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核潜艇,大家知道的有哪些?
2016年11月3日,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起飞,让无数航天人潸然泪下,因为在这一天,我们中国完成了零的突破,跨入世界大吨位火箭发射行列。但是你们知道,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为何只能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呢?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是中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该发射场可以发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而号称“中国航天第一港”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然而神七发射成功之后的第三阶段,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转折,想要让火箭飞得更快更安全,提升火箭的体积和容量就是重中之重,今后的火箭和飞船都越做越大,酒泉、西昌和太原这三个内陆发射基地,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选址海南文昌具有三大优势:第一,作为我国首个滨海发射场,靠海港运输方便,火箭可以海上运输,可能一些比较懂行的朋友知道,通过铁路运输的火箭,直径不能超过3.5米,因为这是铁路承载能力和桥梁、涵洞高度的极限。而文昌发射中心可以通过海运的方式,将更大直径、更大体积的火箭运送过来,箭体直径不再受铁路桥梁限制,进一步释放火箭设计的潜力。
第二,之前咱们也提到过,文昌发射中心是一个低纬度发射场,那么低纬度发射场的好处在哪呢,那就是由于靠近赤道,火箭升空时能够得到地球自转赋予的初速度,因此运载能力将会得到大幅提高。根据科学家们的计算,文昌发射的火箭,相比起西昌发射场发射的火箭,运载能力要高出10%-15%左右,而节省下来的燃料,则可以让火箭的寿命普遍延长两年。第三,射向宽、安全性好,文昌发射中心靠近海边,其发射方向周围1000公里范围均为海域,不论向东还是向南发射,火箭升空后马上就到了海面上空,即使出现故障,卫星和火箭的坠落都在海上,陆地居民不会受到威胁,坠落下来的残骸也不易造成意外事故,广袤的南海还可成为火箭残骸的安全坠落区。
文昌发射基地拥有两座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分别为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火箭量身定做,通过共用的火箭水平装载厂房相连接,长五厂房高99.4米,长七厂房高96.6米,两座厂房的高度均超过曾经的亚洲最高单层建筑。长五的501号厂房,拥有由数十扇重达30吨的钢桁架铁门拼装而成的,亚洲最大最坚固的钢铁大门,整个门禁系统的重量达到784吨,而活动平台的重量更是达到了恐怖的2000吨,即使是八级大风也都是小意思,完全没有威胁,2014年时,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了海南,剧烈的风暴给当地带来了几十上百亿的损失,可是仍旧没有给文昌发射中心带来什么危险。
长征五号发射塔高近百米一共12层,距离海边850米,发射塔架由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组成,固定部分里面由各个系统的设备设施间,人员工作间等组成,活动部分由三联回转平台组成,发射日当天再依次打开。发射塔架文昌发射场地处沿海地带,暴雨频繁,平均每年雷电天数高达113天,为避免发射塔受雷电危害,组建了四座120米高避雷塔,和横拉避雷线网的立体式防雷电系统,雷击防护率高达100%。
当火箭启动时,发动机喷出的火焰温度高达3000多摄氏度,此时火箭面临“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为了给发射平台降温降噪,在发射塔80多米高度的12层,有一个占地500多立方米的水箱,水箱两侧是直径1.8米的水管,直通平台两侧的喷水装置,火箭发射时,约400吨水在20秒的时间从喷水装置中喷出,汽化后形成了火箭点火时看到的巨大白幕。同时,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导流槽采用锥形双向多通道结构,内部涂满抗高温涂层,用于导排火箭点火时产生的巨大热能,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导流槽。
除了这些基础设施十分完善和先进之外,文昌发射中心还实现了六个方面创新突破,实现了大推力火箭发射能力的突破,成功发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芯级直径为5米的火箭系列。实现了信息化指挥控制能力的突破,首创国产化软件开发平台,确保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绝对安全,综合运用大数据系统,各类信息高度融合共享、集成高效,实现了组织指挥一体化、操作使用远程化、信息管理网络化、技术保障智能化;实现了复杂自然条件下重大工程建设的突破,针对海南地区的各项自然条件;攻克地基止水、建筑抗风、防腐防雷等一系列工程施工技术难题;设计建造了现代化发射塔架。
实现了生态型环保型集约型发射中心建设的突破,为保护海南当地的生态环境,文昌发射中心全面采用,液氢、液氧、航空煤油等无毒无污染新型推进剂,对两型火箭垂直转运轨道进行集约化设计。实现了低温推进剂大流量加注和大容量储运技术的突破,自主研究设计大直径真空绝热管路、真空绝热阀门和大流量液氧泵,制造了国内最大的300立方米液氢真空绝热贮罐,和330立方米液氧贮罐。实现了全新火箭测试发射流程的突破,长征五号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均采用“新三垂一远”测试发射模式,能够减少发射区工作时间,简化流程并提高工作效率。
全球共有几十个航天发射中心,但是文昌航天项目这种,具有多功能大型发射场配套区的航天发射中心,普天之下堪称首屈一指,建成后的文昌航天主题城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科技服务功能,主要有航天科研协作楼、接收演示中心,以及可容纳2000人的航天会议中心;二是娱乐功能,占地面积70至90公顷的主题公园,每天可接待游客2万人次,同时还有娱乐、餐饮、购物等商业设施配套;三是设备休闲功能,包括航天商务酒店 度假村以及酒店式专家公寓等,占地约40公顷;四是生活配套功能,占地50至60公顷的航天生活居住区,将为在本地生活、就业的1.7万人提供居住设施。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就拟定在海南建造火箭发射场,无奈当时的国力不足,军事经济能力薄弱,建造沿海发射场容易受到袭击,因此只能作罢,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得益于强大的国防,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外部威胁,可以放心大胆的,在沿海地区建造起世界一流的航天发射中心,而这,也是我们综合国力强盛的另一种体现。
为什么中国的战略核潜艇会有龟背?
