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在位心不愁 (打一节气),但为什么孙尚香没有给刘备生下孩子?
孙尚香极有可能是个“老处女”,嫁给刘备时的年龄已经不小了。
如果按照哥哥孙权的出生日期(公元182年12月22日)来算的话,其最早的出生日期应该在公元183年左右,但应该不会晚于公元192年——孙坚死于是年,年仅37岁。
因此,到公元209年出嫁刘备时,孙尚香的年龄变动区间应在17~27岁之间,有10年之差。按照古代女子14、15岁左右即“出阁”的话,孙尚香年龄确实是有点大。
除此以外,孙尚香的出身与品行也说明其出嫁时的年龄,不会太小。
首先,从家室上看,孙权在正史中被提及有“两姐一妹”,其母钱唐吴氏为孙坚正室,并育有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及“一女”;而孙坚妾室丁氏则育有一男(即“孙仁”)一女;还有一女应为其他妾室所生。因此,这“两姐一妹”中肯定有一个是嫡出、两个是庶出。不过,从孙尚香的受宠程度——“以权妹骄横”“侍婢百馀人”——来看,孙尚香极有可能就是孙权的亲妹妹。
其次,品性方面,孙尚香“才捷刚猛,有诸兄风”。这种性格的女孩子往往也比较难嫁。
因此,以彼时的国情看,孙尚香被“剩下”的概率是极高的,她最后的命运或许也只有政治婚姻这一条路了。
事实也果然如此。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09年),赤壁之战后,曹操战败北撤。
理论上说,此时吴蜀两国的共同敌人北撤,“孙刘联盟”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双方交恶应该只是时间问题。因此,身为哥哥的孙权为妹妹的幸福着想,也不应该将妹妹嫁给刘备才是,然而这一期间发生的一些事,却令孙权倍感沮丧,以致改了主意。
首先是合肥战败!其时,位于汝、淮一线的合肥,早已成为吴魏争战的前锋地带,孙权意欲占领合肥后,以其为“跳板”北进中原。然而,合肥地区打来打去始终难以攻下。这对孙权的自信心构成了打击,使其内心的“畏曹”情绪倍增。
其次,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后北遁,但仍遣曹仁、徐晃坚守南郡的江陵。大都督周瑜虽然最后将其攻下,但自己也伤亡惨重,遭遇箭伤。
或是基于上述两点,孙权萌生了加强“孙刘联盟”的想法,“以(刘)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刘备”。孙权如此安排,说白了,就是让刘备在荆州地区对抗曹操,以缓解自己的压力。
孙权可能觉得光给地还不够,为了安抚刘备,于是年(209年)十二月底,又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了他:
“权以妹妻备。妹才捷刚猛,有诸兄风,侍婢百馀人,皆执刀侍立,备每入,心常凛凛。”——就这样一个女人,大家觉得谁敢要。
又得土地,又得女人,刘备当然高兴。接下来,刘备开始实现其与诸葛亮“隆中对”的第二步——进军益州。
建安十七年(211),刘备“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
然而,刘备此次进益州并未携带孙夫人一同前往,或许是因为携带夫人孙尚香不甚方便,又或许是担心自己此次“秘密行动”为孙尚香所“乘”而通知东吴方面。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刘备刚离开不久,就真的出事了:
“孙权闻备西上,遣舟船迎妹;而夫人欲将子禅还吴,张飞、赵云勒兵截江,乃得禅还。”
至于孙权为什么要在刘备走后接妹妹回东吴,正史上并无记载,但在《三国演义》中的原因是吴国太病危要见女儿一面。如此理由,一般人都难以挽留。因此,孙尚香离去顺理成章。
但,意外的是,孙尚香竟然要带刘备的幼子刘禅一同前往!
