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习俗和诗句?
在我们印象中,只有放假的节日才是我们很高兴去记住的节日。这样归纳的话,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5个。
一是春节时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习俗:办年货、祭灶、扫尘、贴对联、年画、吃年夜饭、放鞭炮、守岁、发红包诗句:《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翻译: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二是元宵节时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习俗: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诗句:《上元夜六首·其一》唐代: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翻译: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三是清明节时间:公历4月5日前后,春分后第15日习俗:禁火、祭祖、插柳、踏青诗句:《清明日对酒》宋代: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翻译: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四是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习俗: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挂五彩绳、放风筝诗句:《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翻译: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五是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日习俗:吃月饼、赏月、喝桂花酒、赏灯诗句:《中秋月》宋代: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翻译: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56个民族都有什么节日?
1、阿昌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会街节农历九月初十、泼水节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撒神农历七月初一、尝新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2、布依族: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
3、布朗族: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泼火节农历二月十九日。
4、白族: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日、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渔潭会农历八月十五日、保安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5、朝鲜族: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上元节农历正月初五、寒食节农历四月初五、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6、赫哲族:赫哲年农历正月初一。
7、回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8、基诺族:打铁节农历一月、火把节农历六月。
9、京族:哈节农历六月初十。
10、德昂族:泼水节农历四月十五日。
11、东乡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12、侗族:芦笙节农历六月至九月、侗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斗牛节农历二月、吃新节农历六月至七月。
13、独龙族:卡崔哇农历十月中下旬。
14、俄罗斯族:复活节公历三、四月。
15、鄂伦春族: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16、鄂温克族:米阔鲁节农历五月二十二日。
17、高山族:新年祭农历十二月。
18、仡佬族:灯杆节农历正月初一、仡佬节农历三月初三、尝新节农历六、七月。
19、哈萨克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20、拉祜族:库扎节傣历三月、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尝新节傣历十二月。
21、黎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
22、傈僳族:收获节农历九月、澡塘节农历正月初三、过年节农历正月初一、刀杆节农历二月初八
23、珞巴族:旭独龙节藏历二月、隆德节藏历四月。
24、满族:颁金节阴历十一月十三日、庙会农历四月。
25、景颇族:目脑节农历正月十五日。
26、柯尔克孜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诺劳孜农历正月初一。
27、达斡尔族:春节(阿涅)农历正月初一。
28、傣族:泼水节傣历六月六日、开门节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
29、苗族:龙船节农历五月二十四、吃新节农历六月初六、赶秋节农历九月。
30、仫佬族:依饭节农历十月、后生节农历正月或七月。
31、纳西族:正月农具会农历正月二十日、三月龙王庙会农历三月十五日、七月骡马会农历七月十五日。
32、怒族:鲜花节农历三月十五日。
33、普米族:大过年农历正月初七、大十五节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尝新节农历九月、转山节农历七月十五日。
34、土家族:过赶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祈禳节农历正月初三、牛王会农历八月初八、擂台会农历二月初二。
35、土族:火神节农历正月二十九日、端阳农历五月初五。
36、佤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播种节农历三月十五日、新米节农历七、八月。
37、维吾尔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努鲁斯节伊斯兰教历八月十四日。
38、乌孜别克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
39、锡伯族:春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至次年正月初二。
40、毛南族:庙节农历五月、南瓜节农历九月初九。
41、蒙古族:蒙古族新年农历正月初一、那达慕大会农历七~八月。
42、苗族:苗年节农历十月初五、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
43、门巴族: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望果节藏历八月间。
44、羌族:羌族大年农历正月初一、青苗会农历三月十二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
45、撒拉族: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46、畲族:分龙节农历五月十五日。
47、水族:借额节农历九月、卯节农历五、六月。
48、塔吉克族: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迄脱迄迪尔爱脱节农历三月间。
49、塔塔尔族:肉孜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三十日。
50、瑶族:圣纪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尝新节农历八、九月。
51、彝族:歌节农历三月初三、二月八农历二月初八。
52、裕固族:送年节农历三月初七、春节农历正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53、藏族: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望果节藏历八月间、雪顿节藏历七月一日。
54、壮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
55、哈尼族:十月节农历十月初一、六月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56、汉族:除夕(春节)农历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
你家乡有什么习俗?
