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中回溯,记忆里总有一个角落,珍藏着“那时候天还是蓝的”这般纯粹的画面,那是一种未被尘世过多沾染的蓝,是在心底泛起温柔涟漪的蓝,承载着无数关于往昔的美好与眷恋。
小时候,家乡的天空总是湛蓝如宝石,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薄的云雾,洒在那片蓝上,像是给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村子里的老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和天空对话,我和小伙伴们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仰望着那片蓝,心中满是对新一天的期待。

那时候,天的蓝是我们嬉戏玩耍的背景幕布,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我们一群孩子却不知疲倦地在田野里奔跑,累了,就躺在柔软的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像棉花糖一样缓缓飘动,我们会比赛谁能最先发现形状奇特的云朵,有的说像奔跑的骏马,有的说像威武的巨龙,而那片蓝,包容着我们的欢声笑语,也包容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幻想。
村子里的大人们,在那片蓝天下辛勤劳作,他们扛着锄头,走进自家的田地,阳光洒在他们古铜色的皮肤上,闪烁着汗珠的光芒,那时候,没有高楼大厦的遮挡,天空显得格外辽阔,大人们劳作累了,也会直起腰,望着那片蓝,似乎能从那里汲取继续劳作的力量,到了傍晚,夕阳的余晖给天空染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蓝与红交织,美得让人窒息,炊烟袅袅升起,大人们呼唤着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在村子里回荡,那是一种质朴而温暖的生活节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了家乡,去到了繁华的城市,城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我却再也难见到小时候那纯粹的蓝天,空气中弥漫着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的味道,天空常常被一层灰蒙蒙的雾霾笼罩,好不容易盼来一个晴天,天空的蓝也变得黯淡无光,像是被蒙上了一层薄纱。
在城市的喧嚣中,我时常怀念那时候天还是蓝的日子,怀念家乡的老槐树,怀念田野里的奔跑,怀念和小伙伴们一起仰望天空的时光,那片蓝天,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我心灵的栖息地,是我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首诗:“小时候,我们不懂得什么是污染,只知道天空很蓝,水很清,我们在自然的怀抱里长大。”是啊,那时候的我们,对环境的破坏浑然不觉,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一切美好,而如今,当我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时,才发现那片纯净的蓝天变得如此珍贵。
为了找回那片蓝天,人们开始行动起来,城市里大力推广绿色出行,鼓励大家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工厂也在进行节能减排的改造,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参加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这些努力,就像是在为天空擦拭灰尘,期待着它能重新恢复往日的湛蓝。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在追求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便捷,却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那时候天还是蓝的,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初心,不要忘记大自然曾经给予我们的馈赠,我们应该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去守护这片蓝天。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怀揣着对蓝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那片纯净的蓝天终将会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当那一天到来,我们可以带着孩子,指着天空说:“看,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蓝天,它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那时候天还是蓝的,是回忆,是憧憬,更是我们对未来的一份承诺,让我们在时光的流转中,守护这份蓝色的希望,让蓝天成为我们生活中永恒的风景,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宁静的乡村,都能重新拥有那片清澈、湛蓝的天空,让心灵在这片蓝天下得到真正的安宁与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