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杠四星,美军校级尉级军官肩章为什么没有杠和星

天美资源网

两杠四星,美军校级尉级军官肩章为什么没有杠和星?

军衔这种东西,只有“国标”、没有“球标”。除极少数国家之外,世界各国的军衔在各国内部基本都是统一制式,基本不会出现某省一套或某州一套的情况。但世界各国之间的军衔差别是相当大的,主要分为美式、苏式、英式,还有其他一些小众制式。

美式军衔

美式军衔是美国和许多亲美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军衔制式,各国家或地区之间觉有差异,但都是以美国的军衔为蓝本进行相应修改、以适应本国、本地区的国情或区情。

两杠四星,美军校级尉级军官肩章为什么没有杠和星

美式军衔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色,那就是以图案和颜色区分军衔等级。如将官通常为银色星徽,一星为准将、二星为少将、三星为中将、四星为上将。四星上将是美国和平时期的最高军衔,战时或战后“论功行赏”时,可由国会批准授予某些将领五星上将军衔。美国的校官军衔非常特殊,上校是一只银鹰、中校是银色橡树叶、少校是金色橡树叶。由此我们也能看得出,美国人不像中国人崇尚金色,银色比金色更“尊贵”。尉官同理,少尉是一条金色粗杠、中尉是一条银色粗杠,上尉则是两条银色粗杠。总而言之,美国的军衔没有一种固定模式,属于典型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可亚洲一些亲美的国家和地区不干了,这不符合我们东方人的审美呀!于是,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军衔在美国军衔的基础上进行了变通,如中国台湾地区,将校官全部变成了梅花,一朵是少校、两朵是中校、三朵是上校。尉官则用一至三条杠进行区分,不再像美国那样又是颜色、又是图案的那样“混乱”……韩国大体类似,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军衔只是图案和颜色有所区别。

苏式军衔

苏式军衔源自于前苏联,但总根子还是在沙俄时期。沙俄时期,俄国人便开始用星和杠来区别军衔等级。前苏联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正”,最终还是回到了沙俄军衔的起点,以星和杠来区分军衔等级。一杠是尉官,一星少尉、二星中尉、三星上尉、四星大尉(前苏联设置有大尉军衔)。校官同理,两杠,以一星至四星代表少校至大校军衔。将官无杠,为金底加星徽,一星是少将、二星是中将、三星是上将、四星是大将。在将官之上,前苏联还设置了军兵种主帅、军兵种元帅、苏联元帅、苏联大元帅等军衔,这里就不铺开说了。

社会主义国家大多采用了苏式军衔的制式,除东欧的原社会主义国家之外,我国和朝鲜、越南等国也都使用了苏式军衔制式,以星和杠来区分军衔等级。各国之间略有差别,但总体是类似的。如朝鲜设置有大元帅、元帅和次帅军衔,而我国现在的最高军衔只是上将,且将官军衔还增加了橄榄枝并取消了大尉军衔。但总体上各国之间的军衔还是比较接近的,没有脱离苏式军衔这个“蓝本”,不同国家的人一眼大致就能分得出其他国家的军衔等级。

英式军衔

英式军衔是英国和许多原英国殖民地国家或地区所大范围使用的军衔制式,以皇冠搭配四角星徽或权杖交叉马刀之类区分军衔等级。如一颗四角星是少尉、一颗皇冠是少校、一颗皇冠加一颗四角星是中校等等。目前,我国香港特区的警察警衔也采用了英式军衔的制式。此外,中东地区不少国家的军衔也采用了英式军衔制式。

除了美式、苏式和英式军衔制式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军衔制式,这里就不铺开说了。总而言之,只有苏式军衔才使用星和杠的搭配来区分尉官和校官的军衔等级,美式军衔、英式军衔等等都没有采用星和杠来区分军衔等级。

最后来科普一下我国的军衔

“光板一道杠”——生长干部学员(军校学员),这个有必要说一说,虽然图案和五五式军衔的准尉很像,但这不叫准尉军衔。

一杠一星是少尉、一杠两星是中尉、一行三星是上尉。

两杠一星是少校、两杠两星是中校、两杠三星是上校、两杠四星是大校。

橄榄枝加一颗金星是少将、橄榄枝加两颗金星是中将、橄榄枝加三颗金星是上将,中国没有准将军衔。

黄杠是什么意思?

