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三期,历史上飞将军自重霄入中的飞将军指的是谁?
作为广州起义和平江起义的领导人之一,黄埔三期的黄公略将军如果不是过早牺牲,建国后的军衔当以大将起步,封帅亦有可能。而伟人对其军事才能的器重,更是溢于言表,多次在革命诗词中予以表现,“飞将军自重霄入”不过是其中之一而。
(黄公略)
说到黄公略的军事地位,不妨可以论起井冈山时期伟人的“三骁将”,按级别顺序应该是黄公略、伍中豪和林彪,其中前两位都是英年早逝,而林彪最后成为十大元帅排名第四的军事家,也反证了黄公略在早期红军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红军领导层的重视程度。
其实还不够准确,再朝前探究的话,红军早期三大著名战将应该是王尔琢(黄埔一期)、黄公略(黄埔三期)和伍中豪(黄埔四期),林彪是排不进前三甲的。也正是王尔琢和伍中豪的先后牺牲,林彪才有机会成为红28团的团长,一支1900人的红四军核心战斗力所在。
(王尔琢)
黄公略将军是湖南湘乡人,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骁勇善战。当年在老蒋的眼里,井冈山红军是分为两大部分的,即“朱毛”和“彭黄” ,并且分别开出了50000大洋的悬赏,而这个“黄”当然就是黄公略。因为平江起义的三位主要领导人为彭总、黄公略和騰代远,黄公略自然也是红五军早期的主要首长,历任红五军副军长、红六军军长和红三军军长。
黄公略入党时间比彭总还早一年,在他的领导下,1930年7月新组建的红三军(由红六军改编,下辖三个纵队5000余人,隶属于红一军团)逐渐成为与红四军(林)、红五军(彭)并列的三大主力部队,在粉碎敌人前三次围剿的战斗中,功勋卓著。可能大家对红三军的战史不够了解,以下简略介绍:
(早年黄公略)
第一次反围剿,黄公略率红三军直捣第18师师部,彻底打碎了敌张辉瓒所部的防御体系,为龙冈大捷和活捉张辉瓒立下奇功。第二次反围剿,与红四军珠联璧合,一举消灭敌28师和47师的一个旅,痛快淋漓击破敌人的“会剿”。
第三次反围剿,黄公略率红三军独战老营盘,全歼蒋鼎文第9师的一个整旅,让这个蒋系“八大金刚”之一落荒而逃。对这样一位红军骁将,伟人也从不吝惜笔墨,黄公略是诗词中第一位被赞颂的将领,时间是1930年7月。
(红军时期的彭总)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全文如下: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滕代远将军)
而题目中的词句则出自第二次反围剿战后,当时敌人以20万兵力“围剿”江西苏区,红一方面军以3万余人奋起迎战,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取得“东固大捷”,一举全歼敌公秉藩28师,生俘9000余人,公秉藩化装仅以身免,红军趁势再横扫700里,彻底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东固战役中黄公略红三军将阻击战变为伏击战,并以突然、迅猛的动作打乱敌军指挥系统,为全歼公秉藩师立下了赫赫战功。
特别是黄公略率军自山上“从天而降的英姿”,给在白云山指挥战斗的伟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赞不绝口称为“飞将军”,并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围剿”》一词中写道: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红军时期的彭总)
岂料天嫉英才,东固大捷仅仅两个月后,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战斗,部队转移途中,于江西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轰炸和扫射,指挥干部战士隐蔽的黄公略不幸身中数弹而重伤,不久壮烈牺牲,年仅33岁。伟人大为痛惜,在黄公略的追悼会,再用一副对联评价了黄公略将军的一生: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如何看待电影无问西东?
100年的清华校史,融化在四个时空里的情绪里,四组人物细致地爱学术、爱国家、爱真情、爱善良,竟生出一股“赤子”般的热血浪漫,即使面对的是抉择、战乱、诋毁、尔虞我诈的残酷现实,也要将这份热血浪漫进行到底。《无问西东》不枉这长达近6年的漫长等待,你会因为这部电影,爱上心里那个真正的自己——就像片中那些有过可贵青春的年轻人一样,“只问深情,无问西东”!