中国的节日包括法定的和民间相传的纪念日、欢庆日。中国的节日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下面列举一些大家熟知的并且比较认可的节日
一、阳历节日
1、1月1日:元旦节
2、3月8日:妇女节
3、3月12日:植树节
4、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
5、5月1日:劳动节
6、5月4日:青年节
7、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国家未规定,仅民众和商家在推崇此节日)
8、6月1日:儿童节
9、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国家未规定,仅民众和商家在推崇此节日)
10、7月1日:建党节
11、8月1日:建军节
12、9月10日:教师节
13、10月1日:国庆节
14、11月11日:单身节(国家未规定,仅民众和商家在推崇此节日)
二、阴历节日
1、正月初一:春节
2、正月十五:元宵节
3、阳历4月4日~4月6日其中的一天:清明节(清明节实际是按农历来推算的)
4、五月初五:端午节
5、七月七日:七巧节(现在民间习惯称之为中国情人节)
6、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也称鬼节)
7、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8、九月九日:重阳节
9、十二月初八:腊八节
10、十二月二十三:小年
三、国家法定的节日
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四、民间重视的节日及习俗
1、春节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我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在春节时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祭祀祖先、除旧迎新、接福纳庆、家人团聚为主要内容。人们在春节这一天不管在外地还是本地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年三十下午后人都要带上水果、食品、香纸等祭品去给过世的祖先上坟祭拜,北方人还有下午吃拉魂面、晚下十二点吃饺子的习俗。家长要给家人发押岁钱,晚上睡觉时压枕头底下,预祝新年发大财。大年初一后辈要给家族中各家长辈磕头拜年、长辈也会给小孩子发押岁钱,图个吉利。
2、清明节
我国的清明节习俗有:扫墓、禁火、踏青、插柳、荡秋千。我们常见的清明节习俗活动就是扫墓祭祖。清明节祭祖和春节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清明节祖先坟上可以动土,坟头有不坑洼的地方可以填土修补,铲除杂草。然后放上祭品,献上一束鲜花,燃烧纸钱,砖头祭拜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3、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各地的过法也不尽相同,有划龙船、食粽子、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饮用雄黄酒、吃五毒饼,以及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4、中秋节
中秋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祭月节、月夕、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习俗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祭月活动。设上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在月下,全家人面向月亮那个方向,红烛高燃,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份数要和全家人数一样多,包括在家的和在外地的都要算上,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五、可以送礼的节日
元旦节、妇女节、儿童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单身节、七巧节。
这些节日都可以送礼,根据不同的节日,不同的送礼对象,选择合适的礼物送礼,这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适逢节日送礼图的是喜庆,有祝福的含义。
六、一般不送礼的节日
1、 清明节、中元节(鬼节),这两个节日在民间习俗中是不可以送礼的,因为都是祭祖的节日,基本都是家族人员在一起祭拜先祖,这个时候送礼表示不吉利。
2、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这几个节日都是国家鼓励人们辛勤劳动的节日,哪有时间送礼呀。
3、 腊八节,小年,这两个节日民 间习俗都是在自己家过的,不外出,所以也就不存在给别人送礼。
4、消费者权益日、建党节、建军节,这几个节日一般都是国家组织实施的,民间基本不会过的,所以也不会送礼。
我国有哪些传统的节日?
春节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元宵节在农历的正月十五;春龙节在农历的二月初二;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中秋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重阳节在农历的九月初九;腊八节在农历的腊月初八;小年在农历的腊月二十三;除夕在农历的腊月三十。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次序分别有: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春节意味着一年的开始,也是对过去一年的告别,这一天外出的游子纷纷回到家中,享受团圆的喜庆。
二、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三、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
五、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现今又被叫做中国情人节。
六、中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这一天,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七、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现今重阳又赋予了敬老和孝老,为敬老节。
八、冬至节
冬至节是按节气来定,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这一天人们会烹食许多美食,如北方的饺子南方的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