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何时打开,西安兵马俑和秦皇陵在一起吗

天美资源网

秦始皇陵墓何时打开,西安兵马俑和秦皇陵在一起吗?

秦始皇陵墓和兵马俑是在一起,兵马俑是作为陪葬品埋入随葬坑内的,秦始皇陵墓不是个小山。兵马俑在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假如有一天条件成熟?

要挖秦始皇陵是毋容置疑的,但前提条件必须是条件技术成熟的情况下。或盗墓或考古因素,造成不可估量的,不可弥补的损失,特别是珍贵文物,这方面的事例太多太多。因为许多葬品(书画、丝绸类等)在地下相对密闭环境下,完好如初,一旦挖开遇到空气,就会氧化,变得脆弱不堪,甚至损毁,令人惋惜。因此对有大量陪葬品的皇陵的考古要慎之又慎。

秦始皇陵墓何时打开,西安兵马俑和秦皇陵在一起吗

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统六国,千古一帝。千秋功过,更是褒贬不一,纵说纷纭。据说建造秦始皇陵动用了七十二万人之多,耗时三十七年之久才完成这项声势浩大的工程。让世人对其充满了神秘感,总想一探究竟。单一个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就让世界惊艳,秦始皇陵的宏大可见一斑。秦始皇陵个体庞大,相当于N个足球场。据考证,皇陵内布满大量的水银,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可供始皇帝在地下继续巡视江山,保佑万世基业。汞气体可以让陵中的尸体和陪葬品,保持长久不变质,汞是剧毒物质,会让盗墓贼望而却步,从而更好的保护皇陵。一举三得,真可谓用心良苦。

现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相信在将来这些考古技术难题会一一得到解决,帮世人解开秦始皇陵的神秘,究竟皇陵里会有什么奇珍异宝,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为什么两千年来没有一个朝代的人挖掘秦始皇陵?

两千多年,秦始皇陵在每一个朝代都遭遇了盗墓挖掘,史书上也有记载,基于上述事实,我认为不有没有一个朝代的人挖掘秦始皇陵,而是没有一个朝代的人挖掘成功秦始皇陵更准确些。如果硬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一直在努力,始终没挖成!”

先看传世文献怎么说的:

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史记·高祖本纪》

秦始皇葬于骊山,二世末,天下盗贼掘其墓。——《论衡·死伪》

关东贼发始皇帝墓,中有水银。——《太平御览》引《皇览》

始皇葬骊山,……奢侈太过,六年之间,为项籍所发。……放羊儿堕羊冢中,燃火求羊,烧其椁藏。——《太平御览》引《三辅故事》

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水经注·渭水下》

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汉书·刘向传》

再看考古资料怎么说的:从出土的遗迹表明,1号坑的焚烧、破坏比较严重。木构建筑大都变成了炭迹或灰迹;并在焚毁前曾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许多兵器和车马器被拿走,很多陶俑被打碎。这不像是私人盗掘者所为,似与重大的政治变故有关。另外,俑坑的底部普遍覆盖着厚6-44厘米约可分为10-14层的淤沙和淤泥;还发现竹篾的编织物及绳索被焚后的炭迹。这都说明1号俑坑构筑后时间不久即被焚毁。……始皇陵园范围内至今地面上仍堆积着很厚的被烧过的残砖碎瓦及炭灰与红烧土遗迹。看来,1号兵马俑坑可能是在公元前207年被项羽焚毁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1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最后看历史学者怎么说的:从许多现象判断,项羽军事集团或所谓“关东贼”、“关东盗贼”对秦始皇陵园可能确实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焚劫,而“牧火”传说即使属实,也只是局部的破坏。据一些考古工作者分析,这两方面的破坏,都没有使秦始皇陵的核心部分——地宫受到损害。秦始皇陵周围考古钻探所获资料表明,地宫上口的外围墙即方城以及通向地宫的墓道至今还没有发现足以通向地宫的盗洞。1980年,发掘秦始皇陵西侧铜车马从葬坑时,在坑的东壁发现2个已经填塞了的盗洞,但是深度不到9米,连通道上侧室的铜车马都未能发现,距离地宫还相当遥远。——王子今《论秦汉盗墓及相关现象》结论就一句话,秦始皇陵确实被人盗掘过,只不过没有挖到地宫而已。地宫是皇陵的核心部分,但不代表是皇陵的全部。

