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景宗,1721年朝鲜什么朝代

天美资源网

朝鲜景宗,1721年朝鲜什么朝代?

朝鲜景宗1688年11月20日-1724年10月11日,名李昀,是朝鲜王朝的第20代君主,1720年至1724年在位。庙号景宗,谥号德文翼武纯仁宣孝大王(清朝赐谥恪恭大王),葬于杨州懿陵。他的生母是肃宗时代权倾一时的张禧嫔。

张玉贞历史原型?

张玉贞是朝鲜肃宗之妃,张禧嫔本名张玉贞,朝鲜肃宗之宠妃,史书上多作“禧嫔张氏”。张玉贞出身自官宦之家,由于家族获罪而抄没入宫,为身份卑微普通侍女,因美貌出众被肃宗垂青,后因宫廷斗争被赶出王宫。几年后,再度被肃宗接回并宠爱百般,最后又因卷入党争而服毒自弑。诞有长嗣李昀(朝鲜景宗),景宗即位后曾追封生母为“玉山府大嫔”。张禧嫔是朝鲜史上最具争议的女性:她美貌绝伦聪明机敏,独宠于后宫赢尽帝王之心;她广植党羽排斥异己,被称为朝鲜史上第一“妖妇”;她从宫女到王妃,几度波折荣辱却最终在宫斗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其传奇的经历有多部描述其生平的影视作品。

朝鲜景宗,1721年朝鲜什么朝代

仁元王后和肃宗的感情?

感情一般

仁元王后入宫近二十年,没有给肃宗生下一儿半女。但是和继子延礽君李昑感情深厚,犹胜亲生母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肃宗四十六年),朝鲜景宗继位,她被尊为王大妃,上尊号“慈敬”。此时老论与少论之间的党争日益白热化,仁元王后的这支家族虽然属于少论,但却日益偏向老论。

古代东北出过几个皇帝?

导读:几个皇帝?估计几十个都打不住。如果源于古代广义东北的区域概念的话,被说皇帝就是政权几十个都有了。源于大兴安岭大鲜卑山的鲜卑诸部建立的诸燕、诸魏、吐谷浑等等政权;源于斡难河源的蒙古诸部建立的元朝等政权;源于辽河的契丹建立的大辽;女真建立的金国以及建州女真建立的后金、大清王朝;靺鞨族建立的辽东盛国-渤海国;发源于东北,由扶余人建立的高句丽等等。所以说在古代东北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前赴后继的不断有部族崛起。有些政权威胁到了中原王朝的安全,甚至有些部族入主中原称霸欧亚。在此期间英雄辈出,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详细阐述。

古代东北由于没有国界的范围,所以部族的游牧、活动范围远超东三省。东胡、濊貊、肃慎被称为古代东北三大部族:东胡演化除了鲜卑、契丹、乌桓、蒙古等民族;而濊貊演化出扶余、高句丽、沃沮等;肃慎演化出靺鞨、女真等民族。这些源于东北的部族在风云际会时就会迸发出强劲的威力,接下来我们一一评述。

源自东胡部族的鲜卑、契丹、蒙古政权

源于东北大鲜卑山的鲜卑政权:

鲜卑组成复杂且没有形成统一政权,但是即便是分支建立的国都都曾雄霸一时。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拓跋氏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乞伏氏建立的西秦;秃发氏建立的南凉以及宇文氏建立的北周等等。可以说鲜卑在公元4世纪到6世纪的纵横北国,强悍一时。其中后燕的成武帝慕容垂、北魏的道武帝拓跋珪、太武帝拓跋焘、孝文帝拓跋宏以及北周武帝宇文邕都是这鲜卑族的人杰,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五位君主。

后燕成武帝慕容垂是前燕宗室,后燕的开创者,在前秦崩盘以后以一己之力建立覆盖北国半数疆土的后燕帝国。早期因功高震主被前燕皇室猜忌被迫出逃前秦,前燕覆亡后趁前秦淝水战败之机图谋恢复燕国。终于在前秦淝水战败后觅得建国良机,凭借一己之力中兴燕室、建立后燕帝国。

历史评价:“慕容垂才略过人,卒能恢复燕祚,不可谓非一世雄,其独择子不明,失之于太子宝,反以段后所言为营私。

北魏作为南北朝时期北朝政权历经20位帝王,享国148年。帝王中我们来着重说一下太武帝拓跋焘和孝文帝拓跋宏:拓跋焘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无论文治武功都很出色。虽然晚年执政比较粗暴,但是瑕不掩瑜不能否定他的作为。在文治方面拓跋珪体察民间疾苦、减轻赋税,抚恤孤儿和老人;在武功方面定胡夏、吞北燕、灭北凉一统北方,否则谥号中夜不会有个武字。而孝文帝拓跋宏的主要贡献是坚持汉化改革,在迁都的同时强制实行改革措施。汉化改革大大缓解了民族、阶级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

北周武帝宇文邕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甚至有一统天下的可能。宇文邕的一生堪称传奇,当时内有权臣宇文护揽权当道;外有宿敌北齐威胁。武帝宇文邕不疾不徐铲除权臣宇文护、发展国内经济;对外灭北齐、攻突厥差点一统天下。如果从才能上来说后周武帝一点都不次于康熙,康熙还有个皇祖母孝庄辅佐而宇文邕自己就做到了。可惜天不佑人,在宇文邕英年早逝后被隋文帝杨坚篡夺了政权。所以说客观上开创北周繁盛局面的宇文邕客观上奠定了隋唐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

契丹、辽政权:

