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衰变,三种衰变方式及原理

天美资源网

放射性衰变,三种衰变方式及原理?

1、α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形成的氦原子核),并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的新原子核。

2、β衰变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β粒子(电子或者正电子),分为β+衰变(释放正电子)和β-衰变(释放电子)。

放射性衰变,三种衰变方式及原理

3、γ辐射通常伴随其他形式的辐射产生,例如α射线,β射线。当一个原子核发生α衰变或者β衰变时,生成的新原子核有时会处于激发态,这时,新原子核会向低能级发生跃迁,同时释放γ粒子。这就是γ辐射。、

铀的衰变期是多长时间?

铀的放射是一级反应,故半铀的半衰期是0.693/K

同位素衰变原理?

同位素检测法就是所谓的碳十四同位素断代法。同位素是指原子序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各种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其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如C12、C13、C14。其中C14(碳十四)是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所谓放射性同位素是指自然界存在的一些最重的元素,会发出三种辐射。而同位素断代法正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周期。

蜕变也叫衰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即表示衰变的快慢。不同原子半衰期有很大差别。在考古学上,通过用常规的放射性衰减技术法测量C14的丰度(多少)。C14的含量与现在C为标准进行比较,就可推知该样品的年代了。实际上,鉴定古地图可以用超灵敏的加速器质谱技术,其技术也是建立在同位素检测原理上,但要先进很多。质谱技术测试时间更短,精度更准,相应的测年误差为正负50年。

物质为什么会衰变?

由于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不稳定,所以要发生原子核衰变。不稳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变得较为稳定,这个过程称为衰变。这些粒子或能(后者以电磁波方式射出)统称辐射。

由不稳定原子核发射出来的辐射可以是α粒子、β粒子、γ射线或中子。

放射性物质为什么通常用铅盒封装?

铅是特别稳定的重元素,是放射性物质衰变的最终产物,它不会再受粒子的轰击而产生新的放射性同位素。所以用铅来阻挡射线、保存放射性物质是最安全的。

不是反射性物质要用铅封,铅封只是一种手段,就是为了防止误操作或者非授权拆卸。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