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之债,什么是法定之债和意定之债?
主体法应该类似于组织法之类的吧,是对一定法律关系下的主体进行规制的法律,比如商事组织法中的公司法,又如行政组织法中的各个国家机关的组织法。
行为法相对于主体法,是规定主体的行为的。如商事行为法中的反垄断法,又如行政行为法里的行政处罚法等。
法定就是指法律规定的内容。而意定则是由当事人根据意思自治约定的内容。如法律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动产所有权转移依交付。法定的内容就是一般情况下动产所有权转移依交付,而当事人意定的内容可以优先适用,以排除法定内容的适用。在民法等司法领域,除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很多内容都可以由当事人约定解决的,这是私法自治的体现。
起诉不当得利有几种方法?
1、当事人可以在收到法院送达诉讼文书之日起,十五天内根据实际诉讼内容,提交答辩状;
2、按照传票指示的时间、地点出庭参加诉讼;
3、搜集有利于答辩的证据,在举证期内递交给法院。
不当得利审判思路?
不当得利的审判思路简单讲,把握其构成要件:
一是得利有无法律根据,二是得利人是否取得不当利益使他人受损。
审查时要以查明案件事实为前提,首先明确得利有无法律上的原因或法律上的权利,再判断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由于不当得利常常基于基础法律关系而产生,不免产生得利人“合法占有”和“不当得利”并存的情形。
因此,即使得利人占有利益具有依据,法院仍需进一步查明相关的案件事实,才能准确判断得利人占有的利益是否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以及符合约定的具体占有范围。
超出当事人合意或法律权利范围的利益部分,即构成不当得利,得利人应予返还。
不当得利的典型案例?
甲在餐厅吃饭时,服务员误将他人点的一道“蒸熊掌”(价格为500元)上到甲的餐桌上,甲见状未声张快速将其消灭干净。
甲的财产虽未积极增加,但应认定为财产消极增加(换言之,节省了费用),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甲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
不当得利100万判多少年?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恃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严重不严重,要看其非法经营的业务和金额大小,非常复杂。
100万的,倾向于是情节特别严重的,因此很有可能是5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