发源辽河号称青牛白马子孙的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共经历九位帝王,享国209年。如果包括耶律大石在西域开创的西辽的话,国祚几乎达到和中原王朝国祚周期相同的300年。虽然只有九位帝王,但是真正的雄主并不多。而沉迷游猎类似睡王、耶律洪基、耶律延禧之类的昏君倒是不少。今天我们介绍的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和辽圣宗耶律隆绪,这两位一个是开创基业之主;一位是开创大辽鼎盛局面的君王。

出身契丹迭剌部的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八部、征服渤海国,改部落选举制为世袭制建元称帝建立契丹政权。耶律阿保机建皇城、立孔庙,一改往日游牧政权的治国方式。也许这就是大辽国祚绵延两百余年的原因吧。而从辽圣宗耶律隆绪时期确立了大辽皇位继承的嫡长子继承制的方式,避免了无序的争夺皇位的情况;澶渊之盟的签订确立了宋辽百年和平的实现;开科举取士,整顿吏治都显示出辽圣宗有别于游牧政权帝王的一面。大辽也是在这个期间国力达到鼎盛。

(辽圣宗耶律隆绪剧照)

蒙古帝国、元朝政权:

发源于斡难河源的蒙古曾经在12-14世纪席卷欧亚,无数国度湮灭在这股洪流之下。蒙古帝国先后几次西征,把疆土拓展到中欧、中东地区。如果不是蒙哥汗暴毙旭烈兀着急回国争夺汗位,也许蒙古称谓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也未可知。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可以说蒙古时在古代东北崛起部族的最强者。

在蒙元时期著名的帝王比较多,我们介绍两位成吉思汗和元世祖忽必烈。成吉思汗被忽必烈追封为元太祖是实至名归的,铁木真在逆境下崛起统一蒙古各部建立政权称成吉思汗崛起。经过西征灭国无数,分封四子奠定四大汗国的雏形。而忽必烈在位期间完成了灭宋统一全国的历史使命,使元朝接受包括汉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成为中原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

源自濊貊部族扶余、高句丽政权

高句丽政权的创建者是扶余人朱蒙,汉元帝时期在玄菟郡高句丽县创建的政权顾名高句丽。高句丽趁着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动荡时期迅速发展壮大,在这几百年中经过曹魏和前燕的打击被迫将扩张方向放到向南部的朝鲜半岛。到长寿王时代版图达到鼎盛,版图涵盖辽宁、吉林部分以及汉江流域领土。

依照高句丽的顽强,经过隋唐两个王朝四帝王反复征缴最终在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彻底平定高句丽。

源于肃慎部族的靺鞨、女真等政权

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国国祚长达200多年,虽然名义上接受唐朝册封的渤海国王的封号其实人家实行的就是君主制。渤海国与当时的唐朝藩属一样,无论是经济制度还是政治体系基本和大唐一脉相承。即便是上京龙泉府的建筑样式和设计都是小号的长安城。渤海国全盛时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人口达到三百多万。公元926年有“海东盛国”的美誉的渤海国亡于契丹。

女真建立的金国以及建州女真建立的大清王朝

在白山黑水间崛起的女真,在完颜阿骨打的衰落下经过出河店、黄龙府和护步达岗三场关键战役击溃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从公元1115年建立金政权开始到1234年被蒙古和宋联军灭国总计119年,先后有十位帝王在位。版图南到淮河以北、北至外兴安岭、东与蒙古、西夏接壤、西到日本海。

金国入主中原后迅速完成汉化过程,是典型的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代表。如果不是汉化执行的好,也许随着猛安谋克的瓦解金国甚至都无法支撑百年国运。金国历代帝王中值得称道的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有小尧舜支撑的金世宗完颜雍。完颜阿骨打的主要功绩在猛安谋克制度的基础上灭辽,建立起金国。而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期间倡导节俭、选贤治吏,成功的结束金国四处征伐的局面开始休养生息。同时完颜雍轻赋重农、尊崇儒学,完全是一副儒家帝王的做派。所以金世宗开启了金国历史上安定的“大定盛世”,金国国力达到鼎盛。

在明朝晚期另一个女真政权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从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开始到1912清帝退位总计276年,如果从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开始计算的话清朝国祚长达296年。清朝鼎盛版图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雏形。

清朝总共有12位帝王,比较有作为的是开启康乾盛世的三位帝王: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帝王来说康熙比较宽仁,主要作为是扩张领土;雍正勤政爱民,主要作为是推行以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为主的新政。雍正在位期间国库充盈,为乾隆时期文治武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乾隆是康乾盛世的最后一位君主,虽然文治武功不错但是晚期吏治腐败种下了衰亡的隐患。

小结:

综上所述,发源古代东北地区的部族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他们所建立的政权也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些政权中杰出的帝王在政权的建立和繁荣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更是值得历史铭记的。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韩国景宗之后谁继位的?

李昑(1694年10月31日—1776年4月22日),即朝鲜英祖(조선 영조),朝鲜王朝第二十一代君主(1724年—1776年在位)。朝鲜肃宗李焞第四子,朝鲜景宗李昀之弟,生母为宝庆堂的淑嫔崔氏。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受封延礽君。康熙六十年(1721年)立为王世弟。雍正二年(1724年)继承王位。即位后就除掉了金一镜、睦虎龙。雍正六年(1728年)镇压李麟佐之乱。乾隆二十年(1755年)颁布《阐义昭鉴》,同时确立了老论的优势地位。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处死思悼世子,是为壬午祸变。在位时期,实施了以均役法为代表的惠民政策,编纂与刊行大量书籍,朝鲜的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开创了继朝鲜世宗到成宗时期以后朝鲜王朝又一个全盛时期。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三岁,庙号英宗(朝鲜高宗时改为“英祖”),谥号翼文宣武熙敬显孝大王(清朝赐谥“庄顺”),葬于元陵。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