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阐述,机器人总动员这部电影好在哪?
像废墟中开出的花,像石缝中长出的草,像寒冬里盛开的梅,像世间所有伟大的爱情。
即使身材弱小,其貌不扬,做着卑微的工作,这个地球上最后一个垃圾处理机器人,还是找寻到了自己的爱情。
他永远向往着,并且对爱情永远的赤诚着,即使世界灭亡,他依然对爱渴望。
《机器人总动员》中的瓦力是偌大地球上最后的存在了,由于地球遭到破坏,再也不适合人类居住,满目疮痍的土地和城市变得可有可无。可还有瓦力,他依然勤勤恳恳的工作着,他没有放弃地球,也没有放弃自己。即使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他依然按着既定的程序,把垃圾整理压成方块整齐的排列着。等着这些垃圾被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即使可能永远也不会有那么一天,瓦力依然不停的工作着。
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技能,比如自我修复,不小心受伤了之后,他会回到属于自己的屋子里,给自己换上事先准备好的零件,就这样缝缝补补,自我修复,面对着只有灰尘和垃圾的地球,面对着没有河流没有蓝天的地球,他独自度过了700年。他镇定自若的活着 对一切都事先准备着,包括爱情。
在工作中,瓦力还会收集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比如他自己也不不会玩的魔方,比如一个会发光的小灯泡,一个能打着火的打火机。他最爱的还有那个只能看到几个片段的歌舞片,片子的最后,男女主人公双手紧紧的握着,每当看到这里,瓦力总会握着自己的手,你看啊,他小小的心里也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呢。
他是否和你一样,做着枯燥的工作,过着没有味觉的日子,奔向不知道是何处的明天,然后孤独的等待着爱情。
而瓦力在等待爱情的同时,也在准备着马上到来的爱情。
他甚至还养了一只宠物——世界上最后一只蟑螂。
他的屋子里井井有条,所有东西排列整齐有序,他其实随时准备好去爱呢。700年的孤独,让他渴望爱情,也充满了勇气和信念。
所以当伊娃出现的时候,那个外观洁白,拥有了电子显示屏,和优美曲线的伊娃出现时,瓦力他怦然,他心动,他怦然心动,他一见钟情,他为了这天的到来,为了这场盛大的爱情准备好了一切。
他带着伊娃去参观自己的一切,语言不通没有关系,但我爱你,你一定能够感觉到,飓风来了,瓦力让伊娃去自己的屋里躲避;给伊娃展示自己所有珍贵的藏品,蟑螂、魔方、灯泡、歌舞片,700年的孤独在这一刻终于得以分享,700年的期待在这一刻终于得以开阔。
可由于瓦力给伊娃展示了地球上唯一的绿色植物,伊娃突然的死机。瓦力不知道怎么办好,但他知道,在她醒来之前好好照顾她。
700年的孤独和等待,他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也不介意继续等待。
怕她电池耗光,于是把她搬到屋顶晒太阳
怕雷雨把她淋坏,于是在屋顶撑了伞守着她
因为还被雷劈坏了好几把伞
其余的时间,他带她在栏边看日落,
看黛青山影和紫色云霞
他心里盼望着某一天,她会醒来,会对他微笑,会伸出双手,会和他一起看这世界。
再到后来,伊娃被偷走,瓦力依然追随到底,这是极致的浪漫啊,不管前路是何方,前方有多少的艰难险阻,我可以在瞬间决定追随到底。
我可以挂在飞船上,我可以陪着你一起穿越整个宇宙,我也可以不管将要去到何方,在陌生的地方引起轩然大波也在在所不惜。
因为这是极度浪漫的爱情啊,我爱你,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找到你
不管前面是什么,我都要追随到底。我可以挂在飞行器外壁上横穿了整个宇宙,
只是为了寻找你,唤醒你。
于是故事终于在十指紧握之时结束了。伊娃醒来通过自己的记录仪明白了瓦力所有的付出和努力,他们相爱了,一起齐心协力拯救了绿色植物,拯救了地球,也拯救了彼此。
有人说,这是最好的动画片,没有之一。或许有些太过主观,但这绝对是这个星球最好看的动作片之一。
他在告诉我们,就算生活无趣,即使世界灭亡,也要永远赤诚,永远天真。永远对爱保持渴望。
你印象最深刻的复仇类电影是哪些?
