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摇篮,天涯赤子心的主题歌的歌词

天美资源网

风雨中的摇篮,天涯赤子心的主题歌的歌词?

还要待劝,手机这时却响了起来。是个陌生号码,李四一接天涯赤子心演员表 天涯赤子心演员表带照片通,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粗矿的声音,“小四啊,你在哪里?我是啊彪,堂主找你呢,你小子一散会就没见人了。”

彪哥,原名熊彪,三十岁,是一名退伍军人,一身硬气天涯赤子心演员表 天涯赤子心演员表带照片功十分了得,是堂主手下第一战将。

风雨中的摇篮,天涯赤子心的主题歌的歌词

“啊···彪哥,我现在正在和会里的朋友在喝酒呢。堂主天涯赤子心演员表 天涯赤子心演员表带照片他老人家找我?好好,我马上就来。”说罢挂了电话,对楚寒道

天涯赤子心主题曲歌词?

电视剧《天涯赤子心》里的歌曲有:《雨夜花》、《风雨中的摇篮》、《羞羞羞》、《星星的愿望》、《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1、《雨夜花》《雨夜花》是由邓雨贤作曲,林志远作词,邬拉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是电视剧《天涯赤子心》片头曲。

2、《风雨中的摇篮》《风雨中的摇篮》是由陈歌辛作曲和作词,林志忠编曲,周璇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是电视剧《天涯赤子心》片尾曲。《羞羞羞》是由陈歌辛作曲和作词,陆子艺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是电视剧《天涯赤子心》插曲。4、《星星的愿望》《星星的愿望》是由徐嘉良作曲,李岩修作词,王羚柔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是电视剧《天涯赤子心》插曲,同时曾作为电视剧《春天后母心》的片尾曲。《有你的地方是天堂》是由徐嘉良作曲,李岩修作词,王羚柔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是电视剧《天涯赤子心》插曲,同时曾作为电视剧《春天后母心》的主题曲。

古时的契丹人突然仿佛人间蒸发了?

提起契丹族,可能大家都会想到《天龙八部》里的英雄人物乔峰,特别是他那洒脱豪迈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契丹人远没有乔峰那们文雅漂亮的形象。他们是属于与狼群为伍的人类群体,有着凶残的天性。而且,开始契丹族只是一个极小部的落,在唐朝时开始迅速的壮大起来,但由于唐朝的多次打击下,使他们变得得四分五裂,直到五代末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落之后,契丹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大一统。

不过,关于契丹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呢:据说契丹族的祖先是一头强壮的大青牛,有一天,大青牛一个人正在广阔的大草原上吃草。突然,它看见一个美丽的仙女,骑着一匹白马,从天而降。于是,大青牛和仙女姐姐相恋相爱并结婚,开始是了人间神仙卷眷侣的生活,之后就留下了很多后代,于是契丹族的人以后都自称自己是“青牛白马”之后。但是,契丹族起源的传说虽然美丽,但人们的生活发展却似乎却没有如此美好。因为事实上的契丹人以狼作为自己的图腾,所以他们的生活习性与方式跟狼人也差不了多少。虽然他们也有过专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但仅仅一二百年之后,它们便被大浪淘沙的历史潮流给淹没了。

据史料考证,辽国从耶律阿保机建国到西辽灭亡,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也还不到三百年,在此期间,他们统一了北方,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大辽”,并且国富民强,四邦臣服,在萧太后的时候达到全盛时期,可谓繁华一时。按理说,就算辽国灭亡,被其他国家打得四分五裂,他们也应该留下许多的后裔族人,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但是如今我们国家的五十六个民族里面根本没有契丹一族,甚至连契丹后裔的踪迹都难找到,这是为何呢?史学上大致上有三种猜测:

1、西辽灭亡后,住在漠北的大部分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等地区,并且逐渐地被完全伊斯兰化了;

2、一种可能是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由于与其他民族居住在一起而不断融合,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

3、还有一种可能是契丹族人,随着蒙古女真的不断争斗,被迫经常出征;后来蒙古建国后,又四处用兵,于是契丹兵也被派往各处,结果损失殆尽。

不过,这些都猜测,并没有确切的证据。那么,契丹族是如何从强盛走向落寞与灭亡的呢?

