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原名叫什么,抚顺市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谁?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偏北,东与吉林省东丰、柳河、海龙、通化相接;西与沈阳市苏家屯、新城子、东陵区毗邻;北与铁岭、开原、西丰县接壤;南与本溪市的溪湖区、本溪县、桓仁县相连。东西长151千米,南北宽138千米,全市土地总面积11271.03平方千米。抚顺市境内有2条铁路、2条高速公路。抚顺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和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抚顺地处长白山余脉,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是辽宁省重要水源保护地,是国内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历史上素有“煤都”之称。
细数历史,抚顺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名人有以下几位: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是清王朝的奠基人。1616年,努尔哈赤定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之后迁都辽阳、沈阳;经过5年的征战,努尔哈赤相继征服建州5部;席卷辽东,攻下明朝七十余城。1626年,努尔哈赤身患毒疽,病死于叆福陵隆恩门鸡堡,终年六十八岁,谥号高皇帝,庙号清太祖,尊号聪睿恭敬汗、大英明汗,葬于清福陵(沈阳东陵)。
2.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8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在位17年(1626-1643年),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晚十时入关前夕突然病故,年52岁。葬于沈阳昭陵。
3.爱新觉罗·穆尔哈齐为清显祖宣皇帝爱新觉罗·塔克世之子,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同父异母之弟,出生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生母为古鲁礼之女—皇妃李佳氏。穆尔哈齐为清朝开国元勋之一,为满清政权早期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穆尔哈齐被追封为多罗贝勒,谥号勇壮。康熙四年(1665年)奉特旨重修茔园。康熙十年(1671年)五月二十日圣祖赐碑表墓。
4.佟国维佟国维(1643年六月初十—1719年)是清朝大臣、外戚,太子太保佟图赖次子,孝康章皇后幼弟,康熙帝的舅舅,孝懿仁皇后的父亲。康熙九年,授内大臣,逮捕吴三桂之子额驸吴应熊以居京师。二十一年,授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二十八年,推孝懿仁皇后恩,封一等公。先后两次随康熙帝征伐噶尔丹,获得胜利。四十三年,佟国维因年老而退任。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一废太子时,佟国维支持推举八阿哥胤禩,后被康熙训斥,卒于康熙五十八年。雍正帝即位后,追授太傅,谥号端纯。
5.孙铭武孙铭武(1889年9月—1932年1月19日),辽宁抚顺人,抗日名将,1916年参加讨袁革命军。1919年改编为东北军陆军第十六师,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1924年充任昌黎县警察局长,直隶(今河北)临、抚、昌、卢、迁五县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兼地方保甲团团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铭武积极动员乡民亲友举旗抗日,打击日本侵略者。1932年1月,成立辽东血盟救国军,迅速发展到一千多人,公推孙铭武同志为总司令,同年,孙铭武同志被汉奸于芷山杀害。1931年10月唱响创作最早的一首义勇军军歌《血盟救国军军歌》。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专家在塔底究竟发现了什么?
雷峰塔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突然倒塌,随即引起重视,后来,考古人员在雷峰塔塔底发现了一座地宫。2001年3月11日在大开地宫的同时还进行了一场近18小时的直播。
直播画面截图雷峰塔由吴越国末代君王钱俶修建。到了北宋末年,方腊的起义军攻陷杭州,雷峰塔因此被毁。南宋宋高宗时期建都临安(现在的杭州),重修修补佛塔。明代嘉靖时,被倭寇再次焚毁。仅剩下塔芯矗立在原地。
塔芯图此后几百年间,人民所见的雷峰塔基本上就是这个形态的。直到1924年9月25日下午,雷峰塔轰然倒塌。黄雾迷天之后就只剩下黄土一堆了。
一直以来都有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并且传雷峰塔为白娘子所建。但其实,根据在废墟中出土的一块石碑可知:吴越王钱俶之所以修建雷峰塔是为了供奉佛祖“佛螺髻发”,也就是佛祖的头发舍利。但是,它还在吗?有没有被盗呢?