瓦坎达大战里,当暗夜比邻星击倒猩红女巫时,黑寡妇和奥克耶及时支援。
△同样的"She is not alone",但到了《复联4》里,曾经说这句话的寡姐已经不在了,意难平!
《复联4》这一幕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它集中体现出的,属于女性的力量。
当然,在《复联4》中,在许多女性身上,这种力量都令人动容。
比如努力撑起整支队伍的寡姐。
在《复联4》开头,复联分崩离析,大家都为瓦坎达之战的失败而沮丧时,也是只有寡姐,一个人站出来,顶住压力重整队伍。在最难熬的时期,如果没有寡姐,估计复联早就散了。
△《复联4》是为寡姐痛哭的一部,身心疲惫却强忍泪水,把所有的压力都扛肩上。
以前大家都觉得,寡姐的能力,是她在特工组织训练出来的素质——冷血。
没有情感、没有软肋、没有牵绊,每次执行任务都快狠准。
但到后来,大家才明白,寡姐的强大,原来来自于她对复联的爱。
因为复联,孑然一身的她有了工作,有了家人,有了想保护的世界。
“我曾经一无所有,然后我拥有了这个大家庭。”
所以,为了守护这个被她视作为「家」的组织,她要勇敢,她要坚强,她要牺牲。
“It's OK.”
面对死亡,她带着微笑,一跃而下。
直到最后,她仍是复联里最忠诚、最可靠的战友。
寡姐用她的一生告诉我们,人只要有了爱,便是强大。
比如一直坚定地站在钢铁侠身边,甚至与他并肩作战的小辣椒。
原本,在我心中,小辣椒更多是“贤内助”一样的存在。
但到了《复联4》,我对她刮目相看,有好几个泪点都来自这个温婉而坚强的女人。
当美队他们找到“归园田居”五年的钢铁侠,劝说他复出的时候,小辣椒立刻就明白与爱人相守的幸运不应该只属于她。
她完全有理由劝说钢铁侠留下。
可她没有。
作为最懂钢铁侠的女人,小辣椒知道:“想要劝你收手,可能我一辈子都做不到。”
△从《钢铁侠1》开始,小辣椒就是妮妮最信任的人。
本来我以为她会像以前一样,等着钢铁侠凯旋。
但这一次,小辣椒却穿上了钢铁侠为她打造的“救援者”。
此时的小辣椒不止是钢铁侠的灵魂伴侣,更是可以和他并肩作战的好搭档。
即使她没有那么多战斗经验,即使她没有超能力。
但这一次,她却变成了自己的超级英雄,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钢铁侠,去保护她和钢铁侠都同样深爱的世界。
全场最大的催泪点,应该是小辣椒那一句:“托尼,我们会没事的,你现在可以休息了。”
托尼闭上眼,因为他知道,这个勇敢女人即便没有他也可以活得很好。
谁说英雄的女人只能是花瓶,小辣椒在这11年里,也和钢铁侠一起成长。
还有为了信念和团队着想,“自己打死自己”的星云。
在《复联4》里,面对企图坏了复仇者联盟计划的旧宇宙的旧星云,星云说毙就毙,一枪把自己打爆。
(这是第一个把自己杀死的超级英雄吗?)
比起传统温柔坚毅的女英雄形象,星云永远绷着一张臭脸,看似非常的不讨喜。
她是悲惨的,从小灭霸就让她和卡魔拉互相厮杀,而她总是输给姐姐,每一次失败,身上的一部分就会被灭霸换成机械。
为了赢,也为了不被折磨,星云有懦弱和屈服的时候。
可她最终还是凭着坚韧的性格,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直到搞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
她成为了复仇者联盟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虽然早期的漫威也被攻击过女性形象过于刻板、单薄,小辣椒、卡特等最初只是作为钢铁侠和美队的陪衬而存在。
但到了后期,女英雄的角色已经越来越多,性格也越来越丰富。
她们代表着,女性不是花瓶,女性也可以具有力量美!
