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见鲁肃,单刀赴会时鲁肃的主公是谁

天美资源网

关羽见鲁肃,单刀赴会时鲁肃的主公是谁?

单刀赴会的主人公是关羽。

江东吴国鲁肃欲杀关云长,夺会荆州,故在江边亭内摆下“鸿门宴”,亭外设下刀斧手,掷杯为号,群起杀之。关云长明知是计,却仅带周仓一人替关云长拿刀,孤舟渡江前来赴宴。

关羽见鲁肃,单刀赴会时鲁肃的主公是谁

席间,关云长故意骂走周仓,使其先到江边准备,后手拿青龙偃月刀,假借酒意手牵鲁肃,使其送自己去江边,东吴众人因顾及鲁肃安全,不敢妄动。只好眼看关云长安全离去,留下千古佳话。

单刀赴会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鲁肃的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关羽是赴会谁呢?

是江东吴国鲁肃。

关云长单刀赴会,说的是三国时,江东吴国的鲁肃欲杀关云长夺回荆州,故在江边亭内摆下“鸿门宴”,亭外埋伏刀斧手,约定掷杯为号,群起而杀之。关云长明知是计,却仅带周仓一人掌刀,孤舟渡江赴宴。关云长以超人的胆识与鲁肃周旋,佯装醉酒控制了鲁肃,威慑了刀斧手,飞舟离去,全身而退。这是《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故事。

刘备见金猪补充完整?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诸葛亮当军师—— 办法多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其他】

鲁肃服孔明—(卧倒)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吕布戏貂禅—(英雄难过美人关)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鲁肃的性格用四字成语来概括?

外柔内刚。三国演义中的鲁肃表现的很软弱,在诸葛亮面前就像个书呆子,关羽单刀赴会,他成了陪衬,用他的软弱衬托关羽艺高胆大,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鲁肃之才不下诸葛亮,鲁肃由周瑜推荐给孙权,孙权第一次见鲁肃就相恨见晚,谈论天下大势直至天亮。

三国的鲁肃真的是唯唯诺诺的样子吗?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有关鲁肃其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给了大部分读者一种他是“唯唯诺诺”的老好人的错觉。事实上,鲁肃虽然在东吴是鸽派角色,但其为人可绝不是“老好人”。

鲁肃本来是临淮一带的大富,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没出山前的鲁肃,在史书上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

不理家财,而将财富拿去结交好汉,这样的人能是老好人吗?把自己家一半的米送给周瑜(还不是借),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是老好人呢?

后来天下进一步糜烂,鲁肃就带着自己的族人天天操练武艺,以求自保。当贼兵迫近时,鲁肃毅然率领数百家人南迁。当追兵追到这支队伍附近时,鲁肃命令老弱妇幼先走,强壮男子断后,他自己亲自殿后。这样的举措安排,岂能是孬种?

见到孙权以后,孙权向鲁肃问询东吴的发展规划,鲁肃侃侃而谈,其谈话内容被易中天先生称之为是东吴版的《隆中对》: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

很多人把鲁肃视作“唯唯诺诺”,是在刘表去世以后,鲁肃提出孙刘联盟开始的。从这时开始,鲁肃就开始竭力为联盟在活动,并且主张暂时予以刘备一些好处以稳固联盟。这一主张,在经过小说的演绎以后,终于给鲁肃套上了一个老好人的人设。

实际上,鲁肃主张孙刘联盟,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东吴自身的发展。与周瑜、吕蒙等人主张吞刘自大不同,鲁肃清醒地意识到,目前的东吴还没有实力对抗曹操,让刘备存在下去对己方有力。因此,他才主张联盟而已。

与周、吕等人相比起来,鲁肃在对刘备问题上比较温和,可以算得上是鸽派人物,但绝不能说他是唯唯诺诺的老好人。如果他是这样的人,孙权绝不可能重用他,更不可能在周瑜去世以后,接受周瑜的推荐,任用鲁肃为上游统帅。

读三国,要细细地去读正史原著,才有可能发掘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