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企业如何通过设备融资?
利用企业现有设备融资,也就是“售后回租”,可以用来快速盘活企业现有资产,满足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的需求。承做设备融资业务,需要找到相关的融资租赁公司操作
售后回租的业务流程有:
企业融资申请,提交企业相关材料→资方尽职调查→合同的谈判→出售账上设备、签订租赁合同→融资成功
为什么一些上市公司能拥有很多融资手段?
中国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上市公司是经过层层审核才能面向公众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企业,为什么上市公司更容易获得多渠道融资呢?原因如下:
一、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多年来,上市公司的数量也是地方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上市公司有着更多的信用背书甚至是政府信用背书。我们也会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某上市公司因为经营出现亏损或者融资兑付风险,当地政府常常为了维持上市公司不被摘牌,而采取诸多行政手段进行及时止损或者兑付。这在投资者眼里也形成了上市公司融资的信用护城河。
二、证监会和其他政府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上市有诸多考核,通常来说,即使现在开通了新三板和科创板,能够挂牌的企业也都是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利润获取能力的企业,这也是上市公司能获取多渠道融资的核心保障,毕竟投资者看中的是风险控制和回报。
三、上市公司除了受行政监管外,还要接受投资者也就是股东大会的监督,倒逼上市公司必须加强公司治理和规范运营,这也反过来加强了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也就更能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各种融资渠道都在收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正确面对,加大研发投入,把用户服务做到更好,加强治理规范,方能提升自身竞争力。这才是正确长久的融资之道。
开公司融资好还是不融资好?
公司融资好还是不融资好取决于公司的需要,如果开公司需要流动资金,融资可以帮助企业迅速开展业务活动,拓展业务领域,实现高速增长,如果开公司不融资,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的控制权不被影响,另一方面,不会承担比较大的财务风险,但是,企业发展速度会减缓,规模受限,。
企业筹资的类型有哪些?
一、股权筹资、债务筹资及混合筹资 按企业所取得资金的权益特性不同,企业筹资分为股权筹资、债务筹资及混合筹资三类。
1、股权筹资是指以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筹资,是企业经济运营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筹资手段。股权筹资的优点: (1)是企业稳定的资本基础 股权资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无需偿还,是企业的永久性资本,除非企业清算时才有可能予以偿还。 (2)是企业良好的信誉基础 股权资本作为企业最基本的资本,代表了公司的资本实力,是企业与其它单位组织开展经营业务,进行业务活动的信誉基础。 (3)财务风险较小 股权资本不用在企业正常营运期内偿还,不存在还本付息的财务风险。 股权投资的缺点: (1)资本成本负担较重 股权筹资的资本成本要高于债务筹资。 (2)容易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利用股权筹资,引进了新的投资者或者出售了新的股票,会导致公司控制权结构的改变,分散了企业的控制权。 (3)信息沟通与披露成本较大 特别是上市公司,其股东众多而分散,只能通过公司的公开信息披露了解公司状况,这就需要公司花更多的精力,有些还需要设置专门的部门,用于公司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 2、债务筹资是指企业按约定代价和用途取得且需要按期还本付息的一种筹资方式。 债务筹资的优点: (1)筹资速度较快。 (2)筹资弹性大。 (3)资本成本负担较轻。一般来说,债权筹资的资本成本要低于股权筹资。其一是取得资金的手续费用等筹资费用较低;其二是利息、租金等用资费用比股权资本要低;其三是利息等资本成本可以在税前支付。 (4)可以利用财务杠杆。 (5)稳定公司的控制权。 债务筹资的缺点: (1)不能形成企业稳定的资本基础。 (2)财务风险较大。债务资本有固定的到期日,有固定的利息负担,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取得的债务,资本使用上可能会有特别地限制。 (3)筹资数额有限。 二、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 按是否借助于金融机构为媒介来获取社会资金,企业筹资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两种类型。 直接筹资不需要通过金融机构来筹措资金,是企业直接从社会取得资金的方式。 间接筹资,是企业借助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而筹集资金。 三、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 按资金的来源范围不同,企业筹资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两种类型。 1、内部筹资是指企业通过利润留存而形成的筹资来源。 2、外部筹资是指企业向外部筹措资金而形成的筹资来源。 四、长期筹资与短期筹资 按所筹集资金的使用期限是否超过1年,企业筹资分为长期筹资和短期筹资两种类型。 1、长期筹资是指筹集可供企业长期(一般为1年以上)使用的资本。长期筹资的方式主要有: (1)吸收直接投资。 (2)发行普通股票。 (3)长期借款。 (4)发行债券。 (5)融资租赁。 2、短期筹资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筹资。短期筹资一般是负债筹资。按不同的标准可将短期筹资分为不同类型,其最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按应付金额是否确定,可以分为应付金额确定的短期负债和应付金额不确定的短期负债。 (2)按短期负债的形成情况,可以分为自然型短期负债和临时性短期负债。企业是怎么样从股票的买卖中得到融资的?
1990年以来,中国金融制度安排在渐进改革的环境下不断向提高效率的方向演进。从企业融资渠道的发展来看,以银行为主的制度安排正逐步向银行与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混合型金融制度演变,从而为企业按照自身需求寻找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1997年,中国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所获得的资金比1995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其中股票融资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但相对于股票融资的迅猛发展,中国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比例不但停滞不前,近几年甚至还有下降趋势。1992年企业债券融资达到683.71亿元,1995年却只有33.80亿元,1997年更降至255.33亿元。从1986年发行企业债券开始到1997年底,中国企业债券年度发行数量平均在300亿元左右,累计发行总数仅为2300多亿元,其中只有7只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上市流通部分不到30亿元。企业债券在深、沪交易所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交易品种,上市数量及交易金额均远远小于股票。在2000年所发行的6400亿元债券中,企业债不足百亿元。从企业的海外发债数字来看,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企业海外发行的债券余额仅为84亿美元,而当年全球企业发行的国际债券余额为30251亿美元。中国企业之所以偏好股票融资, 因为股票融资可以分散公司风险,扩大企业外部影响,提高企业资本变现能力,降低企业负债比率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增加企业投资能力.因此,我国企业在股票融资上一直有无限的热情和不尽的动力.我们不得不考虑股票融资任具有成本高,股权分散,丧失企业部分控制权,削弱了企业决策控制权等缺陷,这也是企业决策者应对股票发行谨慎决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