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要宠你,还记得妈妈年轻时的样子吗

天美资源网

活该要宠你,还记得妈妈年轻时的样子吗?

妈个头不高,年轻时身材比较纤瘦。性子急,做事快而麻利,干啥总是风风火火。难免有疏露的地方,因此也闹了不少笑活,老爹嘲笑老妈做事粗而糙,门上邻居笑称妈为“烧包儿”。

活该要宠你,还记得妈妈年轻时的样子吗

(图片介绍:小时候,我们一家五口,那时爹妈还很年轻)

夏天干地里活儿时早上老是起涨。小时候夏天都喜欢睡在院子里或房顶,一来比较凉快,二是一家人在一起躺着,看看星空聊聊天,挺舒服的。夏天干农活,都喜欢趁早上凉快,早起去干会儿。妈经常不看时间,看天色靠感觉起床。有一次醒来,发现天亮亮堂堂的,就拿着农具出门上地了,结果到地里一个人也没有,干了好久也没有任何动静,才惊觉自己起早了。妈吓得不行,再回来吧来回折腾天也亮了。就忍着恐惧,干到天微微亮,有人来才松口气。听妈说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有几次幸好有花花陪伴,妈才不会那么害怕。(花花是之前家里养的一条狗,花花在的时候,是妈忠实的小跟班。)

因性格原因,妈没有像其他妈妈一样对孩子很耐心,很细心。听妈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妈带着我在池塘边洗衣服。我估计是一岁多刚会走的样子,妈只顾着低头洗衣服,洗着洗着突然发现没见我了,妈又着急又害怕,回家赶紧拿来耙子就在水里乱扒拉。还好把我扒拉上来了,好像只是喝了几口水。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过程总是急急慌慌,结果往往有惊无险。事后都爱当趣事来调侃妈妈。

妈的为人,在邻里间口碑都不错。热情大方、纯朴善良。不管对熟悉的邻居还是陌生的讨饭人都是如此。记得小时候爹在开货车,手里多上有几个活钱,家里的经济条件稍稍宽裕些。小时候农村午饭都是面条居多,不是捞面条、就是汤面条或者糊汤面,偶尔会做蒸面条,米饭和饺子改改样。记得我们家经常会做米饭,然后炒菜配米。每逢做米饭,妈就喊后面海潮叔家的娃儿们端碗过来吃饭,或者盛上满满一碗让我送过去。

海潮叔家也是三个娃儿,年龄相差不远,最大的女儿和弟弟年龄相仿,海潮叔经常外出杀猪或干其他杂活,婶子一个人忙不过来,孩子们难免会照顾不上,就不能经常按时吃饭,生活条件相对差些。妈就会在私下里悄悄关照一些。

还有那时候经常会有讨饭的到村子里讨饭,只要到我们家赶到饭点儿,不管我们吃什么,都能吃上满满一碗,走时妈会再给塞上两个馍馍。若是半晌,妈会给舀上几碗粮食,再加几个馍。

我和弟弟年龄相差不大,弟弟小,妈照顾的就会要多一些。所以有了弟弟后,我就自然而然缺少了妈妈的照顾和关爱。记得小时候经常有邻居长辈会逗我,“小囝,你都是抱人家的娃儿,爹妈都不稀罕,走,带你找你亲爹妈去!”或者“大的稀罕,小的娇,可怜就在半中腰”。听完愈发委屈,经常被逗哭,年龄尚小还没有分辨能力,对他们话也是将信将疑。

太小的事情记不太清楚,记事起就没跟妈同床睡觉,跟奶奶的时候应该比较多。再大一些大概六七岁的样子,同爹妈一个房间,和弟弟一起睡在前窗户下面小床上,睡前妈妈会过来给我们塞被子,有时会悄悄往嘴里塞一个糖或者一个好吃的。虽然明知道我们俩嘴里都有,但因为是悄悄的惊喜就感觉特别开心和幸福。再大一些小学四五年级的样子,就跟爹妈分房间了,随姐姐一起单独住在偏房。

