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的资料,兵马俑的具体数字介绍?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列数字、作比较,《秦兵马俑》)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举例子,列数字,《秦兵马俑》)
什么叫兵马俑?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兵马俑的意义和精神是什么?
意义:
1.兵马俑是秦始皇自己独一无二身份的象征,象征着驻扎在京城外的军队,当时被称为宿卫军,三军保卫京城,是秦始皇自己希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江山统一的一种反映方式。
2.秦始皇希望自己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护陵,或者换种说法说希望用一支陶俑军队来给自己殉葬。秦始皇雄才大略,英雄一世,死后也要统领偌大的千军万马与生前的敌人决一死战。用这么多泥人泥马陪葬是为了显示他生前吞并了六国,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
3.秦始皇用兵马俑代替活人殉葬,是为了反应当时用活人殉葬已经不再是主流,另一个方面是为了反应秦始皇的帝王仁心,显示他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好皇帝,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军队拿来为自己殉葬。
4.秦始皇靠商鞅变法从而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华夏,成为千古一帝,他本人也是一个坚定的法家。所以秦始皇就有早早的打算修建皇陵,但是他并没有打算恢复活人殉葬的主流。于是开始命人采用当时的陶俑技术,按照他自己的精锐秦军将士的模样打造了成千上万的兵马俑,用来捍卫皇陵,威慑阴间的六国亡灵,从而做到统治阴阳两间。
精神:
秦始皇陵兵马俑体现了大秦帝国尚武务实、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表现出不可动摇而又攻无不克的雄伟气魄, 体现了秦朝的国势和军威。
兵马俑的外观和结构?
兵马俑: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制度的一个剪影:古人信奉:“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即生前个人感知的社会生产生活,拥有的一切物质条件,死后能也要带到墓葬里面去。秦始皇统一中国,指挥千军万马,死后呢也要有一只这样的军队继续为他保驾护航的意味。所以将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守卫在秦皇陵1.5公里处,陪伴着秦始皇。
秦始皇陵目前一共出土了约8000个兵马俑,每个兵马俑都是栩栩如生,并且8000个兵勇面容仪态均不相同。兵马俑外观可从从身份上区分,有士兵与军官二类,军官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三种区别,士兵不戴冠,而军官戴冠,普通军官的冠与将军的冠又是不相同的,铠甲也是按级别区分的,兵俑有步兵、骑兵、车兵三种,根据实不同兵种的武士负责武器装备又各不相同。
最多的是武士俑,均手执青铜兵器,兵器种类有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兵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细节的不尽相同的地方。
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认为这些兵俑都是根据真人制作的,他们认为兵马俑这些塑像,都是用活人封泥,然后烧制而成。传说当年秦始皇一统中原,经过了大百场战役,小千场杀戮,当时秦朝还属于恢复时期,没有过多的粮食喂养战俘和努力,于是就把他们做成了人俑,当然,猜想始终是猜想,传说始终是传说,,,
实际上秦兵马俑原材料是就是当地的黄色粘土。都是用皇陵附近的泥土就地烧造的。每一个兵俑刚出土都是彩色的,遇见空气后化学反应都很快退去了颜色,身上的彩绘是先由褐色打底层和在上彩色颜料构成的,兵马俑身上彩绘所用颜色基本有红、绿、蓝、中国紫、黄、黑、白,红等,多为天然矿物质。
秦始皇兵马俑介绍的内容是什么?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发现的,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
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古城西安由于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很快就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国内外游人纷纷慕名而来。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多数都要把参观兵马俑列入日程。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在地下发现形体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实在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
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武士俑朋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处于整装待发之势。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
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总之,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批兵马颂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在1991年以前,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的是一号坑。1991年9月,三号坑正式开放。三号坑面积只有一号坑的二十七分之一。但从这个坑出土的战车、武士能和其他物品分析,这个坑可能是作为一、二号坑的统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