两条黄杠 一个黄星级别是少校。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两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两杠一星:少校

两杠两星:中校

两杠三星:上校

两杠四星:大校

一麦一星:少将

一麦二星:中将

一麦三星:上将

你知道哪些落差极大的人?

他是击毙20万日寇的战神,却不受重用;

他活了102岁,却晚年凄凉,96岁被房东赶出家门;

他曾十分拥护我党主张,却骤然成为反对我党的先锋;

他屡次反对蒋介石,却成为了蒋介石麾下悍将。

这样矛盾复杂的人生际遇,这样落差极大的结局遭遇,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他就是击毙日寇最多的一代战神,薛岳!

准备好了吗?

食堂开讲,战神薛岳的故事现在奉上。

01、满门忠烈

薛岳(1896年—1998年),字伯陵,广东乐昌人,原名薛仰岳。

这个岳,指的是岳飞,薛岳的父亲薛豪汉(字宗元,1871年—1939年),为人豪爽,尤尚武风,最敬重岳飞。

薛岳出生于1896年,是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第二年。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薛豪汉深感中华奇耻,悲怆愤恨,对薛岳说:

"克复汉族,惟武是尚,经生坐谭,无当大局,亟需习戎,以应时变。"

于是,岳豪汉为其起名薛仰岳,意思就是敬仰岳飞(后来薛岳自己改名薛岳)。

黄晓明版岳飞

薛岳还有五个弟弟——薛仰芹(字孟坚)、薛仰霆(字仲述)、薛仰骠(字叔达)、薛仰谦(字季良)、薛冠华。

兄弟6人有4人从军报国,出了四个国民党将军,除薛岳为四星一级上将外,三弟岳仰霆、四弟薛仰骠为中将,五弟薛仰谦为少将,可以说是满门忠烈。

岳家是一个普通贫寒的农民家庭,薛岳小时候就要去赴田间劳作。

有一天,薛岳饿着肚子上山割草,草割好后,薛岳因为饥饿劳累,竟然无法背下山。

一个老太太看到后,大方的给了他几个饼充饥。

一饭之恩,薛岳感激不尽,后来他出人头地后,每年都会给这个老太太送钱,并派专人探望,颇有韩信报恩漂母之风。

1905年,9岁的薛岳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即黄埔陆军小学),成为黄埔陆军小学第一期,开始了他的军校生涯。

而后,薛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保定陆军学校,成为保定军校第六期生。

1914年,二次革命后薛岳加入中华革命党,不久,恢复学生生涯,投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第二期,受训两年。

1918年6月,薛岳加入孙中山所组的革命军援闽粤军,任总司令部上尉参谋,随军入福建,攻占以漳州为中心的20多个县。

薛岳军事生涯正式开始。

02、革命青年。

薛岳参军后,跟随孙中山先生南征北讨。

1920年9月,薛岳随军回到广东,讨伐岑春煊所率的桂军,当时粤军参谋长邓铿兼第一师师长,他见薛岳表现英勇,升任薛岳为机枪连少校连长,第二年,机枪连扩充为营,薛岳升任营长。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邓铿奉令成立大总统府警卫团,由第一师参谋长陈可钰任团长,薛岳、叶挺及张发奎分任第一、二、三营营长。

叶挺

同年8月,孙中山至桂林,设置北伐军大本营,薛岳任孙文总统府警卫任务。

1922年3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破坏革命,刺杀邓铿。

4月,薛岳护送孙中山回广东,设大本营于韶关。

6月初,又护送孙中山及夫人宋庆龄由韶关回广州。

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公然叛变,令所部叶举、洪兆麟等部队围攻粤秀楼和总统府。

当时,宋庆龄正在粤秀楼上,警卫营只有800余人,而包围他们的却有足足三万人!

大难当头,薛岳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和警卫营作出部署。

叶挺率部坚守总统府前门,薛岳也率部部固守后门,叛军几次凶猛进攻,都被薛岳率兵击退。

原本计划一小时就攻下总统府的战斗,在薛岳的殊死抵抗下,足足打了三天三夜,陈炯明暴跳如雷:

“饭桶!都是饭桶!区区一个营长,区区八百人,就让你们寸步难进!”