我们先从契丹族最强盛时期的领导人,耶律阿保机说起:

耶律阿保机凭着卓越的统帅能力,在五代末年统一各部落,领导契丹族人走向称霸的道路,实现了大一统,在北方建立了大辽国。后来,他又收取了石敬瑭献上的“幽云十六州”,从而逐步奠定了“辽朝”的根基。后来,又在辽太宗耶律德光的英明治理之下,经过大刀阔斧的开疆扩土,疆域不断地扩展,从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北至蒙古国中部的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以及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处都是大辽国土,在萧太后的时候,辽朝达到全盛时期。辽国全盛之时名将云集,其中堪称百战名将的就有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这时他们开始理中原的北宋对峙,并且在两宋时期,辽朝的疆域最为广阔。

但是,萧太后死后,辽国政权开始逐渐地走向衰落,国家也开始走向下坡路。在辽国第九代皇帝“天祚帝”执政的时期,北方女真族却迅速地崛起,完颜阿骨打一时间壮大起来,并且仅用了短短的数年时间,便侵占了辽朝所有的疆域。这时,“天祚帝”被迫出逃,于是辽国的命运,也已经是强弩之末。

其实,在“天祚帝时期”,辽朝也有一个了不起的在将——耶律大石,此人堪称帅才,也是最强王者。在“京师保卫战”中,耶律大石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华。一场战役,他多次打退金兵的进攻,而且面对对背后多次插刀子的宋兵,他更是迎头痛击,两敌兼顾。那时候的战争形式:契丹打宋兵好比狼吃羊,金兵打辽兵,好比虎吃狼。

不过,耶律大石虽然不甘心被灭国,难何受不了强敌的两面夹击。最后,耶律大石不得不带领着他那最后的几个大辽勇士,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最后,他们逃到了西域,在可敦城内遇见了留守在那里的两万辽兵。之后,耶律大石便建立了西辽。在西辽,耶律大石不断地韬光养晦,然后又迅速地地建立起一只“契丹骑兵”,于是逐渐在西域打出了一片天地,建立了“西辽帝国”。一时间,女真和中原等都奈何不了他。但是,耶律大石死后,西辽帝的国内部发生了诸多的纷争,使国势不断地走向衰落。后来,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所灭,自此“辽国”彻底灭亡了。

那么,“辽国”灭亡又后,他的国人,契丹族就无一剩存吗?对此史学界进行过多次的考查研究,后来通过上古基因的反复验证,认为现的东北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族的后裔。此外,也有人在云南的施甸县发现了契丹族的一些蛛丝马迹,可能那里的村民有些是契丹族的后代。但是,这两者的证据,都不是十分的确切可靠,真正的契丹族人究竟去了哪里,现在仍然无从说起。但相信他们,毅然还是留在了中华大地。

所以,历史总究是历史,经过数百年的民族大融合,或许那些遗留下来的契丹族人,已经变成了汉族人。那么,不管过去是如何的辉煌荣耀,过好现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楚雄有什么玩的地方推荐?

元谋土林!

元谋土林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元谋土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一大奇妙的自然奇观,在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后,风雨之神把元谋的土地雕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状。因此吸引了众多的摄影家、地质学家、知名导演前来参观取景,在此拍摄的电影有《无极》、《千里走单骑》

楚雄在云南算是小众的旅行目的地,玩的地方不少,很多景区都保持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去楚雄旅游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彝族村庄和罕见的土林奇观。这其中以元谋土林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和震撼,所以在这里我就重点推荐元谋土林给大家。

下面就分享一篇我的楚雄游记,希望能让大家感受到土林的壮美~

对土林的仰慕其实由来已久,或许因为我的内心世界永远有涌动的火焰,所以丹霞雅丹五彩滩一类的红色地貌永远能引起我的共鸣。至今还记得多年前在新疆第一次看到那如火焰般的赤色土壤,在夕阳的照耀下五彩的丘陵发出炫目的光泽,当时的心情激动得不能自已,从此那色彩便种在了我心里,那片红色的土壤在我的心底孕育出了最美最热切的希望!之后的每一次出行,我都会刻意的去寻找相似的风景,青海的坎布拉,敦煌的雅丹,都留下了我的足迹,他们也一次又一次的给了我惊喜,让我内心的那团火焰,始终在熊熊燃烧。

这一次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去云南了,只记得上次去版纳红河时,元谋土林尚处于未开发状态,不对游人开放,所以无数次的错过无数次的等待,让这次的土林之行变得愈加坚定愈加珍贵。虽然经过两千多公里的自驾我已疲惫不堪,虽然家人也因为高原反应有了放弃的念头,但我的内心仍无比坚定,这一次一定不能再错过!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的心就开始沉浸在各种惊喜各种震撼各种泪流满面无法自拔中!

