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思想,孟子讲的思想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一,方法: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离娄下》)
原文大意:孟子说:“思想修养很成熟的人应该培养教育思想修养还不成熟的人,才能技艺很熟练的人人应该培养传授,所以人人都乐意摊上有德有才的好父兄,以利于自己的成长。假如思想修养很成熟的人不去培养教育思想修养还不成熟的人,才有技艺很熟练的人不去培养帮助才能技艺还不熟练的人,那么,好父兄和说不上好的父兄,这两种家长之间也就没有什么差距了。”
这大概可以说明孟子中思想修养的方法了
二,原则: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尽心上》)
原文大意:孟子说:“要做一个像样的人,就不去干那些不应该干的事,不去想那些不应该想的事,行为端正,思想上不想入非非,这样也就算可以了。”
社会生活谈谈孟子思想之于现代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孟子》是“四书五经”中重要的“四书”之一,作为传统文化经典,影响深远。
孟子的思想虽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但他的很多思想理念非常超前,在穿越二千年后,依然对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国计民生,以人民利益为重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段话意思就是治理国家,要首先把民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才能管理好国家,民众幸福安康,则社会稳定和谐,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造成了世界很多人感染甚至病死,全球经济衰退。
在这种困难时期,是优先考虑民众利益,还是优先考虑经济利益,就成为一个世界各国面对的问题。
我们国家就以民众利益为首位,不仅成功战胜了疫情,保障了人民的健康,还让民众对国家更有信心更团结,民心更坚固,经济还在正增长。
反观美国,漠视广大公民利益,优先考虑经济利益,置疫情于不顾,不仅没有恢复经济,还使疫情恶化,民众感染的确诊人数迅速扩大,众多民众死于新冠肺炎。
二 正能量价值取向的影响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里说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人不仅要活着,还要有崇高的价值取向和气节尊严的内在追求。
在面对国家民族危难时,不是苟且偷生,而是要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更甚于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每次中华民族面临危难时,总有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应声而起,前赴后继?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所以,孟子的很多思想精华,透露着满满的正能量,在现代社会依然闪烁着人性光辉,带给众人以启迪……
简述孟子的法律思想?
孟子提出性善论,在法律上提倡省刑,要靠道德教化。
总之,“仁政”就是孟子的理想境界。
墨子老子韩非子孟子庄子孔子他们都各主张什么思想?
墨子主张非攻,兼爱;老子主张无为;韩非子主张以法国治,强调建立中央集权;孟子主张贫贱不移,富贵、庄子人要活得逍遥、孔子主张以仁治国。
老子孟子庄子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的核心思想,可以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老子的思想是“真”, 孔子的思想是“直”,庄子的思想是“泰”,孟子的思想是“仁”。
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著述有《道德经》,又被称作《道德真经》,是讲自然规律或天地道理的书籍,是求真的学问,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道家把修道的人被称作“真人”,是有道理的。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一个老实人、大好人,孔子为人处事从来不拐弯抹角,都是直道而行。《论语》中记载了很多孔子的言行,表现的也是孔子的直来直去的言行,也都是些大白话。如:“朽木不可雕也”。“名不正,则言不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也就是要洒脱、自由,无拘无束,凡事不要太较真,所以才有了“逍遥游”, 如“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老子提出了“无为”的世界观,庄子则给出了“方法论”,那就是去处各种欲望,开始于正,然后“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无为的境界,也就是道教所说的神仙。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倡“仁政”和“亲民”,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仁,在人性方面也有体现,孟子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是“善”的。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总之,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分别有自己的思想,而核心分别是“真”、“直”、“泰”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