刘禅的母亲甘夫人,是小沛人。当年,刘备“临豫州,住小沛”时,“纳以为妾”。后来,甘夫人跟随刘备到荆州后,诞下儿子刘禅。然而,天不宥人,甘夫人不久便死于荆州南郡——另一说是,当年当阳长阪大战时,赵云只保的刘禅归,甘夫人死于战乱。
刘禅生于公元207年,其时才刚满4岁,而母亲已经离世,因此,孙尚香看在情分上确实有帮助照顾刘禅的可能。故,东归之时,为方便照顾刘禅,孙尚香将其带回东吴亦情有可原。
但,这种解释,多少有些牵强。因为,从孙尚香的行事风格来看,哪有一点“女人”的样子呢?你能指望这样一个“有诸兄风”的女人看孩子吗?
如此推算,孙尚香带走刘禅的真实意图或是将其“质”于东吴。
是以,刘备在离开荆州前,特意安排“处事周全”的赵云“领留营司马”,以监视孙尚香。没想到,还真派上了用场。
或许,正是由于此次“骚操作”,孙尚香其后便“不好意思”再回来了。
至此,刘备与孙尚香为期两年多的夫妻情分,就此了断!
或许有朋友好奇,为什么两年多的时间里,孙尚香未给刘备没有生下孩子呢?
是刘备身体的原因吗?
不是!刘备最小的儿子刘理出生于公元214年,也就是刘备入益州三年后。如果刘备身体方面真有问题的话,这又怎么解释呢?
那,还有其他原因吗?
笔者揣测,或有如下两点端:
其一是孙尚香身体方面的原因。虽然“不孕不育”这类疾病在现代社会比较多见,但却不能够排除孙尚香有类似疾病的可能行。再者,从孙尚香“才捷刚猛”的处世风格上看,她也有可能因为一些事或行为误伤到自己的身体。如果第一个理由比较牵强的话,第二个理由可能会比较接地气。
其二,刘备孙尚香貌合神离,刘备戒备心理太重。正如上文所述,孙尚香身旁有“侍婢百馀人,皆执刀而立”!这些侍婢主要负责孙尚香的安保工作,必定身手不凡——如果身手很差,还怎么保护她呢?这些人的存在对于刘备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因为她们只听命于孙尚香。如果孙尚香命令她们干掉自己,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刘备当然害怕,所以才会“心凛凛然”。由是可知,每当刘备想和孙尚香“温存”一番时,想到这些执刀而立的侍女们,他哪里还会有什么兴致呢?如此看来,刘备孙尚香夫妇双方“接触”较少,而又各怀鬼胎,想要孕育个子嗣恐怕并非易事吧?
一日夫妻百日恩!
刘备孙尚香夫妇因政治机缘而婚配,本身就算不得是好姻缘,又加以双方的互为猜忌,以至于二人连子嗣都未孕育;而没有子嗣,又意味着双方很容易分离。最终,双方一拍两散,“老死不相往来”——此结局,着实是令人唏嘘啊。
但愿,他们下辈子别在相遇了……
参考:《资治通鉴》、《三国志》
(网图、侵删)
古代为什么要裹脚?
