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方面,元朝最出名的宰相是哪位

天美资源网

郭守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方面,元朝最出名的宰相是哪位?

历史上能获得文正谥号的,都是道德极致,士子楷模之人,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之词。史上获此殊荣者并不多,如范仲淹、司马光、曾国藩等等。其中还有一个非汉族人士往往被人所忽略,他便是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之一的耶律楚材。这个姓一看就是契丹贵族的姓,在我的记忆中,只有辽代皇室才有这姓,而外戚一般姓萧。如萧燕燕一般。一个外族人士能荣获这样高的谥号,在中国数以千计的"相"级人物中,位置如此地显赫,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湛然居士,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出身契丹贵族,早年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耶律楚材以儒家治国之道提出和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郭守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方面,元朝最出名的宰相是哪位

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达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达十四年之久。他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死后赠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

图:耶律楚材

其实,按中国传统观念来说,耶律楚材显然是不具备正统理念下,作为一个士人所应有之气节的。他不但属贰臣,还是叁臣。他以辽人而仕金朝,再以金臣降元朝;而和他同时代的中国第一英烈文天祥文大人,自"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后,那向南深深地最后一的拜,引颈受戮,赢得后世多少人挥泪。

而反观这耶律楚材,他似乎完全地没有"民族气节"的概念,用白话说就是"数典忘祖",但他没有汉族士大夫的狭隘的民族情绪和偏见。在他看来,没有什么华夷之分和华夷之防,他的政治理想是华夷一统,共享太平。他以其自身的才学和理念,感染了以杀戮为事的成吉思汗,以至于在临终前嘱咐自己的继承人窝阔台,说耶律楚材这个人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必须委以重任。

耶律楚材的汉学家渊很是深厚,他父亲之所以给他起这个名字,不知道是有先知先觉还是偶然的巧合,同他后来的际遇倒很契合。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个"楚材晋用"的典故,在本国不被重用,就去别国发展。从这点来看,他老爹还真神了。

想当年,蒙古铁骑所向披靡,刀锋过处,人迹全无。作为一个草原游牧民族,他们的文化是落后的,他们只相信快马利刃,崇尚征伐。面对攻下的一个个城池,众多的黎民百姓,他们根本不考虑如何的统治和管理,往往是以屠城的方式来解决,其野蛮性用罄竹难书来形容是一点都不为过。

在《元史·耶律楚材传》中记载了大量关于耶律楚材劝谏成吉思汗等人屠城、减少战争破坏、保护黎民百姓的事实。比如,他在随窝阔台渡河南征,攻取开封时,元将速不台为了报复金人的抵抗,准备屠戮开封城。他紧急进谏,说服了窝阔台,避免了元军屠城,从而保护了147万百姓免遭杀戮。

蒙古人过惯了幕天席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娴于畜牧,疏于农业,不知道稼穑之重要,近臣别迭等甚至主张:"虽得汉人亦无所用,不若尽去之,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好可怕,这等于说他们要将征服后的大宋王朝所属之地,变成牧场,来给他们放牛放羊。

作为在草原生活的游牧民族,其实这种想法是来自于成吉思汗,他思考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大草原给他带来了活力。因为草原上水草丰美,动物很多,这样成吉思汗在征战的时候,就不用自己带更多的行军粮食。更主要的是,大草原上非常便于蒙古骑兵作战。

基于这种想法,成吉思汗就有了这样的潜意识,征服一块土地后,就把这里变成大草原、杀光那里的土著居民。这矛盾的中心实际上是"胡化"与"汉化"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历史的退步危险已有端倪。幸好这时的耶律楚材以其智慧与能力,引导统治者看到了汉文明的优越,反对改汉地为牧场;他建立赋税制度,设置燕京等处十路征收课税所,增加了元帝国的收入;并谏止州郡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

王国维曾说:"蒙古入主中夏,武人专横,其君臣又绝不知有治民之术,若此时无文正人之类,正有不知其何如者。"幸好,上天给元人送来了超一流的贤相,在耶律楚材任中书令,也就是相当于宰相开始,便设立州郡长官,使军民分治;制定初步法令,各项规章制度有了可循之规。