她们不再只是一个被营救者的角色,她们可以和男性并肩作战,她们是好搭档、好战友。
△黑豹的女将军奥克耶、妹妹苏芮都是黑豹坚实的左膀右臂
△蚁人是由黄蜂女引进超级英雄大门的
△美队的初恋,心心念念爱了一百年的人卡特是神盾局创始人之一
有时,她们甚至是男英雄们的精神导师,引导男性找回自己。
如果没有她们在关键时刻的助力一推,故事走向又会有所不同。
△黑寡妇一次次以摇篮曲安抚狂躁的绿巨人
△雷神妈妈弗丽嘉鼓励雷神面对失败。
甚至在《复联4》,我们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反转:
男英雄也有脆弱的时候——钢铁侠通过家庭逃避失败,鹰眼因为失去家人变回冷血杀手,雷神自暴自弃变成小胖子,美队也有不想再带队的疲惫……这时候,倒是女性站出来解决困局:
在复仇者联盟分崩离析时,是黑寡妇苦苦撑了5年。在黑豹化灰时;是奥克耶在管理着瓦坎达。当雷神去宇宙漫游时,他选择了女武神来领导阿斯加德。最强大的惊奇队长,每天在宇宙间飞来飞去,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这项工作有多累……△《复联4》里的惊队真是自信又美丽
这些反转,是剧情,也是我们社会关系的一种反映:
如果老是把问题都交给男人来解决,超级英雄也有撑不住的时候。
一个平等的社会,就是女性也可以成为领导者,女性的智慧和勇气也会被尊重和崇拜。
虽然在性质上,复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权电影(男性英雄还是最核心和最出彩的部分),但它在这11年里,还是点燃了我的热血,让我知道:
哪怕是拯救地球这种事情,也不是男孩子的专利。
「Hero」里面就包含了「Her」,谁说女生不可以成为世界的英雄!
有哪些电影反反复复看的不腻?
《功夫》--十年看懂一部戏
每个人都有孩提时代,每个人在孩提时代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梦想。《功夫》——周星驰拍了一部关于顽童梦想的电影。这里没有成人世界的是非曲折,这里没有成人世界的恩恩怨怨,也没有成人世界男女痴缠纠葛的爱恨情仇,这里只有顽童在做梦……《功夫》不是武侠电影,也不是功夫电影,只不过是一个爱看武侠、功夫小说或电影的顽童在挨大人责罚骂打之后晚上做的一场梦而已。梦里有千奇百怪的神秘功夫,有风云变幻的黑帮江湖,有层出不穷的武林高手,有青涩甜蜜的纯真爱情。在梦里酣畅淋漓,在梦外酣畅淋漓……尿床了。醒来尿湿襟,不知梦依稀——顽童总是有这种梦想。也许只不过是因为白天跟隔壁小毛头吵架被用小石子扔了一下,然后晚上做梦化身为叱咤江湖的功夫高手大侠,威风凛凛。——这就是周星驰的《功夫》。
你认为什么是艺术呢?
艺术所涵盖的领域很多,它包括文学、书法、绘画、摄影、音乐、电影、戏曲、舞蹈、建筑,园林、雕刻、人体……,按照时间划分,艺术又分为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
我们的创造者以创造性的方式形成独特而赏心悦目的作品,并被大众所接受,这就是艺术。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艺术无处不在,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对美的追求,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
艺术的意义在于能使人幸福,并得到鼓舞和力量。
我热爱艺术,并享受着艺术带给我的快乐。
如何写好介绍电影的文章?
谢谢邀请,我是晴晴。
题主问:如何写好一篇介绍电影的文章,而且还能有人看?
