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人是谁根据什么发明出来?
1、指南针是由熊国(现在河南新郑市)的轩辕黄帝所发明,经过宋代科学家沈括整理、总结、然后命名。
2、西晋崔豹《古今注》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黄帝用指南针,在大雾中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
3、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4、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5、司南是把磁石磨成长柄的匙子形,放在一个分成24个方向的铜盘上,匙子底很滑,铜盘又很光,使匙子旋转、停止时,匙柄自然指着南方。11世纪,沈括在实践中发现,用一块铁在磁石上磨擦后,也可以生磁,而且比较稳定,于是便制作了人造磁铁。这一重大发现为制造更先进的指南针提供了条件。
6、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二年级科学磁铁知识点?
磁铁不是人发明的,是天然的磁铁矿。古希腊人和中国人发现自然界中有种天然磁化的石头,称其为“吸铁石”。这种石头可以魔术般的吸起小块的铁片,而且在随意摆动后总是指向同一方向。
早期的航海者把这种磁铁作为其最早的指南针在海上来辨别方向。
最早发现及使用磁铁的应该是中国人,也就是利用磁铁制作“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画一画?
天然的指南针有太阳、月亮、北极星、树木的年轮、积雪、青苔、蚂蚁窝等。例如根据太阳来看,在北半球除回归以南地区,太阳光线总是从南面射过来。
大自然有下列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1、太阳。我们生活在北半球,除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光线总是从南面射过来。这样,南北方向便很容易确定。我们都知道太阳是东升西落,早晨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傍晚落山时的方向是西,中午时太阳在我们的南方。不过,这个方法你可别教条主义地应用,如果你在南半球或回归线之间情况又当别论。
2、月亮。初三四的月牙,日落时在西方低空;初七八的半个月亮,太阳刚下山时,在我们的头顶。月半时,太阳刚下山,月亮就从东方升起。 晚上月亮的方向是:上弦月,晚6点在南方,夜晚12点在西方。满月(14日-18日),晚6点在东方,晚12点在南方,第二天早晨6点在西方。下弦月,夜里12点在东方,第二天早晨6点在南方。
3、北极星。北极星所在的方向便是正北方。北斗七星像一柄水勺,将水勺边上的两颗星延长看去大概在相当于五倍的地方,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了。
4、树木的年轮。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光线从南面照射下来,树木南面的生长情况比北面的会茂盛很多。 从年轮也可以判别。年轮宽的朝南,密的朝北。因为南面生长比北面快,年轮圈与圈的间隔也宽些。
5、积雪。以我们所处的北半球为例。南面山坡上的积雪要紧密些,成颗粒状。北面山坡上的积雪要松软、干燥些。 积雪融化时,南面山坡的积雪比北面的更容易化。
6、青苔。在岩石众多的地方,你也可以找一块醒目的岩石来观察,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
7、蚂蚁窝。如果你附近有蚂蚁窝,可以观察一下蚂蚁的洞穴,一般蚂蚁的洞口大都是朝南的
蚂蚁洞怎么来当天然指南针?
是的,蚂蚁更喜欢阳光。蚂蚁洞都是向南开的,所以我们可以辨别方向。一般蚂蚁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规模很大,巢穴有良好的排水和通风措施。工蚁通常负责筑巢。蚁巢内有许多分室,这些分室各有用处。蚁窝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达,错综复杂。
蚁窝外面还有一圈土,还有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食物不易坏掉。
二年级大自然的指南针都有哪些泄露的近义词?
太阳、北极星、树木,
泄露的近义词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