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怎么读,尉迟恭怎么念?
念yuchigong分别为 四声,二声,一声
希望能帮到你
为什么水浒传中朱贵的绰号叫旱地忽律?
在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皆有绰号,每个绰号都点明了好汉的显著特点,有就其形像的,有就其性质的,有就其行为的,还有就其身份的。
大概从宋代起,流行起了绰号,,到明代更普遍,比如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绰号为“闯王”,而且当时不少农名领袖都有绰号,什么“满天星”、“八爪龙”、“过江王”、“黑心虎”等等之类的。在水浒小说中也广泛运用到了绰号,且各有千秋。
有表其形像的,如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通过绰号表明二人的身量之高。再如“矮脚虎”王英,则是身材矮小。还有“白面郎君”郑天寿,表其长相俊美,“美髯公”朱仝和“紫髯伯”皇甫端,同是赞其胡须长得好。
有表其性质的,比如,黑旋风李逵,“旋风”本是宋代的一种火炮,引信点着即可发炮。当时民间还有俗语“神仙难躲一溜烟”,形容这种火炮的速度极快,别名也叫“旋风”。李逵之所以叫“黑旋风”,一是指他的肤色黝黑,二则是指他的性格暴躁,就像火炮一样,沾火就着。再有如霹雳火秦明,表其性子暴躁。拼命三郎石秀,则是好勇斗狠。
有表其行为的,如“及时雨”宋江,表明此人平时好善乐施,肯周济人。“鼓上蚤”时迁则表明他是个当小偷的。
有表其身份的,如花和尚鲁智深和九纹龙史进,这两位都有一身好花绣,在宋代流行刺青花乡,很多男性都有纹身,刺得好的甚至能引起别人的羡慕。李师师看了燕青的纹身便赞不绝口。
行者武松是对游历道人的称呼,因武松身背命案,便改头换面,做头陀打扮,江湖人送行者。船火儿张横,这里的火就是伙计的意思,张横就是船伙计的头儿。
再比如,混江龙李俊,听着名气挺大,实际上混江龙指得不是龙,而是宋时一种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此物木质,直径一尺四,长五六尺,四面装有铁叶,重达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泥沙。
混江龙用在李俊身上,不仅指他在水中涤荡的威力,水中功夫也确实了得,也指他在某一事件中搅和的能力。李俊原为艄公,兼贩私盐,在营救宋江时曾大闹江州,后来做了水军头领,位列二十六位。可见,“混江龙”是水陆两栖人物。
水浒中还有几个带“病”字的人物绰号,如“病尉迟”孙立、“病关索”杨雄,这里的“病”并不是指他们身体不健康,生病了,而是含有超越,胜过的意思。“病尉迟”就是赛过尉迟恭,“病关索”就是超过关索。
那么,朱贵的绰号“旱地忽律”是属于哪一类呢?这个绰号又展现了朱贵的什么特点?
