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 设计,平面设计工作好找吗?
平面设计师的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好找的一个职业,小到打印店,中到传媒设计公司,大到网易、盛大、腾讯等公司。当然这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根据情况来找公司,很多公司都需要设计师哪怕是设计师助手要是很需要的。
当然这个行业低水平的设计师,工资可以低到你想想不到,高的设计师工资可以高到你离谱。这就是完全和你的水平来取决于你的工资。所以你想要更好的待遇你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甚至更多的努力。
当然客户也是一个难题,特别是懂一点点设计的客户,和一点都不懂设计的客户。有时候他的一个建议或者是改正,能改到你怀疑人生。就是沟通不来所以我个人建议现在设计师这个工作一定要是自己热爱这个行业,如果光是为了挣钱,那我估计做不了多久自己就会坚持不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分享,当然也希望这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疑问也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我是爱设计的波点,每天分享设计小知识!平面设计主要是做什么?
平面设计师主要是做广告,效果图,招牌等。可担任的工作有:
1.企划美工:负责企业的推广宣传品的设计及制作,同时有一定的文案及组织能力;要求综合能力强,会使用平面设计软件,手绘海报等。主要是在商场,酒店,娱乐场所,贸易公司等任职。
2.平面美工:使用电脑设计制作宣传品,要求熟练掌握平面设计软件同时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主要是在广告公司任职。
3.陈列美工:目前在国内是比较新颖的行业,负责营业场所(主要是商场,专卖店)的橱窗设计及店内布置。要求有企划美工的基础,同时有创意,有时尚艺术敏感度。
4.网站美工:负责网站的制作,要求会使用网页三剑客和平面设计软件,同时要懂一些后台代码,企业要求必须是成手。
5.影视剧美工:影视剧美术担当,在电影学院有这个专业。
6.舞台美工:每年“春晚”舞台美轮美奂的效果全是舞台美工的杰作。
7.影楼美工:负责在婚纱影楼制作相册处理照片。
8.喷绘美工:负责展板的制作和喷绘机的使用,准确的说这个工作只能算是操作而不是设计,一般在喷绘公司任职。
平面设计的三个法则是什么?
平面设计的三个法则是什么?
有朋友说间距、对齐、留白。
有朋友说色彩、图形、版式。
有朋友说三大构成。
有朋友说虚实、排斥/吸引、间距
.........
我说,这些都是平面设计需要注意的东西,但都还够不上成为法则的档次,更谈不上经典二字。
言归正传,我所知道的平面设计最基本的三大经典法则是:
Van de Graaf canon——范德格拉夫标准(注意,canon是标准的意思,可不是你家的打印机。)golden section——黄金分割比例
Fibonacci Sequence——斐波那契数列
罗列出这三个名称之后,可能有朋友会纳闷,第一个范德格拉夫标准知道的人不多,黄金分割跟美术、建筑、音乐等等艺术行业扯得上关系,跟平面设计自然也联系得到一起,可斐波那契数列是个什么鬼?它就是数学专业中的一个数列而已,怎么会跟艺术类的平面设计扯上关系?其实它们的关系大了去了,且听我依次慢慢道来!
一、Van de Graaf canon——范德格拉夫标准传说,在书籍装帧设计中,有一种排版方式可以创造出“完美”的书籍,20世纪最伟大的设计宗师Jan Tschichold(扬·奇肖尔德)称之为“A method to produce the prefect book”。这个方法就叫Van de Graaf canon,从名称中不难看出,这个标准的发明人就叫Van de Graaf(范德格拉夫),全名叫J. A. van de Graaf。我学设计的时候,老师讲授这段课程时也仅仅只是提到名字,至于国籍、生卒年月、学历、成就等等都无从考证,这么多年我也多次在网络上查找过,但都没有结果。唯一知道的是,在欧洲中世纪时期,这种Van de Graaf canon已经开始流传并被广泛使用。我们现在接触的这条法则,包括它的版式参考线方式,都是Jan Tschichold加以整理并在在他自己的书《书籍的形式》中进行推广的。
在《书籍的形式》中,Jan Tschichold是这样说的:“页面比例2:3。页边距比例1:1.5:2:3”,他的这句话是根据欧洲中世纪手稿中的一张比例图得来的,这张比例图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咋一看,不明所以。没有标注任何尺寸或者比例关系,很难明白所谓的2:3或1:1.5:2:3是什么概念。好在Jan Tschichold整理出了一张更直观的比例图,如下:
在这张图中,我们假设矩形ABCD是一本翻开的书,分左右两个页面,即ASED是一个页面,BCES又是一个页面,SE就是书的中缝。
