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洋流,西太平洋35度有什么洋流

天美资源网

太平洋洋流,西太平洋35度有什么洋流?

大西洋北部环流由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组成。南部环流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组成。墨西哥湾流是大西洋中最强盛的暖流,对欧洲西北部气候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大西洋全年气温变化不大,赤道地区年温差不到1℃。副热带5℃,中纬地带10℃,仅在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0℃。海水平均温度为17℃,稍低于太平洋。而含盐度则稍高于太平洋,平均为35.4‰。在北大西洋,北纬15°-30°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带,往南为东北信风带。

太平洋洋流,西太平洋35度有什么洋流

北纬40°-60°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在南大西洋,到热带高压带位于南纬30°附近,盛行西风带从南纬40°几乎延伸到南极洲。在南北纬度5°-20°的大西洋面上,每年7-10月多飓风。夏季在纽芬兰沿海常有海雾;冬季在欧洲大西洋沿岸多海雾;非洲西南沿海四季多雾。

大西洋的气候,南北差别较大,东西两侧亦有差异。气温年较差不大,赤道地区不到1℃,亚热带纬区为5℃,北纬和南纬60°地区为10℃,仅大洋西北部和极南部超过25℃。大西洋北部盛行东北信风,南部盛行东南信风。

温带纬区地处寒暖流交接的过渡地带和西风带,风力最大。在南北纬40-60°之间多暴风;在北半球的热带纬区5-10月常有飓风。

太平洋大西洋落差?

地球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论面积数太平洋和大西洋占地最广。

从宇宙中看,地球七成以上是海洋,四个大洋通过一系列海峡直接沟通,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反而犹如孤岛。那么区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地理标志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南北美洲。如果不是横亘在两大洋之间的陆地,太平洋和大西洋就是同一片水域。

从德雷克海峡往南是南极洲,往北是拉丁美洲,沿着巴拿马地峡一路向北是北美洲,再往北就是北冰洋。所以在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前,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只有靠近南极的德雷克海峡。巴拿马运河开通以后,海运船只可以从这个大洋直接进入那个大洋。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无论是巴拿马运河还是德雷克海峡,两洋交汇处不仅泾渭分明,而且整体上还存在约50厘米的高差。

说到这里,可能牛顿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水不是流动的液体吗?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水确实是流动的液体,太平洋和大西洋也绝非水油互不相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实则另有原因。如果我们在桌面上放置一个盛水的杯子,然后推着这个杯子向前滑动,原本水平的液面会发生什么?会看到水因为惯性而流向后方,结果就是液面后高前低。

同样的道理,地球也在自西向东运转,太平洋在大西洋的西边,那么太平洋的水面整体比大西洋高出50厘米也就不足为奇了。再者,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流经两地的洋流。美洲两岸各存在一个世界知名的寒流和暖流,大西洋这边是起源于墨西哥湾,途径弗罗里达,最终沿美国东岸北上的墨西哥暖流。该暖流力量强大,源源不断地把加勒比海的海水带往别处,而太平洋这边则是强劲的秘鲁寒流,把水从远处带至巴拿马运河西侧。

但这仅仅能够解释高差的存在,两洋交汇处互不相融,甚至水的颜色都形成泾渭分明的态势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归因于两边水的密度了。大西洋蒸发量大,海水的盐度相对较高,而太平洋刚好与之相反,这里雨量充沛,又是世界第一大洋,因而盐度低、颜色浅。其实无论是太平洋还是大西洋在人类的航海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细微差别既不会给当地渔业造成任何恶果,也不会给海洋生态带来不良影响,人类对此也就见怪不怪了。

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洋流有哪些?

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着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按成因分为风海流、补偿流和密度流。

海水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洋流为风海流,风海流有:

西风形成的洋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

信风形成的洋流: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季风形成的洋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向东,冬季向西流。

太平洋洋流周期是多少?

根据国家地理频道说:洋流循环一次要1000年的时间。

多长和多宽面积总的是多少?

