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是谁,为何说北洋政府出兵海参崴令世人吃惊

天美资源网

孙文是谁,为何说北洋政府出兵海参崴令世人吃惊?

《红海行动》曾经是几年前最热门的中国电影,表现中国军舰在也门武装撤侨的故事,体现了我国对海外侨胞的强烈责任。不过,上溯近百年,在民国北洋政府时期,也有一次类似的“红海行动”。当时指挥护侨撤侨的,就是人们印象中昏暗腐败、军阀混战、在国际舞台上常年被欺负的北洋政府。更让人惊讶的是,在这次护侨撤侨行动中,北洋政府军队还差点在俄罗斯领土上与日军交手。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血腥的苏俄内战爆发,很多滞留在俄国境内的华侨都遭遇到了空前威胁。当时的远东海参崴,中国人还非常多,跨境的贸易也频繁,国内把在海参崴做生意的中国人叫“跑崴子”老客。这些“跑崴子”老客甚至在海参崴开设了中国剧场,定期请国内名角来演出京剧。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海参崴的居民40%是俄罗斯人,30%是华人,30%是朝族。在1938年肃反以后,海参崴华人大批被流放至北极和西伯利亚,朝族则被流放哈萨克斯坦和高加索一带。也有很多华人逃回国内,还有不少被枪杀处决。当然,财产损失就没法估量了,反正每一次受伤的都是中国人。

孙文是谁,为何说北洋政府出兵海参崴令世人吃惊

这一点从马元生先生的回忆录《旅苏纪事》也能得到印证。在海参崴观察当地居民的比例是俄人约四成,华人和朝鲜人各三成。中国人开的饭馆、商店、旅店、澡堂、戏院、洗衣房比比皆是。 当时的老毛子,尤其是白军,只要是扛着枪的,就都把华侨当做行走的钱包,看上啥直接伸手要。如果哪个华侨敢说句二话,被抽几个嘴巴是幸运的,一言不合就可能被拉去枪毙了。

而且,俄国内战的武装派系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壮丁简直太好用了,免费活好还吃得少,各方都在强拉华侨壮丁,这些只听得懂“乌拉”的中国人,套上一件脏兮兮的军装,就被拽入到了枪林弹雨之中。即使未被强拉壮丁的,在一拨拨穿制服的强盗面前,也是宛如待宰的羔羊。

这个时候,滞留在俄国境内的华侨,除了传统商人、手工艺人之外,还有很多参加一战的华工。这是因为北洋政府加入协约国之后,采用了“以工代兵”的方式,向其他协约国派遣劳工团,这些劳工负责在前线工作。

其中,派往俄国的华工有数万人之多,连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也有华工的身影,有一句话叫做“摩尔曼斯克铁路是在中国工人的遗骨上建立起来的。”在俄国陷入内战之后,大批华工试图回国,但是饥寒交迫,再加上人生地不熟,日子过得要多苦有多苦。

很多华侨团体都紧急呼吁祖国派兵前来护侨,当时的北洋政府正焦头烂额,一边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一边要应对扯旗放炮的革命党。但是,北洋政府却难能可贵地顶住了压力,甚至无视日本的威胁警告,下令出兵西伯利亚武装护侨。北洋政府国务院在1918年3月决定,派遣一艘军舰前赴海参崴,任务由海军部负责落实。海军部指定“海容”号巡洋舰担负这次的任务。

这里咱们要简单的介绍一下“海容”号巡洋舰,这艘军舰是当时中国海军的主力军舰。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向德国伏尔锵造船厂订造了3艘军舰,排水量2950吨,分别命名为“海容”、“海筹”、“海琛”,军史上统称为“海容级巡洋舰”。可以说,为了保证这次行动的顺利,北洋政府把自己的看家宝贝亮了出来。中国派遣军舰赴俄护侨的行为,激怒了日本。因为,日本这段时间正忙着在远东地区扩大势力,如果中国军队行动,将大大打乱日本的计划。

在日本的高压下,“海容”号的舰长林建章趁着日本人还没真正反应过来,赶紧起航。等军舰到了海参崴,生米煮成熟饭,日本人就只好干瞪眼了。“海容”号4月9日驶离上海,一路北上,途中只停泊了一夜。一周之后,在华侨们的欢呼声中,“海容”号进入了海参崴港。

这时候,海参崴港口中已经有了另一艘悬挂中国五色国旗的商船“飞鲸”号。“飞鲸”号属于国有企业“轮船招商局”,这次同样接收到了前往海参崴撤离华侨的指令。北洋政府知道,海容号的作用更多是护侨,起的是军事震慑作用。撤侨的话,还是要依靠民用交通工具。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初海参崴南园剧场的俄文海报。