古代女子裹脚的原因,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流行。和现在的整容一样,都是为了附和当代人或者说是主流审美吧。关于裹脚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众说纷纭。
古代为什么要裹脚,意义在哪?裹脚也叫缠足,始于五代末。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和古文献知道,五代以前男女的鞋子是同一形制,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一味沉湎于声色、诗词、歌舞之中,整日与后妃们饮酒取乐。
宫中有一位叫窅娘的嫔妃,原是官宦人家女儿,后因家势破败,沦为金陵歌妓。她生得苗条,善于歌舞,受李煜的宠爱。
李煜诏令筑金莲台,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缨络,台中设置各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著素袜舞于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李煜看了,喜不自禁。此后,窅娘为了保持和提高这种舞蹈的绝技,以稳固受宠的地位,便常用白绫紧裹双足,久而久之,便把脚裹成了“红菱型”,“新月型”,其舞姿也更为自然,美不胜收了 。
时人竞相仿效,五代之后逐渐形成风气,风靡整个社会。北宋时期,太平老人著<<袖中锦>>中更进一步评论说:“近世有古所不及三事:‘洛花、建茶、妇人脚’。”
可见北宋时期已经把女人裹小脚与洛阳艳丽的牡丹、建州馨郁的香茗并指为天下之奇!南宋初年,赵令时撰词《浣溪沙》,其中一句:“稳小弓鞋三寸罗。”从此,“三寸金莲”成为妇女小脚的代称。到南宋末年,妇女裹脚已经比较普遍。
到元代,竟使妇女以不裹足为耻辱了。 女人裹脚不是从清代开始的,一直上推,大约产生于五代或宋初。
反正,唐朝人不裹脚。裹脚之风兴盛于明清。宋朝时只有高贵女人才裹脚,普通妇女是不裹的。而且当时对裹脚的要求只是纤直,还不至于到后世伤筋动骨那么厉害。据说,古代女人裹脚是因为南唐后主李煜喜欢观看女人在“金制的莲花”上跳舞,由于金制的莲花太小,舞女便将脚白绸裹起来致脚弯曲立在上面,跳舞时就显得婀娜多姿,轻柔曼妙,本来是一种舞蹈装束,后来慢慢地从后宫向上流社会流传,在以后,民间女子纷纷仿效,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习俗,成为一种病态的审美。对女子来说,美是重要的。是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至于能不能走路,谁在乎呢?为什么中国会流行裹脚呢?
大致有两个原因:
1、是统治者的意志对天下百姓的影响,
2、就是文化人欣赏和赞美。
裹脚就起源,就与统治者相关。
据说裹脚是起源于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后主李煜,他的嫔妃们用布把脚缠成新月形,在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后主认为这是至美,于是后宫中就开始缠足,后来又流传到民间。
只要皇帝喜欢什么,民间一定会流行什么,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号称自己是道教皇帝,所以,道教在唐朝达到了发展的颠峰,乾隆皇帝酷爱书法,所有推动了书法的发展,李后主喜欢小足女人,所有就流行了裹脚。
关于裹脚的起源,还有几个说法,有说是起于南朝齐废帝妃潘玉奴,有说是起于唐末,有说是起与隋炀帝等等,但是无一例外地都与统治者们发生了关系,这也说明了这个原因。除了统治者的意志之外,那就是文人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缠足已经不仅仅是审美取向和社会抄风尚的问题,而成为一种社会伦理,袭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和追捧,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丑百的重要标准。男人娶妻,以大脚为耻,小脚为荣。
清人笔记《听雨丛谈》中写道:“以足之知纤巨,重于德之美凉,否则母以为耻,夫以为辱,甚至亲串里党传为笑谈,女子低颜自道觉形秽,相习成风。”
古代妇女很注重头饰,然后就脚了,成语“品头论足”、“品头题足”都有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的含义,头和足,成为文化人眼里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
