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红孩儿,西游记中感觉李靖为什么那么的恨哪吒?
无论《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李靖都不是恨哪吒。《西游记》中李靖对哪吒是忌惮,甚至怕;而《封神演义》则是赤裸裸的厌恶和嫌弃。
反过来说,哪吒恨李靖到是真的。不过在我看来,《西游记》中的哪吒并非因玲珑塔而委曲求全,而是真的释怀了,《封神演义》则多少有些不得不为之的成分在里面。
由于在《西游记》中,李靖和哪吒父子不再属于主角团体,所以关于他们的父子恩怨只是大致讲述了一下。
旧事重提是因为李靖的反常举动,或者说是因为孙悟空师徒又遇上麻烦了。当时那个自号“地涌夫人”“半截观音”的金鼻白毛老鼠精让悟空很头疼,屡屡被她用遗鞋之计脱身,不过细心的悟空还是在老鼠精的巢穴发现了端倪,那就是此妖乃是托塔李天王的女儿,三坛海会大神哪吒的妹妹!
孙悟空为此到天庭告状,李靖勃然大怒,命人将孙悟空五花大绑,举剑要砍孙悟空。他这个人有点心中狭窄,一直对五百年前被孙悟空撅了面子一事耿耿于怀,此时想到女儿年方七岁,如何能下界为妖,于是要砍悟空泄愤。这时候哪吒全身披挂的赶到,架住李天王的宝剑。
李靖见哪吒如此模样,大惊失色,回身就走,去屋里把玲珑宝塔拿了出来,问哪吒意欲何为,哪吒当时跪倒,讲述了老鼠精的来龙去脉。原来当日老鼠精偷吃了如来的香花宝烛,如来命李靖和哪吒拿老鼠精问罪,后来如来赦免了老鼠精,她感念李靖和哪吒的不杀之恩,于是拜李靖为父,哪吒为兄,并供奉二人的牌位在洞府之中。李靖这才恍然大悟。
但是,无论李靖还是哪吒,反应都很反常,究其原因,是因为早年父子二人之间的矛盾。
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哪吒早已释怀,但李靖却多少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本事不如哪吒,全仗宝塔,所以对哪吒很是忌惮,当时哪吒冷不防架住他的兵器,又全身披挂,李靖怕是找他报仇,所以赶紧取了宝塔,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说《西游记》中的李靖对哪吒没有恨,有的只是忌惮。
另外,这里涉及到一个常见的认知错误,很多人认为李靖和哪吒是天庭正神,属于道教,这点在《西游记》中不成立,从哪吒死后求佛、李靖为自保告佛、哪吒认佛为父和二人奉如来法旨捉拿老鼠精都可以看出,二人是佛家子弟,不是道家。哪吒师承太乙真人,李靖师承度厄真人和燃灯道人是《封神演义》的设定,与《西游记》无关。
《封神演义》中的父子情仇首先《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是两部独立作品,没有上下、前后的关系,他们都是根据一些民间故事自行改编创作的,当然了,后问世的《封神演义》借鉴了许多《西游记》的人物和剧情是毋庸置疑的。
由于哪吒是这部书的主角之一,所以他和李靖的故事所占篇幅不小。在这里,哪吒是灵珠子转世,太乙真人的徒弟,天生的混不吝和惹祸精,先是海边洗澡,搅扰了龙宫,引得巡海夜叉李艮和东海三太子敖丙先后出面问责,没想到双双丧命,敖丙的龙筋还被哪吒抽出来准备送给李靖做勒甲绦。
之后,哪吒受护犊子老师太乙真人的提点,埋伏在东海龙王敖光上天告状的路上,将其一顿痛打,并且撕下几片鳞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哪吒在陈塘关擅动乾坤弓和震天箭,射死了石矶娘娘的碧云童子,随李靖去骷髅山对峙时又打死了彩云童子,之后石叽追哪吒到乾元山,又被太乙真人送上封神榜。
哪吒回到陈塘关时,敖光率领水族准备水淹陈塘关,不得已,哪吒自尽偿还因果,得老师点化,托梦给母亲殷氏为其建造庙宇,受万民供奉香火,等待重生,眼看时间就要到了的,却被李靖发现。李靖不想哪吒复生,怕遗祸自己,于是拆了庙宇,打碎神像。
哪吒气冲斗牛,找到老师,太乙真人以莲花为哪吒重塑身躯,使其复生。哪吒深恨李靖,复生后一路追杀,先有文殊广法天尊阻拦,后有燃灯道人救了李靖,并赐其玲珑宝塔降服哪吒。
哪吒在不得已下,只好和李靖言和。从这个角度说,哪吒对李靖可以说是满满的恨意,而李靖则是厌恶和嫌弃哪吒。厌恶是因为哪吒太能惹祸,嫌弃是因为哪吒是天定的伐纣先锋,又是灵珠子转世,感觉不过是借腹生子,和他关系不大。