碑文根据石碑上的记载,考古人员对雷峰塔基址进行了一番勘探,结果找到了传说中的地宫。并且没有在附近发现盗洞。在2001年3月11日9年,地宫发掘正式开始,同时直播。
地宫专用来放佛祖舍利、供养法器及善男信女们的供养物品。如法门寺地宫也有佛祖舍利出土,是一枚指骨。
法门寺地宫出土佛祖舍利地宫打开出土的第一件文物是一面铜镜,这面铜镜具有五代十国的典型特征,镜面上制作者的名字。接着又有一批文物出土。其中就包括一件鎏金蟠龙坐佛。
鎏金蟠龙坐佛为释迦摩尼坐佛,唐至吴越时期,唐代风格明显。
这尊佛像面阔方正而圆,头微颔,眉毛修长,眼睛微微睁开而细长高凸,做俯视状;眉间有白毫,双耳垂肩,颈部装饰3道蚕纹。左手抚膝,右手施说法印,端庄慈祥,线条柔和,与下端蟠龙柱、须弥座浑然天成。
珍贵文物还有:
五代十国的【玉童子像】五代十国出土的玉器很少,所以有一件是一件,很难得。
吴越国的丝织品【越罗】越罗是献给中原王朝最贵重的贡品。
此外还有大量铜钱,并夹杂玉钱、玉龟、料珠、玛瑙饰件、铜镜、银臂钏等物,以象征供养舍利的“七宝”。
最后,考古人员将地宫里的最后一件文物【铁函】带回了浙江博物馆。直播到此结束。第二天打开铁函时就发现了鎏金银阿育王塔,内奉安“佛螺髻发”舍利。
鎏金银阿育王塔塔由纯银捶揲成型,整体铆焊套接。塔呈方形,由基座、塔身、塔刹3部分构成。塔完整无缺,塔身镂刻的佛教故事在所发现的阿育王塔中最为清晰全面,是研究阿育王塔的珍贵资料。
鎏金银阿育王塔塔身四面的浮雕上左:太子舍身喂虎
上右:尸毗王割肉贸鸽
下左:快目王舍眼
下右:月光王施首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件鎏金银阿育王塔并不是独一无二的,雷峰塔的天宫也出土了一件差不多的银塔。
雷峰塔的天宫出土银阿育王塔五代·吴越(907—979年),通高33.5厘米,底座边长12厘米。2000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天宫出土。
在雷峰塔出土的这些珍贵文物中,鎏金银阿育王塔、鎏金蟠龙坐佛被评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尤其是鎏金银阿育王塔,在《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这本书上还登上了封面。地位非比寻常。
最后,推荐一个考古记录短片《千年雷峰塔》,挺久以前的了,想要了解地宫发掘情况,可以看一下。
我是阿斗,喜欢历史与逛博物馆。欢迎关注我一起了解中国文物里的那些事。抖音宋小睿几岁?
宋小睿2009年1月18日出生,截止2021年2月23日,已经13岁了。宋小睿除了是一个小童模之外还能歌善舞,在社交软件上面拥有很高的人气,很受欢迎。
虽然宋小睿只有十几岁,但是模样已经非常的惊艳,皮肤白暂,大大的眼睛非常的有神,五官精致,并且气质也会随着造型服装的变化而变化,可优雅也可贵气。
在T台上的她非常的自信与大方,看起来宛如一个高不可攀的小公主,生活中的她也和平常小女孩一样会撒娇卖萌,喜欢吃,喜欢漂亮的东西。
这次疫情有哪些省份比较给力?
我个人觉得,河南的表现在这次疫情中足够出彩!