文化人有很多对小脚的赞美之词,什么“金莲”、“三寸金莲”、“香钩”等等,都是文化人赋予小脚的赞美之词,苏东坡《菩萨蛮》咏足词云“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的七个标准:瘦、小、 尖、 弯、 香、 软、 正,又总结出了小脚的“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真是博大精深。最标准型的是3厘米宽 10厘米长 [就是所谓三寸金莲]裹足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被封建统治者所扭曲了的社会思想畸形的表现之一。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后,颁布了解放缠足令。
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革除了裹足的陋俗。
总结:女性缠足,越小越好,学校越能得到别人的喜爱,但是这其中的过程是很痛苦的,相当于是一种肉体残害,缠足都是要从女孩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据记载:缠足是用布条将女童的脚趾及脚背压至足心,被缠足者往往会痛得汗如雨下,双脚鲜血淋漓。故而有“小脚一双,眼泪一缸”的说法。
娶妻当娶阴丽华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
阴丽华,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人。出身名门望族,是春秋时期名相管仲的后代。少女时代的丽华便生得楚楚动人,彼时她就和刘秀相识了。虽然刘秀有汉室血统,但未发迹前他就是一个穷小子。在偶然看见了阴丽华一面后,便发出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赞叹,此后他的心里一直单相思着这位女神。
不过,很快他就有了机会。随着新朝日益不得人心,各地叛乱纷纷。在战乱中,阴家渐渐落魄,可刘秀却跟随哥哥刘縯取得了昆阳大战的胜利,逐渐威势渐具。在一次偶然中,他又遇到了在战乱中飘摇的丽华,遂怜香惜玉想保护她。丽华也想寻找依靠,于是,两人达成一致,十九岁的丽华嫁给了二十九的刘秀。刘秀娶到女神,了却心愿。
然而刘秀却没有来得及和娇妻温存,就又匆匆披挂出征,阴丽华也回到了新野娘家。也是仅仅六个月后,刘秀又和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举行了政治婚姻。
更始二年(24),刘秀在鄗县(今河北高邑东南)称帝。四个月后,刘秀定都洛阳。他到新野接了丽华,让她和陪在自己身边的郭圣通同为贵人。
更始三年(25),郭圣通生下了刘秀的第一个儿子刘强。同年,刘秀顾念旧情,想立贤良淑德的阴丽华为后,可丽华却退让道:“郭贵人生有皇子,应立郭贵人为后”。但其实,除了圣通生有皇子后,更是她背后强大的母族能够为刘秀提供有力的军事支持。更何况,郭氏一直陪在刘秀身边出生入死,自己却一直躲在娘家避难。于情于理,后位都应该让给郭氏,而且,自己的丈夫也先想到了自己,这都应该是令丽华欣慰的,所以,她自愿地让出了后位。
伟大的政治家婚姻从不只因为爱情。刘秀听从了阴丽华的建议,立圣通为后,但他从此也更怜惜丽华,带她出去征战。
很快,在建武四年(28),丽华生下了她和刘秀的第一个儿子刘庄,此时,她已经陪刘秀戎马五年。
而后,她又接连为刘秀生下了四个儿子。夫妻恩爱多年,然而好景不长,一场灾难突如其来地落到了阴氏娘家。一伙强盗打劫了阴家,残忍地杀害了她的母亲和弟弟,丽华悲痛不已,光武帝追封了她的先父和弟弟,以示安慰。
时光荏苒,郭皇后本不俏丽的容颜逐渐衰老,她开始脾气暴躁,嫉妒年轻妃嫔,有时甚至还冲撞刘秀。而岁月从不败美人,丽华却依旧年轻貌美,她似乎比少年时更加有韵味。她又贤惠温和,和后宫众人相处和谐,自然是更得刘秀欢心。
建武十七年(41),光武帝废掉了他厌弃多年的圣通,另立阴丽华为后。圣通被废后,却没有幽禁冷宫,她被儿子接到中山国奉养。也成了历史唯一一个能得到优待的废后。这一切大概都是因为刘秀对圣通的亏欠之情和阴丽华的宽宏大量吧!
两年后,郭圣通的儿子太子刘强因为母亲被废而自危,他主动请求让出太子位改立为东海王。刘秀虽然心疼无辜的儿子但还是立了他喜爱的丽华之子刘庄为太子。
也是刘庄受丽华影响,他性格也宽厚仁慈,十分感谢为他让出万里江山的兄长刘强。永平元年(58),刘强病重,他派最好的太医去为其医治,而后刘强去世,年仅34岁。明帝刘庄悲伤不已,亲自送兄长下葬。刘庄如此仁和,是离不开丽华平日对儿子的教育有方的!
