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会得新型冠状病毒吗,得过肺炎的孩子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吗

天美资源网

狗狗会得新型冠状病毒吗,得过肺炎的孩子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吗?

有可能,并且昨日1月25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已经出现2岁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的患儿,也是截止目前年龄最小的患病者。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还在不断的升级,每天都有被确诊的案例,并且人数在不断上升中。比起其他人群,我相信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们无疑是其中最忧心的一群,除过每天关注疫情,家长们首当其冲的也要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近日随之也出现很多的谣言,在这里为大家做下解答,也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远离病毒,健康的度过每一天。

谣言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只传大人,不传小孩,婴幼儿是安全的。

狗狗会得新型冠状病毒吗,得过肺炎的孩子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吗

目前已经出现2岁小孩的感染病例,因此全部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做好防护工作。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免疫力较差的群体,一旦感染,发病可能更快更严重,更需要重视预防。

谣言二:乳铁蛋白,益生菌可以增加抵抗力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纯粹无稽之谈,劝家长不要交智商税。用益生菌来提高免疫力,无异于大海捞针,效果等于说是虚无缥缈。而乳铁蛋白,虽然说存在于免疫细胞中,吃了也并不一定能起作用。乳铁蛋白虽然说有体外抗菌的能力,但体外抗菌能力不等于能抗病毒。

谣言三:维生素C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Vc没有抗病毒一说,更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摄入维生素C通常只是辅助治疗的手段,并不具备预防和抵抗新冠状病毒的作用,过渡服用一般还会出现腹泻,皮疹等中毒现象。

谣言四:板蓝根,奥司他韦可以用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不能预防,并且迄今还没有相关药物出现。板蓝根对于其他病毒没有被证实有效,更别说是新型冠状病毒了。奥司他韦是治疗流感病毒的特效药,作用靶点与流感病毒有关,目前尚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其对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临床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家长如何保护好孩子呢?

1.避免孩子感染的最好的方式是这个阶段避免外出,避免和外来人群直接接触,口罩是万不得已时的选择。市面上一般销售的是3-6岁儿童的口罩,可以隔离飞沫传播,有一定的作用,但口罩要及时更换,若出现潮湿或四小时更换一次。通常来说,一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口罩多少会导致呼吸不畅,太小的孩子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容易导致出现明明孩子已经很难受了,而大人不知情的现象。

2.如何给宝宝物品消毒?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表示,此次新冠状病毒在56摄氏度30分钟下,冠状病毒就死亡了。除了高温外,75%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等这些溶剂可以有效的灭活病毒。在日常生活中,优先推荐75%乙醇(医用酒精)和含氯消毒水(84消毒液)擦拭地板,家具等。对于孩子常用的物品,比如奶瓶,奶嘴,水杯等耐高温的,可以浸没在汤锅中煮沸超过30分钟或蒸汽蒸五分钟,就可以完成消毒。不耐热的玩具可以用酒精棉擦拭玩具表面来消毒。

3.如何给宝宝洗手?

建议用流动水加香皂洗手30秒,可以带走手上99%的细菌。不管什么时候,流动水冲洗+香皂是首选,洗手后要擦干。实在需要外出,建议戴口罩及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被检查出冠状病毒弱阳性?

我家3个月不到一点的小泰迪也是的,一点病症也没有!试纸上有两条扛一条是很浅的的,他没说什么弱阳性,就说很轻微,然后说做个什么抽血检查什么的,我当时心里急,什么都答应,多少钱都愿意付。