(图片介绍:那一年,我大概18岁,我们三个还都在上学)

妈平日里照顾我们,可能没有其他妈妈对娃儿特别稀罕的样子,也很少对我们发脾气,感觉就是不温不火的样子。但在我们生病时,妈总是特别温柔,特别细心。

好像一二年级的样子,一有头疼脑热。大早上起来,不等医生饭后到诊所上班,妈就抱着我到隔壁村子医生家里去看病。一路上来回抱着我,很温柔的对我说着话。当时感觉妈妈的怀抱特别温暖,至今都难以忘怀。之后一生病就变得特别娇气,应该更多的是贪恋妈的怀抱。

冬天里每逢咳嗽,吃药的同时,晚上临睡前妈就会让我坐在被窝里等着,然后到厨房里,用舀饭勺在炉子上做蜂糖炸鸡蛋。做完热腾腾地端来一口一口喂我吃,吃完赶紧招呼我躺下,把两边被子塞严实才走。很奇怪,每次吃完妈妈做的蜂糖炸鸡蛋,咳嗽就会缓解很多。妈妈做的蜂糖炸鸡蛋很甜很香,想吃,想让妈喂我,想让妈温柔地给我说话,塞被子。所以有时候就特别想让自己咳嗽。

大概初三的样子,我跟奶奶在老院住。有一天早起上早自习的路上,天还没有亮,因刚下过几天连阴雨,路面坑洼不平,旁边沟里还是泥潭。加上刚起床还迷迷糊糊的,走着走着一不小心掉进路边泥潭里了。浑身沾满了泥浆。因为是冬天,爬起来又冷又气,就哭着跑回去换衣服。气乎乎的敲开门,妈妈看到我赶紧去倒一盆温热水,先给我洗干净,然后让我躺进被窝里暖暖,又拿出干净的衣服上我换上。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埋怨,只有心疼和温柔。

(图片介绍:婚礼当天,我和妈的合影)

成长中这几件事情,记忆里比较深刻,应该内心深处比较缺爱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体会到爹妈其实对我们姐弟三个是一样的,不偏不倚。姐姐性格比较倔强,弟弟比较调皮,两个人成长中挨了不少打和骂。我性格柔弱,胆小怕事,所以自小比较乖巧听话,很少受到爹妈的批评和责骂。相反,他们却在我身上操的心比较多些,不管是上学时,还是参加工作,甚至成家后。姐姐、弟弟现在也是对我特别上心和照顾。都是怕我受委屈。

(图片介绍:2018年春节,我们的一家,那时我和弟弟的老二都还没有出生。)

妈在我们成年之后,变得越来越细心,也越来越有耐心,开始慢慢地会去表达爱。虽然性子还是很急,不管在哪一家,闲下来会同我们一起聊聊天,给我们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包揽所有家务,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有妈妈在的早上起床,桌子上总有一杯温开水等着你。每次跟妈分开都万分不舍。因姐姐弟弟工作比较繁忙,我跟妈说的话,聊的天应该算是最多的。虽不在一起住,有事没事就同妈打打电话,聊聊视频,拉拉家常。不是妈打过来,就是我回电过去。

我们的成长过程,爹主要负责教育,妈负责衣食起居。爹对我们相对比较严厉些,妈妈很少批评指责我们。虽然妈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养我们也比较粗枝大叶,但润物细无声般的爱却一直滋养着我们长大。爹妈的言传身教对我们影响至深。我们三个健康快乐的长大,完成学业,然后组成各自的小家,有了孩子,承担着作业为父亲母亲的责任,过着平凡的生活。

(图片介绍:2021年10月爹妈在北京,已经步入老年的爹妈)

愿爹妈身体健康,幸福平安🙏

适合发朋友圈的情感语录有什么?