最后,警卫营保护宋庆龄突围,叶挺全营在前面开路,薛岳手持一挺轻机枪,率领机枪营殿后,将宋庆龄送到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所住石屋,孙中山则在事变即将发生前登上了永丰舰。

警卫团被冲散后,薛岳带着部分警卫团战士到珠江永丰军舰,继续守卫在孙中山身边。

不久,薛岳奉孙中山之命,同林直勉等人秘密潜往广西梧州平叛。

而后,薛岳秘密地乘搭“大明号”轮船赴香港,转往上海,向孙中山汇报广西情况。

孙中山先生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我党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当时,薛岳任粤军第一师少将副官兼师参谋长,他积极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1925年2月,薛岳任第一军第十四师副师长兼第十四团团长,在第二次东征中,常常以少胜多。由于战果显著,受到军长蒋介石的通电表扬。

03、第一次转变

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当时国民党内分为左中右三派,左派以廖仲恺、宋庆龄、邓演达、何香凝等为代表,他们坚决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赞成反帝反军阀的政治主张,支持工农运动;

右派以蒋介石、汪精卫(两人伪装成左派)、胡汉民,许崇智,邹鲁等人为代表,反对三大政策;

中间派代表人物则是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在政治上保持中立。

薛岳也是左派将领,革命热情高涨,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十分英勇,最终升任第一师代师长。

就在这时,革命形势风雨飘摇。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代表人物廖仲恺被右派刺杀。

孙中山先生和廖仲恺先生的离世,为国共合作破灭埋下了伏笔。

此时蒋介石利用廖仲恺遇刺案,大作文章,排除异己。

此后,国民党传统的左中右三派势力都遭到蒋介石的无情打击,蒋介石的势力日益壮大,成为国民党内部实力最强大的人物。

而后,蒋介石开始阴谋背叛革命,组建以他和戴季陶为首的新右派,持续制造一系列针对我党的阴谋。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迫害我党的“中山舰事件”。

自此之后,蒋介石频频生事,中国革命形势扑朔迷离。

1927年3月20日,薛岳率第一师光复上海。

蒋介石

3月底,在四一二政变前夕,蒋介石和桂系将领第七军军长李宗仁等人在上海密谋“清党”叛变革命,并打算让左派的第一军第一师调离上海,以便于发动政变。

时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的薛岳,听说消息后,紧急向我党中央委员会汇报情况,并建议把蒋介石抓起来。

可惜的是,我党拒绝了他的建议,并建议他装病拖延。

军令如山,这玩意能靠装病拖延吗?

果然,4月5日,第一师调出上海,被调往京沪铁路,亲共的薛岳直接被解职。

随后,蒋介石就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我党损失十分惨重。

薛岳被解职后,一气之下,南下广东,投靠李济深,任新编第二师师长。

薛岳思想由亲共突然变成了极端反共,他率部镇压南昌起义中南下潮汕的我党部队。

11月17日,薛岳的同窗好友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第四军军长黄琪翔在广州发动政变,夺取李济深在广东的军政大权。

薛岳公开叛变李济深,投靠张发奎。所率新编第二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第一师,他任师长,除将第四团驻扎于广州西村陈家祠外,其余全部调往江门驻防。

同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聂荣臻、恽代英等人领导和发动广州起义。

薛岳奉张发奎电令,血腥镇压广州起义,最终广州起义失败。

薛岳两度成为屠杀我党的刽子手,其思想转变之快、之坚决,着实令人费解,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04、反蒋拥蒋

1928年1月24日,薛岳和缪培南率部取道赣东北,北上投靠蒋介石。

薛岳来投,受到蒋介石的热情接见,薛岳并被编入第一集团军战斗序列。

但是,显然,蒋介石并不信任薛岳,很快,薛岳因为受到排挤,被迫离队南下,到九龙闲居。

此后,薛岳参加了汪精卫、陈公博、张发奎、俞作柏(俞作柏是薛岳在武昌陆军第二期预备学校的同期同学)等人的反蒋活动。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张发奎、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人联合在一起,共同反对蒋介石。