所以,无论从哪部书来说,李靖一心想哪吒死并不是因为恨,而是忌惮、害怕、厌恶和嫌弃。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83200192860921748&origin_type=&origin_id=85777155145_3383243421706803238&alkey=1306_85777155145_0_3383243421706803238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383243421706803238\",\"product_id\":\"3383200192860921748\",\"title\":\"【灼见】正版 封神演义 国学经典书 全注全译无删减足本100回\",\"cover\":\"https:\\/\\/sf3-ecomcdn-tos.pstatp.com\\/obj\\/temai\\/FmKo72Fwogxv-YPtB8lNsS7Akwhiwww800-800\",\"price\":2900,\"market_price\":5800,\"cos_fee\":1160,\"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383200192860921748%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383243421706803238%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383243421706803238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lL-InOjU4vk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45,\"item_type\":4,\"cos_ratio\":4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83200192860921748&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383243421706803238&alkey=13_85777155145_0_3383243421706803238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lL-InOjU4vku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elastic_title\":\"封神演义\"}","commodity_id":"3383243421706803238","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383200192860921748%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383243421706803238%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383243421706803238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lL-InOjU4vk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58,\"price\":29,\"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83200192860921748&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383243421706803238&alkey=13_85777155145_0_3383243421706803238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lL-InOjU4vkuMAE\",\"shop_goods_id\":\"3383200192860921748\"}","img_url":"http://sf1-cdn-tos.toutiaostatic.com/obj/temai/FmKo72Fwogxv-YPtB8lNsS7Akwhi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29,"promotion_id":"3383243421706803238","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灼见】正版 封神演义 国学经典书 全注全译无删减足本100回"} --}
西游记里的妖精抓住唐僧为什么不直接吃掉?
小时候也这么想过,为什么妖怪不直接将唐僧吃掉而是要至少灭掉孙悟空才能吃呢?