第一个时空在1920年代末期,陈楚生演清华的莘莘学子吴岭澜就连从未有过大银幕演出的歌手陈楚生的亮相,都显得恰如其分——在1920年代末期的青青校园,在文人救国的时代,这不就是那个时代该有的文人气质吗?陈楚生演的清华学子吴岭澜起初由于偏科而困惑,独处的寂寞浪漫感是从内心发出的时代呐喊,是一种沉默的力量。直到当他看到泰戈尔与一众文人前辈为清华学子做诗歌演讲的当口,这个一直纠结着“什么是真实”这个问题的忧郁学子终于豁然开朗,找到了真我。
吴岭澜终于参悟了“真实”的真谛就像梅贻琦先生(祖峰)对他说的“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了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如吴岭澜般在迷雾中的莘莘学子的确需要一位睿智长者的一句不经意的名言来唤醒,而这位年长智者正是他的师长,1931-1948年期间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祖峰演的梅贻琦先生形神兼备四个时空四组人物完成了完美的“起承转合”——第一时空的陈楚生是“基石”,那第二时空1930年代末期,王力宏演的沈光耀就是“基调”担当。这可能是最适合王力宏的角色——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少年英雄,让力宏和他演的沈光耀从始至终都自带光环。
第二个时空在1930年代末期,王力宏演西南联大的少年英雄沈光耀1938年,由于战争的原因,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一起创建了西南联合大学。正是身处于如此恶劣的环境,王力宏演的广东籍学生沈光耀成了西南联大的一名学子,他在面对战火纷飞不畏危机依然在山坳里上课的老师,内心燃起了一团热血的青春之火;但同时,他也要面对母亲(TVB老戏骨米雪)的泪眼相逼,原本内心交战的沈光耀收起了这颗“赤子之心”。
在传统又现代的母亲面前,原本内心交战的沈光耀收起了赤子之心直到,沈光耀遇到了一位“点醒”他的智者前辈——飞虎队军官(华裔演员王盛德),他那句唤醒麻木神经的言论,成了沈光耀从学子到赤子的瞬间身份转换的至理名言。正因如此,即使他违背了向母亲发的誓言,也要坚持自我,做个救国于危难的飞行员。
王盛德演的飞行军官点醒了沈光耀的赤子之心阁主被这浪漫的爱国之心而动容——当沈光耀违规开着战斗机向难民区孩子们投递食物的瞬间,在视死如归的撞向日军战艇的瞬间,那份浪漫又悲壮的赤子之心就在回荡在蔚蓝色的空中,浓得化不开。
王力宏演的少年英雄沈光耀,其实就是“飞虎队”的成员之一最复杂、最浪漫也最动人的“转”落在了1960年代初期,章子怡演的王敏佳和黄晓明演的陈鹏以及李想身上。这是个单纯到有点极端、甚至拧巴的时代,人性中只有黑与白,根本没有灰色地带,包括内心的热血与真情,都会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那时候的人是相当的真诚,甚至连为虚荣撒个谎,都会特别真切实在。
第三个时空在1960年代初期,章子怡演医院护士王敏佳,黄晓明演清华大学理工男陈鹏~定格美好吧这段故事是单纯也复杂、阳光也虐心,子怡和晓明都贡献了最美好的颜值与演技。章子怡演的王敏佳有着如《我的父亲母亲》时代的少女感,还爆发了如《一代宗师》宫二的影后级演技。从故事前半段的阳光灿烂,到后半段被诋毁被迫害时的荣辱不惊,王敏佳身上对真实和真爱的那份执着,是任谁都无法打碎磨灭的,即使面对的是群众致死般的残暴殴打,她都无怨无悔;即使她面对的是最亲爱的人(李想)的无情背叛,她都选择做个真诚的自己——这份青春勇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