相逢一场花开,相约一场花季,在这百花盛开的季节,岁月用最好的景色供养生命,岁月用最好的风景来陪伴生命岁月,岁月用最好的色彩点缀生命,不辜负这一场遇见,不辜负这一场善待,当然也不辜负岁月这一场情怀。

做人,凭的是自己的骨气!有钱我不求你,有利我不近你,有权我不攀你,有势我不怕你。行事,靠的是自己的本事!跌倒了爬起来,风雨了撑起来,流泪了藏起来,失败了再重来。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生活不简单,尽量简单过。时间就是一颗药,你掌握好了它便是解药,你肆意挥霍它便是毒药。不喧,不吵,静静地守着岁月。不怨,不悔,淡淡地对待自己。别紧张。深呼吸。坚持住。扛过去。 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别放弃,一步一步走下去,别让机会从眼前溜走。

做人做事,要有一颗真诚纯净的心。无论相貌着装,心的透彻是最美的;不分贫富高低,心的善良是最贵的。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让人感受到你心中的阳光,才是做人存在的价值。胸怀大志,厚德载物,智慧做事,慈悲做人;宁可做个善良的人,坦荡一辈子,也不做个虚伪的人,算计一辈子。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故事!不能与任何人分享!无论是喜是悲!无论是快乐还是忧伤!都要一个人默默的承受!自己选的路!没有人逼迫你!既然选择了就得坚持!自己的路自己走!没人能替代你。

时间在走,年龄在长,不是来日方长,而是来日越来越短。短暂的人生,不管你选择什么,都要对得起时间,不要只是听着别人的成功故事热血沸腾,不要只是看着别人的成就羡慕不已,在你还有资格努力的时候,就要迈出让别人羡慕的脚步,走出自己的精彩!

所谓人生不过是一场匆忙走过世间的过客生涯。我们就如一粒尘埃飘落到人间,在这个世界上不过是沧海一粟。生命对于我们来说,看似是漫长的,如果融进历史,生命只是一个瞬间。或许你已经明白,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当游戏结束时,你我还是如来时一般干干净净,不会带走一丝云彩。

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朋友、亲人都是,累了就躲远一点,取悦别人不如快乐自己。人,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不屑以敷衍。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指缝太宽,时光太瘦,一辈子真的很短,若懂,请惜!

心之痛苦,莫过于真爱离自己很近却无法告知;人之难过,莫过于放不下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现实中,往往一份相守,变成不值一提;一份等待,变成自作多情。人心,何时冷漠得可以转身就忘?感情,何时只剩下背叛、出卖、利用?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

一个人活着而没有目的,他会彷徨、苦闷和不安。而唯有当一个人确实了解他自己所要过的是什么生活,和他所要追求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之后,他才会觉得他的生命充实和有意义。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花苞很多都不开时,就要剪掉一些,让它专注只开一朵花;人亦如此,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才能让自己的精彩盛情绽放。

与人相处:你尊重我,我就尊重你,你无视我,我就无视你,就这么简单!别惯坏了不知领情的人;别喂饱了不懂回馈的心。

有缺失,才会有希望。万物皆不完美,人生总有缺憾。我们要以完美的心,接受并不完美的人生。所谓的完美,其实只是来源于我们的心灵。只有真正懂得包容不完美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完美。

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从不曾放弃追求,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所有,一路走下来,路过太多的风景,领略太多的是是非非,才渐渐明白,人活着不只为了自己,而活着,却要活出自己。

面对短暂的人生,我们知道不得不努力抓住眼前的每一刻、每一瞬,坦诚而认真的生活,以渺小的生命、有限的时间,多看看这美好的世界,把生命的足迹留在每一天自己的生活里。

最好的状态就是:随遇而安、遇事不急不躁,该有主心骨的时候能镇得住场,不该有的时候能心安理得躲一旁不多话;会爱人,会关心人,会牵挂人,但不缠人;有思想,有理想,有理性,很幽默,敢自嘲;会为爱的人甘于放下身段,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每天都在进步,但不再期待别人的夸奖。