抽血的时候狗狗叫的那个凄惨,我在窗口看到里面有4个人,2个人抓着狗狗,2个人拿着止血用的那种有弹性的橡皮筋,还有抽血的东西,他们有说有笑的在聊天,弄了半天,差不多有半小时才弄好,我可怜的毛豆就痛的一直在叫。我好多次都想冲进去看看。抽完血,医生说没什么很大的问题,配了点药,说吃完就好了。药在家里,名字忘记了,是个针筒的样子,一天2次,每次一毫升,一共30毫升。还没有说明书的。看一次体检加看病总共花了700元。但是我郁闷的是太低精神很好,一点没吐没拉,食欲也好,但是我还是给他吃药,现在还有8毫升就吃完了。我家太低也很闹腾。。。上串下跳的,精神特别好。一点没拉肚子也没吐。便便也成型。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被医院忽悠了。我下个星期还要带着狗狗去复诊。还要打最后一针疫苗还有狂犬病疫苗,好像还有什么脑炎疫苗。。。医院打最后一针四联要160,好贵的说。。。

狗狗新冠弱阳性能自己好吗?

狗狗新冠病毒检测弱阳性,说明宠物狗身上的病毒量不太多,可能原因是病毒在犬类细胞中的繁殖不是很迅速。针对这种情况,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确诊患者的狗也需要作为亲密接触者对待;如果有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家里进行隔离,一定需要注意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宠物狗,不能因为宠物不是人类,就认为不会被病毒传染;

2、在非常时期要也要对宠物狗的活动进行限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如果出门,也应该考虑給狗戴嘴罩,避免宠物狗啃咬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回家后也要注意给狗清洁、消毒;

3、在狗狗隔离期间注意观察它的身体状态,观察是否出现发烧、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异常情况,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就医,如果在14天内未出现异常身体状况,说明新冠病毒对狗狗没有产生影响,狗狗依靠自己的抵抗力战胜了病毒。

以上是我针对新冠病毒弱阳性的狗狗的处理建议,祝狗狗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新冠肺炎这么严重?

有物种隔离,所以宠物猫、狗不感染这次的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β属,宠物猫狗,犬冠状病毒(CCoV)和猫冠状病毒(FCoV)为α属,人和宠物不会交叉感染。

看到这里是不是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是的噢,因为宠物猫、狗虽然不会感染这次的新冠肺炎,但如果和患新冠肺炎的病人密切接触过,身上还是会有病毒的。

012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以下简称“渔护署”)发布公告称,一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家犬口腔、鼻腔样本呈弱阳性。但该犬无任何相关病征。

可以说,当这个消息出来的时候,大家还是恐慌了一下,但如果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没有必要恐慌。

1.这只宠物狗的主人患了新冠肺炎,虽然不知道是宠物传染给主人还是主人传染给了狗狗,狗狗都没有病症。

2.狗狗口腔内的病毒有可能是在和患者互动的时候沾染上的。

3.检测呈弱阳性,这个和病患家里接触过的用具一样。

02之前还没有这个报道的时候,我就反对疫情期间遛狗的,因为虽然狗狗不会得新冠肺炎,但皮毛、嘴,爪子上有可能会沾染上病毒,而且,对人有用的消毒液,对宠物都是有害的。

我们现在知道的有用的消毒液就是75%的酒精和84消毒液,宠物专用的消毒液基本对这次病毒起不到消灭作用。而且,给宠物使用这类消毒液,会伤害狗狗的气管和身体。

所以,面对这次疫情,要保护好家里的宠物:

保护好自己。如果你得了新冠,没有人会愿意照顾你的宠物的,所以,你的宠物有可能的归宿就是被处理掉。

不要带宠物出门。尤其是养狗狗的宠主,很多宠主觉得家里狗狗憋坏了,非要偷偷的带宠物出去溜,这样的爱不是正确的行为,正确的应该是教会狗狗在洗手间大小便,在家里陪伴狗狗玩耍,这样才是真的对宠物好。

投喂流浪动物的时候,戴口罩,不触摸,回家消毒完了再接触自己家的宠物。

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这次疫情很快就会被消灭了,现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0增长,如果能保持28天的0增长,那么我们及我们的宠物才算是安全了。

是人类研究出来的还是自然带来的?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源头到底是哪里?这个源头这么难找吗?蝙蝠是幕后大boss吗?