少女被诋毁,到中女真诚以待,王敏佳都只做真我——就算时代无情,也无怨无悔王敏佳把最好的青春献给了无情岁月,陈鹏却把最好的岁月献给了需要“照顾”的王敏佳。借着解释“核”之定义,陈鹏就这么肆无忌惮地拉着王敏佳穿越清华校园一直跑到原野树林,那份真实青春就在两个年轻人跑过的每一步脚踏实地的操场上、小路上。
最浪漫的青春片片段自此载入影史真爱是不用多说一个字,生生死攸关的真情才是最真实的表达——劫后余生的王敏佳睁开眼看到的人,就是那个最后给她“托底”的陈鹏。这份有承诺、有担当的真爱是那个时代最特别的产物——时代有越残酷,真情就有多浪漫。真情流露到无以复加,连草木都跟着动容。
劫后余生的王敏佳,被真爱着她的陈鹏托住了底,再也没有往下掉黄晓明不耍帅、扮土范儿,还真把这个60年代清华大学理工男陈鹏演得耿直可爱,角色再合适不过,演技与《中国合伙人》旗鼓相当,6年前的晓明哥也是萌系颜值担当啊——所以有了时代感和信念感,明星都能放下光环,走进真实的人物内心真实表达。
憨直少年与沧桑中年,心里一直有个人要照顾这段故事中也有与这对年轻人对应的长者——王敏佳与陈鹏的中学班主任徐老师和师母(郑铮),但这对长者直接成为王敏佳被诋毁的导火索。那是个令人性扭曲的时代——师母的张扬跋扈不过就为了曾经与丈夫的誓言,但就为这一口气而从未放过隐忍的丈夫分毫。最后却因间接(以为)害死了王敏佳,师母愧疚地了断了生命。这是一对十分揪心又残酷的长者夫妇,向来他们年轻时也曾经也应该有一段浪漫的爱情誓言。但他们最终在戏内成了扼杀青春的帮凶,而在戏外也成了为年轻人“托底”的人。
纠缠一生却从未放手的徐老师和师母放在现代的故事是全片最后的“落脚点”,而故事中的人物是张震演的从清华毕业的广告人张果果。这个角色起初为一己私利,在尔虞吾诈的广告圈里谋求一份成功的虚荣感,有着典型现代商业人士的冷漠与世故,不苟言笑是他的假面具。
最后一个时空是当下,张震演清华毕业后成为年广告人的张果果在现代社会环境生存,选择做真我,实在不是件容易事儿。所以他经常在半夜惊醒,不知道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他只希望用多项运动来麻木自己,也不愿在睡梦中惊醒。
多运动、少睡觉,是张果果的麻木自己的方式张果果本以为穷困客户赖上他,而选择无限期逃避。但当他终有天了解到被他误会的客户只是希望纯真的善良回报他的善举之际,这曾经的清华学子终于发现了隐藏多年的真我,从此不再麻木。
张果果算是张震最复杂,也最难以驾驭的角色之一。很多人并不喜欢这个世故的角色,但只要你重新审视他纠结的沉默与困顿的眼神,你会深刻体会到——张果果可能就是正在变得不再天真、假装成熟的那个复杂而纠结的自己,嫌弃他的原因所在也可能正在于此。
找到真我的张果果还是个纯良少年相比60年代一段,这段现代故事中的长者显得更“奸诈”——广告公司的前辈罗伯特(人艺老戏骨韩童生),这个颇有城府和心机的老家伙成了张果果的反衬——如果张果果没找到真我,可能过几年他就会成为另一个翻版的罗伯特。但巧妙地是,面对罗伯特的拉拢与诱导,张果果用了一个令人遐想的“你猜”来回应。
中年“老油条”韩童生与活力无限的张震的对手戏,有趣又精彩上海9号线是环线吗?