人生,走上坡路要低头,走下坡路要抬头。没有谁的一生能一帆风顺,有得意,也会有失意。蒸蒸日上之时,切莫骄傲自满,忘了来路的艰辛。既要懂得珍惜,又要懂得谦卑。人生遇到挫折,失意之时,更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以进取的精神继续追求。得意时不张狂,失意时不低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每一个昨天在成为昨天之前都曾有一个今天,每一个今天在成为今天之前都曾是我们的明天。今天,无论你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得意还是失意,一切终将过去!因为,今天只有一天。昨天再好,已成永恒。我是胖胖,感恩生活,分享快乐!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用心结交每一位朋友,谢谢阅读,认同请转发和点赞。

你见过最惨的人?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如果这些遭遇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惨痛可想而知。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这样的帖子,讲诉的就是一个勤劳、善良、漂亮的女人痛苦的经历,她的人生是一部催人泪下的悲剧,令人唏嘘为何命运可以如此不公?

小小年纪承担起照顾弟、妹的任务

徐丽娟是一个勤劳的农村女孩,是家中长女,在她六岁那年比她小一岁弟弟染病去世,弟弟去世时父母悲痛万分,哭得死去活来。从丧子之痛走出来的父母决定再要一个孩子,在农村家家都希望有个儿子。

一年多以后,徐丽娟的大妹出生,徐丽娟很开心,但她的父母似乎并不像她那样开心,他们希望生下来的是一个男孩,两年后徐丽娟的二妹出生,直到小弟出生,徐丽娟的父母才得偿所愿。

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是一家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儿子去世时家里的积蓄全部花完,还欠了很多外债,父亲不得不再去城里打工,母亲整天在地里忙碌兼顾家里。徐丽娟的生活轨迹也发生了变化,读完初中徐丽娟被迫辍学,一来是家里没有钱给她读书,二来是要替母亲分担照顾弟弟的责任,她需要给两个妹妹做饭,还要照顾襁褓中的小弟。

徐丽娟很懂事,没有埋怨父母,她悉心照顾弟弟妹妹,就像母亲一样照顾着弟弟妹妹。

少年丧父,她将整个家扛在肩上

小弟稍微长大一点,家里的负担越来越重,仅靠父亲从城里寄回来那点微薄工资是远远不够的,徐丽娟决定出去打工赚钱补贴家里,可是由于年纪太小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噩耗从城里传来,徐丽娟的父亲在工地干活时从四楼高的地方跌落,由于没有按照施工单位的要求佩挂安全带,施工单位只是垫付了住院费,象征性地赔了一点钱就甩手不管,徐丽娟跟母亲来到医院看到昏迷中的父亲,母亲几次哭得晕了过去,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可想而知母亲的压力有多大。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母女俩面前,救还是不救?

如果选择救,巨额的医疗费摆在面前,就算救回来也不可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要是落下病根反成了家里的负担;如果不救就得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去。

问题摆在年少的徐丽娟面前,此刻她又要照顾虚弱的母亲,又要尽快做出选择,每在医院多呆一天都要花很多钱。

徐丽娟希望医院先救人,可惜医院无法以她的选择为结果,认为她只是个孩子,必须得她的母亲做决定,母亲精神恍惚犹豫不定,还没做出决定,徐丽娟的父亲已经过世,徐丽娟伏在父亲身上痛哭,看到一直处在昏迷中的父亲眼角挂着泪痕,那一年她还不满十六岁,她没有埋怨母亲见死不救,从父亲眼角的泪痕来看,可能这也是父亲的选择。

母女二人办完后事回到家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父亲去世后家里的经济来源彻底没有。

徐丽娟决定离开家去城里找工作,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只是徐丽娟没读过什么书,加上年纪太小,很难找到工作。几天之后她看到一家工厂正在招人,徐丽娟顺利入职,家里由大妹照顾。