首先我们确定的是AS:AD=2:3,即上面说到的页面比例。然后连接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红色线),接下来连接AE和BE(绿色线),这个时候AE就会交BD于点H,BE交AC于F点,然后过F点做垂线垂直于CE,垂足为G点(深蓝色线),连接GH交BE于点T(紫色线),过T点做水平线交AC于J点,过J点做垂直线交BE于K点(浅蓝色线)。通过这一连串的划线,我们就可以确定T、J、K三个点的位置了,然后过这三个点做矩形TJKL,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做出左边的矩形MNOP(灰色区域),这两个矩形就是我们在版面设计中可以放文字和图片的区域,其他区域则是留白的区域。
这个时候我们观察矩形TJKL四周的留白就会发现,左右之比是2:4的关系,上下之比是3:6的关系,即左:上:右:下=2:3:4:6=1:1.5:2:3,这个比例就是上边说到的页边距比例。
这个时候有朋友就会质疑了,实际运用中,不可能画这么一大堆线条来确定版面比例吧。当然不会,因为我说过,这是Van de Graaf canon的标准比例图,大多数时候是用于理解学习这个概念的,实际运用中,我们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可以操作。
在这张图中,我们不用复杂的去绘制那么多的线条。我们只需要随手画一个矩形,然后复制出一个9X9阵列,然后拉动这个阵列让他布满一个宽高比为2:3的页面,上边留一行,下边留两行,右边留一列,左边留两列,中间灰色部分就是我们需要确定的放置内容的区域。(这张图片是书籍左边页面的比例,如果是右边的页面,则将左右留白对调一下即可。)
讲到这里,其实Van de Graaf canon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它就是一个确立版面内容与留白占比的法则。通过这个法则,一方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放图片和文本的区域,而这个区域从视觉上来说,应该是视觉汇集的主要区域,这样的位置和比例,能够让读者看着很舒服。另一方面,也是Van de Graaf canon法则诞生的初衷——书刊设计需要考虑读者在阅读时的情景,摊开的书刊,最左边、最右边和下边留白更多,这些位置恰恰也是读者拿书时手指会放置的位置,如果留白过少,手指可能就会遮挡一部分内容,不方便阅读(如果有朋友要抬杠说我不拿着书看,我放桌子上看呢?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Van de Graaf canon仅仅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版面设计的方式,并不是说任何版面设计都必须要使用这一法则。其次,也并不是说在一本书刊设计中,使用了这一法则,就必须要在每个页面中都使用。同时,我们在使用了这一法则以后,也并不是说图片或者文字必须要放在这个框内,留白区域一定就不能放东西,其实这些都是灵活运用的,在这个基础上破而后立才叫灵活运用,最后,Van de Graaf canon诞生的初衷只是为了设计更合理的书籍,Jan Tschichold在推广这一法则时也主要是针对书籍设计,但其实这一法则不仅仅只能用于书籍设计,在今天的设计行业中,很多版面我们都可以使用这个法则,比如海报等。有些时候,作为设计师,我们在软件中建立好画布,对着空白的画布大脑也一片空白,无从下手,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先画画这个比例图,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路就打开了!
二、golden section——黄金分割比例说到黄金分割比例,恐怕上过两天学的人都能说的上来,至少0.618这个数字都能说得出来!
某百科词条对黄金分割的定义是: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关于黄金分割,网上搜一下多的能让你犯密集恐惧症,所以在这里也就不再多说它了(当然,这也不是重点),我们可以聊聊在平面设计中关于黄金分割得运用,很多朋友可能在设计中运用黄金分割的时候,仅仅把它局限在了长宽高或者留白的比例分割上,其实,抛开这些运用,在色彩上我们也可以运用黄金分割。
一方面,各个色块在版面中占据的比例可以通过黄金分割来优化;
另一方面,色彩搭配也可以通过黄金分割来进行。比如一个版面,我们有基本色、主配色和强调色三种颜色,一般运用的比例大致是7:2.5:0.5到6.5:3:0.5的样子。基本色是一个版面构成的最基本元素之一,它决定了整个版面的色调,读者看到它第一眼的色彩印象,占比在65-70%之间比较舒服。主配色则能够弥补基本色的不足,同时拉开层次感,让整个版面层次分明,占比在25-30%之间不叫合适。至于强调色,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时候我们做出来的版面,感觉已经很协调了,色彩上面也没什么大问题,可就是感觉画面不跳,缺少一丝丝灵气,其实这个时候可能就是缺少了这么一点点强调色,有了它,拉开主次关系,很可能就能让整个版面跳了起来,占比大致在5%左右。
