但是,由于杨过年轻,还有更高的成长性,所以,我将杨过排在了周伯通之前。
一、郭靖郭靖在杨过和周伯通之前,是我经历了深思熟虑的结果。
郭靖与杨过对比,杨过自认在内力上没有郭靖雄厚,其次,郭靖会九阴真经完整版,可以说,九阴真经完整版中的九阴真经总纲,才是最高的存在,而且,郭靖比杨过多一只胳膊。
郭靖与周伯通对比,周伯通的会,郭靖全会,周伯通不会的,郭靖还会,而且,九阴真经总纲的层次本就在全真派内功心法之上
所以,郭靖更强。
因此,我觉得,郭靖才是最强的那一个。
青衣客最后有话说五绝弟子太多了,而且成长性不一,年龄不一,寿命不一,但是,五绝弟子中的第一人应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此人就是郭靖,将杨过和周伯通都算上,他依旧是第一,而且,很难被超越。
到底是谁给了明星这么多特权?
是啊,这个问题问得好!是谁给了明星这么多特权?是谁给了明星享受这种特权的资格?这些明星凭什么?
我是大爷所谓的明星,人一旦有了点儿小小的名气,有了点知名度,伴随着追“星”粉丝的无下限追捧,就变得高高在上,似乎就有了超人一等的权利,变得“耍大牌”“装大爷”不可一世目中无人。
目空一切这些所谓的星平时享受着高片酬,住着高档酒店,开着名车住着豪宅,享受着粉丝们的跪舔……长此以往,他们享受惯了这种特权,连自己都觉得自己不是“普通人”了,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应该享受不一样的待遇,认为享受与众不同的特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真以为自己是“公主”我们来数数“明星”特权的几宗罪:
1宗罪——挤占公众空间
无论拍摄什么样的剧,多么靓的星,都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可你占用了空间,还蛮横不讲理,认为理所应当别人就该让你就不应该了。5月12日,电视剧《默读》拍摄期间,封小区路霸占车位还砍树,封路占道;某坤出席活动时,他的随从直接将一个瘦小的女孩子挤到了墙角;某祎在某商场搭乘电梯时,也让工作人员和保安先清空了电梯里的人自己才进去……如此闹剧轮番上演层出不穷!凭什么谁都要让着你?
扰民占道2宗罪——滥用公权
某英到现场衣服忘带了,结果警车开道带着她的助理去取衣服;某立拍戏交警大队封道封路……警车警队作为国家机构服务人民的力量,却为了几个“戏子”用在了不太合适的地方,好在这几年有所好转!让警车开道,明星特权行为横行,警车开道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吧!
交警通告3宗罪——价值导向错位
某可诋毁机场安检人员,某笑辱骂武警执勤士兵,某凡出行,冷漠地推开一位抢险军人,某临博士造假……事件的发生给公众特别是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教育导向,一些不学无术的所谓的星可以有这样的特殊权利。长此以往,谁还会安心学习努力学习?
猖狂之极4宗罪——出行保镖护驾派头威风
这些星们,一出行,一大圈保镖围成人墙保护着,你是个什么人啊需要保护,干什么亏心事了吗?怕见人出来做什么啊?
众星捧月说到底,这些所谓的星,你拿他当星他是个星,你不拿他当星他就是个演员而已。娱乐圈里的事,用“肮脏”一词来讲都弄脏了这词,吸毒、出轨、滥情……所有毁三观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所有社会所倡导的正能量不是没有,反正不多!有些耍特权所谓“明星”,光鲜亮丽的外壳下面,是一具丑陋无灵魂的躯体,也注定会被社会抛弃!
丑陋的嘴脸一句话,这些特权是社会和粉丝们给惯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