中原大战形势图

薛岳就是反蒋联军急先锋,当时薛岳建议张发奎移兵东南,直捣南京,吸引蒋介石的主力,以达到“围魏救赵”之目的。

可惜,这个建议没有被张发奎等采纳。

后张发奎和李宗仁的部队在衡阳遭到蒋介石部队的围攻,伤亡惨重,突围至广西时,第四军仅剩千余人。

薛岳灰心丧气,牢骚满腹,向部下公开宣布他和张发奎决不再干下去。

还是李宗仁出面,扩充第四军,任命薛岳为第四军第十师师长。

客观的说,中原大战中,薛岳表现十分亮眼,名将之风已露峥嵘。

可惜,他也不能力挽狂澜,最终蒋介石获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

1932年1月,薛岳再次辞职回九龙闲居,脱离反蒋联军。

蒋介石和张学良合影

1933年5月,脱离反蒋联军的薛岳被蒋介石起用为第五军军长,参加对红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

10月,薛岳到达南昌,任北路军之第三路军副总指挥兼第七纵队司令、第一路军代总指挥兼第七纵队司令。

1934年1月,薛岳任北路军之第六路军总指挥,负责赣南“剿共”任务。从这年4月开始,薛岳指挥第六路军先后占领了韶源、上冈、寿华山、兴国和赣南重镇古龙冈。

10月,又占领石城,威胁红都瑞金。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薛岳可谓是“功不可没”。

红军长征后,薛岳奉蒋介石命令,指挥第六路军和第八纵队跟踪追击。

而后他历任第六路军前敌总指挥、第二路军前敌总指挥兼贵阳“绥署”主任。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薛岳就追了两万里,率部从江西追至大西南。

长征路线图,薛岳追击两万里

虽然,薛岳与红军作战,虽未取得胜利,但为蒋介石统治西南各省扩充了势力,因此他晋升为陆军中将。

从反蒋先锋,到蒋介石帐下悍将,薛岳变化也太快了些。

05、抗战军神

当然,薛岳真正名垂青史是在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拉开帷幕,这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必须浴血奋战。

这也是中国军人最荣誉的战场。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寇疯狂叫嚣,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此时,薛岳正在云南练军,组建第三预备军,任预备军副司令(龙云任司令,实际指挥者是薛岳)。

张丰毅版薛岳

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上海陷入重围,危急关头,让谁去守成为一个棘手难题。

所有人都知道,面对三十万日军包围,去守上海是九死一生。

一片静默中,在云南练兵的薛岳,主动向蒋介石请战,三次请缨,愿去上海,守护国土。

蒋介石正因无人愿去左右为难,闻言大喜,紧急起用薛岳,任命他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下辖第2军(军长李延年)、第20军(军长杨森森)、第25军(军长万耀煌)、第66军(军长叶肇)、第69军(军长阮肇昌)、第75军(军长周磊)、江防军(总司令刘兴)。

薛岳接到调令第二天就赶到了上海。

他一去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局面:当时中日装备差距悬殊,日军20辆坦克,配备飞机、坦克、重机枪,密集攻势下,国军最精锐的98师,已经伤亡三分之二!战场的惨烈程度,已经难以用语言形容。

一句参战过的老兵的回忆来形容:

“有时一个师派上去,两天就打光了……”

淞沪会战的战场,就像一个绞肉机,收割无数年轻的生命,一个师,近一万条鲜活的生命,坚持不了一天就全军覆没,广西来了六万子弟兵,一个都没回去......

可就是这样的局面下,薛岳来了,他一到上海,立即改变战场部署,由一线阵地变为纵深配备, 筑成南北呼应的坚强防线。

自此之后,日军大举来犯,淞沪战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淞沪会战油画

淞沪会战中,一次,薛岳与第18军第67师师长黄维通话,忽然发现电话被中断,薛岳这才发现司令部被日军偷袭,薛岳临危不乱,指挥警卫营顽强抵抗,最后警卫营全牺牲了,座车中弹。

眼看薛岳即将被俘,正在发烧的他一脚踹开车门,游泳过河,躲过日寇追杀。

大难不死的他,谈笑风生,继续指挥作战。

一寸山河一寸血,在薛岳以及中国军队的顽强死守下,血战三月,寸土未失。

中国军队在上海坚守了三个月,打破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可惜,中日实力相差悬殊,最终淞沪会战失败。

