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地震,为什么会有地震?
谢邀,。
大陆板块的移动。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
大气的气压、气流造成地壳岩层的应力变化也是造成地震的一个原因,当某地的这种应力大过其地壳的承受能力便造成地震,这便是占自然界地震的发生的一个原理。
气流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其作用于海洋,便产生了浩浩荡荡的大洋环流;作用于陆地,由于地壳下面是半液态的岩浆,而地壳又是薄薄的一层(地壳厚度仅为地球半径的400分之一,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百分之零点三),陆地地壳也会产生流动性的的变化趋势。气流造成地壳岩层的应力变化是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当这种应力大过其承受能力便造成地震。
汶川地震有两种说法:
1.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官方公布的原因,我个人倾向)
2.印度洋流经横断山脉气流再加缅甸强热带风暴气流推动缅甸云南地块向东北运动在汶川北川一线受阻,最后在此形成一条近300公里的剪切带。(一些民科的结果)
第一个板块移动是绝对正确的说法,第二个气流气压说是一直存在争议的说法,为了全面,都列出来了。
2008中国为什么发生地震和雪灾?
2008年大雪灾原因
第一个原因,拉尼娜现象,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负0.5度以下,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非常明显,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非常有利于我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所以它使得我们会有一个冷冬。
第二个原因,下雪或者下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来自于热带地区暖湿气流。2.来自于高寒地区的冷空气。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但是由于南方今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所以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而两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降临了。
为什么地震后容易爆发瘟疫?
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曼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灾害期间还常见皮肤病:浸渍性皮炎(“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意外伤害: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抗洪救灾时,下肢长时间浸泡在污泥浊水中,皮肤经常受到擦伤,破损的伤口长时间浸没在洪水中,趾缝间浸渍发白、肿胀、破溃、糜烂,甚至皮肤剥离,伴有瘙痒,俗称为“烂脚丫”、“洪水脚”或“水泡脚”。感染严重时,还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抵抗力差的人会发展成败血症。
防治措施:1、下水劳动时,在可能的情况下,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于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2、脱离洪水浸泡。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要下水。如劳动的地方水不过膝,要设法穿长统靴。3、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还要防止吸血昆虫叮咬。4、外用药物。浅表性皮肤创伤可用炉甘石粉或5%的明矾炉甘石粉涂擦,也可用10%~15%的明矾溶液或3%~5%的食盐溶液、紫药水泡脚。感染严重时,应用抗菌药物。
发生自然灾害,尤其是水灾的情况下,灾民聚居的地方环境卫生往往较差,这里人口密集,如果水源污染,粪便、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质(包括牲畜尸体)得不到恰当处理,蚊蝇便会孳生,加上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就会得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肠炎、伤寒、副伤寒、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为预防这些肠道传染病,要及时发现、诊断、治疗和隔离病人,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清扫,建立并管好厕所,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和垃圾定时清理(掩埋或焚烧),消灭蚊蝇孳生场所,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最好加入漂白处理。淹死、病死的禽畜不能食用,应掩埋或焚烧,饭前便后要洗手,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消毒生活用水,不喝生水,食物尽量煮熟再吃,不吃不干净和变质的食物。
为什么要地震?
您好!
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
〔2〕其它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也可以间接诱发地震.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最后,让我们为不幸罹难的同胞默哀,祝他们一路走好!
为什么山去里地震多呢?
这个可不一定。并不是山很多的地方,就会有地震。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
以当前的科技水平,人们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也许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人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