疫情期间,不少人点名表扬河南的防控力度。这个疫情中心湖北的近邻,按说发展水平并不高,却能在与湖北经济联系密度如此高的情况下,做到疫情相对可控,确实说明了核心决策和基层执行有它的可取之处。
但疫情发展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严防已经逐渐让位于安全地保经济。河南现在的表现又怎么样呢?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河南本地的复工情况比较可观。另外,还有一批虽然平时不算重点产能,但在疫情期间却尤其显出重要性的企业,也就是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的复工情况也已经比较可观。
河南特有的另外一个在全国范围内举足轻重的产业是食品工业。河南本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农业省,下游的食品加工业尤其发达,三全水饺,思念元宵、双汇肉制品等河南名牌本就受消费者欢迎,在疫情期间更是安全用餐必备。保食品生产,是河南能为全国做的另一个贡献。
其次,配合外省,劳务输出。河南省是中国的劳务输出大省,尽管外出打工人口比例上只排第三,但因为河南巨大的人口基数,绝对数字还是排第一,总计有1200万人以上在外地,还有1800万的省内转移人口。这无异于给防疫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可事实证明在有序调控之下河南的表现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病毒面前我们握有的优势并不多,如果要说有的话,也只是经过将近一个多月的折腾,各地政府的应急机制已经打通了环节,运转比较流畅,民众的恐慌心理也已经得到了大大的缓解。这时候针对复工局面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布置,落地也能比较顺畅。
好饭不怕等,好事不怕说,各种意见都应该有属于它的空间,要不要夸河南,还得河南人自己说了算。
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
导语:河南自古被称为“天下之中”,它地处黄河流域中下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不少王朝在此建都,也有诸多著名人物在此诞生。举例来说,著名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开国君主晋武帝司马炎、宋太祖赵匡胤等等,都出生于此。那么,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呢?
从古至今,河南的名将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在此便姑且挑选一些比较著名和受人们喜爱的例举一部分。一、灌婴——出将入相的大汉名将
灌婴(?—前176年),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出身低贱,以贩卖丝绸为业。公元前208年,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灌婴弃家投奔刘邦,因忠勇善战受到刘邦信任。秦亡,楚汉逐鹿中原,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战,汉军大败,返守荥阳,楚军骑兵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刘邦拜灌婴为中大夫,率部在荥阳东败楚兵,扭转了战局。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灌婴率骑兵东下,与韩信合兵击败依附于楚的齐军,俘齐将周兰。垓下(在今鹿邑县境内,一说在今安徽省灵壁县)一战,楚军溃败,楚霸王项羽串残部800人突围,灌婴挥军猛追,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尔后灌婴率军渡江,平定了楚地。天下一统之后,他又先后帮助刘邦消灭了燕王臧荼、韩王信和淮南王英布等割据势力,为巩固汉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颖阴侯,是汉初12名封候的开国功臣之一。
吕后死后,灌婴协助周勃诛灭诸吕,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汉文帝)。文帝三年(前177年),灌婴继周勃为丞相。他当政期间,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鼓励生产,西汉王朝开始再现政治稳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为相一年后老病而死,谥“懿侯”,被称为西汉的“开国功臣,治国名相”。
二、冯异——古之儒将的代表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人。好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新莽时,刘秀起兵反莽,冯异献父城五县投降,被刘秀任命为主薄。
冯异归汉后,向刘秀推荐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贤才,劝秀结交更始左丞相曹竟、尚书曹诩父子,得以顺利经略河北,并建议秀施行恩德,分遣官属,循郡县、理冤结、布惠泽,扩大政治影响。不久,王郎起兵称帝,冯异又助刘秀破王郎,以功封应候。之后,冯异又击溃了更始帝的部将取得大捷。刘秀即帝位后,冯异被封为阳夏候并率军东进大破赤眉军,收降八万余人,陆续剿灭了关中的各路割据势力。后来,刘秀亲征公孙述,冯异驻军在栒邑,他在此用计打败了隗嚣的部将王元,于是西北诸豪强都纷纷投降了汉。随后冯异又击破了贾芳、匈奴王的军队,威震西北,公元34年,冯异在进攻落门的战斗中病逝于军前。