中国军队统计死伤30万人,无数中华儿女,在淞沪战场,为国捐躯,壮烈殉国。

整个淞沪会战,中国军队阵亡中将军长1人,阵亡师长、副师长4人,阵亡旅团长28人,阵亡营长44人。其中少将以上高级 军官14名(不含牺牲后追晋者)。

仅将级军官就有:

第72军(军长孙元良)第88师第264旅旅长少将旅长黄梅兴;

第18军(军长罗卓英)第67师第201旅少将旅长蔡炳炎;

第54军(军长霍揆彰)第98师583团团长,师部少将参谋长路景荣;

第1军(军长胡宗南)第1师第1旅少将副旅长杨杰;

第7军(军长周祖晃)第170师第510旅少将旅长庞汉祯;

第7军第171师第511旅少将旅长秦霖;

第4军(军长吴奇伟)第90师第270旅少将旅长官惠民;

第67军(军长吴克仁)第108师第322旅少将旅长刘启文;

第67军少将参谋长吴桐岗;

第67军第107师少将参谋长邓玉琢;

第67军第107师第321旅少将旅长朱之荣;

第28军(军长陶广)第63师第187旅少将旅长李伯蛟;

第58师(师长俞济时,第74军前身)第174旅少将旅长吴继光;

第48军(军长韦云淞)第174师副师长兼522旅少将旅长夏国璋;

第67军中将军长吴克仁;

第21集团军中将司令员廖磊....

淞沪会战后,薛岳含恨发誓:日后决不让日军,从我手里夺走中国一寸土地!

1938年5月,薛岳调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驻节河南开封,指挥第74军、第71军、第64军、第8军诸军,第三集团军、新编第35师、88师的和264旅进行兰封会战。

6月9日,薛岳任武汉卫戍区第一兵团总司令,参加武汉会战。

此时,日日寇大举进攻南浔线一带,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就在此时,薛岳出现了!他带着部队,在万家岭设下口袋埋伏,

激战12天,一战惊天下,取得万家岭大捷,歼敌一万余人,吞掉了日军第106师团几乎被全歼,开创抗战爆发以来歼灭日军师团的先例。

薛岳

日本天皇说:

“这是我们最窝囊的一仗,是日军的最大耻辱!”

《薛岳将军与国民革命》一书,曾这样评价道:

“万家岭歼灭战之空前大捷,喧腾中外,永留抗战史光荣之一页。”

薛岳的老朋友新四军军长叶挺评价道:

“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从此,薛岳那个“老虎仔”绰号,享誉海内外!

一个抗战军神就此名扬四海。

06、鏖战长沙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日军为适应国际形势,又直逼长沙。

怎么办?

之前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会战,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浴血奋战,可惜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元气大伤,此战若死守,前途难料。

蒋介石有意放弃,继续撤退。

薛岳赶紧致电蒋介石,慷慨激昂,说道:

“军人守土有责,不忍轻言撤退,如果总是让我带兵退却,我上无以对中央,下无以对国人,今后不敢再穿军衣了!”

蒋介石不回应,薛岳直接连夜打电话:

“我就要在长沙打,打败了我自杀,以谢国人;打赢了算我抗命,你们枪毙我!”

薛岳热忱至此,谁忍拒绝拳拳报国之心?蒋介石只好同意,让他担任第九战区代总司令,他的老搭档罗卓英任前敌总司令。

大战前夕,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政治部部长陈诚视察株洲。

其实,他们不是来视察的,他们是劝薛岳撤退至长沙以北地区,再往后估计要放弃整个湖南。

小诸葛白崇禧,历来主张放弃长沙。

薛岳表示,自古以来,谁得了河南、湖南这二南,谁就得天下,现在河南已经丟了,如果再丢湖南,中国就有灭亡的危险。

在薛岳的坚持下,蒋介石下定决心,再在长沙打一次会战。

不久,日军第11军集中第6、第33、第101、第106师团及3个旅团(包括海军、航空兵各一部)约10万兵力,水陆并进,从赣北、鄂南、湘北分兵六路向长沙进犯,进犯长沙。

中国方面,第九战区分属共有21个军又3个挺进纵队,共52个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配属4个军(第4、第5、第99及新编第6军)又1个师(第11师),总计25个军63个师50万人,投入作战序列的部队有21个军49个师又3个挺进纵队。