阴丽华母子在宫中显贵,却依旧谦和,宫内上下无人不称颂丽华母子的美好品质,就这样,后宫和睦度过了十六年。
中元二年(57),刘秀病逝,享年62岁。丽华对丈夫离开十分悲伤,她陪伴刘秀已经是三十三年的时光。
刘庄即位,是为明帝,他尊母亲丽华为皇太后。永平七年(64),丽华在儿子的恭谨奉养中寿终正寝,终年60岁。他和丈夫光武帝刘秀合葬于原陵。
纵观阴丽华一生,美而不妒,贵而不骄。她辅佐刘秀称帝,又谦虚地推荐圣通为后,这如何令刘秀不喜爱她呢?自古天家婚姻多不合,但丽华和刘秀却是个例外。除了两人的情投意合,刘秀顾念旧情外,更离不开丽华的贤惠温和,处处体谅夫婿吧!
美国到底有没有贪官?
有没有搞错?我来告诉你吧,美国从国会山庄就开始贪赃枉法了!这种情况就像菜市场买卖一样,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全部公开,根本就没有任何遮羞布,根本就没有任何廉耻之心!比如说,我是搞飞机的,我要卖飞机,怎么办?找国会去!国会不是开会吗?没关系,开会之前,就在国会走廊上守株待兔,盯住最关键的那个议员,一旦有机会就粘上去,滔滔不绝,说明飞机的重要性,高铁太烂了,并且要尽快达成共识,至于背后的好东西,换个地方再说吧!今晚夜来香酒吧,不见不散!这就是美国,不信?去国会山庄仔细看看!
强势的女人好不好?
27岁男子出10万块的彩礼,娶回来一个河北姑娘,婚后,他才得知女子结过婚,还和前夫有一个2岁的孩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黄恩源今年27岁了,因为家里贫穷,他至今未婚。眼看着两个姐姐已经成家立业,有儿有女了,父母纷纷找媒人替他介绍姑娘。
这天,媒婆忽然上门找到黄恩源的父母,并对他们说:我认识一个姑娘,是河北人,但是,她愿意嫁到广西来,不知道你们介意外地人不?
黄恩源的父母连忙说:只要她愿意嫁,我们一点儿也不介意她是外地人。
就这样,在媒人的牵线下,黄恩源认识了这名河北的姑娘,她叫小何。
和姑娘见面当天,黄恩源还特地把自己收拾得好看点,穿了一身新衣服和新鞋子,还梳了一个漂亮的头发,才去和姑娘相亲,由此可知,他很重视这场相亲。
双方一见面,两人对彼此都有好感。小何为人爽快、干脆,讲话的声音就像铃铛一样好听,黄恩源性格比较老实、木讷,刚好和小何进行互补,双方对彼此很满意。
没多久,两人就开始交往了。交往期间,黄恩源经常买玫瑰花以及项链手链送给小何,小何也会经常买新衣服送给黄恩源作为回报。恋爱初期,双方的感情十分要好,几个小时不见面就十分想念对方。
那时的黄恩源,以为小何是他的真爱,他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拿来和小何谈恋爱了,对小何说的话言听计从,小何让他买什么就买什么。
小何是黄恩源的初恋女友,因为以前的他嘴巴笨,脑子不够灵光,看起来呆呆的,也不会说话讨女孩子欢心,以至于一直以来没几个姑娘喜欢他。姑娘要么嫌弃他家里没钱,要么嫌弃他长得不够好。
幸好现在遇到了小何,他以后不会孤单了。
恋爱一个月后,黄恩源就迫不及待把小何带回家和父母见面,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对小何很满意,但是后来小何的一个举动让父母命令黄恩源立刻和小何分手,说着姑娘太泼辣,不适合黄恩源。
到底是什么举动让黄恩源的父母反对他和小何来往呢?