马连良等京剧大家应邀赴海参崴演出的《赵氏孤儿》的剧照。

所以在确定了“海容”号巡洋舰赴俄的同时,中国外交部就要求交通部和东三省地方,紧急加派机车、商船,从陆海两路加快撤侨。北洋政府还宣布放松对俄的粮食禁运,对运往海参崴的粮食车队或船队,一律从速放行,以缓解海参崴的粮食危机。国内各地立即停办赴俄工作的护照,旅俄华工最多的山东全省动员,做好侨民的安置准备。

当时的海参崴处于无政府状态,冬天海港结冰,所以中国舰队吃了很多苦头,包括舰用动力煤炭补给困难,由于军舰比较老,没有淡水制造设备,造成了淡水短缺和煤炭供应不足,为了防止军舰被冻坏,还需要人工凿冰。

这也是近代中国政府第一次动用军用和民用交通工具从海外撤侨。“海容”号巡洋舰抵达海参崴后,多次派兵登陆,保护当地华侨。中国军队在海参崴护侨期间,有效维持了当地治安,并且保护了华侨的利益,深受当地华侨的支持和称赞。在北洋政府驻俄部队的军威下,远东地区针对华人的暴力行为大为减少。

李鸿章为何在辛丑条约上签肃而不签本名?

据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的晚年回忆《庚子西狩丛谈》中记载。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之后李鸿章被免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职务,担任大学士和总理衙门大臣的头衔,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在吴永的著作中对于李鸿章的晚年生活有着这样的一番描写:

公每日起居饮食,均有常度。早间六七钟起,稍进餐点,即检阅公事;或随意看《通鉴》数页,临王圣教一纸。午间饭量颇佳,饭后更进浓粥一碗,鸡汁一杯。少停,更服铁水一盅,即脱去长袍,短衣负手,出廊下散步,非严寒冰,不御长衣。予即于屋内伺之,看其沿廊下从彼端至此端,往复约数十次。一家人伺门外,大声报曰:“够矣!”即牵帘而入,瞑坐皮椅上,更进铁酒一盅。一侍者为之扑捏两腿;良久,始徐徐启目曰:“请君自便,予将就息矣,然且勿去。”时幕中尚有于公式枚等数人,予乃就往坐谈。约一二钟,侍者报中堂已起,予等乃复入室;稍谈数语,晚餐已具。晚间进食已少。饭罢后,予即乘间退出,公亦不复相留,稍稍看书作信,随即就寝。凡历数十百日,皆一无更变。

寥寥数笔,李中堂的晚年生活便跃然纸上,每每读及这段文字我总能想起步入晚年的李鸿章背负双手从东厢房踱步到西厢房,而后世关于他的极端辩论,相必他当时也已经明悉一些了。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辛丑条约》作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赔款最大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当时清政府的代表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代表在条约上签字,为此李鸿章背负了一个多世纪的骂名。

而事实上《辛丑条约》所存在的内在矛盾根本不是一个李鸿章所能引发的。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慈禧光绪两宫逃亡,中国面临被占领和瓜分的民族危机。而在这之前义和团攻打使馆,各地滥杀教民,清政府还向西方各国宣战。

义和团源于山东教案引起的瓜分危机,和戊戌变法失败后洋人同情光绪皇帝引起慈禧太后的怨恨。而戊戌变法源于甲午战争失败后社会各阶层力图改革振兴的努力。这是一场绵延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失败后所面临的深刻危机,以一种扭曲和愚昧排外的形式表现出来。

“罪无可赦”李鸿章

李鸿章的主要历史错误其实并不在于签了几个名字,而是因为他影响了中国整个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作为满清最早看世界的一批人,李鸿章很早就对中西方的实力差距有了清晰的认识,所以他率先提出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但是在真正的危机来临之后,他又害怕处心积虑成长起来的北洋军毁于一旦,于是他开始妥协。

第一次现代化失败的转折点,是中国军队在甲午战争中的全军覆没,其中重要原因,是与贪腐、军事技能低劣和望风而逃、缺乏必胜信念直接相连。李鸿章后来在贤良寺里对吴永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实在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乃必欲爽手扯破,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有何术能负其责?

当然了,这只是他的自我开脱,作为洋务运动的最高负责人,花费了巨大的国帑资源后,怎么能用一句轻飘飘的“裱糊匠”,就把自己的历史责任开脱掉呢?