【位置】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面积】 南北长约15 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 900千米,面积17 968万平方千米。

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占地球总面积的35%。

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岛屿、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范围】 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印度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与大西洋分界,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连接,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印度洋,总轮廊近似圆形。

【深度】 平均深度为4 028米,最大深度为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 034米,是目前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点。

【地理分区】 太平洋通常以南、北回归线为界,分南、中、北太平洋,或以赤道为界分南、北太平洋,也有以东经160°为界,分东、西太平洋的。

北太平洋:北回归线以北海域,地处北亚热带和北温带,主要属海有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

中太平洋: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主要属海有南海、爪哇海、珊瑚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班达海等。

南太平洋:南回归线以南海域,地处南亚热带和南温带,主要属海有塔斯曼海、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和阿蒙森海。

国家和地区 太平洋地区有30多个独立国家,以及十几个分属美、英、法等国的殖民地。

【自然环境】 岛屿 太平洋约有岛屿一万个,总面积44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

大陆岛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日本群岛、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等;中部有很多星散般的海洋岛屿(火山岛、珊瑚岛)。

海底地形 可分为中部深水区域、边缘浅水区域和大陆架三大部分。

大致2 000米以下的深海盆地约占总面积的87%,200-2 000米之间的边缘部分约占7.4%,200米以内的大陆架约占5.6%。

北半部有巨大海盆,西部有多条岛孤,岛弧外侧有深海沟。

北部和西部边缘海有宽阔的大陆架,中部深水域水深多超过5 000米。

夏威夷群岛和莱恩群岛将中部深水区分隔成东北太平洋海盆、西南太平洋海盆、西北太平洋海盆和中太平洋海盆。

海底有大量的火山锥。

边缘浅水域水深多在5 000米以上,海盆面积较小。

【火山与地震】 全球约85%的活火山和约80%的地震集中在太平洋地区。

太平洋东岸的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和太平洋西缘的花彩状群岛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活火山多达370多座,有"太平洋火圈"之称,地震频繁。

【气候】 太平洋有很大一部分处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故热带和副热带气候占优势,它的气候分布、地区差异主要是由于水面洋流及邻近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影响而产生的。

气温随纬度增高而递减。

南、北太平洋最冷月平均气温从回归线向极地为20- -16℃,中太平洋常年保持在25℃左右。

太平洋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 000-2 000毫米,多雨区可达3 000-5 000毫米,而降水最少的地区不足100毫米。

北纬40°以北、南纬40°以南常有海雾。

水面气温平均为19.1℃,赤道附近最高达29℃。

在靠近极圈的海面有结冰现象。

吼啸狂风和汹涌波涛 太平洋上的吼啸狂风和汹涌波涛很是著名。

在寒暖流交接的过渡地带和西风带内,多狂风和波涛,太平洋北部以冬季为多,南部以夏季为多,尤以南、北纬40°附近为甚。

中部较平静,终年利于航行。

【洋流】 太平洋洋流大致以北纬5-10°为界,分成南北两大环流:北部环流顺时针方向运行,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南部环流反时针方向运行,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组成。

两大环流之间为赤道逆流,由西向东运行,流速每小时2千米。

【潮汐】 多为不规则半日潮,潮差一般为2-5米。

【海洋资源】 太平洋生长的动、植物,无论是浮游植物或海底植物以及鱼类和其它动物都比其它大洋丰富。

【渔业】 太平洋浅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各大洋浅海渔场总面积的1/2,海洋渔获量占世界渔获量一半以上,秘鲁、日本、中国舟山群岛、美国及加拿大西北沿海都是世界著名渔场。

盛产鲱、鳕、鲑、鲭、鳟、鲣、沙丁、金枪、比目等鱼类。

此外海兽(海豹、海象、海熊、海獭、鲸等)捕猎和捕蟹业也占重要地位。

矿物资源 近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煤很丰富,深海盆地有丰富的猛结核矿层(所含锰、镍、钴、铜四种矿物的金属储量比陆地上多几十倍至千倍),此外海底砂锡矿、金红石、锆、钛、铁及铂金砂矿储量也很丰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