于是,这个问题就容易掰扯了,由没有人挖转换成现实状态中的挖不成,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大家都知道那里面埋有无数的珍宝古董,随便的都价值连城,这决定了不管是那个朝代的人,挖的动力是有的,而且很充足。

面临的实际困难:

一是难在无处下手。秦陵面积太大,盗墓贼根本找不到入口。秦陵面积大约56平方千米,相当于78个故宫这么大,里面按照咸阳城布局来建造的,分内城和外城,光陪葬墓坑就有600多个,这就可以看出秦始皇陵的规模是多大,在这么大的地宫建筑中要找寻进入地宫的入口,依靠封建时代的技术手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二是难在技术落后。秦陵建筑之坚实,一般技术是打不开的。整个秦陵分四个层次,地下宫城、内城、外城,以及外城以外。每一层建筑都十分坚厚,仅地宫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经验证,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而且地宫离地面很深,这样坚实的地下宫殿,一般人如何破得了。地宫核心区域是用铜水封堵的,可谓是固若金汤。

三是难在人命关天。秦陵自身所具有的防范手段。在修建秦陵的时候,必然会想到被盗的可能性,所以在秦陵修建时,自身设置上就有反盗装置,那就是伏弩射杀、自动弹射的利箭和弓弩。《史记》记载: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同时,在关闭入口的时候,将工匠全部活口坑杀,避免了知晓的人存在。还有就是地宫里有大量的水银,水银本来就有毒性,如果盗墓者进入后,容易被水银的毒气所毒,一毒毙命。

秦始皇陵墓多大?

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近78个故宫。而大家关注的"秦陵",即陵墓地宫及封土,高近八十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考古专家推断陵墓室底面积1.92万平方米,相当于48个国际标准的篮球场。此外还有大量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佣坑、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足见其大。

秦始皇陵什么时候能够开发?

1974年2月,一群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世界最大的地下王国展露在世人面前。至今40年过去了,关于秦始皇陵地宫何时打开却一直没有答案。

秦始皇陵地地宫为什么不能挖? 神秘诱人的秦始皇陵地宫,一直令世人关注。不久前,着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为打开秦陵地宫算起了一笔经济账,他说;“如果打开秦始皇陵,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可达25亿元人民币。”这是好大的增长点。于是,又引发了一场“尽快发掘秦陵地宫”的大讨论,经检索,力主发掘秦陵地宫的理由有如下种种。

一曰“资源浪费”论,认为秦陵如果不加发掘,只是黄土一堆,对旅游资源也是一种巨大浪费。要打开才有价值,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如果永远不打开,等于没有价值。

二曰“激励自豪”论,认为发掘秦陵可以吸引国民的目光,并带动全民参与,凝聚民心,随之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情与关注,同时还可以吸引世界优秀的专家和科研机构献计献策,对于向全世界弘扬中华文化,对于培养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大有好处.

三曰“证实文献”论,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对秦陵地宫有所记载,如说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墓室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使之流动灌输;令工匠制作弩机弓箭,以防盗墓之贼,等等。打开地宫,以证实《史记》记载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四曰“有效保护”论,认为秦陵如果不及早发掘,地宫里的文物只会逐渐腐烂,因为地宫浸水是很常见的事,同时还有其他不测和不知因素的存在,让其一直深埋地下又何谈保护?惟有发掘,才能有效保护。

五曰“阶段发掘”论,认为对于打开不打开秦始皇陵,并非完全是技术问题,打开后到底需要怎样的技术,谁能说清呢?惟有阶段性地渐进式发掘秦陵,方可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研究所需要的保护技术,做到“有的放矢”。

六曰“学习外国”论,认为外国有发掘帝陵的经验,值得借鉴,有的还以埃及的金字塔的发掘为成功的典范,既弘扬了文明,又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七曰“满足民意”论,认为始皇陵是一座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国”。那幽深的地宫更是谜团重重,地宫形制及内部结构至今尚不清楚,千百年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猜测与遐想。如今民众有十分强烈的动机和愿望,不能不考虑这一民意。面对以上种种议论,考古界人士说,秦始皇陵墓是不是打开?什么时候打开?不是由经济学家,或是部分民众的意愿所决定的。考古,毕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考古发掘工作,也是非常复杂的工程。

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研究员说:“在当前的环境下,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构成发掘秦始皇陵墓的借口。以发掘帝王陵墓为切入点,以文物带动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观点,是一种幻想,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此生也许看不到地宫的秘密,但仍愿把一生献给秦始皇陵的考古事业!”秦始皇陵,打开不打开,你是怎么看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