第一次长沙会战形势图

第一次长沙会战大战,薛岳采取后退决战、争取外翼、诱敌深入,再断绝日军补给,在口袋式包围下重创日寇,日寇伤亡4万余人。

1941年9月,日寇卷土重来,集结4个师团及2个独立旅团,共约十五万人,在一百多架飞机、两百多只舰船支援下,分兵两路,第二次进犯长沙,第二次长沙会战爆发。

薛岳调集了十七个军共二十万兵力,在正面进行“后退决战”的同时,将七个军部署于东侧山地,实施侧击,牵制敌人。

经过逐次抵抗后,诱敌深入汨罗河、捞刀河伏击地带予以重创,击毙日寇1.7万人,薛岳打得宜昌日军第13师团接近崩溃,师团长内山英太郎,甚至绝望到下令烧毁机密文件,准备与各部长切腹自尽,要不是另一队日军赶来支援,这个师团就要全军覆没.....

第二次长沙会战形势图

同年12月,日军调集5个多师团、10万余人,第三次进攻长沙,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

此时,日军已经偷袭珍珠港,嚣张不可一世。

就在这时,薛岳结合抗战以来的经验,为日寇准备了一道饕餮大餐——“天炉战法”。

所谓天炉战法,是将兵力在作战地带布成网状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手段,分段消耗敌军兵力和士气,最后,把敌人拖到决战地区,再狠狠地围歼,就像猎人围猎一样痛快。

此战,薛岳毙伤日寇5.69万人,三次长沙会战,薛岳打的日军胆战心惊,歼灭了足足10万余日寇。

日军对他畏惧万分,称他为“中国战神”。冈村宁次也不禁感叹道:

“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1944年6月,日寇集结20万大军,再次进犯长沙。

6月19日,长沙陷落,但是日寇付出了惨重代价伤亡3万余人。

整个八年全面抗战,薛岳歼灭的日军高达20余万人,是中国击毙日寇最多的将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薛岳任南浔线受降司令官。

9月14日,薛岳在南昌接受日军投降,这是军人最高荣誉所在,百年屈辱,八年鏖战,一朝尽雪,保家卫国,马革裹尸,为的就是此刻。

07、凄凉晚年

可是,这样一位中国战神,抗战胜利后,关于他的消息是越来越少了。

无他,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抗战刚休,内战将起,薛岳累了,他不想再打无谓的内战了。

南昌受降后,他决心离开部队,从南昌来到上海隐居。

蒋介石任命他为山东省主席兼济南绥靖主任被他拒绝;

陈诚找他出任陆军总司令,又被他婉拒;

后来陈诚又找他出任海军总司令,薛岳笑道:

我没当过一天海军,如何能当海军司令?”

实际上,薛岳时常痛惜:

“好不容易打完抗战,老百姓吃了那么多苦,为什么打完日本人又要打自己人?”

薛岳这样的想法和行为,让蒋介石大为不满,从此他备受冷落。

尽管后来在蒋介石的再三邀请下,薛岳接替顾祝同担任徐州“绥署”主任,可实际上他已经是“指挥无力,名声低落”,早已经没有抗战期间的意气风发。

鲁南战役之后,薛岳实际已经离开了战场,担任所谓参军长一职,将军失去了战场,还是将军吗?

薛岳晚年

自至宝岛之后,薛岳无兵可带,无仗可打,百无聊赖,过着半隐退日子。

但他一直关注两岸关系,曾写信给蒋经国,提出推动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当时宝岛一度传言蒋经国有意让薛岳出任行政院院长,薛岳门前顿时宾客盈门,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攀亲认故。

可是,最终蒋经国并没有让薛岳出山,薛岳门前冷落车马稀,如此世态炎凉,薛岳早已经看淡,每日读书为乐,练习岳飞字体度日,云淡风轻。

后来李登辉上台主政,薛岳不假颜色。

李登辉立刻对薛岳翻脸,以至于96岁的薛岳被勒索高价房租。

无奈之下,薛岳只能搬走,另觅一间几平方米的小屋容身,

1998年5月3日,一代战神薛岳病逝,享年102岁。

临死前,薛岳悲呼道:

“宁用奴才,不用人才。”

这8个字,如诉如泣,字字寒心,在场的人无不长叹一声......