其实,这里面我们可以看看81难中的一些妖魔鬼怪的实力,部分是下界的神仙的坐骑,有一部分是自然成精的妖怪,这里面没有几个是孙悟空直接的对手,所以对于孙悟空还是有些惧怕的,因此孙悟空是他们吃唐僧前最大的障碍。
我们再从这两类妖怪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天上下界的妖怪一般都是神仙的坐骑,基本上都是私自下界最后成为妖怪的,他们很多都知道孙悟空的本事,而且也知道孙悟空和天上星宿的关系,就怕吃了唐僧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要想尽各种办法制服孙悟空,然后才能安心的吃唐僧肉。
第二类是地上成精的妖怪,这些有的知道孙悟空的本事,所以也是要想方设法的将孙悟空给干掉之后才能吃唐僧肉,像白骨精就是这样的情况,因为小妖知道了孙悟空的背景,最终来了个釜底抽薪的计谋。地上成精的还有一种是不知道孙悟空情况的有妖怪,就像那个豹子精就是这样的,他是直接将唐僧放进蒸笼了。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他们以吃唐僧肉为最大的收获,但是基本上都是惧怕孙悟空的,因此,为了吃得舒心,所以要想方设法的先除掉孙悟空。
当然这是正常的一种推理,另外就是为了满足剧情的需要,《西游记》就是讲述的唐僧师徒4人不惧艰难险阻、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的,如果妖怪一抓到唐僧就吃掉,那这部小说就没办法写下去了啊。
而且历史上的唐僧是独自西去,来回历经了14年的时间从大唐国都长安开始去天竺国取经,然后又回到长安进行编译,最终因此而流传千古。吴承恩以此为背景写出了《西游记》,说白了,总得扯出点话题吧,不然这部电视剧刚开始就结束了。所以,这也可以说是剧情的需要,不然就没意思了,像真实的玄奘西行取经一样,那就是日复一日的日记了。
小说就是要彰显剧情的特色,这里面同时也能体现出来对主角孙悟空神通广大形象的特写。几乎每个妖怪都和孙悟空正面交手过,当然有的因为有特殊武器使得孙悟空奈何不了,但是孙悟空的法力方面能让这些妖怪胆怯,因此对于唐僧他们不敢擅吃!不过对于那些从天上下界的,基本上都是孙悟空求助的时候才知道具体的情况,最后才和孙悟空一起去收拿妖怪,救出唐僧。因此,他们不会惧怕他们的主人,毕竟天上和地上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关系,所以,只要将孙悟空干掉后就可以安心的是唐僧肉了!
你还记得几部关于童星的电影?
说到国内外成就最高的童星,应该就是秀兰·邓波儿了,小小年纪就名扬四海,出演过50多部影片,2006年获得美国影视演员协会终身成就奖。
不过,秀兰邓波儿离现在毕竟有些久远了,下面就说说那些年代近一些的童星吧。
首先来看国内的(电视剧童星就不列举了)
1、释小龙和郝邵文《笑林小子》《新乌龙院》等释小龙和郝劭文这一对组合大家都不陌生,三四岁的年纪就火便全国,两个小光头一个能打能耍帅,一个能搞笑能扮酷,赢得了几代人的喜爱,可以说是童星界的黄金搭档,真想知道导演是怎么找到他们俩的。
2、谢苗《新少林五祖》《赤子威龙》《小飞侠》《赌神》和释小龙差不多,谢苗也是从小学习武术,首次触电大荧屏就是和李连杰搭档,说实话他们俩乍一看,还真有父子档的感觉,谢苗合作过的香港大牌影星不少,影视作品也颇多,一直活跃于影视界。
谢苗不仅长的一脸正气,演技也很好,且从小到大都给人特别硬气的感觉。(我觉得谢苗特别适合演和尚,尤其是十八铜人的那种)
3、张子枫《唐山大地震》《摩登年代》等张子枫凭借《唐山大地震》里的“小方登”一角一跃进入大众视野,《唐山大地震》里可以说大咖云集,张子枫的演技不仅没有没掩盖,反而特别出彩,尤其是眼睛里特别有戏,让大家一下子就记住了她,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老天爷赏饭吃。
4、关晓彤《小田进城》《无极》我提关晓彤估计有人不喜欢,没关系我喜欢就行,不过我喜欢她不是因为无极里的小倾城,而是《小田进城》这部影片,不是什么热门的影片估计看过的不多,关晓彤演的很不错,并且我一直觉得她不是没有演技,而是这几年发挥的不好,所以我还是很看好她的(可能是到了瓶颈期)。
再来看看国外