徐丽娟省吃俭用把大部分钱都寄回家里,希望能早日把欠下的债都还清,正是这些债务很多亲戚都跟家里断了来往。

徐丽娟勤劳、漂亮、脾气也好,工厂里很多男同事都对她产生好感,不过听说她家里的情况后大部分人都望而却步,谁也不愿意把这么多麻烦揽上身。

徐丽娟一直没有谈恋爱也有她自身的原因,她希望可以多帮家里一点,不想太早结婚。

为了弟弟妹妹错过自己初恋姻缘

徐丽娟非常辛苦,家里的情况总算有了好转,这时一个男人走进了徐丽娟的世界,他叫张维比徐丽娟大两岁,长得很帅很多女同事都想跟他搞对象。

张维却看中了徐丽娟,张维向她表白时徐丽娟既欣喜又错愕,她果断拒绝张维,认为张维看中自己是不了解自己的情况。

张维不放弃多次向徐丽娟传达自己的爱慕之意,徐丽娟把家里的情况告诉张维希望他可以知难而退,她不想拖累他,令徐丽娟没想到的是张维很清楚自己的情况,虽然他的家境也不富裕,但愿意和徐丽娟一起帮助家里。

张维还知道徐丽娟的小弟到了上学的年纪,仅靠徐丽娟的工资是不够的,他愿意承担小弟的学费,在张维柔情的攻势下,徐丽娟答应了。

张维履行了承诺承担起小弟的学费,徐丽娟的压力得以缓解。

两人谈了一年多恋爱,张维提出想尽快跟徐丽娟结婚,徐丽娟想到结婚后开销会增多,希望张维能等几年,等到两个妹妹都出来工作自己再结婚。

张维是家里的小儿子,他的母亲身体不太好,希望张维能早点结婚,张维多次催促徐丽娟结婚,保证婚后会继续承担小弟的学费,徐丽娟始终放心不下,两人开始因此事发生争吵,最终两人以分道扬镳,分手半年后张维和厂里的另一个女职工结婚。

那个年代多是恋爱就结婚,和张维分开徐丽娟心里非常难过,只是她根本没有时间难过,家里的担子都压在她的肩上。

与张维分手,让她一度对恋爱产生恐惧,这种情况直到二妹上班后才得以缓解。

中年丧夫,扛起两个家的重担

徐丽娟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高巍,两人见面后都很满意,高巍不介意徐丽娟家里的情况,只是觉得徐丽娟的年龄有些大,在朋友撮合下,两人开始恋爱,徐丽娟答应尽快跟高巍结婚。

两人谈了半年恋爱就结了婚,此时徐丽娟已经25岁。

结婚两年后徐丽娟生下了一个男孩,高巍给儿子取名高熙。

高熙三岁那年,高巍时常发烧,刚好没几天又反复发烧,总是脸色苍白一脸病容,徐丽娟要照顾孩子还要兼顾娘家又得照顾父亲,每天的生活安排得很满。

徐丽娟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建议高巍去医院看看,高巍不愿意去,担心一去医院又得花不少钱。

拖了一个月,高巍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徐丽娟决定带高巍去检查,高巍拗不过徐丽娟答应去医院检查,嘴里还在嘀咕“只是发烧,吃两片药就好了。”

到了医院夫妻二人傻了眼,高巍并不是普通感冒,初步检查怀疑是白血病,当天就住了院,经过详细检查高巍确诊为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徐丽娟再一次面临“治与不治”的问题,徐丽娟的想法很简单再难也要把病治好,有一丝机会也不能放弃,高巍听到高额的治疗费用他选择回家治疗,一贯听话的高巍这次很坚决,一定要回家治疗,找中医和民间的偏方治疗。

命运之神再一次给坚强的徐丽娟泼了一盆冷水,高巍的病情迅速恶化,再来医院的时候,医生已经束手无策,高巍坚决不住院,仅仅只过了三个月高巍病逝。

刚过而立之年的徐丽娟永远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比所有人想象的都坚强,办完了高巍的后事,她消假回工厂上班,与父亲离开时情况差不多,徐丽娟根本就没有悲痛和平复心情的时间,她必须撑起两个家。

工厂的领导也被这个坚强的女人感动,私下给她开小灶,让她回去调整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不算她请假工资照发,徐丽娟感谢领导的照顾,但她并没有请假,她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事影响到其他人。

领导于心不忍让她有困难就开口,组织会尽量帮助她,徐丽娟向领导求助,希望领导可以帮她找一个兼职,家里处处要用钱,每月的工资都不够开销。

领导帮她找了一个中午在食堂帮忙的差事,徐丽娟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去食堂帮工。

