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是谁的儿子,为什么叫殇帝

天美资源网

李显是谁的儿子,为什么叫殇帝?

“殇帝”的含义是:短折不成曰殇;未家短折曰殇;童蒙短折曰殇。这些“殇帝”通常是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横死”,被称为“殇”。

1.历史上寿命最短的殇帝:汉殇帝

李显是谁的儿子,为什么叫殇帝

汉殇帝刘隆,他是汉和帝刘肇少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 皇帝,一岁时夭折,也是中国历史上是寿命最短的皇帝,谥号孝殇皇帝。

据史学家推测,刘隆应该是“死于非命”的。当年邓太后垂帘听政,刘隆本就是为堵住大臣之口的傀儡。刘隆死后,皇室再无子嗣,邓太后的哥哥开始执政......只是可怜了尚在襁褓中的刘隆,还没来得及了解这个世界就死了。

2.最荒淫的殇帝:南汉殇帝

刘玢原名刘弘度,五代时期南汉君主,是南汉建立者刘之第三子。史料记载,他骄傲奢侈,荒淫无度、政事废弛。使得晋王刘弘熙生政变之心。943年,刘弘熙找来力士数人,邀请刘玢观赏角力宴会,当晚宴会结束,刘玢大醉,刘弘熙即命力士抓住刘玢,摧击其前胸毙命,死被谥殇帝。

刘玢死时23岁,当了两年的皇帝。不过这个死法,实在是太惨烈了点。

3.差点不被承认身份的殇帝:唐殇帝

唐殇帝李重茂,又称唐少帝,是唐中宗李显的第四个儿子。景龙四年唐中宗被韦后毒死,韦后把李重茂立为唐少帝,但根本就是个傀儡,实权均属韦后和韦后的女儿。直到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诛杀了韦后,太平公主打算顺手把李重茂也灭了,但李隆基念血脉情,仅将李重茂皇位废掉,改封襄王,开元二年转为房州刺史。

但就在转为房州刺史不久,李重茂就病逝了,年仅19岁,谥号殇皇帝。有一说是太平公主所为,若真是这样,那又是一个沦为政治牺牲品的孩子了!

唐中宗?

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

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驾崩,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庙号唐中宗,葬于唐定陵。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轮、李轮、武轮,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五位皇帝(不算唐少帝和武则天),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弟。

龙朔二年(662年),生于长安。谦恭好学,精通书法,历封殷王、冀王、相王、豫王,领洛州牧。嗣圣元年(684年),登基即位后,皇太后武则天垂帘听政。武周建立后,降为皇嗣。圣历二年(699年),复封为相王,囚禁于宫中。参与神龙政变,实现唐朝光复。景云元年(710年),平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后,再次成为皇帝。宠信太平公主用人干政,与皇太子李隆基争权。先天元年(712年),禅位于皇太子李隆基,称太上皇,把持朝廷大政。李旦前后两次登基,一共在位八年(684~690年,710~712年),真正掌权两年。

开元四年(716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岁,谥号孝皇帝,庙号唐睿宗,葬于桥陵。

唐少帝李重茂(695年-714年),字号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皇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

圣历三年(700年),册封北海郡王。神龙元年,进封温王。景龙四年(710年),即位皇帝,嫡母韦皇后临朝称制,年号唐隆。堂兄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让位给安国相王李旦,复封温王。景云二年(711年),改封襄王。

开元二年(714年),出任房州刺史,在任上驾崩,时年二十岁,谥号为殇,葬在武功县西原。

历史上有哪些诡异的巧合?

历史上总是会有些惊人的巧合,是冥冥中的安排,还是简单的巧合。

1.夏朝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尧、舜、禹时期都是通过禅让获得权位。大禹又禅让给伯益,不过伯益没有得到权位,而是禹的儿子启得到拥护获得权位。所以夏朝的真正开创者应该是启。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就是桀,被商汤推翻。也就是夏朝由夏启而开启,最后由夏桀而终结。

2.晋国

晋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成为霸主,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随后,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大败秦国,击败强楚,再次成为霸主。晋厉公、晋悼公时期晋国也是持续登上巅峰。不过到最后强大的晋国却被韩、赵、魏三家给瓜分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天下,到最后真正统一天下的却是晋朝。三家分晋而三国又归晋。

3.秦朝和隋朝

秦朝和隋朝两个朝代惊人的相似。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数百年的纷争建立大秦帝国。隋文帝杨坚结束南北朝战乱建立大隋。两个朝代都是大一统的朝代,又都是只传了两世。两个朝代第一任皇帝前期都是比较英明的皇帝,后期又都是比较糊涂。第二任皇帝都不是正常即位,都是靠谋害大哥而登上皇位,又都是历史上出名的昏庸皇帝。

4.汉朝

汉朝是由刘邦所建立,刘邦年轻时是个无赖小混混,后来当了个亭长,押送犯人的途中,犯人都跑了,刘邦就起义了。关于刘邦起义有个故事,就是汉高祖斩白蛇起义,这个在《史记》中有记载。“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史记·高祖本纪》)就是说刘邦放走囚犯,剩下的十多个壮士愿意跟着他。刘邦喝多了,让一个人去探路,那个人后来说前边有条大白蛇不能过,刘邦喝的懵乎乎的,就一个上前一剑把蛇砍为两半。然后就醉的睡过去了,剩下的人来找他,看到个老太太在哭泣,就问她哭什么。老太太说自己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化成白蛇在路上被赤帝的儿子杀了。这下刘邦成为赤帝的儿子,跟随的人更加尊敬他了,刘邦起义后,竟然比势力更大的项羽先进入咸阳。随后,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到后来就是巧合来了,王莽建立新朝,把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两段,并且王莽还是从孺子婴手中夺得的天下。斩白蛇为两段,王莽篡汉分两汉;子婴投降秦朝灭亡,王莽从孺子婴手中夺天下,并且两个子婴都没有称帝,后来都被将领杀死。