5、麦考利·卡尔金《小鬼当家》1、2《小鬼当家》也属于小成本高票房的电影,以1800万的成本,拿下了2.81亿的高票房,简直赚翻了,这其中饰演小凯文的麦考利·卡尔金功不可没,在看过笑过后,再去回忆这部电影,就只记得他,其他完全不记得,包括当时让我捧腹的剧情。
遗憾的是麦考利越长越歪,完全失去了小时候的灵气(感觉是他被父母拖累的)。《小鬼当家2》近几年经常被人提及,不过不是因为电影主角或是电影本身,而是因为影片中某个打酱油的总统。
6、娜塔莉·波特曼《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不用多说大家都看过,演员也不用多说,娜塔莉·波特曼拍过不少经典影片,就是一时想不起她还是个童星,可能是玛蒂尔达也比较成熟的缘故吧。
7、柳乐优弥《无人知晓》柳乐优弥14岁就凭借《无人知晓》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影帝,是戛纳史上最年少的影帝。当然,柳乐优弥能获得影帝,和导演是枝裕和脱不开关系,但柳乐优弥在影片中的表现也确实惊艳。
看过《无人知晓》后就深深的记住了这个小演员,他的眼神特别有戏,那样的眼神配合影片剧情,再加上还有几分少年老成漠然,让人莫名的感觉压抑和心酸。
8、科洛·格蕾斯·莫瑞兹《海扁王》1、2电影《海扁王》里最火的就是科洛饰演的超杀女,我一直觉得超杀女的火,应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引爆全网。这直接导致我一度以为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超杀女,直到海扁王2出来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是我搞错了。
9、艾玛·沃森《哈利波特》《哈利·波特》不用说那些年最热的ip电影,当然在《哈利·波特》八部曲中有不少小演员,最火的就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艾玛·沃森三人,那么我为什么不说其他两个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最喜欢艾玛。
并且我个人觉得,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艾玛都是他们三中发展最好的一个,也是他们三中唯一一个没有变难看的(因为是我觉得所以接受反驳)。
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到真经?
九九八一劫生死难,九九八十一重万刃山
西行是一场考验,也是一场随时都可能会结束的旅途。
师徒四人加一匹白龙马,构成了一只足以斩妖除魔的手掌,常言道“独木难成舟”,只有五根手指紧紧握成拳头,才能击碎一劫又一劫的磨难。
九九八一难中最难的,并不是某个法力高强的魔头所筑下的“妖魔墙”,而是由四师徒内部产生的“诛心阵”……
《西游记》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民间将此难称之为“真假美猴王”,唐僧在这一难中,面对不再是嗜血的魔头,而是每日朝夕相处的大徒弟孙悟空, 曾经最为熟悉的彼此,只因一念之差,成为了相互对立的敌人。
五根手指真的要“分崩离析”吗?
孙悟空与之战斗的,也并非是书中所称的“六耳猕猴”,而是隐藏在内心中的“心魔”。 画皮画肉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孙悟空原本就是一个杀孽滔天的神魔,哪怕他一心向佛,也无法完全消除沁入骨骼中的戾气,但西行是一场“剥皮换骨”的考验,孙悟空能打败心魔,立地成佛吗?
话说唐僧四师徒路经深山野林,天色已晚,道路两边闪出一伙贼人拦住唐僧师徒去路,孙悟空怎能容他十几个贼人猖狂。
手起棒落,便送那十几个贼人上了西天,唐僧唯恐孙悟空的行为会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赶忙对着几个山贼的尸体念叨起来“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你们到了阴曹地府,告他别告我!”
好一个唐僧,把身为人师的责任择的明明白白, 一旁看热闹的猪八戒心怀叵测,一味的添柴加火,挑拨唐僧和孙悟空的关系,一向老实巴交的沙和尚也沉默不语保持中立,一肚子委屈的孙悟空渐生二心……原文用这样一段话,来描写了此时取经团队所面临的“关系危机”!