原来是在吃晚饭的时候,小何让黄恩源给她剥虾,因为平常黄恩源对她很好,不仅会下厨做饭给她吃,还会帮她穿袜子穿鞋子,剥虾这些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只是,这次是在父母家,黄恩源希望小何可以给自己一点面子,他小声地对小何说:现在那么多人看着呢,下次只有我们两个的时候,我再给你剥虾。
没想到小何立刻大发脾气,她生气地说:你不给我剥虾,我就不吃饭,咱俩立刻分手。
黄恩源听到立刻怂了,只能灰溜溜地给小何剥了一盘的虾。在场的家人听到小何的话脸色铁青,但是由于小何是客人他们又不好发作。
事后父母也建议黄恩源换个女朋友,黄母苦口婆心地说:这个女孩脾气不好,不适合做老婆,我重新找媒人给你介绍一个吧。然而,黄恩源固执己见,坚持要娶小何为妻,不然就终身不娶。
无奈,父母只能顺从黄恩源,让他娶了小何。结婚之前,小何就说自己是一个注重仪式感的人,三金彩礼一分都不能少。黄恩源一一同意了,他也觉得该走的仪式不能少。
于是,他和父母提议给小何10万彩礼,然后他花自己的钱给小何买三金,等一切都准备妥当以后,他却发现小何身上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黄恩源和小何去领证的时候,他发现小何的本名不是叫小何,而是黄文娟,除此之外,小何还比他大一岁。黄恩源又惊又气,但是又无可奈何,毕竟两人都领了证了,他还能怎么办?只能选择把这个秘密埋藏在心底。
婚后,黄恩源发现黄文娟变了个样子,脾气很差。只要遇到一点儿不顺心的事情,就对黄恩源骂骂咧咧,还口口声声说黄恩源是骗子,因为黄恩源明明说好摆酒席的,却只领了结婚证。
当时,黄恩源和她解释了无数次,事后会补回酒席的,只是黄文娟心里一直有气,因为她觉得只领证不摆酒是很丢脸的事情,所以时常揪黄恩源的耳朵,骂他没用,赚不到钱,以至于结婚那么重要的事情都没摆酒。
黄恩源面对脾气差的妻子,是有苦说不出,他也不敢对黄文娟发脾气,因为如果他不服从,黄文娟就会更加泼辣,还会和他吵个三天三夜,为了不让旁人看笑话,黄恩源只能默默忍受妻子的坏脾气。
然而,让人更加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那天,黄文娟带回来一个2岁的男孩子,直言这是她的儿子,要黄恩源帮忙一起抚养他,她说这话,脸上没有半分羞愧,好像黄恩源理所当然帮她养前夫的孩子似的。
黄恩源听到敢怒不敢言,但是黄家人却很气,特地是黄恩源还告诉他们小何是黄文娟的假名字以后,黄家人就对黄文娟爱理不理。因为大家都觉得她明明是二婚的,却说自己是头婚,这不是明摆着骗婚吗?而且还隐瞒自己和前夫生的孩子,实在是很气人。
让黄家人更加接受不了的还是,黄文娟之前就上过节yu环了,她还坦然地说:我是不会给你们生孩子的了,这辈子有一个儿子就够了。
这件事对于黄家人来说是一个打击,毕竟他们希望儿子娶老婆就是为了能有一个孙子,可是黄文娟却说不肯生,这不是让他们jue后吗?
黄家父母建议黄恩源立刻和黄文娟离 婚,但是黄恩源为人软弱,他不敢提出离 婚,只能恳求父母多多包容黄文娟,不然吃苦的就是他。
黄家父母看着懦弱的儿子也无可奈何,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往后黄文娟会越发肆无忌惮,把这个家闹得鸡犬不宁。
那天,黄恩源90多岁的太婆5点多就起来弄早餐吃了,黄文娟被声音吵醒了,她立刻起来看看到底是谁在厨房弄出噪音。没成想是黄恩源的太婆。
她很气,于是大声说道:开灯不用电费吗?起那么早干嘛?不知道会影响别人休息吗?
黄恩源的奶奶早就看她不顺眼了,干脆也不忍了,她生气地说:我是长辈,我起来做早餐还轮不到你来说,再说了,你能留在我们家都是因为我们容忍你,你一个二婚的女人哪里来的底气?