小弟的错误,让她悲痛欲绝

虽然命运多舛,但是日子还得过下去,经过一家人的努力总算又回到正常轨迹,令徐丽娟一家欣慰的是,小弟收到了大学通知单,一家人抽空聚在一起就当是为小弟送行,等到小弟大学毕业赚了大钱,一家人就算熬出头了。

只是大学的学费愁坏了一家人,两个妹妹考虑到徐丽娟的情况,让她只负担小弟每个月的生活费,学费和其他费用她们两个想办法。

转眼到了年关,小弟放寒假回到家里,徐丽娟快半年没看到小弟,趁着休息一大早就回到娘家,看到两个妹妹都在家里,小弟站在一旁,一家人似乎在聊什么,二妹看到徐丽娟进门,赶紧从桌上拿了什么藏在背后,徐丽娟拎了一些小弟爱吃的东西放在桌上,看着家人奇怪的表情,徐丽娟问:“发生了什么事?”

“小弟回来,我们问一下他大学生活怎么样?”大妹说完,二妹准备趁机回房。

“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拿出来我看看!”徐丽娟发现二妹手里藏着什么东西。

二妹藏不住,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是一包烟和一个打火机,徐丽娟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

“这才刚出去半年就学会抽烟了,这烟多少钱?”

“姐,这烟不贵,3块钱一包。”大妹插话道。

“我问你了吗?”徐丽娟看了大妹一眼,又盯着小弟问道:“你跟姐说实话。”

“15!”

徐丽娟脸上的表情发生明显的变化,15块是徐丽娟家里几天的菜钱。她站起身对母亲说:“妈,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姐,吃了饭再走吧!”

两个妹妹一起留她,徐丽娟没有回话,继续向门外走去。

经过这件事,小弟再也不敢抽烟,一直到他结婚以后都没有再抽烟。

小弟毕业后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徐丽娟肩上的担子终于可以放下,弟弟妹妹劝她趁年轻再找一个人过日子,徐丽娟这些年太累了,她只想歇歇,把高熙带大就是她最大的梦想。

晚年丧子,尝遍人间悲苦

高熙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从小就立志长大以后要保护妈妈,他的志愿从小到大都是当警察,高中毕业后高熙去外地当兵,在部队他考上了军校,从军校毕业后,高熙如愿当上警察留在外地,徐丽娟终于可以享受生活,闲下来的徐丽娟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休息时就在家里躺着看看电视,就等着儿子结婚,在家带孙子了。

高熙28岁,徐丽娟55岁,这一年徐丽娟的母亲去世。

两年后的一天,徐丽娟坐在家里浑身不自在,出门走了几步又回到家里,想睡觉又睡不着,在家里坐立不安,右眼皮不停地跳,没多久便接到电话,说高熙在拯救落水儿童的时候牺牲了。

徐丽娟挂掉电话感觉天旋地转,这一次她没挺住,用她的话说:“那一刻,我的天彻底塌了。”

写在结尾

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一连串的打击将这个坚强的女人击垮,自从儿子牺牲后,徐丽娟的身体大不如前,每到夜里陪伴她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眼泪。

弟弟妹妹看到徐丽娟这样,商量轮流接徐丽娟去自己家里住,徐丽娟果断拒绝了弟弟妹妹的好意,她哪儿也不去就待在自己家里。

弟弟妹妹只能抽空就来陪徐丽娟说话,每到过年过节都会拖家带口来徐丽娟家聚会,弟弟妹妹能做的只有这么多,即便他们做再多也没法抚平徐丽娟内心的痛楚,让我想起那句“再牛逼的肖邦,也弹奏不出哥的忧伤!”

如果老公坐牢10几年?