如果问传染源的动物是什么,好几个答案可能会在你脑海里冒出来:蝙蝠,尤其是中华菊头蝠,好像还有说是中华马蹄蝠?还有说法是蛇吃了蝙蝠,人又吃了蛇等等……

感觉答案非常混乱呢,不过似乎和蝙蝠脱离不了关系。

最开始是通过基因测序获得了病毒的全基因组,之后再和已知的冠状病毒比对,发现最相似的冠状病毒来自于可以寄生于蝙蝠的一种,相似度在88%左右[1]。而SARS的相似度比80%还要低。

这就好像一个找茬游戏,新型冠状病毒这幅画,和这个病毒有几十个不同,和那个有十几个不同,而和最像的可能只有八九个不同。

那么他们长得既然很像,也就有很相似的表型,因此也可能都是来自蝙蝠的。

但88%的相似其实仍然隔着很远的距离,举个例子,人和黑猩猩基因组的相似性是98%-99%,那么新型冠状病毒和这个病毒还是差得有点远的。(不过这只是一个非常粗浅的比较,人的基因组相比于病毒非常庞大,所以这个比较其实不太准确)

中科院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发布的整合了各个数据库的新型冠状病毒资料库,包含了各种相关信息和基因组信息(目前更新到35个)

而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老师却给这个找茬游戏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他们团队提供了和新型冠状病毒只有一两个不同的找茬结果,这个结果指向了一种中华菊头蝠里的冠状病毒,相似度高达96%。除了基因组上的找茬,他们还通过血清学、电子显微镜观察、受体结合情况等等检验,确定了这是目前最接近正确答案的一个结果。

同时他们还利用了细胞以及转入ACE2蛋白的小鼠作为疾病模型来感染病毒,进一步确认了这种新型病毒的感染方式——极大可能是通过结合人的ACE2蛋白实现的感染。

电镜下被感染的细胞

而之前在丁香医生的疫情公告里出现过的中华马蹄蝠,则是名字的混淆导致的:中华菊头蝠的英文名是Chinese horseshoe bat,直译就成了中华马蹄蝠。

但是中国分类学上的命名是中华菊头蝠,为了避免混淆,现在疫情公告上的名称也改过来了。

中华菊头蝠(不是马蹄也不是菊花哦,图源水印)难道是直接吃蝙蝠传染的吗?

再说回刚刚讨论的传染源。

蝙蝠本身因为奇特的免疫系统,能携带多种病毒但仍能正常存活,而蝙蝠携带的病毒往往较难直接传播到人身上,而且之前爆发的SARS和MERS病毒则是来源于中间宿主,果子狸和骆驼。

所谓中间宿主,可以理解为,蝙蝠身上带着的病毒先是传染给了果子狸或骆驼,之后人吃了未煮熟的果子狸骆驼,或者可能饲养过程中接触、划伤,亦或者其他比如空气传播的方式,导致了最终人的感染。

那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是什么呢?

2003年关于SARS源头的研究是从果子狸一步步推向蝙蝠的,这里也推荐大家可以看看石正丽老师关于这个研究的科普

最早的说法是,可能来自蛇。但是这个却不是相对靠谱的找茬比较的方法,有点像是一种推理:病毒自身不能存活,是要寄生在生物体内的。那么什么样的生物最适合病毒生存呢?研究者运用密码子偏好性来研究。

为了方便我们还是举个例子吧。我们知道蛋白的翻译过程需要“搬运工”(tRNA)识别三个碱基,而我们有ATCG四种碱基,这就有4x4x4总共64种搬运工。

这些搬运工在每个动物里面都差不多,也基本都是64种,这64种搬运工则需要分工搬运20种氨基酸,这时不同动物体内就出现不同意见了。

有的动物对于这个氨基酸比较喜欢搬运工小李,但别的动物比较喜欢搬运工小张,这里就有了差异。

而病毒在宿主体内翻译蛋白也需要搬运工,那么就开始找什么动物的搬运工和病毒比较像呢?