三、Fibonacci Sequence——斐波那契数列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知道的朋友可能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不知道的朋友,可能在这里一时半会儿我也给你讲不清楚,毕竟这玩意儿可是属于数学领域的东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来看看。某百科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的解释说得就很清楚。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说到黄金分割的时候,必然少不了会说到斐波那契数列,说到斐波那契数列的时候,也少不了会说到黄金分割,其实两者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是通过了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已。黄金分割是运用比例的方式阐述的,而斐波那契数列则是运用数列的方式来阐述的。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自然数的数列,数学上却用无理数来表达,当这个数列中的数字越多的时候,前一项与后一项的比值越接近黄金分割比(即比值越接近0.618),比如1÷1=1,1÷2=0.5,2÷3=0.666,3÷5=0.6,5÷8=0.625,55÷89=0.617977,144÷233=0.618025,46368÷75025=0.6180339886…...越到后面,这些比值越接近黄金比,所以在平面设计中,要理解了黄金分割,能够灵活运用黄金分割,其实也就算是运用好了斐波那契数列。
讲到这里,基本上也就算了讲完了。我上学时学到的和后边这么多年总结到的,所谓的平面设计最基本的三大法则就是Van de Graaf canon、golden section和Fibonacci Sequence这三个。当然,开篇说间距、对齐、留白、色彩、图形、版式、三大构成、虚实、排斥/吸引、间距等等这些东西,其实简单来说也就是这三大法则的具体体现,在这些方面运用好三大法则,很容易就能做出“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设计作品了。
最后,我需要强调几点:1、任何法则或者方法技巧,要灵活使用,不可生搬硬套,明明设计已经做好了,突然想起来我还没用黄金分割,全盘推翻从头再来,非得用一下黄金分割,这就成了笑话了!
2、在设计中,尤其是多个页面的作品,比如折页,画册,书刊等,适当的使用这些法则可以灵活版式,但切记连篇累牍的使用相同的比例关系或构图关系,尤其Van de Graaf canon,如果一整本书都采用这种方式,新颖过后就是死板,毕竟Van de Graaf canon诞生于中世纪,Jan Tschichold推荐它也是上个世纪的事了,现代社会无论是艺术设计行业,还是印刷行业亦或是人们的审美观念,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很多时候并不能把这类方法当做金科玉律,丝毫不差的生搬硬套。此外,Van de Graaf canon中讨论的适合放置图片或文本的那块区域,并不是说图片文字就一定非得放在那个范围内,不能越过丝毫,有些时候图片伸出来可能比死板的放在那个范围内更有灵性一些,至于空白区域,也并不是说一定就不能放别的东西,比如一些页眉、页码、图标之类装饰性大于实用性的小元素,适当的在这些留白区域点缀一下,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还是那句话,有破才有立。
3、黄金分割和斐波那契数列都是数学问题衍生出来的运用,在数学上0.618就是0.618,数学是严谨的,不能有丝毫偏差,但在艺术设计中,没必要非得跟0.618这个数字较劲,有些时候在版面设计中,0.63或者0.66等等接近于0.618都可以。比如说2:3在,做出来的画面好看,设计者就可以称这是你这个版面的黄金比例了,比如很多国家的国旗,长宽比就是2:3,也叫的是黄金比例。我曾经在培训学校见过一位学生,想到用黄金比例,就真的打开计算器算数字,精确到毫米,然后非得把图形拉到那个位置,真的没必要这样,说得好听这叫强迫症,说得难听,这就是脑子缺根弦,这样的人不适合做设计,可以尝试去研究数学类的理科专业。
4、除了设计中用到这些法则以外,其实设计师在给客户提案交稿时也能用得到,具体作用就是——装逼!经常在网上看见网友调侃,说有的客户会抱怨:“我给你出这么多钱,你给我留这么多空白”,“标志放大的同时占比小一点”“这块内容往左一点,再左一点.....多了,往右一点,哎呀,还是原来的样子吧.....”,很多时候我们仅仅只是调侃一下,把这些话当成是笑话,可有没有人思考过,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碰到这么一个客户,跟我们这样抱怨,我们怎么回复他呢?如果你告诉他这就是设计,这样设计最好看,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显得苍白无力,但如果你扯上黄金分割或者斐波那契数列甚至Van de Graaf canon,很可能你这些专业名称就能打消他无休止改稿的念头。比如“我给你出这么多钱,你给我留这么多空白”,就告诉他,我这个内容和空白是严格按照黄金分割比来来设置的,这样的设置最符合审美,更合理。如果客户对黄金分割不感冒,就可以扯出斐波那契数列或Van de Graaf canon了,大部分人听到这两个名字就会觉得很NB,很高大上了!拿这种感觉很深奥很科学的东西堵他们嘴,远比你扯一大堆视觉理论或者色彩理论者来说服他们显得更专业,更局有说服力也更具有效率!