5.曹魏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引来很多大臣的不满,先是国丈董承自称领受汉献帝衣带诏,联合刘备等人密谋诛杀曹操,事情透漏被曹操诛杀,董承的女儿董贵人已经怀孕仍是被曹操所杀。伏皇后看到这个情况很害怕,写信让父亲伏完诛杀曹操,伏完不敢动手。但是,最后还是被曹操知道,曹操将伏皇后关到掖庭幽禁去世,所生的皇子也被毒酒毒死,伏氏宗族有百多人也被处死。

报应来得就是这么快,曹魏被司马家控制。曹芳的第二任皇后张皇后,因为父亲张缉反对司马师,事情泄露全部被杀,张皇后也被司马师废黜。

6.晋朝

东汉末年分三国,晋朝一统天下,虽然是曹魏结束的汉朝,但是随后所有和晋有关的朝代都和刘姓有着过不去的坎了。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五胡涌入中原,汉赵刘聪俘虏并杀害晋怀帝及晋愍帝,制造永嘉之乱,覆灭西晋王朝。并且刘渊最开始就是打着复汉的口号,这个朝代也叫汉赵。

北方大乱后,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建立东晋,到最后东晋大将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

残唐五代时,石敬瑭还建立了个后晋,后晋虽然是契丹所覆灭,但是却绝对跟后晋大将刘知远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刘知远自己想着称霸,对后晋的命令基本不理睬,后晋灭亡后,刘知远在后晋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朝代,后汉。

7.北周、后周

北周的宇文邕和后周的柴荣都是一代明主,在位期间国家繁荣。这两位皇帝又都是生逢乱世,给他们时间就可以一统天下,却都是30多岁就去世。死后因为新帝年幼,被将领控制,北周被杨坚所夺,后周被赵匡胤所夺。这两个朝代又都为后面的朝代打好了基础。再加上周朝,大一统竟然都是灭亡周后更加繁荣。

8.后周

后周的开国皇帝是郭威,周太祖郭威是后汉的开国功臣,刘知远死后,刘承佑要杀郭威,于是郭威起兵叛乱,手下将士裂黄旗披到郭威身上,拥立为皇帝。同样的,赵匡胤是郭威手下大将,策划陈桥兵变后,手下将士将黄袍披在他身上,拥立为皇帝。

9.宋朝

宋朝是由赵匡胤从周恭帝手中所夺,周恭帝即位时年幼,由太后处理朝政,被赵匡胤夺下天下。宋朝宋恭帝也是年幼即位,太后处理朝政。虽然南宋后来还有两位流亡的小皇帝,但是宋恭帝时已被元朝攻破都城自己也被俘虏。

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北宋是赵匡胤所建立的朝代,赵匡胤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即位,以后北宋都是由赵光义后代当皇帝。南宋是由宋高宗赵构所建立,但是宋高宗就一个儿子早早去世,即位的宋孝宗是赵匡胤后代,此后都是由赵匡胤一脉当皇帝。也就是说北宋除了赵匡胤都是赵光义一脉,南宋除了赵构都是赵匡胤一脉,并且两边都是9位皇帝,最后两位皇帝都是饱受折磨,死在他乡。

10.清朝

清朝的始祖努尔哈赤是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成为后金大汗的,赫图阿拉就在现在的辽宁省抚顺市,而辽宁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又曾经关押着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努尔哈赤曾经消灭叶赫部,而灭亡清朝的罪魁祸首慈禧就是姓叶赫那拉。

看历史总是有着一些貌似不经意的巧合,东西方文化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是同一场洪水吗?古巴比伦历法与夏朝历法同时又者如出一辙;百家争鸣与古希腊罗马文明同时的繁华;释迦牟尼和孔子是一个时代出生相差无几年;大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同时崛起;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是同时代的人都在戏剧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康熙和彼得大帝又处在同一时期......东西方实力文化很多时候竟然很平衡。

远的庞统的落凤坡不说,近的像戴 笠改名雨农而飞黄腾达,最后飞机在雷雨天失事撞在岱山,残骸掉进去的山沟叫困雨沟.....

历史总是这么神奇,难道这些都是简单的巧合吗!

中宗喜欢哪个儿子?

唐中宗李显最喜欢的儿子应该是他的嫡长子李重潤,684年1月李重潤被立为太子,后因议论武则天私事被杀,706年李显再次继位,追封李重潤为懿德太子,陪葬乾陵。

唐朝的韦皇后是李旦的老婆还是李显的?

韦皇后是李显的皇后,李显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684年,李治病死,李显登基,韦氏被立为皇后。李显一上台,就重用岳父韦玄贞,结果没有多久,不想放弃权力的武 则天就以此为借口废黜了李显,将他贬为庐陵王。

武则天晚年将李显召回,699年,将他重新立为太子。

705年,大臣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发动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护太子李显重新登上皇位,韦氏也就重新升为了皇后。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