4月23日,我国海军长征-18号战略导弹核潜艇和075两栖攻击舰海南号、055大型驱逐舰大连号一起交接入列,很多资深军迷都说,那一天导弹核潜艇才是主角。
战略导弹核潜艇是一个国家的海基核力量基础装备,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战略核潜艇的龟背越小越先进。事实确实如此,但是我们发现,最新服役的长征18号核潜艇还是有龟背,那为什么我国不把龟背设计的小一些呢?这里有技术的问题,也有理念的问题。
图为4月23日交接入列的长征-18号战略导弹核潜艇。
从技术上来看,全球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做到让核潜艇完全没有龟背,只是想方设法让龟背更小一些。为何非要缩小龟背呢?因为潜艇毕竟还是在水下作战的舰艇,其艇体外形越接近水滴形状,就越能符合水流的特征,越能把自己融入到大洋背景噪音之中,从而提高隐蔽效果。而龟背越大,潜艇航行的阻力就越大,继而产生的水流撞击、摩擦也就越多,噪音也就更大,不利于潜艇的隐蔽。
图为我国海军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搭载12枚巨浪系列潜射洲际导弹。
从技术上看,缩小潜艇的龟背无外乎两条技术路线,一个是扩大艇体的直径,一个是缩小导弹的尺寸。战略核潜艇的龟背主要因为战略导弹本身尺寸就很大,比如说俄罗斯的布拉瓦弹道导弹,本身就有11.5米的长度,加上支撑导弹的底座高度,以及艇体的厚度,潜艇的直径最起码要达到14米,才能够把弹道导弹的长度给抵消掉,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战略核潜艇的耐压艇体直径要达到14米以上的原因。
图为094G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可见其隆起的巨大龟背。
现在技术好了,可以依靠大型卷板机直接把潜艇的耐压艇体一次性压制成形,在苏联时期,一开始没有如此先进的制造技术,但是也不想要潜艇的龟背,于是就使用了特殊的双层耐压艇体技术,也就是在潜艇的内部是一圈耐压艇体,导弹舱段就布置在里面,然后再在整个外层套上一圈耐压艇体,使用焊接技术组合起来,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潜艇的噪音,提高潜艇的生存能力,诞生了全球最大的核潜艇台风级,吨位高达40000多吨。
对于如今的我国而言,自然不需要台风那么大尺寸和吨位的战略核潜艇,但是我国的战略核潜艇却大都有龟背。我国的战略核潜艇吨位较小,虽然我们无法得知确切吨位和直径,但是一般公开媒体都预计094G型战略核潜艇的吨位是1万多吨,和美俄2万多吨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比起来,吨位要小很多,同时尺寸也小一圈,尺寸小就无法把弹道导弹完全包裹在艇体之内,只能依靠龟背来封闭导弹舱段。
图为并列航行的2艘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
那为何我们不制造那么大直径的导弹舱段呢?一个是卷板机的问题,在094设计成型的时候,我国当时并没有超过14米直径的卷板机技术,现在当然完全不同了,我国早已经研发成功16-20米级直径的大型卷板机,但是要应用到核潜艇建造领域,还需要等到096战略核潜艇了,而096战略核潜艇要公开出来,起码还需要好多年,我们现在看到的094只能代表10多年前我国海军的技术水平。
再者,我国战略核潜艇的使用理念也和美俄不太相同。美俄都是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因此战略核潜艇有时需要前出大洋部署,虽然其导弹射程足以保证潜艇在本国海域发射导弹,就能打击到对方,但是能够更加接近敌人的国土,就能更加提高精准度和打击的速度,对于打击的突然性也有帮助,给敌人的反应时间更短。因此美俄的战略核潜艇需要在护航支持下前出大洋作战,极为优异的静音性是刚需,是提高生存度,保障打击成功的关键。
图中可见094G型核潜艇的龟背是从指挥围壳开始逐渐隆起,而不是俄罗斯那样直接隆起。
而我国的战略核潜艇并不需要执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我们的核武器战略是防御性的,是核反击战略,因此战略核潜艇更多时候是需要在自己防御坚固的近海堡垒海域作战,比如在南海、东海这些地方,依靠导弹较长的射程来执行核反击,以战止战,在这个局面下,潜艇只要能够完成最基本的反击任务,就算是达到了标准,生存力虽然也强调,但是并不需要追求极致。等到我国战略核力量进一步增强,有条件进行前出大洋核打击的时候,再研发小龟背的核潜艇也来得及。
再者,我国给094G战略核潜艇的龟背也进行了一些流线型处理,比如在指挥围壳前端使用填角结构,在指挥围壳的前向顶端进行了切角处理,龟背的隆起从指挥围壳前端就开始了,以平顺的阶梯方式在指挥围壳的后端慢慢推高起来,这样核潜艇因为龟背造成的航行阻力就被最大限度的削减掉,进而也降低了核潜艇的噪音,提高了航行速度和生存力。
图为全球最先进的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可见他也有龟背,只不过要小很多。