首先可以否认,朱贵没有少数民族的血统,这里的“忽律”指得是一种猛兽,一说为鳄鱼,即陆地上的鳄鱼;另一说为有剧毒的四脚蛇,天生喜欢吃乌龟,吃完后掏空壳,自己钻入其中,冒充乌龟,坐等猎物靠近时,发出致命一击,将猎物收入囊中。
两种说法都意在表现朱贵的阴险狡诈,善于伪装的特点。那么朱贵确实如此吗?且看他在小说中的作用。
朱贵在小说中是个小人物,出场没几回,但是他的工作却是梁山的重中之重。
朱贵在江湖上做客商赔了本,遂投靠梁山泊入伙。加入梁山后,他打着开酒店的幌子,背地里干着刺探往来客商的消息。
碰上单身客商就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凡有上梁山的人必经此店,他向湖对面射一支响箭,对面便有来人将入伙者接过去。
如林冲、晁盖一伙人上梁山都是通过朱贵的酒店,再有后来者,如清风寨、清风山的一大批人上梁山也是通过朱贵的酒店。
吴用曾说过,朱贵这个酒店招接四方好汉,凡要入伙的,必先投奔到他那里。由此可见,朱贵经营的酒店好比投靠梁山好汉们的落脚点和中转站,到了朱贵的酒店,也就基本等于到了梁山了。
再者朱贵还负责为梁山打探情报。如江州劫法场,也是从朱贵这个小人物入手所引出的。再如芒荡山樊瑞一伙对梁山不利的消息也是朱贵提供的,雷横途径梁山时,朱贵又将此信息报给了宋江。
由此可见,朱贵所从事的工作对梁山还是非常重要的,好比梁山的耳目,连接梁山与外界的往来。所以“旱地忽律”,这个绰号既有表其身份,也有表其行为的一面。
但是有一点很奇怪,按理说,朱贵这个人物如此重要,也算是创梁山的元老之一,可他的排位并不上道。
梁山经历了王伦、晁盖和宋江时代,他在哪个时代中都是排到末端。王伦时代没几个人,加上后来的林冲,朱贵排最后一位。林冲火拼王伦后,又进行了一次排位,在11人中,朱贵还是末位。
后来梁山队伍扩充,清风寨和清风山的人加入后,朱贵的座次依旧在末端。到了宋江时代,进行实质意义上的排名时,他也排在了绝大多数好汉之后,位列92。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尽管说水浒传是一部书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但总得来说,实际并未站在民间的角度上,而仍旧是以官方的口吻来记述的小说。
我们看下排位靠前的基本都有不是纯粹意义上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如宋江做过押司,卢俊义是财主,吴用是私塾先生,公孙胜道教徒弟,关胜是朝廷巡检,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秦明、 呼延灼也是公务员出身,花荣清风寨武知寨,也不是底层,拥有丹书铁卷的柴进更厉害了,人家是后周皇族后裔。
水泊梁山前十位中没一个彻底的农民,他们所代表的也不是农民的利益,所以宋江一心要招安,还打出替天行道的大旗。他们只是在寻找着一种江湖道义,恰好站在了蔡京、童贯之流的对立面,只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农民起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旱地忽律”朱贵在江湖中有些影响力,一旦放在权贵当中,则意义不大,实质上只是微小的下层平民。
隋唐时期的十八路反王最后都怎么样了?
正史中并没有隋末“十八路反王”之说,不过有趣的是,但凡乱世,总会有“十八路反王”的类似版本出现。比如东汉末年的讨董卓“关东联军”,秦末的“反秦联盟”等等,都被冠以“十八路反王”。
严格来讲,只有项羽、刘邦的“反秦联盟”勉强可以说是“十八路反王”,因为秦朝被推翻后,项羽确实分封了十八个王,尽管义军的数量远不止十八路。
从那以, “十八”就成了吉祥数字,《说唐》等各种历史小说和评书自说自话,都分别凑了个“十八路反王”,其实当时的反隋武装有数百家。