冯异是汉光武帝开国二十八将中的杰出者,他为人谦逊,从不居功自傲,当战斗胜利后,别的将领都在争功邀赏的时候,他总是一人独立于大树之下,默不作声,久而久之,人们便都叫他“大树将军”,他是中国古代军事将领中儒将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黄忠——老而弥坚的蜀汉名将
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今河南省南阳)人。最初在荆州牧刘表属下任中郎将镇守长沙攸县。当曹操南下时,仍忠守长沙。后刘备派关羽攻长沙时,城破被困,投降刘备。
刘备平荆南四郡后,随其进取四川,常为先锋,身先士卒,勇冠三军。建安二十四(公元219)年,刘备取汉中时,黄忠在定军山用计斩曹军大将夏侯渊,大败曹军,被封为征西大将军。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发百中,年岁虽大,却常不服老。刘备为汉中王后,拜忠为后将军,后赐关内侯,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并列蜀汉“五虎大将”。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于征吴的军中,享年七十五岁。
四、王濬——完成三国混一的晋朝老将
王濬(206年—285年),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人,出身官僚家庭,曾任西晋大将军羊祜的参军。公元272年,身为广汉太守的王濬平定了益州的叛乱,被任命为益州刺史。王濬上任伊始就开始打造战船,训练水军为平定东吴做准备。
公元279年11月,晋武帝司马炎终于下定了攻灭东吴的决心起水旱大军20余万进攻吴国,已经是70多岁高龄的王濬率领着益州水师沿长江东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丹阳、西陵、荆门、武昌等重镇,于公元280年3月攻入吴的首都建业,吴主孙皓自缚受降,东汉末年以来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结束了,晋朝统一了中国。
在统一战争中立有大功的王濬被封为辅国大将军、襄阳县侯,后病死于家中,终年80岁。
五、谢玄——以一抵十的北府名将
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出身于西晋的官僚士族家庭,自幼聪悟,才智过人,深受其叔父东晋宰相谢安的器重。后经谢安推荐镇守广陵,并在那里组建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府兵。
公元383年,前秦天王苻坚率87万大军南下企图一鼓作气灭亡东晋统一全国,在这大兵压境之季,以八万北府兵为主力的东晋军队,在前锋都督谢玄的直接领导下,开赴前线。谢玄利用前秦军准备不足之机,主动出击大破秦军并乘胜追击进军淝水,并一鼓作气在淝水彻底击败了秦军,使不可一世的前秦天王苻坚从此一蹶不振。
淝水大战之后,谢玄又率军北伐,收复了长江以北的大片领土,被东晋加封为康乐公。但由于东晋政权的腐败,谢玄很快被削减了兵权,后死于会稽内史任上。
六、张巡-—正气浩然冲天的中唐名将
张巡(709年—757年),邓州南阳(今河南省泌阳县附近)人,少时博览群书,聪明过人,开元末中进士,天宝年间,担任真源令,不畏权贵,使百姓安居乐业。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几十万叛军南下向唐朝的两京杀来,张巡起兵讨贼,扼守雍丘(今河南杞县),屡破叛军。唐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叛军犯睢阳(今河南商丘),张巡率兵三千增援,与睢阳太守许远合兵一处,共抗叛军。张巡统领全城兵马,以弱兵数千,拒叛军十三万。皇上闻知,乃诏拜张巡为御史中丞、河南节度副使。五月下旬,张巡用“疑兵之计”抢粮获大胜,斩敌万余,还射瞎了叛军将领尹子奇的左眼。张巡数月间屡败贼兵。城中粮尽,乃罗雀掘鼠,煮树皮、纸为食。封死四门,誓与睢阳共存亡。十月九日,城陷落,与部将南霁云等同遭杀害。
睢阳守卫战共历10个月,张巡以六、七千兵力,歼灭了安史叛军12万人,有力地牵制了叛军南下,使江南沿海人民免遭战火荼毒,为唐王朝平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唐肃宗下诏褒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封邓国公。
七、岳飞——千古第一忠将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岳飞生于政治腐败、军备松驰的北宋末年,他自小就熟读兵书,深通韬略且膂力过人,武艺超群。由于家境贫寒20多岁的岳飞毅然弃农投军,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以此为他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宣和中,他投到东京留守宗泽麾下,屡破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公元1129年,金兀朮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于狱中。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非常害怕「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
总结:自古英雄不问出处,说起来都是名将,非要排个第一第二的没什么大的意思。江山代有人才出,青出于蓝胜于蓝嘛,我们只要记住英雄给我们带来的未来,心里不要忘记他们的牺牲就好,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排名方面不要太计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