这事还真有,我以前单位的一位会计因贪涉和挪用公款,因此被法院判了12年徒刑。这位会计进监狱服刑后,曾经劝其爱人赶紧带着女儿改嫁。他俩当时的年龄大约在32岁左右,女儿约有4岁……。

在这位会计的多次劝说下,他老婆一度思想也产生了动摇。主要是考虑到今后孤女寡母在世上不好熬,特别是没有了生活来源,可想而知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太难了……。

在她思想上有所动摇之时,突然又看到年迈的公婆,他想如果她改嫁,光剩下二位老人,他们更难。这个时候她又联想到自己的男人是为了改善家庭条件而去贪污,也是为了她们一家人的幸福而铤而走险……。

想到这些如果把丈夫年迈的父母扔家,去追求自己的未来生活,觉得太不道德。

于是她振作精神,开始了在家坚持等着丈夫回家,不再改嫁的打算。她说干就干,从亲戚家借来几万元加上自己的多年积蓄,办起了一家豆腐坊。光管制做豆腐和豆制品,剩下的豆腐渣再养几头猪。从此豆腐坊在她的打造下日见红火,一年后就初具规模。第二年就盈利20万。她的公公光管骑着电三轮给各个饭店送货,回家时再进货。婆婆在店里看门店营业,还招了两名年轻女子到豆腐坊打工做豆腐,她是总管兼喂猪。就这样豆腐坊被她经营的有条不紊,红红火火。

她在探监时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丈夫,当时乐得他喜出望外,并感动他五体投地。一再表示在监狱里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回家听从她的按排。

由于她丈夫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再加上被她的创业精神所感动,因此在监狱里不断受到嘉奖,监狱里也因此给他减了两年徒刑,直到去年春天他老婆驾驶着刚买的一辆一汽大众轿车前去监狱门前接他。当她看见他刑满释放出了监狱,使她情不自禁的把他紧紧的拥抱住不放,顿时两人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泪水包含着她俩多少个日日夜夜对自己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职场上你遇到过哪些搞笑的马屁精?

古人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三寸不烂走天涯,铁树片言亦开花;

溜须拍马寻常事,自古谁人不爱夸。

众所周知,拍马屁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多人运动,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相信很多人都拍过马屁,也有很多人见过别人拍马屁,还有很多人被拍过。在如今的职场上马屁拍得好的话,可以很快地升职加薪,受到老板和众人的喜爱,但是如果马屁拍错了地方,那可就惨咯~

今天分享一个关于职场上拍马屁的搞笑小故事,在闲暇之余,放松一下大脑,缓解一下紧张的心情:

邻居小张刚毕业没多久,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工作,结果还没过实习期就被辞退了,事情是这样的:一天他和我说:“李哥,和我同一天入职的一个同事,提前转正了。”

我说:“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小张:“他还不是靠拍马屁,那天一个女人来找我们部门副总,他屁颠屁颠地上去巴结,后才才知道,那是我们那个副总的老婆。”

我说:“那你也跟他好好学呀,没准也能够很快转正呢!”

可是过了没多久,又一次在楼下遇见了小王,见他愁眉苦脸的,于是就问他工作的事情怎么样啦?有没有提前转正之类的......

小张回道:“我被提前辞退了~”

“怎么回事?”我问道,

“还不是听你的,跟那个提前转正的同事学的,昨天一早,单位又来一个女的来找我们老总,老总还没到,我上去热情地接待了起来,努力的讨好她,心里想着前途一片光明!”

我问:“难倒那位不是你们老总的老婆?”

小张急道:“是倒是的,但是特么那两口子正在闹离婚,打官司!”

“......”

总结一下,在职场上想要走得长远,一定要知道的两大牛人,能做到的要么加薪快,要么升值快:第一种毫无疑问是有真才实学的技术大佬,独一无二的存在,这种人连老板都惹不起,甚至连老板都要看他的脸色,老板想要留住这种人,自然就要拿钱收买啦;第二种自然是我们今天主要讲的马屁精这种人,如果做得好,在职场中能够处事圆滑,说话办事总能让老板心里美滋滋,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更是得心应手,最容易获取老板的信任,提升职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奉劝刚入职场的小白就不要做无谓的尝试了,踏踏实实的积攒经验更加重要,否则投机不成,反而砸了自己的脚咯!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