因为数量太多,我们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并加以分类介绍。请注意,所谓的“某某王”,只是小说中的封号,不一定符合史实。
第一类:称帝的反隋武装01.大凉王李轨李轨跟李渊同属于陇西李氏,是武威郡的豪姓大族。他本是隋朝鹰扬府的官员,由于薛举的威逼,李轨在当地几大豪族的支持下举兵割据河西,自称西河大凉王。
李渊称帝后,曾经写信给李轨,并亲切地称之为“从弟”。李轨一激动,决定去帝号跟“从兄”混,可手下的马仔们不愿意当“马仔的马仔”。
于是李轨想出了一个“妙计”,给李渊回了一封信:俺还是当皇帝,可俺这个皇帝归你这个皇帝管。
李渊顿时火冒三丈,皇帝这玩意能这么滥吗?于是派了一个叫安兴贵的武威豪族子弟,到李轨那里搅和。
安氏家族在当地的势力一点不亚于李氏,安兴贵凭一己之力,真的把李轨搞得众叛亲离,只好束手就擒。后来李轨被押往长安,斩首示众,没当成“从弟”。
02.小梁王萧铣萧铣是南梁皇室后裔,是隋炀帝萧皇后的堂侄。萧铣的起兵经历有点像秦末的陈婴、民国的黎元洪,是被人硬抬出来的。
当初一群人在岳州起义,万事俱备只欠“领导”,他们都觉得自己资历太浅,想来想去觉得萧铣作为前朝皇室子弟名气够大。于是萧铣喜从天降,被人抬上了“梁王”的大位,不久称帝。
不过,萧铣统领的这支队伍,跟刘玄的更始政权很相像,是农民和士族阶级混搭的武装,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
起先萧铣靠个人的影响力,以及南方隋朝势力薄弱的有利条件,占据了荆州及周边的大片土地,还一度挫败了唐军,但内乱让萧铣迅速衰弱。
在江陵之战中,萧铣因为一个大乌龙让自己当了俘虏。当时萧铣被唐军围困在城中,他自以为援军不回来了,便投降了,结果几天后十几万援军赶来了。
萧铣被押往长安后跟李渊摆谱,把自己“摆死”了,他对李渊说:逐鹿天下,我被捕是命不好而已,就像当年田横称王,没什么对不起刘邦的。
听懂了吗?他的意思是,我跟田横一样,也没什么对不起你李渊的,田横被刘邦赦免了,你也应该善待我。
李渊冷冷一笑:砍了!
03.西秦霸王薛举、甘肃王薛仁杲薛举、薛仁杲父子出身于河东薛氏,崛起于河西金城郡。大业十三年,薛家父子夺了金城县令郝瑗的兵权,开仓放粮募兵,十几天时间连续击败多路武装,迅速扩展到13万人,梦得一塌糊涂。
三个月后,薛举在兰州称帝,并挥兵东向,直逼长安。这爷俩的武力值实在太牛,连号称战神的李世民都曾经被他们打得几乎全军覆没。
薛举死后,其子薛仁杲即位。薛仁杲跟薛举不一样,他纯粹就是个粗人、恶人,虽然武力值爆棚,但最终被李世民在泾川城下成功复仇,当了俘虏。
薛仁杲投降后,被押往长安斩首。
04.白御王高谈圣高谈圣的原型叫“高昙晟”,是一个和尚,一个笑料和尚。
武德元年,高昙晟利用怀戎县(河北涿鹿)官府祭祀的日子,率领50名僧人挟持官员公开造反。夺取县城后,高昙晟建立“佛国”,自称大乘皇帝,还立尼姑静宣为耶轮皇后。
借着高昙晟脑子发热,给另一个割据军阀高开道写了一封信:你是王,我是皇,级别比你高,归降我吧。
高开道笑得兜不住下巴:行,臣这就来给您磕头。高昙晟居然信了,丝毫不设防,被高开道成功偷袭,光荣地见佛主去了。
05.洛阳王王世充王世充其实是胡人,也是隋炀帝的心腹,当年在平定杨玄感叛乱时立下大功,被隋炀帝任命为辅佐杨侗镇守洛阳的干将。
客观讲,王世充对隋炀帝很忠诚,隋炀帝死后他拥立杨侗为帝,跟窦建德、李密苦战数年。后来由于内部争斗,王世充逐渐垄断朝政,心也开始野了,最终他废了杨侗自立为帝。
武德四年,李世民分兵干掉窦建德,失去支援的王世充无奈投降。
本来李渊已经赦免了王世充,却被仇家当街刺杀。至于仇家哪来的胆子,你懂的。
06.定阳王刘武周刘武周其实叫“定杨可汗”,是突厥人封的,对内他自称皇帝。
刘武周参加过伐高句丽的战争,因战功被提拔为鹰扬府校尉,镇守马邑。大业十三年,刘武周杀马邑太守王仁恭,并以突厥为外援挥兵南下。
