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投日本核弹,为何美国成为了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在1938年年底,德国著名的科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施特拉斯曼认证了中子轰击铀核产生钡,发生了裂变现象并将相关学术文章刊登到相关学术杂志上,此后科学界广泛认同了原子弹的制造可能性,于是当时的大国如德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日本就开始着手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这么多国家几乎差不多时间开始研制原子弹,为何美国领先成为第一个成功研制的呢?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因素:
德国是最早开始原子弹研制的国家,在二战尚未爆发的1934年,德国就开始向高层建议研制原子弹,并引起德国重视,在1939年德国正立铀协会,正式纳入德国军事核武计划,1940年获得欧洲唯一位于挪威维蒙克的重水工厂和大量比利时铀矿,同年12月建成第一个反应堆,并掌握了铀提炼技术,可以说进度非常快。英国很快察觉到德国的计划,此时欧战正酣,如果德国首先研发成功,那对于欧洲将是毁灭性的,于是英国决定摧毁德国的重水工厂,1943年多名特工成功炸毁重浓缩车间,这是第一次导致德国进度推迟,而后盟军又对维蒙克工厂进行了毁灭性轰炸,导致该工厂彻底失去作用。随后又在德国核武器生产设施转回本土过程中,特工再次将全部物资设备摧毁,至此德国原子弹计彻底被粉粹。
美国集中美,法,英三国精英,大量犹太科学家加入,人多力量大美国于1939年正式成立“研究原子武器委员会”,1941年日本轰炸珍珠港让美国感受到战争的威胁,并加快原子弹研制,次年成立“曼哈顿”计划,该计划由犹太科学家奥本海默领衔,参与其中的还包括爱因斯坦这样顶尖的犹太科学家,除了大量逃难而来的犹太科学家的加入,还有法国,挪威,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科学家也加入其中,后来英国也将其核武器“合金钢管”计划融入“曼哈顿”,可以说“曼哈顿”计划几乎聚集了整个西方除德国意外所有的优秀科学家加入,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中国人吴健雄也参与了核心研制。整个研究队伍顶峰时期各项参与人员达到53万人之多,其中著名科学家就有1000多人,可见人才力量之雄厚,这是美国能首先研发成功的最重要保障。
美国比任何任何国家都更加重视核武计划,整个保密性和资金保障规模第一美国研制核武器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德国,德国在盟国的不断打击下无人物资还是人才都受到极大打击,但是并不是说就完全丧失研发能力。在1943年后德国核计划经历重重挫折后,而其导弹计划进展确颇为顺利,在德国军方评估后逐渐放弃了核武,开始加大导弹的研发部署。而美国从1939年开始就得到政府军方支持,在1941曼哈顿计划得到美国最高优先权,可见美国是有多重视该项目。另外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参与计划1000余名科学家和数十万其他人员,真正知道核心计划的只有3人(分别是罗斯福,奥本海默,陆军部长史汀生)。另外由于这是一项投入极大的工程,美国先后投入近5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000亿美元),规模也是当时各国中最多的。
美国本土无战争,研发环境更加安全有保障在当时其他也在研发核武器的国家如日本,无论人才,资源,财力都无法支持原子弹研发,只能说是试探性研究,而且在1941年后就面对这美国的进攻,多个战场使得日本无法应对,甚至本土安全也面临重大威胁,没有安定的环境的研发随时会同德国一样被毁灭。而苏联正和德国打的热闹,国内经济几乎崩溃,当时最优先任务的就是要保住首都,所以这些直面战争的个国家自然无法保障原子弹的研发,毕竟所需的资源是浩大的,他们的重点是保住自己的国土,所有资源都要优先保障前线。而美国由于没有本土战争,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研发当然更加有保障。
综上几点,美国通过打击德国,汇集全球精英,全力投入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自然能够第一个研制出原子弹。
为什么日本人会说美国两颗原子弹让日本人获得了自由?
日本这个民族虽称不上伟大,但也有他的鲜明民族特点。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不齿的劣根性。具体不一一多说,仅就问答题呼应一点。日本人特别是精英阶层,是很现实的。欺软怕硬,崇尚力量,敬服强者,崇拜胜利者,是其鲜明特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贱骨头”加豺狼的精神,你比他强,比他有力量,他可以让你打,让你奴役,让你成为他主子。但一到他强大了,超过你了,他就会残忍地咬住你喉管,吸干你的血,最后把你吃的连骨头渣都不剩。这是一个可怕的民族,是一个永远值得警惕的国家。
二战中,偷袭珍珠港,岛屿爭夺战,东南亚侵略战,整个太平洋战争,让投机伪善的美国吃尽了苦头。报复、报仇,成了美国人加入二战的主要动机和参战动员令。对冲绳等日本本士的烧杀抢掠,对东京的狂轰滥炸,整桶汽油伴着汽油弹,将东京等日本主要城市变成了一片火海,一片灰墟,这些仍无法让日本屈服,也无法让美国佬泄愤。于是乎,世界上唯一掌握原子弹(从德国偷来抢到的)武器的美国,给了日本两颗原子弹。这一炸,不是让日本人获得自由,而是炸成了奴隶,并在战后受尽美国凌辱。后头虽然拾得主子一些残羹剩饭,但也当了几十年的跟班和奴才!