最后,凭借我国海军的技术进步,未来我国肯定会用上尺寸更小的战略导弹,以及直径更大的耐压艇体,这些都没有技术瓶颈,我国的大直径卷板机已经应用多年,比较成熟了。只要有作战需求,有研发的必要,我想在096型战略核潜艇上,应该就看不到这么大的龟背了,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蓝鲸二号是不是我国最大的潜艇?
不是。是我国最大的钻井平台。
初秋时节,海风习习,在山东烟台的芝罘湾畔,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雄伟地矗立在码头上。
“蓝鲸2号”是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
这座以海上巨兽“蓝鲸”命名的海工巨无霸由中集集团全资子公司——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自重43725吨,有37层楼高,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作业,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海上钻井平台被称为“流动的国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实力和发展方向。
10年前,中国还完全没有自主制造海上钻井平台的能力。目前,中国在该领域已达到完全自主化,其中超深水钻井平台的超厚钢板、钻井闭环技术更是世界首屈一指,推动了中国海工行业的跨越式发展。2017年5月,“蓝鲸1号”在南海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产气总量超过30万立方米,产气时长、产气总量,双双打破世界纪录,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国重器”的实力。
哪些高中生可以报考?
感谢邀请!
目前,我国军事院校共有43所,分为全军院校和军兵种院校两大类,其中全军院校两所: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军兵种院校35所,分属解放军五大军种:海军、陆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火箭军;武警部队6所。
这里说一下武警部队,2018年一月一日起,武警部队不再属于解放军序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实行中央军委-武警部队-部队领导指挥体制。武警部队职能属性不变!
所以,也有我国目前共有六大军种的说法。
这里,老马为您列出,军改以后,目前我国的43所军校名单,供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这43所军校,并非全部都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进行招生。2021年,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进行招生的,共有27所军事院校。
这里,老马为您列出,这27所高校的名单,以及它们在2021年的招生计划数量情况,供参考。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这27所军校,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直接进行招生,但它们的成绩要求较高,自2021年起,必须要达到本身的一本线或者特殊类型录取线。
如果是成绩不太理想,又很想到军队的话,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还有一种方式:定向培养士官。
知识点:是部队依托地方院校的优势专业资源,军地双方共同为部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士官人才。
个人认为,定向培养士官,优缺点都很突出:优点在于低分也可以实现军营梦想,很多定向培养士官的录取分数,往往在三百多分、四百来分的样子;缺点在于,定向培养士官,属于专科;前两年半在地方高校就读,需要缴纳学费生活费等相关费用,不办理入伍手续;只有入伍实习(半年)合格之后,才办理入伍手续,享受士官待遇。
目前,我国有定向培养士官招生院校49所,它的志愿填报批次,在高职高专提前批。
文章最后,提醒一下:想要报考军校的话,由于它在本科提前批招生,每个省份,提前批志愿填报规则是不一样的,这方面,要留意本省教育厅或者省考试院所发布的2022年高考工作相关通知,千万不要搞错。
预祝2022年的考生,都能够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乌克兰入籍中国的专家有多少人?
乌克兰大约有200多名专家加入中国国籍。苏联解体后,至少200多名乌克兰专家自愿来到中国发展,深度参与了中国航母技术发展、新型潜艇的建造、运20的设计,甚至是航天航空领域新材料的研制和特种焊接技术等尖端领域。
他们总计参与了中国多达2000多个科研项目,是中国军工技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