作为电影领域创作者,我将根据自身经验,具体介绍一下我的写作技巧,也算是一次复盘:
1,常规写作技巧。
在我决定做电影领域的时候,我分析过许多电影大咖的文章和电影,比如皮皮电影,比如毒舌电影,比如有一部电影等等。
而这些电影大号,不管是写文章,还是拍视频。
最常规的一个行文技巧,基本都是根据电影原本的时间线索去介绍电影。
这种最基础的写作技巧,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逻辑不会乱,重点不会漏,写出来的一篇文章也是中规中矩的。
但是这种写作技巧,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如果这部电影并不好看,也没有爆点。
很有可能你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和这部电影一样石沉大海。
而我最近写的一篇电影影评《东海人鱼传》就是如此,电影本身就很烂,也没有多少人看过,即便你写的天花乱坠,最后的结果也是扑街。
而同样是根据时间线索写的一篇文章《平原上的夏洛克》,因为本身热度就足够,受众也很广,自然最后收获了不错的阅读数据。
从这一点来看,如果选择用电影原时间线去写影评,最关键的点是要找到一部有庞大受众的电影,这才是关键。
2,根据热点人物或者是某个点去写影评。
从小处入手,从热门人物入手,可以说是大部分电影大号,都会运用的一个手段。
而以我的两篇文章为例:
一篇是介绍王宝强的《Hello,,树先生》,本来当时抖音上关于“树先生”这部电影里王宝强抽烟的短视频,热度就很高。
而我去写这部电影,就是抢占了一个热点,尔后,我又从“人物剧情”入手,提到人物背后的人性,提到这部电影延伸思考。
从一开始就占尽了先机,而最后,这篇电影影评收获了92万阅读,其实也是我预料之中的一件事情。
另外一个例子,我是想介绍香港电影《狗咬狗》,而我的切入点是从剧中男主角“陈冠希”入手。
陈冠希这个人物的热度有多高,我想大部分人都知道吧。
当年娱乐大佬万小刀在头条上就是靠着“陈冠希”的一篇文章一战封神,而我通过“陈冠希”这个人物切入《狗咬狗》这部电影,自然结果也不会太差。
而最后根据我的测试,这部电影影评的数据收获了61万阅读,可以说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3,从电影背后的故事入手。
自从娱乐大佬万小刀入驻头条以后,头条刮起了一股“小说故事风”。
其实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讲你们在电影荧屏上看到的内容,而讲电影背后,或者一个热点事件背后的故事。
也是为了测试大佬的写作技巧,我尝试了几篇文章。
这篇文章我的重点其实是想介绍电影《一声叹息》,可是我使用了小说,故事演绎的写法以后,就重点转移到了这部电影背后的人和事。
虽然最后阅读数也收获了将近6万的数据,但是其实我并不满意。
毕竟这篇文章字数超过5000字,光是准备素材我就花了三天的时间,出稿更是用了2天,最后结果只有这点数据,本身就是没有达到预期的。
但是我也并没有气馁,在几次测算以后,我还是用这种“背后”的故事的写作技巧,出了一个十万加。
比如上面这篇电视剧《安家》的介绍,就是典型。
基于上面三个写作技巧,我们来对如何写过一个又好看,又有内容影评做一个总结:
1,热度。
一篇电影,一个电视剧,在你决定写之前,你一定要预判有没有热度,有没有市场。如果没有,就算你写的天花乱坠,其实也很难收获阅读。
2,有没有亮点,有没有关键词。
一部电影总有一个亮点,总有一个关键词。
比如提到《疯狂的石头》就会想到“黄渤”,比如提到《战狼》就会提到吴京。
比如提到香港娱乐圈,就要提到“四大天王”,这些都是切入点,这些都是观众最喜欢八卦的地方。
所以能够从一部电影里挖出一个亮点,这本身就成功了一半。
3,写作这件事,就要学会总结和学习。
其实不管做什么,都在于坚持。
写作更是如此,特别是做自媒体,更应该多看多听多学习。
比如我行业内几乎所有电影大佬,娱乐大佬的文章都会反复学习优缺点,文章扑街是常态,爆文也是常态。
心态好了,做什么都会顺。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经验,也当是我给所有加入我圈子,跟着我一起学习的朋友的第一篇知识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