此后,他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和"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的政治主张。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创举颇多。

他保护农业,实行完善的赋税制度;改革政治体制,提拔重用儒臣;反对涂炭生命,以保护百姓为天命;禁止掠民为驱,实行编户制度;反对扑买课税,禁止以权谋私;主张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经典,使元统治阶层逐步地接受汉文化思想。

他的努力,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

但遗憾的是,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许多建议和构想都没有得到有力的贯彻和实施,受到了贵族的阻挠和破坏。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具体情况及民族性是分不开的,统治者有心敛财兴武、无心安抚百姓,百姓在兵荒马乱中也无心生产而疲于奔命。但是耶律楚材的作为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功用。

即使是在元朝灭亡之后,退回蒙古草原的那些贵族们,在建立新政权的时候仍然不自觉地遵循了汉制中的若干原则。虽然蒙古的汉化很浅,但非耶律楚材,忽必烈之创业功勋可谓难矣;非忽必烈,耶律楚材之壮志亦难酬。

耶律楚材乃一代英才,他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

他的诗也写得很好,传世有《湛然居士文集》。我比较喜欢的是他这首《过沁园有感》。诗云:"昔年曾赏沁园春,今日重来迹已陈。水外无心修竹古,雪中含恨庾梅新。垣颓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羞对覃怀昔时月,多情依旧照行人。"诗中怀念沁园昔日的美景,经战乱,而今芳迹难觅,一片破败,四处残垣断壁,只有昔时的月亮仍然多情照着沁园,照着路过沁园的行人。诗人对战争给社会带来损害,在这首诗中得到很好的诠释。

耶律楚材久居枢要,但他廉洁奉公,不搞裙带之风。《元史·耶律楚材传》曾记载过他有言:"睦亲之义,但当资以金帛,若使从政而违法,吾不能徇私恩也。"他死后有人中伤天下贡赋,半入其家。朝廷派人检查,其家只有一些古琴、字画以及遗文数千卷,其清操可见一斑。

耶律楚材于55岁上病逝,消息传出,倾国悲哀,许多蒙古人都痛哭,如同失去自己的亲人。汉族的士大夫更是流着眼泪凭吊这位功勋卓著政治家,史载大蒙古国数日内不闻乐声。

史学大家白寿彝对他曾评价说:"耶律楚材是十三世纪中国的一位大政治家和大学者。就他的政治活动而言,在窝阔台时期,他主持大蒙古国对中原地区的治理,使蒙古游牧贵族在适应中原封建文明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以自己积极的活动促使大蒙古国居庸关内外的地方很有特色的联系在一起了。他的事业在他的晚年遭到挫折,但后来又在忽必烈时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耶律楚材的活动是适应着当时的历史趋势的,因而他在历史上是一位值得肯定的人物。"

告老还乡之后有没有退休金?

中国是一个政治文明特别早熟的国家,也是一个政治哲学特别发达的国家,所以中国的官本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文化十分流行。自古以来对于官员的退休待遇就很受社会关注,而且历朝历代都有一些规定。

封建社会的官员退休叫致仕,也叫告老还乡,让很多社会贤达回到他们的故乡参加乡村治理,这为乡贤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明确规定,官员的退休年龄是70岁。这个规定和当时的人的平均寿命相比的话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一个官员一当官大概就要当一辈子了,可能就要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因为那个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都比较短,所以有一句话,叫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世对官员的退休制度,基本上也都沿袭了春秋战国时期规定的退休年龄。汉朝的时候规定,官员的退休年龄也是70岁,后来的朝代也是基本上沿袭了这个制度。

到了金朝的时候由于当时很多官员年龄很大,思想陈旧墨守成规,成了金朝皇帝改革的绊脚石、拦路虎,于是金朝皇帝规定,官员退休的年龄提前到60岁,后世的朝代基本上都继承了60岁退休的年龄界限。

