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逆城镇化现象是什么意思

天美资源网

逆城市化,逆城镇化现象是什么意思?

直白地说就是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城市化是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逆城镇化则是城镇人口向农村回流。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城市就业不景气,以及城市交通堵塞、出现大的饥荒等情况。

影响北京逆城市化的主导因素?

近年来,北京逆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政府政策推动

逆城市化,逆城镇化现象是什么意思

逆城市化现象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逆城市化也叫反城市化或去城市化,是人们从城市地区迁移到农村地区的人口和社会过程。根据人口统计数据以及城镇人口比例来看,目前我国确实存在部分逆城市化现象,但与整体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相比,逆城市化只是极个别城市现象,且一直只是少部分群体在“逃离城市”,毕竟城市不管是教育、医疗、就业等都不是农村或者乡镇可以媲美的。即便生活在城市钢筋混凝土中很累,但为了下一代更好教育,为了积攒更多的财富,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留在城市。

当下我国逆城市化现象出现最多的地区当属“北上广深”这四一线城市,比如逃离深圳、逃离上海等,不过逃离的原因有很大不同。大部分逃离一线城市的人,是因为在一线城市没有足够资金购买房产,动辄几百万的房产,仅凭借普通打工即便掏空3个家庭的家底,也只能勉强凑个首付,后续还贷压力巨大,所以很多年轻人迫于生计出现逆城市化。另外一种逆城市化则是“富豪”群体,那些早期下海的商人、明星等,赚得足够财富后,认为精神上要贴近自然才是完美人生,所以也会找一处风景秀丽的郊区,置上几亩薄田,或者开办几处农场,,但这类“逆城市化现象”属于少数。

至于逆城市化现象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只能说不同国家、不同国情肯定会出现不一样的发展程度。

反城市化的原因与移民的推拉因素有关,它最初是在英国出现,当时英国市中心的工业出现崩溃,导致大规模工人失业,城市地区的经济因此快速衰退,再加上劣质的住房和低劣的居住环境,最终迫使人们远离市中心。但这种情况与我国的情况明显不同,我国国土面积大、资源众多、人口多,仅内需就可以拉动全品类工业生产,不会出现欧洲国家的工业萧条。我国如果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更多是因为人们想要更好的生活质量,希望能够生活在一个干净安静的地方、没有重工业造成的空气和噪音污染的地方、以更便宜的价格拥有更大的房屋和更多土地的地方。

这里再举一个现代案例。1981 年至 1996 年间,美国后工业化时代,20 个主要城市失去了50万个工作岗位,而全国村镇地区则增加了 170 万个工作岗位,这说明逆城市化现象在美国很有吸引力。但美国情况也与我们不同,其地广人稀,现代大型农业、小镇生活也很富足,最关键的是,美国下一代教育不像我们竞争这般激烈。

另外,逆城市化现象可能也与文化XX有关,比如我国1966年-1976年的文化XX,城市化停滞不前,当时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逆城市化,其表现形式是一场大规模的“到农村去”。据估计,在 1960 年代末的高峰期,有超过 1000 万人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而 1968 年我国城市总人口仅为 1.68 亿。所以未来除非再次出现类似事件,否则不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逆城市化。

当然了,未来农村也会建设得越来越好,因为新农村生态意识越来越强烈,农村建设的也越来越美丽。人类在生理需求、文化需求达到一定层次后,也可能会出现“返祖”现象,重新回归自然,而届时的农村就是自然最佳体现地,但50年内很难大规模出现。

为什么逆城市化犯罪率会升高?

郊区一旦城市化,郊区的人就会增多,由于郊区与市区交通方便,自然人流就会增加,人流增加,坏人数量就增加,因为市中心的犯罪率升高。

郊区人口激增,郊区的一些人就会到市中心找工作,郊区的发展挤占了市区的就业率,人们把眼光投向郊区,认为那更有发展价值。老市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更多人的发展需求,原有的就业市场已经饱和。因此失业率升高。

中国逆城市化城市?

一般我们将城市化阶段分为:起步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

一般来说,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中刚刚起步阶段的时候形成的产物,由于人的急剧扩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的郊区也纷纷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般称郊区城市。

而逆城市化则是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较高的时候,这时人口(高收入较多)往往向郊区迁移。注:这里的郊区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而郊区城市化中的郊区是与城市接壤的。

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发生的原因不同。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现象。而逆城市化才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

郊区化

郊区化是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的过程。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发展,郊区化首先在欧洲南部和英国的大城市出现。20 世纪20年代开始,郊区化浪潮席卷美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大城市也出现郊区化现象。上海1990 年至2000年,中心城区人口每平方千米下降4183人,降幅达14.9%;其中旧城区人口下降23.3%,净减40余万人。同一时期,上海郊区每平方千米增加了428人,增幅37.6%;特别是近郊区人口增加了80%。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