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是多少岁,古代豆蔻之年是多少岁?
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岁。
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一语出自杜牧的《赠别》一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在三十多岁时“落魄扬州”,时作冶游,在百无聊赖中写下这首诗赠给一位少年妓女,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木植物,高约丈许,在春末夏初开花,成穗状,初为嫩叶所卷,叶渐展而花渐开,二月正是含苞期,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形容少女的纯洁天真和做梦的年龄。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豆蔻年华比喻一个人的黄金时代、金色年华、黄花少年
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束发各指多少岁?
襁褓:泛指1岁以下幼童
垂髫(tiao):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
豆蔻: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
束发:指青少年。清朝以前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束发常指男子十五岁。
豆蔻年华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解释: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举例: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同义词:及笄年华 黄金时代 金色年华 黄花少年
反义词: 风烛残年 桑榆暮景 人老珠黄
扩展资料
豆蔻年华用来形容柔弱美丽的少女,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因此,前人也曾有注解:“牧之诗咏娼女,言美而少,如豆蔻花之未开。”
《赠别二首》 杜牧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除。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都比不上她。
豆蔻年华指的是多少岁?
豆蔻年华就是指女性十三四岁的年龄。按古代年龄的计法如: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2—3岁的儿童;垂髫 幼年(又叫总角); 豆蔻 女子13岁 ;及笄 女子15岁; 加冠 男子20岁(又叫弱冠) ;而立之年 30岁 ;不惑之年 40岁 ;知命之年 50岁 ;花甲之年 60岁 ;古稀之年 70岁 ;耄耋之年 80;90 岁颐之年 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