从此以后,60岁退休几乎成为一个金科玉律,成为后代相互沿袭的一个基本的制度。明清两朝给官员的退休年龄做出了规定,也是官员60岁退休。不过,清朝对官员退休年龄做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不但有60岁退休的规定,而且还分文官和武官。

武官的级别越低,退休的年龄越小,因为武官要长期在外征战,级别越低,对武官的体力要求越高,所以特别明确的规定副将以下60岁必须退休,参将54岁必须退休,游击51岁必须退休,都司、守备48岁必须退休,千总、把总45岁必须退休。

下面说一说,官员退休的待遇。汉朝规定俸禄在2000石以上的官员退休以后,他们的俸禄是在职时期的三分之一。唐朝规定,退休官员的俸禄能达到在职时期俸禄的一半,北宋时期待遇优厚,规定的退休待遇是半俸,而且退休的时候,还可以官升一级,所以北宋的官员都不愿意退休,毕竟经济上损失太大。

为了迫使那些年龄大、体力差、混日子的官员及早退休,宋朝皇帝规定,年满70岁的官员不予提拔,而且要求御史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对他们的各种不检点行为,进行弹劾,迫使他们按时退休。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退休制度比较奇葩。明朝规定,官员退休的年龄是60岁,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明朝的官员退休以后待遇非常低,很多官员退休以后没有退休工资,最多一个月给两石米。

但是要想领到两石米,还要经过严格的考察,不符合条件的还领不上,所以明朝的官员贪腐比较严重,这也是有原因的,在职的时候不贪,退休没有保障,活不下去。虽然朱元璋用严刑峻法,甚至是剥皮实草的这种办法打击贪官,但是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清朝的官员退休采取了优遣制,清朝乾隆时期,规定正二品的官员退休后,他的长子会被授予正六品的职级,职务正七品的官员如果政绩好,退休的时候他的长子也会得到一个职级。

而这个职级就是一种政治待遇,并不是实际授予他一些职权,只有一个政治待遇,他可以不上税、见官不拜等等。

在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一些有特殊贡献或者特殊功劳的人。经过皇帝的批准,在退休的时候可以享受在职时的全部俸禄,比如背诵的王彦超被赵匡胤特批退休享受全俸。

除了经济保障之外,封建社会退休的高级官员还可以参加讨论国政的有关会议、参加有关重大的典礼和祭祀活动、按照规定穿着他在职时期的官服。

元朝对历史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元朝对我国最大的贡献,就是改变了未来统治者的格局,扩宽了未来统治者的眼界,扩大了我国疆域。

秦朝时,统治者认为,能够“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一统六国”行了。

汉朝时,统治者们格局稍微扩大,向西直到葱岭地区;向东,进入了朝鲜半岛;向南,拿下了越南。

唐朝时,统治者们把疆域又往北扩展不少,到达贝加尔湖地区。

不过,到宋朝,统治者们又“尿”了。尤其是南宋,竟然向辽国称臣。一向以中原正统自居的农耕政权,竟然把“老根据地”中原丢了。。。什么燕赵大地,更是早就被石敬瑭这个“儿皇帝”送给了契丹。

元朝之后,统治者们的格局上升到一个新的层级。后来的统治者们开窍了,原来疆域可以扩大到如此地步;原来这个游戏的地图这么大。。。他们明白,周边所有地区,都可以被征服。他们的统治欲望,不再局限于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朱元璋一上台,马上发诏周边诸国,开头第一句话就是:

“朕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此古今不易之定理也。”

老朱很横,那些之前被元朝统治的地区,他也要全力收服。周边这些小国,也必须跟元朝时一样,该称臣称臣,该纳贡纳贡。

西边的吐蕃,跟元朝时一样,必须直接接受中原朝廷统治。朝鲜王朝、琉球王国、安南、占城、真腊、暹罗、浡泥国、苏禄,等等,必须俯首称臣。

永乐皇帝即位后,更是派出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到处宣扬国威,让万国来朝。

(文|勇战王聊历史)