刘武周的反叛给了李渊一个助攻,他趁机招募兵马在太原举兵。从这一点上讲,刘武周还是李渊的恩人。
李渊攻入关中后,刘武周在河东打败李元吉,直接威胁到关中地区,逼得李渊差点迁都汉中。李世民同学的闪光时刻到了,是他力挽狂澜,将刘武周赶到了草原,跟突厥可汗喝大酒去了。
估计酒没喝好,几年后双方起了矛盾,突厥人一生气把刘武周给咔嚓了。
07.荆州王林士弘林士弘的名气不大,其实是“老革命”,人家在大业十二年举兵,并于当年称帝,国号“楚”,定都虔州(江西赣州)。
要论地盘,林士弘绝对够气派,他占据了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等大片土地,连广西地头蛇冯盎都拜在了他的门下。
所以林士弘不甘心降唐,一面称臣,一面捅刀子。直到武德五年,林士弘的弟弟被唐军斩杀,部将众叛亲离,林士弘的势力一落千丈,并在郁闷中病死了。
08.南阳王朱灿朱灿应该叫“朱粲”,这家伙不叫南阳王,而应该叫“食人魔王”。
这家伙最让人恐怖的就是,他的部队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粮食就是人肉。他有两句名言,一句是“只要有人的地方我就不缺粮”,另一句是“天下没有比人肉更好吃的食物了”。
隋朝有两个官员叫陆从典和颜愍楚(颜真卿的族人),这两人都出身于世家大族。朱粲占领他们的府邸后,将这两家人都吃光了。
李渊曾经招降了朱粲,在接风酒宴上,因为话不投机,朱粲竟然下令煮了唐使。
后来朱粲投靠了王世充,王世充投降后,朱粲被押往黄河边处死。还没等到行刑,他就被老百姓用石头砸成了一座坟包。
09.梁帝梁师都梁师都不在任何一部小说的反王中,但他却值得说一说,因为他是唐朝灭掉的最后一个割据势力。
梁师都跟刘武周一样,以突厥为后援,被突厥册封为“大度毗伽可汗”,自称梁国皇帝,割据雕阴、弘化、延安等地。
按理来说,大唐统一已经势不可挡,唐廷也多次示好,他应该识趣,可这家伙偏要一条路走到黑。贞观二年,李世民令柴绍、薛万均逃犯梁师都,颉利可汗增援失败,梁师都被堂弟杀害。
10.宋帝辅公祏辅公祏原本是杜伏威的部将,后来跟杜伏威产生了裂痕。杜伏威归唐,到长安任职后,辅公祏假冒杜伏威的名义,杀了杜伏威的亲信夺了兵权,自立为宋帝,公开对抗唐朝。
武德七年,辅公祏败于唐军,被李孝恭斩杀。
第二类:称王的反隋武装01.江南王沈法兴长江两岸是沈法兴、李子通和杜伏威的三国杀,他们的故事足以写成一部精彩的小说。
沈法兴出身江南望族,他官居吴郡太守,是割据势力中少有的高官。
江都兵变后,沈法兴以讨伐宇文化及为名正式举兵,并于武德二年在常州建国,自称梁王。
武德三年,沈法兴被李子通击败,在逃亡途中投江自杀。
02.吴王杜伏威在这些失败的反王们中,杜伏威最值得人们同情。
杜伏威出身贫苦,从一名士卒一步一步爬升,最终成了领导一方的农民军领袖。杜伏威的部队很得民心,他虽然历经毁灭性的打击,但凭借个人魅力和群众基础,他总能迅速满血复活。
杜伏威的军队战斗力惊人,手下悍将如云,尤其是那支令人闻风丧胆的敢死队,常常创下以一敌十的奇迹。
遗憾的是,杜伏威归唐后,因为遭到辅公祏的陷害,死得不明不白,家属被罚为奴隶。直到贞观元年,杜伏威才被平反昭雪。
03.凤鸣王李子通李子通其实也称帝了,他自称楚国皇帝。之所以将他放在这里介绍,是为了便于介绍他与杜伏威、沈法兴的恩怨。
李子通同样出身贫苦,也是靠双手一点一点打拼出来的。不过这家伙狡猾,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复无常。
当年他曾经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了杜伏威,又趁杜伏威不防备突然发动兵变,把杜伏威砍成重伤。
在击败沈法兴后,李子通最终被杜伏威复仇的烈火中败下阵来,他被杜伏威生擒活捉,又被送往长安。