5、最后一点,看了这篇文章的朋友劳驾点个赞或者点个关注,查资料打字写文章不易,而且我正在申请认证,需要帮助,希望能给个支持,感谢!
ui设计和平面设计的区别?
ui设计和平面设计的区别如下:
一:实现过程不同。
1、平面设计实现过程是用印刷工艺去实现,比如一张名片,设计好了需要印刷出来才能使用,这时就需要借助于印刷工艺才行。
2、UI设计实现过程则是运用程度代码,设计好了后通过程序代码让UI设计实现其功能。
二:完成设计工作的人数不同。
1、平面设计一个人便可以完成全程的设计。老板或客户提供需求后,平面设计师便可以直接完成设计。
2、UI设计则需要团队成员一起设计方能完成,比如设计一个APP,需要有老板或客户给一个需求,然后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程序员来配合起来才能完成。
三:工作的公司类型不一样。
1、平面设计一般去的公司,是传统企业,广告公司居多。
2、UI设计一般去的公司,是互联网企业,比如百度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四:工作量不一样。
1、平面设计一般一个需求,就一到二页,比如一张名片,只有正反二面,只设计二面就行。
2、UI设计的话最少也是几十上百个页面,比如一个APP有登录页面,引导页,注册页面,主页面,设置页面,功能页面等等。
以上就是ui设计和平面设计的区别之处。
平面设计软件有哪些?
Adobe Photoshop,简称“PS”,是由Adobe Systems开发和发行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主要处理以像素所构成的数字图像。使用其众多的编修与绘图工具,可以有效地进行图片编辑工作。ps有很多功能,在图像、图形、文字、视频、出版等各方面都有涉及。
2003年,Adobe Photoshop 8被更名为Adobe Photoshop CS。2013年7月,Adobe公司推出了新版本的Photoshop CC,自此,Photoshop CS6作为Adobe CS系列的最后一个版本被新的CC系列取代。
Adobe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 、Android与Mac OS, 但Linux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使用Wine来运行Photoshop。
2、Adobe Illustrator
Adobe illustrator,常被称为“AI”,是一种应用于出版、多媒体和在线图像的工业标准矢量插画的软件。
作为一款非常好的矢量图形处理工具,该软件主要应用于印刷出版、海报书籍排版、专业插画、多媒体图像处理和互联网页面的制作等,也可以为线稿提供较高的精度和控制,适合生产任何小型设计到大型的复杂项目。
3、Adobe Indesign
Adobe InDesign是Adobe公司的一个 桌面出版 (DTP) 的应用程序,主要用于各种印刷品的排版编辑。该软件是直接针对其竞争对手QuarkXPress而发布的。
InDesign可以将文档直接导出为Adobe的PDF格式,而且有多语言支持。高级透明性能,图层样式,自定义裁切等功能。它基于JavaScript特性,和与兄弟软件Illustrator、Photoshop等的完美结合,界面的一致性等特点都受到了用户的青睐。
InDesign作为PageMaker的继承者,定位于高端用户。Adobe已经停止了PageMaker的开发,全面转向InDesign。
4、pagemaker
PageMaker是由创立桌面出版概念的公司之一Aldus于1985年推出,后来在升级至5.0版本时,被Adobe公司在1994年收购。PageMaker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用来产生专业、高品质的出版刊物。它的稳定性、高品质及多变化的功能特别受到使用者的赞赏。
4、CorelDraw
CorelDraw是Corel公司推出的集矢量图形设计、印刷排版、文字编辑处理和图形高品质输出于一体的平面设计软件,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的喜爱,主要在广告制作、图书出版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功能与其类似的软件有Illustrator、Freehand。
最新版本的CorelDRAW Graphics Suite可以为用户提供功能强大的工具,通过减少工作中的某些点击、步骤的数量来节省时间,其中还集成了3个图形程序、多个用途广泛的工具及公用程序,新的套件包括为插图、页面布局和矢量制图而设的CorelDRAW 12。
5、Freehand
Freehand是Adobe公司软件中的一员,简称FH,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平面矢量图形设计软件,无论要做广告创意、作书籍海报、机械制图、还是要绘制建筑蓝图, Freehand都是一件强大、实用而又灵活的利器。
6、Fireworks
是Adobe推出的一款网页作图软件,软件可以加速 Web 设计与开发, 是一款创建与优化 Web 图像和快速构建网站与 Web 界面原型的理想工具。
Fireworks CS4 不仅具备编辑矢量图形与位图图像的灵活性, 还提供了一个预先构建资源的公用库, 并可与 Adobe Photoshop CS4、Adobe Illustrator CS4、AdobeDreamweaver CS4 和 Adobe Flash CS4 软件省时集成。
在 Fireworks 中将设计迅速转变为模型, 或利用来自 Illustrator、Photoshop 和 Flash 的其它资源。 然后直接置入 Dreamweaver CS4 中轻松地进行开发与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