你认为最能代表自己家乡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

您好!我是飞翔在苍茫大地,谢谢您的邀请!我来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您提出的问题是:你认为最能代表自己家乡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

我的回答是:我的老家是江苏东海。朱自清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平明镇,他是我们东海人的骄傲。

他六岁随家人迁居扬州,自幼受父辈的影响,接受士大夫家庭教育,逐渐养成文人气质。

学生时代的《背影》大家一定读过,那就是朱自清先生写的,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散文,文章中处处是朱自清对父爱的回忆。。。

朱自清除了这篇著名的散文巜背影》外,还有《荷塘月色》、《绿》等上乘佳作。

1946年,朱自清回到北京,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并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中签字,始终坚守知识分子正直的气节和情操。

在我们东海县水晶公园里,有一座朱自清纪念馆,朱自清的铜像矗立在纪念馆前面。每年都有学生和其他单位组织的团队来此学习。朱自清纪念馆已成为我们东海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自清是东海人的骄傲!但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人类历史上有哪些发明家?

人类发明家有比较多,但这几位发明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托马斯·爱迪生

托马斯·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商人,他被公认为是发明生活设备最著名的发明家,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和长时间的电灯泡。他是第一个申请批量生产的发明人,他一生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并以他的名义拥有1093项专利,他也是世界上最有钱的科学家之一。

二、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美国的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和革新者,他发明了第一种实用的电话,使我们的现代通信更加流畅。在长达75年的生命周期中,他还在光学通讯、水翼和航空领域的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他是许多行业的大师,对科学领域的贡献更为突出。他是物理学史上最有名的发明家之一,他也是关于电的发现和理论的主要人物,发明有避雷针,灯杆路灯、双焦点眼镜、蛙鞋、马车里程表、点轮、三轮钟、自动烤肉机、玻璃乐器、高架取书机。

四、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是美国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他发明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革命性发明,但没有得到认可。他发明了交流电系统、无线电、特斯拉感应线圈,变压器,无线传输,和荧光灯,粒子束武器。

在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的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特斯拉在电磁场领域有着多项革命性的发明。他的多项相关专利以及电磁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是现代的无线通信和无线电的基石。

五、亚历山德罗·伏特

意大利物理学家,因在1800年发明伏打电堆而著名。

起电盘,一块导电板放在一个由摩擦起电的充电树脂“饼”上端,然后用一个绝缘柄与金属板接触,使它接地,再把它举起来,于是金属板就被充电到高电势,这个方法可以用来使莱顿瓶充电。

六、艾萨克·牛顿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论文《自然定律》对万有引力和牛顿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他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经济学上,他提出金本位制度。

七、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发明家、 医学家、 生物学家 、 地理学家 、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约有15000多页,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半个世纪。

八、莱特兄弟(威尔伯·莱特与奥维尔·莱特)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九、詹姆斯·瓦特

英国发明家,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简称“瓦”,符号W)

十、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

十 一、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十二、迈克尔·法拉第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麦克斯韦的先导。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由于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

十三、阿基米德

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确立了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给出许多求几何图形重心,包括由一抛物线和其网平行弦线所围成图形的重心的方法。阿基米德证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这一结果后被称为阿基米德原理。

他还给出正抛物旋转体浮在液体中平衡稳定的判据。阿基米德发明的机械有引水用的水螺旋,能牵动满载大船的杠杆滑轮机械,能说明日食,月食现象的地球-月球-太阳运行模型。

但他认为机械发明比纯数学低级,因而没写这方面的著作。阿基米德还采用不断分割法求椭球体、旋转抛物体等的体积,这种方法已具有积分计算的雏形。

十四、伽利略·伽利雷

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哲学家,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做实验证明,感受到引力的物体并不是呈匀速运动,而是呈加速度运动;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609年8月21日,伽利略展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伽利略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现代物理学之父” 、“科学之父” 及“现代科学之父”。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