李渊赦免了李子通,并给了很多房产地产,却没有给他官职。李子通心不甘,杜伏威到长安后他觉得机会来了,便想逃回战区吞并杜伏威留下的武装。结果被发现,在蓝田被斩杀。
04.冀州王高士达高士达是“老革命中老革命”,他于大业七年就举兵了,说起来还是窦建德老领导。
高士达一度声势很浩大,于是飘了,被隋廷击败,战死疆场。
05.宋义王孟海公孟海公于大业九年起兵,占领了曹州和戴州,并于大业十四年称“宋义王”。
窦建德在挥兵西向之前,消灭的最后一个对象就是孟海公。武德四年,孟海公兵败投降,窦建德终于同意了河北和部分山东地区,再也没了后顾之忧,于是决定联合王世充对付李世民。
很可惜,李世民比他牛,窦建德败了,孟海公也跟窦建德一起被唐军斩杀。
06.鲁王徐圆朗徐元朗是“五姓家奴”,这家伙先后投靠过李密、王世充、窦建德、李渊和刘黑闼,总之,哪根腿粗,他就抱哪根大腿。
虽然靠膝盖获得了延寿大法,可问题是她的心太野,总想着从奴隶到皇帝的大梦,在降唐后又复叛,企图靠刘黑闼翻身。
武德六年,李建成打败刘黑闼,徐元朗在逃跑途中被老百姓用锄头刨了。
07.夏明王窦建德窦建德是李唐政权外,最接近成功的一位反王,他几乎统一了洛阳以东,却在救援王世充的途中,被李世民俘虏。
窦建德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没有获得河北豪族势力的拥戴。
大概是忌惮窦建德在河北的影响力,李世民没有对河北实行安抚政策,李渊干脆杀了窦建德。这直接引发了后来的刘黑闼卷土重来,又造成了河北豪族二百年拒绝跟李唐通婚。
08.燕王罗艺罗艺这个燕王不是自封的,而是李渊册封的。
客观讲,罗艺如果不是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站错了队,他一定会名列凌烟阁功臣榜,其地位也绝不亚于任何一位功臣。至少在所有功臣中,只有罗艺一位异姓王。
罗艺是官二代,其发迹地却在幽州。隋末,罗艺趁天下大乱,夺取了幽州和营州的控制权,成了北方实力最强大的一方诸侯。
但罗艺有眼光,他无视窦建德等人的拉拢,主动归了唐,并在大唐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玄武门之变后,罗艺的苦难来了。由于是李建成的党羽,手上又有兵权,这导致他必然会遭到李世民的打压。
贞观元年,李世民令罗艺交出兵权回长安任职,罗艺害怕遭清洗,于是举兵反叛,又兵败被杀。
第三类:其他类反隋武装01.混世魔王程咬金正史中从来就没有什么混世魔王,程咬金在瓦岗寨的地位也远没有演义中的那么重要。
程咬金的成功就一点:眼光独到。当年在王世充帐下时,他就意识到王世充成不了气候,于是他联合秦琼、罗士信临阵倒戈投了唐。
02.西魏王李密李密从来就没有称过王,他如同一颗流星,瞬间耀眼,又瞬间陨落。
其实李密的成功,和他失败的原因相同——士族阶级的出身。
因为是士族阶级,所以李密有着农民阶级和小士族阶级所不具备的政治远略,这让他在瓦岗寨游刃有余。
同样,李密的士族阶级身份与瓦岗寨的“农民文化”格格不入,这就给后来瓦岗寨的内讧分裂留下隐患。
我个人认为,李密投瓦岗寨等于自废武功。
03.济宁王王薄王薄跟高士达同年起义,是老字辈的“革命家”。兵威最盛的时候,他与孙宣雅、郝孝德联合,达十余万人。
后来王薄短暂投靠过窦建德,很快就归唐了,并在唐廷攻打青、莱、密三州中立下大功。遗憾的是,王薄因为跟另一个归唐的义军李义满发生矛盾,被李义满的侄子杀害了。
04.金提王张金称张金称也于大业七年举兵,是窦建德的“革命导师”。不过张金称来不及就兵败被杀了,他的队伍由窦建德继承了。
05.襄阳王雷大鹏这个人没啥好说的,正史中无此人,演义虚构的。
看着这些数量庞大的反王,真的为隋炀帝感到惋惜,鼎盛繁华的大隋,在他手里仅仅七年就支离破碎。难怪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经历过农民军的摧枯拉朽,他真的被震撼了。
门神分几类?