黄文娟一听瞬间火了,她立刻走前来把一张凳子瞬间砸在黄恩源太婆的头上,大家听到动静后,立刻赶过来,发现老人已经晕倒了,头冒鲜xue。
大家急忙把老人送到医院处理伤口,这一次的争吵,给老人留下了心理阴影。
只是,黄文娟依然不知悔改,她甚至大言不惭地要求黄恩源的太婆烧鞭炮给她道歉,不然她就离 婚。
黄恩源听到这话惊呆了,他低声下气地恳求黄文娟不要再闹了,没想到黄文娟依旧无理取闹不听他的劝告,他也只能默默忍受,也不敢反抗。
太婆为了家庭和睦,只能在街上一路烧鞭炮给黄文娟道歉,因为这件事导致太婆心里很憋屈,常常吃不下饭,还总是哽咽哭泣,也给她的精神带来了重创,没多久太婆就去世了。
太婆去世没多久,黄文娟又开始闹腾了,这次她看不顺眼的对象是她的婆婆王文清,她总是嫌弃婆婆年纪大,不该留在这个家里了,双方见面总是避免不了大吵一架。
更过分的还是,每逢初一到十五,黄文娟总是给王丽清上香烧纸钱,明明王丽清还是一个大活人,她却无端端希望王丽清早点S,对于此事,王丽清还是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她对外人说:只要黄文娟安心过日子,我受多大的委屈都没关系。
然而,王丽清一次次的妥协,换来的是黄文娟的得寸进尺,每次她回婆家的时候,总会把王丽清厨房里面的东西通通砸烂,还会把锅碗瓢盆全部都扔在池塘边。
王丽清回到家后,发现家里乱糟糟,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具了。她十分窝火,原本,她心里就十分憋屈,别人家的儿媳妇都是尊老爱幼,没想到自家儿子的儿媳妇不但不尊敬老人,还处处和老人发生冲突。
这一刻,她决定不再忍让这个脾气暴躁的儿媳妇,她不能继续受这窝囊气了。她觉得,一次次的让步,只会增长黄文娟的脾气,她现在得拿出婆婆的架子,教教她做人的基本道理
紧接着,她立刻选择了村委会进行调解,把黄文娟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村委会,村委会也对黄文娟进行了一番教育,为此,黄文娟才消停了一段时间。
只是,好景不长,在2015年九月初一的时候,黄文娟再次烧香惹怒王丽清,而王丽清也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处理黄文娟。
这天,王丽清的两个女儿恰好都回到了家里,王丽清立刻喊两个女儿过来帮忙,把黄文娟bang在树下,黄文娟寡不敌众,瞬间就被制fu了。
虽然黄文娟被bang在树下,但是她嘴巴依然骂骂咧咧,每一句话都是zou王丽清早点去世,王丽清瞬间爆发了,她去折了几根树枝,然后挥了下去。
因为那天太阳huo辣辣的,不一会儿黄文娟就失去了意识,整个人也就不省人事了。
小女儿看到后,立刻回客厅给她弄来一碗红糖水,让她喝下去,没想到她已经没有了呼吸。
王丽清看到黄文娟没有意识后,很害怕,立刻把她送进医院,但是为时已晚了,因为黄文娟被bang住导致整个人窒息,所以当场去世了。
结语:强势的女人好不好?1. 在一个家庭中,女人过于强势会导致家庭不和睦,夫妻感情也会受到影响,文中的黄文娟就是一个强势的女人,在家她不仅对丈夫动手,还会对黄恩源的太婆动手,为此她还总是和婆婆起冲突,可想而知,她的婚姻过得一地鸡毛。2. 在婚姻家庭中,一个女人过于强势,会导致男人很没面子,也会让男人透不过气,每个男人都喜欢小鸟依人的女人,女人要学会适当撒娇,夫妻才会越来越和睦。3. 如果女人太强势,也会导致男人越来越软弱,让男人越来越不自信,甚至现入自我怀疑,慢慢地夫妻就会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