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月,古代文学里残月上弦月指什么时候的月

天美资源网

圆月,古代文学里残月上弦月指什么时候的月?

谢谢文友提出问题!

导读:

回答题主这个问题,有一个名词我们首先得加以解释,那就是“意象”。它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

圆月,古代文学里残月上弦月指什么时候的月

所谓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它是融合形象与情感意蕴的综合体,任何一个自然界中的意象都是在一刹那间,诗人脑海中呈现一种理智和情绪的复合物。

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评论家,批评家刘勰曾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远近,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由此可见,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意象便是其艺术的灵魂。

【月】之意象:

古人云“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也说“今夜明珠色,当随满月开”……如今我们大家都明白——当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位置的变化形成了月圆月缺,也就是月相。这也只是后人的一种科学认知。而古人只是通过所见所闻,对其进行感官的描述,文人则用优美的语言,加入个人情感,渲染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

针对题主的问题,今天我们就看看古代诗词歌赋中常见的“月亮”。通过其形状的变化所产生的意象,简单了解一下:残月、上玄月、朔月、凸月、望月……的具体含义。

【残月】

最有名的当属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特指农历月末的娥眉月,清晨出现,此时月亮出现在太阳以西不远,所以其月面只有很小一部分,所以“残月如钩”也就是这个原因。

【上玄月】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一般在农历的初七初八,出现在月初上半夜,西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半边透亮。

【朔月】

农历初一的月亮。此时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暗面与地球相对,看不见月光。“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宋代著名词人朱敦儒的《好事近•摇首出红尘》就是这个意境。

【凸月】

分为“盈凸月”和“亏凸月”。通常月亮表面绝大部分是明亮的,称为凸月。满月以前的凸月称盈凸月,月满以后的凸月为亏凸月。一般日没以前东升,次日日出前西没。最著名的诗词莫过于东坡先生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望月】

这个不难理解,又称“满月”农历十五、十六的月亮,通常“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诗词中经常出现,代表团圆美满。“今夜明珠色,当随满月开”,就是这样的写照!

综上所述,明月寄寓人们的终究是一份美好!最后用一首与明月有关的诗词来结束此次问答!

【七言古诗•风·月·禅】

湖光山色瘦青屏,烟岫飘浮入洞庭。

禅定无名临碧水,可曾拜月摘繁星。

【藏头诗•风华雪月】

风轻云逸柳莺啼,花草蝶蛱景色迷。

雪舞梅园银夜冷,月明空澈小楼西。

【临江仙•丁酉观月全食+红月亮+蓝月亮,152年奇观有感】

寂冷冰霜寻奇观,凭窗引颈寒空。

玉盘何故隐颜容。

皎皎云影里,血月映蓝珑。

百年难遇天地间,靛红梦幻天宫。

倏然明月照苍穹。

浮生多玄事,惊诧化清风。

再次感谢悟空问答平台!

【温馨提示】原创不易,敬请关注,转发留言。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