门神 门神源于远古时期的庶物崇拜,殷代天子祭五祀,门既为其一,周代祭五祀于宫「门」- 每日每时必经之处, 自然加以重视, 祭祀对于门神以形像化及人格化。相传为天神,奉黄帝之命统辖人间鬼怪。故逢农历十二月三十晚,用桃木雕两神置大门两边,以御鬼怪,消灾难。后画两神像于门上。逐为门神。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 门神在汉朝时有三位,一位是成庆,另二位是神茶及郁垒。至唐太宗时,命画工画秦叔宝、尉迟恭二形象于宫掖左右,永为门神,而民间取为镇邪之用。见《谈征引风俗通》。宋元之后,民间的门神更是变化,多得不可胜数。其中较为流传有秦叔宝和尉迟恭,温硚,岳飞,赵云,孙矉,庞涓等古代忠臣名将为代表。武将战绩显赫,更能镇鬼驱邪,无法越过门栏,家户更加安全。 也有天官(喜神)、刘海(小财神)等。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 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径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夭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脯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唐太宗怎么让秦琼和尉迟恭成了门神? 全国各地民宅多有门神,北京作为首善文化之区则为更甚。门神是我国,也是北京市民俗中最多信仰的神祗之一,其历史之久,流传之广,种类之多在民间诸神中是最为突出的。仅将北京旧时傲立于千家万户大门上的门神书录于后。 一、捉鬼门神 门神多为神荼和郁垒,金鸡和老虎。传说桃郁都山有大桃树,盘屈3000里。上有金鸡,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伺不祥之鬼,禽奇之属。乃将旦,日照金鸡,鸡则大鸣。于是天下众鸡悉从而鸣,金鸡飞下,食诸恶鬼,鬼畏惧金鸡,皆走之,天下遂安。更有说者,郁垒二神捉到鬼后,缚以苇索,执以饴虎。北京人旧时在腊月二十三日后,便贴门神、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上,门左右置 二灯,象征虎眼,以祛不祥、镇邪驱鬼。 二、祈福门神 这种门神并非门户的保护者,专为祈福而用,中心人物为赐福天官。也有刘海戏金蟾,招财童子小财神。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其各、以迎祥祉。 三、 道界门神 北京民宅多不张贴,但在京道观中有之,山门两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 四、 武将门神 武将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为了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故所供的门神多手持兵器。如: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爪、铛棍槊棒、拐子、流星等。北京居民院门口的武将门神多为唐代名将秦琼与尉迟恭。秦琼又名秦叔宝,山东历城人,武艺高强,人称: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尉迟恭,隋唐大将,武艺高强,日占三城,夜夺八寨,功累封鄂国公。秦、尉迟二将帮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后,被封为开国元勋为什么会充当民间的门神呢?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岗、扫窦建德、镇杜伏威等起义军,其间杀人无数。既位后,身体极差,夜间梦寐不宁,多做恶梦,常见崇魔在寝殿内外抛砖扔瓦,鬼魅呼叫,使前后殿宇,36宫,72院夜无宁静,李世民惧之,告诉群臣,然宫内殿外上下都全然不知,仅唐太宗李世民一君有感而日夜恐惧。月余后,太宗终受不住恶鬼的折磨,召众将群臣商议。众将提出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门于宫门两旁。