年少不知李鸿章,年老方懂真中堂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曾经设想:

当是时,为李鸿章计者曰,拥两广自立,为亚细亚洲开一新政体,上也;督兵北上,勤王剿拳,以谢万国,中也;受命入京,投身虎口,行将为顽固党所甘心,下也。虽然第一义者,惟有非常之学识,非常之气魄,乃能行之,李鸿章非其人也。彼当四十年前方壮之时,尚不敢有破格之举,况八十老翁安能语此?故为此言者,非能知李鸿章之为人也。第二义近似矣,然其时广东实无一兵可用,且此举亦涉嫌疑,万一廷臣与李不相能者,加以称兵犯厥之名,是骑虎而不能下也,李之衰甚矣!方日思苟且迁就,以保全身名,斯亦非其所能及也。虽然,彼固曾熟审于第三义,而有以自择。

从后来披露的史料看,英国驻香港总督卜力曾经谋划过“两广独立”,拥李鸿章为王或总统,联络流亡日本的孙中山来施行新政。孙中山在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陪同下已经乘船到达香港外海,但李鸿章最终选择第三策,北上与各国谈判和约。

这是一项极为艰难的使命。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李鸿章的这一举动得到朝野的普遍赞扬,与后来史书中千夫所指的气氛完全不同。时人说他“晚年因中日一役,未免为舆论所集矢,然自此番再起,全国人士皆知扶危定倾,拯此大难,毕竟非公莫属,渐觉誉多而毁少,黄花晚节,重见芬香,此亦公之返照也。”梁启超也说,“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他对李鸿章,总体上说佩服的,而非简单地斥之“卖国”。

名留千古肃毅伯

而关于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下的“肃”字后世也是臆测纷纷,第一就是最为流行的“花押说”,花押的讲究古而有之,古人书名之草者,施于文记间,以自别识耳。这样的做法可谓是屡见不鲜,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大家都知道李鸿章官位最高时是一等肃毅伯,那么《辛丑条约》上的这个“肃”和这个肃毅伯究竟有无关系呢?

前文咱们也提到了,李鸿章面临晚晴重大的社会变革最终说出一句“但裱糊匠有何术能负其责?”所以他在最终的条约上签了一个“肃”字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作为满清江山社稷图的裱糊匠,能做的就是将自己的毕生功名填补这一历史的破洞,签订此条约后没多久李鸿章就心力交瘁而死。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留京办事大臣那桐则记录,他在九月二十六日已经觉得李鸿章危在旦夕,遂致电军机处,请朝廷预备重臣接替李鸿章。给庆亲王发电,向他通报情况。又给布政使周馥发电,要他迅速来京照料。

老部下周馥赶到时,李鸿章已身着殓衣,处于呼之能应口不能语的状态。延至次日中午,目犹瞠视不瞑。周馥哭号着说:“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吧!”

李鸿章忽然目张口动,欲语泪流。周馥一面哭号,一面用手抚其眼睑,李鸿章的双眼方才合上,须臾气绝(见《周馥自定年谱》)。诀别人世时,李鸿章在遗诗中吟道: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宋子文是谁的孩子?

宋子文是宋嘉树和倪桂珍的孩子。

宋嘉树有六个子女,其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宋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孙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孙文争取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1918年5月3日,宋嘉树因患肾病不治,在上海逝世,年仅54岁。

倪桂珍(1869年—1931年7月23日),浙江余姚人。父亲倪韫山也是牧师,母亲姓徐,是中国最早皈依天主教的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倪桂珍17岁毕业于上海裨文女中(今上海市黄浦学校),擅长数学,喜爱弹钢琴,曾留校任教员。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

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谁的职位权力第一?

晚清有四大名臣之说,大概有两种说法:

1、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2、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

不过第一种说法是最为公认的,也是广为流传的。

相对而言,胡林翼和彭玉麟的名气与影响力都要相对小一些。

无论哪个版本的晚清四大名臣排名与影响力,都属曾国藩排名第一,且李鸿章与左宗棠可谓曾国藩的学生。

1、曾国藩

曾国藩,晚清重臣,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清朝著名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曾国藩被许多人推崇为古今第一完人,普遍被认为是晚晴中兴四大名臣之首。曾组建湘军,力挽狂澜,攻灭太平天国。

2、李鸿章

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肥东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

李鸿章为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赠太傅,追晋侯爵。

3、左宗棠

左宗棠,晚清名臣,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左宗棠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历史事件。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4、张之洞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论功绩

曾国藩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居功至伟,左宗棠收复新疆大部,李鸿章文治、武功、外交才能无人可及,张之洞改革创新影响巨大。

论官位

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封一等肃毅伯;张之洞官至军机大臣,充体仁阁大学士,且兼管学部,慈禧逝后成为顾命重臣。可以说四人都是位极人臣的地位,死后又受封赏,这个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的。

同盟会威望最大的谁?

同盟会威望最大领导人是孙中山。孙中山在1894年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继续坚持革命,成为闻名海内外并享誉世界的中国革命领袖,创立同盟会时被推举为总理并非偶然,也是他享有崇高威望的明证,同时,他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确立为同盟会纲领,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指导革命的理论,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孙中山成为中国同盟会公认的领袖和革命的灵魂人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