这句话充分证明了,此时的取经团队是一个“貌合神离”的状态,而这一难,也成为了唐僧四师徒,最难跨过的一劫———心劫。
对唐僧心怀不满的孙悟空,在一个小村庄中又打死了一个贼人,孙悟空接二连三的犯下杀戒,彻底触犯唐僧心底的原则,导致唐僧念动紧箍咒把孙悟空逼走。
这时候,原著又给出了一句诗,来说明孙悟空、唐僧此时的心境:
孙悟空被赶走后,书中的“六耳猕猴”正式登场,六耳猕猴将唐僧“胖揍”了一顿后,又抢走了行囊衣钵。
“沙猪二人组”气哄哄的去花果山找“孙悟空”评理,却被六耳猕猴好一顿奚落, 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的“沙猪二人组”只好一个回去照顾师父,一个灰头土脸的去找观音菩萨告状。
真悟空正在观音菩萨的道场诉苦,正巧与前来告状的沙和尚碰面,孙悟空知道了有“猴”假扮自己揍了唐僧后,并没有心疼唐僧,孙悟空骂六耳猕猴的时候对唐僧也是只字未提,说明孙悟空对唐僧挨揍漠不关心。待到真假悟空打上灵山时,如来佛祖正在讲经,这一段经讲的是“有”和“空”之间的转换, 而后佛祖又用一句话点名了“六耳猕猴”的来历“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
不是二人,也不是二猴,而是二心。这“二心”的意思是“一分为二的心”,六耳猕猴其实是孙悟空本心中分裂出的“反面悟空”, 六耳猕猴有着孙悟空一般无二的本领,又做了孙悟空心中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胖揍唐僧、自己取经),所谓“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邪念”。原著里写的很明白,六耳猕猴善聆听,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他是你我的第二个心,他是浮在世人心中的邪念。
孙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也就消灭了自己的二心,从而做到“立地成佛”。这一难,最难跨过的地方,就在于唐僧四师徒的“二心”,现在孙悟空的“二心”已经根除了,那么唐僧的二心呢?
唐僧心底里喜欢的是猪八戒,而不是孙悟空,对孙悟空一直都是不冷不热的态度,
猪八戒做错了事唐僧只是轻轻训斥几句,但孙悟空做错了事,便会遭到唐僧无情的惩罚,甚至三番五次的驱逐,可以说唐僧才是取经团队中最大的“不和谐因素”,这是唐僧对孙悟空的“二心”。孙悟空的二心被根除后,佛祖给孙悟空吃了一颗“定心丸”,佛祖说“只要西行大业成功,你保证会坐上莲花台”,此时孙悟空已经是“内定”的佛了。
而后,观音菩萨亲自送孙悟空归队,并对唐僧下了指示:“唐僧你必须收留孙悟空,只有他保护你才能到灵山,你不许再赶他走了”。
唐僧恍然大悟,孙悟空已经被佛祖内定了,惹不起,惹不起……
读过《西游记》原著的朋友都会发现,这一难之后,唐僧几乎再也没有念动过紧箍咒,甚至几乎没有训斥过孙悟空。
对孙悟空心生嫉妒的“杀猪二人组”,也明白了孙悟空此时的地位,
但是“沙猪二人组”的“二心”并未根除,这也成为“沙猪二人组”最终没有成佛的原因。
我认为“真假孙悟空”是九九八十一难中最为凶险、黑暗的一难,它让我知道了“取经四人组”只是一个由“利益”驱动的组织,也让我看清了“取经四人组”最不为人知的一面:唐僧的“私心”、孙悟空的“二心”、沙猪二人组的“妒忌心”!
若不能跨过这一难,貌合神离得取经四人组,迟早会“原地解散”。
有没有以中国神话为背景故事的小说?
不知道你要找什么样的小说。如果只求以中国神话为背景的话,建必去读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系列。其内容有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等。
作品从全新的角度,在现代思想的立场上,创造性地运用多种现代小说的表现形式,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进行再叙述再评价,并在这种再叙述再评价之中巧妙地渗入自己对当下现实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思考与批判。
作品以鲁迅先生惯有的语言笔法,区别他人的阅读体验,把传统文化做了全新的诠释与思考,成为我国知识人类精神天平上一道道醒目的刻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