是夜,果然无事,太宗和朝廷上下文武官员齐声喝彩。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之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此后邪崇全消。后世沿袭此法,遂将二将永做门神而使他们在民间得以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威望最高、普及性最强、贫富皆爱的门神,至今长盛不衰。 秦琼与尉迟恭二门神的神像在北京的民宅中,其样式也最多,有坐式、有立式、有披袍式、有贯甲式、有步战、有骑马、有舞单鞭双锏、有执金爪,但绝无手持弓箭之象。持弓箭的门神只有大唐开国元勋神箭手谢映登和金兰之友温侯后裔王伯当二神像。宗末明初,又出现梁山伯好汉小温侯吕方和赛仁贵郭盛。 因为门联与门神都贴在门之左右,于是在秦琼与尉迟恭两位门神的左右,添上了一副对联:“昔为开国将,今作镇宅神”,因以歌颂这对大唐开国元勋和人们喜爱供奉的门神。 明清至民国期间的武将门神在全国各地各有不同,和北京民居中的门神在人物上是有区别的。如河南人所供奉的门神为三国时期蜀国的赵云和马超。河北人供奉的门神是马超,马岱哥俩,冀西北则供奉薛仁贵和盖苏。陕西人供奉孙膑和庞涓,黄三太和杨香武。而汉中一带张贴的多是孟良,焦赞这两条莽汉子。 北京民居中供奉的除秦琼,尉迟恭外,还有《水浒传》里的解珍、解宝、吕方、郭盛。因为北京的院落较大,占地面积往往延至后面的胡同。所以,在北京的住宅里,还有一种专贴在后门的门神。不过北京民居的后门门神只贴一位,为什么呢?因为后门一般多为单扇门。贴谁呢?多为捉鬼神钟馗和大唐丞相魏征。钟馗是捉鬼神,可谓人人皆知,而魏征之所以成为后门门神也有文字记载。小说《西游记》 中说:唐丞相魏征斩了泾河老龙王之后,老龙王的鬼魂自觉委屈,便每夜进入内宫找唐太宗李世民索命。无奈宫门外有秦琼,尉迟恭二将把守,老龙王冤魂自不敢从双锏双鞭下走过,便转至皇宫的后宰门,砸砖碎瓦。由于秦琼和尉迟恭已在前门,故丞相魏征只好亲自持诛龙宝剑夜守后宰门,时间一长,老龙王的冤魂渐渐地衰落下去,魏征手中那把诛龙宝剑便不再呈高扬之状而垂立一侧了。魏征在隋唐演义中本是一文臣,最早在潞城县二贤庄三清观内当道长,后被民间奉为门神后,其像也仗剑怒目,一派英武气概。 因为北京是座古老的城市和元明清数朝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所以全国各地的文人、商贾、官宦、旅游者纷纷来到北京,与他们的同时,他们家乡的门神也随至而到,以神佑他们平安。所以,在北京民宅的大门上,各地门神应有尽有。如:燃灯道人、赵公明,东汉的姚期、马武,抗金英雄岳飞、韩世忠,最可爱的是京北密云一带供奉的门神竟是夫妻二人-杨宗保与穆桂英。总之北京住宅院中所贴的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的崇拜。
为什么门神都是唐朝的?
门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风俗习惯,对于我们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最熟悉不过了,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上门神,不仅讨个吉祥,也体现了浓浓的年味。
门神一般都是唐朝开国将领秦琼和尉迟恭,这其中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了自己的兄长李建成登上皇位后,每日恶梦骚扰无法入眠,后来秦琼和尉迟恭知道后为他守夜,分立左右,从此李世民再也没有做恶梦了,后来民间纷纷绘画二人画像做为年画贴在门上延续了几千年。
其实年画有许多种龙象征吉祥、鲤鱼象征年年有余、还有财神爷等等都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人物就主要以唐代为主,大概是忠义的象征,被老百姓认可。
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希望得到更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