最后研究者找到了蛇。

相关的那篇研究报道

方法乍看起来很靠谱,但很快引起了人们的质疑:

一是对于不同动物有的只研究了几万个搬运工,有的研究了几千万个,这显然“不公平”,得出来的结果缺乏准确。

另一个则是,当你用SARS、MERS或者其他蝙蝠宿主的病毒去进行这个推理的话,最后的结果也是蛇。

显然我们不能只关注于“搬运工”,可能还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再来推理。这个方法看样子不太可靠。

知识分子文章对蛇作为中间宿主的质疑

另一个研究方法则把目标指向了另一种可能的动物——水貂。

这个则是根据已有的数据库信息作为训练集,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模拟出了病毒可能的感染方式和感染能力,之后再对比发现,水貂可能是中间宿主。

深度学习的预测方法考虑的可能更全面,但是中间的过程都被忽略了,可能只能模拟出感染的可能性。

而这个预测结果是否准确,我认为还需要有实地考察的检验才能知道。

虽然曾经溯源找到果子狸的管轶老师去了武汉说相关的检验无法展开,但是从目前中国疾控中心的消息看,研究者已经在华南海鲜城市场检测到了阳性样本,找到起来应该是中间宿主应该是指日可待。

但事情好像没有那么简单

1月24日发布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关于最早的41个病人的描述,出现了一些变化:之前一直说的患病者都来自于华南海鲜城,但是最早有三个病人,都没有接触过海鲜城。

而这41个人中,有13个人和海鲜城没有关系。

此外最早的病例从12.8变成了12.1左右就有了,图中蓝色表示未接触海鲜城,红色表示接触了海鲜城(图源:Huang C, et al.)

这可能说明,华南海鲜城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真正来源。

而另外有一项时间预测的分析,研究者结合了目前发布的27个基因组,运用分子进化软件BEAST预测了这些病毒的最初祖先(the most recent common ancestor,简称 TMRCA)可能在什么时候出现。

如果还是以找茬游戏作为一个比喻,我们通过找茬可以找到这27个图里面都各自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那么通过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再结合上预测的改变速度,我们可以推测这些不同是经过了多长时间变出来的。(实际的算法可以看参考资料)

直接看结果的话,预测的时间在10.1-12.22范围内,参考值是12.2左右。

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预测的感染时间可能和第一例病人吻合,也可能还要再往前推前不少。

其中中位数值在12月2日,和报道的12月1日的第一例病例一定程度上的吻合

其实这个结果也不是很出意料:

2003年的SARS病毒最早是在11月中出现,直到12月15日才报告了第一例病例;

而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MERS,最早的病例在2012年6月的一位沙特患者出现,而追溯分析却将传染源追溯到了4月份约旦的一次医院肺炎爆发。

这样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出现的时间可能比现在知道的还要早:要么可能是本身就已经在动物中存在了,在转运过程中进入了华南海鲜城;也可能是那位12.1报道的病人那样,有人感染了再进入到海鲜城进一步地传染。

这显然给科学家提出了更大更复杂的难题。

现在做个总结来回答题目的问题:

这个病毒可能从中华菊头蝠中的某个冠状病毒开始出现,并逐渐开始进化可以跨物种感染;

之后这个病毒被传播到某类中间宿主,较大可能是哺乳动物,而不是蛇,说不定可能是水貂;

在之后这个动物可能被带到了华南海鲜城,或者在这之前先感染了某个或几个人,而这些人又去了华南海鲜城;

最后导致了后面大家看到的逐步爆发。

这个问题的逐步解答能帮助疫情的进一步控制以及认识到如何才能避免相关事件再次发生。

虽然看起来还有些模糊,不过值得高兴的是,相较于17年前,科学家们的速度更快了。

目前一个月内,我们已经进行了至少35个病例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并开发出准确高效的核酸试剂盒;

同时也观察并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进一步确定了病原体,并为后续的治疗方法、疫苗研发提供了基础。

而这些在17年前,从02年12月发现到03年4月发现,这经历将近5个月的时间。

相信科学家们,会努力朝着问题的真相不断努力!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