不是环线
上海地铁9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9),是中国上海市第六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07年12月29日开通运营一期工程(松江新城站至桂林路站),[1]此后先后开通运营一期遗留段、二期工程、二期遗留段、三期南延伸段、三期东延伸段,[2][3][4][5]其标志色为淡蓝色。
上海地铁9号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线路西南起自松江区松江南站站,途经闵行区、徐汇区、黄浦区,东北止于浦东新区曹路站,联通了松江新城、徐家汇副中心、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世纪大道枢纽、金桥出口加工区、曹路镇大型居住社区等多个重要区域和客流集散点。[21]
芜湖有哪些明星?
我仅知道芜湖有下列十七位名人与明星:
卢 强 院士 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专家。1936年5月19日出生于芜湖市,1959年和1964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6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当选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
黄纬禄 院士 (1916-2011) 导弹与火箭控制技术专家。出生于芜湖市,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7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生前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副总设计师,中国陆上发射井液体战略导弹副总设计师,水下核潜艇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总设计师,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1986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戴复东 院士 (1928-2018)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戴安澜烈士之子,生于广州,芜湖市无为市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现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生前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安澜 烈士 (1904-1942) 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芜湖市无为市洪港镇人,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少将军衔)。1956年9月21日被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2009年10月12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吴 琼 1962年3月24日出生于芜湖市繁昌县,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22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得者。代表剧目《戏缘》《江姐》《严凤英》《贵妇还乡》等。
吴亚玲 1961年10月出生于芜湖市,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黄梅戏班,第1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梅戏代表性传承人。代表剧目《天仙配》《墙头马》《雷雨》《红楼梦》《女驸马》等。
袁 玫 1964年出生于芜湖市,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影视女演员、制片人。代表作《红楼梦》《公关小姐》《赵氏孤儿》等。
卞小贞 1946年出生于芜湖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海政歌舞剧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代表歌曲《太阳最红 毛主席最亲》《西沙 我可爱的家乡》《故乡情》等。
张 恒 1978年11月29日出生于芜湖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影视女演员。代表作《人间正道是沧桑》《还珠格格》《粉红女郎》《重庆谍战》等。
蒋梦婕 1989年12月7日出生于芜湖市,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影视女演员。代表作《百年情书》《红楼梦》《被遗弃的秘密》《三少爷的剑》等。
甘婷婷 1986年2月5日出生于芜湖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女演员。代表作《深宫谍影》《向着炮火前进》《新萧十一郎》《孤芳不自赏》《水浒传》等。
李 纯 1988年2月15日出生于芜湖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影视女演员。代表作《花千骨》《庆余年》《如懿传》《雪中悍刀行》《新世界》《爱很美味》等。
姜薏柔 1984年4月9日出生于芜湖市,原名 姜鸿,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影视女演员。代表作《诛仙》《陆贞传奇》《带刀女捕快》《新洛神》《黑玫瑰》等。
王婉娟 1984年9月29日出生于芜湖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影视女演员。代表作《惊蛰》《麻雀》《锦绣未央》《黄河在咆哮》《仙女湖之墨仙》《鹿鼎记》《青云志》等。
艾晓琪 1992年3月20日出生于芜湖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影视女演员。代表作《执念师》《暗黑者2》《麻辣变形计》《亲爱的味道》《热血书院》《亲情暖我心》《哭泣的石头》等。
汪汐潮 1990年7月22日出生于芜湖市,毕业于北京中视影校,影视演员。代表作《大魔术师》《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蜀山战纪》《双镜》《鬓边不是海棠红》等。
武雨泽 1988年1月11日出生于芜湖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中国铁路文工团演员、导演、编剧。代表作《一起同过窗》《一起同过窗2》《大秦帝国之崛起》《合约男女》《游戏之王》等。
王耀武是黄埔几期?
王耀武是黄埔三期的学生
山东泰安人。抗日革命家、抗日名将,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山东省主席、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山东绥靖统一总指挥部主任,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中正剑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