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这是怎么写出来的?
这三个守恒的最大应用是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式。 1、电荷守恒即溶液永远是电中性的,所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例: NH4Cl溶液:c(NH+ 4)+ c(H+)= c(Cl-)+ c(OH-)2、物料守恒即加入的溶质组成中存在的某些元素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由于水溶液中一定存在水的H、O元素,所以物料守恒中的等式一定是非H、O元素的关系。 例: NH4Cl溶液:化学式中N:Cl=1:1,即得到,c(NH+ 4)+ c(NH3•H2O) = c(Cl-)3、质子守恒即H+守恒,溶液中失去H+总数等于得到H+总数,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出。 例如: NH4Cl溶液: 电荷守恒:c(NH4+) + c(H+) = c(Cl-) + c(OH-) 扩展资料物料守恒可以理解为原子守恒的说法。就是说“任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等的原子,就是元素守恒)和数量分别保持不变”,可以微观地应用到具体反应方程式,就是左边带电代数和等于右边。其中的也可以理解为原子核,因为外围电子数可能有变,这时候可以结合电荷守恒来判断问题。可以微观地应用到具体反应方程式,就是左边(反应物)元素原子(核)个数种类与总数对应相等于右边(生成物)(当然也不会出现种类不同的情况)。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质子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1、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2、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3、除六大强酸,三大强碱外都水解,多元弱酸部分水解。产物中有部分水解时产物4、这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多少,离子前写几。
hclo质子守恒方程式?
h+=cl-+clo-+oh-
质子守恒即溶液中质子转移总量相等.我定义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叫做堿,能够提供质子的物质叫做酸,那麼质子守恒简单来说就是:酸所失去的质子总量,等於堿所接受的质子总量.
质子守恒即溶液中质子转移总量相等.我定义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叫做堿,能够提供质子的物质叫做酸,那麼质子守恒简单来说就是:酸所失去的质子总量,等於堿所接受的质子总量.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是什么意思?
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电荷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
电荷守恒
⒈ 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⒉ 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例:NaHCO3 溶液中
C(H+)+C(Na+)=C(HCO3-)+2C(CO32-)+C(OH-) 这个式子叫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⒈ 含特定元素的微粒(离子或分子)守恒 ⒉ 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微粒比守恒 ⒊ 特定微粒的来源关系守恒
例1:在0.1mol/LNa3PO4溶液中:
根据P元素形成微粒总量守恒有:〔PO43-〕+〔HPO42-〕+〔H2PO4-〕+〔H3PO4〕=0.1mol/L
根据Na与P形成微粒的关系有:〔Na+〕=3〔PO43-〕+3〔HPO42-〕+3〔H2PO4-〕+3〔H3PO4〕
根据H2O电离出的H+与OH-守恒有:〔OH-〕=〔HPO42-〕+2〔H2PO4-〕+3〔H3PO4〕+〔H+〕
例2:NaHCO3 溶液中
C(Na+)=C(HCO3-)+ C(CO32-)+C(H2CO3) 这个式子叫物料守恒
质子守恒
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
NaHCO3 溶液中
存在下列等式
C(H+)+C(Na+)=C(HCO3-)+2C(CO32-)+C(OH-)
C(Na+)=C(HCO3-)+ C(CO32-)+C(H2CO3)
方法一:两式相减得
C(H+)+C(H2CO3)=C(CO32-)+C(OH-) 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
方法二:由酸碱质子理论
原始物种:HCO3-,H2O
消耗质子产物H2CO3,产生质子产物CO32-,OH-
C(H+)=C(CO32-)+C(OH-) -C(H2CO3)即C(H+)+C(H2CO3)=C(CO32-)+C(OH-)
关系:剩余的质子数目等于产生质子的产物数目-消耗质子的产物数目
直接用酸碱质子理论求质子平衡关系比较简单,但要细心;如果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则比较麻烦,但比较保险
又如NaH2PO4溶液
原始物种:H2PO4-,H2O
消耗质子产物:H3PO4,产生质子产物:HPO42-(产生一个质子),PO43-(产生二个质子),OH-
所以:c(H+)=c(HPO42-)+2c(PO43-)+c(OH-)-c(H3PO4)
你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立验证下.
化学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是什么?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特点是一边全为阳离子另一边全为阴离子,系数为所带电荷数)在硫化钠溶液中c(Na+)+c(H+)=2c(S2-)+c(HS-)+C(OH-)
2、物料守恒:就是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特点是一边都含有一种元素,另一边都含另一种原始的元素,系数和原始组成中两种元素的个数比有关)c(Na+)=2c(S2-)+2c(HS-)+2c(H2S)
3、质子守恒:水电离的特征是c (H+)= c (OH-),可有上述两种守恒相加减得到。
c (OH-)=c(HS-)+2c(H2S)+c(H+)
强酸强碱的质子守恒?
首先,你要明白,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两个式子之和,就一定是质子守恒,至于你没写出来质子守恒,只能说明你暂时不会写。以下我详细解释一下质子守恒该怎么写: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溶液中酸碱反应的结果是有些物质失去联系质子,有些物质得到质子。质子物质即碱得到质子的量与失质子物质即酸失去质子的量应该相等,这就是所谓的质子平衡。高中所说的质子平衡很简单,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数量相等。这样固然好理解,但是在共轭体系或者多组分质子转移的问题上面就不好写了。这时候我们要弄清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我们选取的一些酸碱组分,我们称他为参考水准。而且在多元酸碱中,组分质子转移数目超过一种,质子量的平衡浓度前要乘以相应的系数。我不太会打离子符号,我就简单的举个例子,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我们如果以强碱即氢氧化钠醋酸和水作为参考标准的话,质子条件式为钠离子加氢离子等于醋酸根离子加氢氧根离子。如果是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那么可选盐酸即强酸醋酸根离子和水为参考标准,质子条件式可以写为醋酸加上氢离子等于氯离子加上氢氧根离子。至于你的这一题也是一样,以硫酸,铵根离子和水做参考标准你就会写出这样的质子守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