更令人气愤的是,李登辉对这个抗日名将连死后哀荣也不给,葬礼极其惨淡。

结语、

薛岳个性耿直,不喜钻营,能在派系林立、恶性倾轧的国民党军中拔尖而起,完全凭借自己的军事才华和战场功劳。

薛岳

斯人已去,功勋永存,薛岳抗战功绩,彪炳史册,他捍卫民族、守卫国土的历史功绩,已成为中华民族史上最光辉璀璨的篇章。

只有一颗星没有一道杠是什么警衔?

警察的肩章一颗星没有杠的是警员。

军官军衔分三个等级:下级军官这个级别的军官军衔由一道杠表示,中国军队目前在低级军官这个范围内分三级:少尉(一杠一星),中尉(一杠两星),上尉(一杠三星)。

中级军官:中国军队的中级军官军衔由两道杠表示。分为四级:两杠一星(少校),两杠两星(中校),两杠三星(上校),两杠四星(大校)。

高级军官,统称将军。中国军队目前的高级军官军衔由金色枝叶表示。在高级军官军衔范围内分三级:一颗星(少将),两颗星(中将),三颗星(上将)。中国军队目前军衔中没有大尉和大将及元帅军衔。

单论“星”和“杠”的肩章一般表示我军军官的军衔大小,是指我国的校级军官和尉级军官。当前我国的军官军衔分为三等十级,分别是将官、校官、尉官。

王治郅刘玉栋军装帅气亮相?

王治郅近来抱得美人归,迎娶90后新娘羡煞旁人,不过根据他的动态来看,已经转型为教练的王治郅结束新婚生活迅速归队投入下赛季备战工作中了。同王治郅一起早早在这个休赛期投入工作的还有战神刘玉栋。刘玉栋现在是八一男篮领队搭档王治郅振兴八一男篮。两个老搭档从曾经的一同驰骋的赛场上走下来,进入球队教练组,期盼续写八一传奇。从最新流出的王治郅和刘玉栋的工作会议照来看,眼尖的球迷们一定发现了两人身着帅气的军装的不同之处,引发了些许热议。那么,是教练王治郅的部队级别高呢,还是战神刘玉栋高呢?

王治郅和刘玉栋的部队级别

我们知道,八一队是属于军旅球队,每一名八一队员都有双重身份,即是运动员也是一名光荣的军人。那么也就是说每一名八一队员都有自己的军衔,出自八一男篮现在进入八一队教练组的王治郅和刘玉栋当然也不例外。根据现有资料显示,王治郅的军衔是中校,享受的是正团级待遇。刘玉栋就更厉害了,他的军衔达到了大校级别,享受的是正师级别待遇,目前是篮球圈子里最高级别军衔。所以呢,尽管王治郅是教练而刘玉栋是领队,但两人在八一的军衔可是战神更高。

为什么王治郅和刘玉栋的军衔有差别

部队里的军衔划分可是很严格的,王治郅和刘玉栋同出自八一队,军衔级别却差很多,这个中因素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的清的。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年王治郅去赴美前往nba发展的时候,他同篮协闹出的不愉快对于他的发展起到的不利的影响,尽管后来王治郅还是回到国内发展,但错过在部队健康发展期后他的军衔也是到达瓶颈,以至于没有达到更高的级别。不过我觉得王治郅能够达到正团级已然很不错了。所以你现在看大郅简直是人生赢家嘛,带领着八一队,家中还有90后妻子,工作上还有老队友扶持,还享受着部队正团级待遇,相当美滋滋。

至于战神刘玉栋,你光听他这个如雷贯耳的外号就能够知道他这个军衔可是实打实拼出来的,从1995年开始直到2000年,连着夺得6次cba总冠军,外加2003年的又一总冠军,总共7个总冠军,还在国家队三次夺得亚锦赛冠军,1994年世锦赛上还取得第八名的好成绩。战神刘玉栋不愧为战神,正师级待遇是他自己一手拼搏博得组织信任而来的。军衔有高低,但为振兴八一男篮的事业心没有高低,希望王治郅和刘玉栋这两位老搭档能复兴八一男篮!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