为何偏要招惹实力强劲的美国并轰炸珍珠港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日本要攻占荷属东印度,必须先攻占英美殖民地
日本要占领荷属东印度取得那里丰富的石油,而美国在菲律宾有大量驻军,正好挡住了日军南下的去路。日本当时的海军基地在中国海南岛和台湾岛(笔者去海南旅游还路过了日军在海南的司令部旧址),所以南下打东南亚是比较便利的。要打荷属东印度,必须要经过美国的菲律宾基地和英属新加坡基地,英美与荷兰是友好国家,所以日本必须先要攻占位于新加坡、菲律宾的英美基地。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在夏威夷珍珠港,发动战争,肯定是考虑先歼灭美国的主力舰队,这样日本才能保持较为持久的优势。所以,选择先偷袭珍珠港,再立即攻打东南亚,这是正确的战术。事实上,开战后,日本很快达到了战争初期的预期目标。
二、日本在中国东北占领区错过了发现大庆油田
当时日本的飞机舰艇的油耗只能维持最多半年,而美国不再卖石油给它,还不停地对中国重庆方面进行援助,等于把日本军国主义的喉咙卡住了。日本要获得石油,不外乎几个办法。一是占领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油田,也就是“南下战略";二是自己勘探油田,由于日本当时的石油勘探理论是错误的,而且勘探技术还相对差一点,所以错过了发现位于中国东北的大庆油田。反过来说,如果当时日本发现了大庆油田,日本对美国开战可能性就很低了。
三、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度尼西亚)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二战前发现了塔郎阿卡尔油田、打拉根油田、桑加油田等,当时由荷兰的壳牌集团在勘探经营。此外印尼还有丰富的橡胶等战略物资,加上荷兰作为一个海上强国早已衰落,日海军的实力,要打败荷兰在印尼的军队是很容易的。但要打荷属东印度,必须先攻占美国菲律宾基地和英国的新加坡,这是没办法绕过去的。
四、日本“北上战略”被放弃,选择了南下战略
日本也考虑过“北上战略”,主要是陆军主导,配合轴心国盟国德国进攻苏联,但在试探性的战役——诺门罕战役中,陆军很不争气,以惨败告终。所以日本陆军部评估苏联不能惹。这个陆军的“北上战略”就让位给了海军的“南下战略”。后来就有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全面占领东南亚的战争。偷袭珍珠港是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制定的计划,他是个比较务实的将领,但他还是制定了作战计划,他也知道一开始能打赢,后来就不好说了。包括后来的中途岛海战,也是山本策划的。
五、日美开战跟日本的外交失败有很大关系
日本也知道美国很强大,最好不要去惹。但当时日本政治氛围很不好,主政的都是一帮眼光短浅的军方官员,近卫文磨发明产生了“大东亚新秩序”理论,就是要把西方列强的势力赶出东亚,建立日本主导的东亚国家秩序。太平洋战争,日本人称为“大东亚战争”,是有理论指导的。日本在“七·七”事变全面入侵中国后,日本与英美的外交极其失败,英美等国对日本的印象都非常差,这也导致了日本外交斡旋头脑简单、态度僵硬,对于军国主义分子,他们的选择是非战即和,连中间的选择都不存在,可见思维的幼稚、好战的狂热。同时,对于侵略中国取得的利益,日本不愿意有所退让,所以在跟英美的打交道方面是很失败的,跟美国的战争就临近了。
参考资料:《大东亚战争史》《太平洋战争史》
为什么不再赌一下美国只有两个原子弹呢?
不是不赌了,而是知道已经彻底的没希望了,随着苏联的宣战和中国战场的全面大反攻,就算是他知道真的只有两颗原子弹,最终也一定要接受无条件投降了。
当时的天皇和几个核心的战争狂热者,他们心里已经完全明白了,他们已经彻底完蛋了,只是嘴上还叫嚣着本土决战,一亿玉碎,那都是糊弄底层士兵和老百姓的。这就像中国有句俗话:变戏法的瞒不过敲锣的。战争到了这个份上了,他们心里当然是最清楚了,只是台下的观众们还都蒙在鼓里罢了。只是这谢幕搞得有点太突然了,台下的观众们还都一脸懵逼,没反应过来了。有的可能是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又哭又闹扯脖子上吊的。
其实现在回头想想,他们真的应该感到庆幸,如果当时的天皇和几个核心的战争狂热分子真的继续演下去的话,他们也就都跟着一块儿陪葬啦!
美国为什么要用原子弹滥杀无辜?
就战争状况而言,不杀无辜是不可能的。也许一场战役是兵对兵将对将,几乎不牵涉到多少民众,但对整个战争来说,就没那么标准规范了。二战中的日本用飞机大量轰炸我国的城市,造成众多无辜民众的伤亡。希特勒的德国也采用同样的方式,轰炸英国苏联及其它国家的非军事目标,很多无辜的民众成为了牺牲品。战争打到一定的成度,一方或者双方,就会不择手段的采取非常规措施。更会把原则底线人性抛之脑后,这样就会使大量的无辜民众负出伤亡代价。在战争当中唯一使用原子弹,只有美国在日本实地投放的二颗。
为什么美国要滥杀那么多的无辜民众呢?有这么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用这种威力巨大的核武器震慑日本,苏联乃至全世界。其二,投放这种大威力的武器,你无法找到兵源点,只能是找兵工业发达和人口集中的城市来使用。虽然会伤很多无辜百姓,但多少能起到震慑日本,使其早日投降的这么一种效果。其三,美国原子弹研发成功,正好可以利用美日战争这个绝佳机会,合情合理的实弹用到日本国土之上。这样可以实战观察,原子弹到底有多大威力,冲击波有多强能伤多少人。基于以上这些原因,美国才在日本投下了这二颗原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