我们从大理出发,走一段高速路到楚雄,然后再走国道。国道的路况比我们想象得要好,进入楚雄之后便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民俗民风,楚雄是一个彝族自治州,所以进入楚雄境内就感受到了和大理、丽江不一样的民俗风情。也许是因为土林开发的时间并不长,路两边的彝族村寨都保持了原来的风貌,没有被商业化的痕迹,让我一度有了停下车去到村子里走走的冲动。也许什么事也不用做,只是和村子里的老人聊聊天,和天真的彝族孩子一起嬉戏玩耍,甚至只是坐在村民的院子里发发呆,也都显得那么美好.....车行在弯弯曲曲的山路,前方永远是未知的美好,转个弯,可能就是令人惊喜的风景。在经过无数次的转弯之后,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村寨,墙上的壁画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瞬间让我想起少女时代曾经很喜欢的歌唱组合彝人制造,他们第一次亮相也是穿了这样的彝族披风,神秘又有几分狂野,抓住了我的心!

午间,路边的彝族农家乐让我挪不动步,一直觉得美食是我永远无法抵挡的诱惑,食色,性也,排在第一位的,还是美食!这是我们午餐的地方,虽是新建的村寨,但仍沿袭了彝族的传统,外墙的壁画变成了彩色,更显彝族风情!

稍事休息之后继续赶路前往土林,根据以往的经验,土林这样的地貌都是在日落和日出时分最美,所以我们在下午赶到就可以了。一路仍是看不完的美景,经过一段崎岖异常的山路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浪巴铺土林!元谋 县有多处土林,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三处,物茂土林、浪巴铺土林和班果土林。之前在网上查到的攻略说浪巴铺土林有最佳的观景台,因而选择了它。这一张就是在观景台拍的,可惜我们刚到的时候,云层很厚,光线不是很好,但肉眼看到的景色依然很震撼!

路,亦是风景

下到谷底,扑面而来的就是震撼人心的美景,心底的惊叹开始翻涌!

恍如中世纪废弃的城堡,古老的宫殿,没有华丽的装饰,有的只是悲壮,和沧桑

不敢直视,只能仰望!

漫步土林,你可以惊叹自然之伟力,亦可以感叹自我的渺小;可以聆听风的歌唱,细诉往事,亦可以仰望蓝天,畅想未来;可以独登 高台 ,任凭长发在风中飘扬,豪情在心中激荡;可以另辟蹊径,在无人的角落,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行走在干涸的河床,高耸的土柱间,幻想着在那座废弃的城堡里,还有一位依旧骄傲的公主,俯视昔日的王国,皲裂的大地,期待明日太阳升起时,周围的一切会重新焕发出生机.....

逆光下的土林让人目眩神迷,恍如游走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

日落时分的神奇光线

已是日暮时分,可眼前的美景实在太震撼,让人不忍离去,于是我们当即决定住在景区里,等待第二天日出时分的光线再好好拍一通。下面就是第二天拍到的。早上很早就起来拍照了,依然有云,没有漂亮的日出,但是云彩很美!

依然是这样的,天路

日出之后的光线果然神奇

水流冲刷过的痕迹

拔地而起

傲然挺立

天国之门

荒芜间,依然有鸟儿在云端歌唱,花儿在努力绽放,生命在无尽张扬!

时间一点点在流逝,我们不得不离开,也许回到现实生活,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钢筋水泥的世界,但美景已定格在我心里,成为永恒~

如果觉得我的答案有帮助,欢迎点赞和关注~

战功卓著的朱高煦是怎样一个人?

在朱棣的四个儿子当中,朱高煦可能是最像自己的那一个。靖难之役中,他曾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甚至救过朱棣的命,或许正因如此,才导致他对储君之位有了觊觎之心,夺位失败之后朱高煦并不死心,在自己的侄子朱瞻基继位之后竟然意图再度卷土重来,结果惨遭失败,最终落了个被活活炙死的下场。

△朱高煦

靖难之役屡立战功,却因此而觊觎皇位

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明史·朱高煦传》记载其“性凶悍”。朱元璋驾崩之后,继位的建文帝开始大肆削藩,迫于无奈,燕王朱棣将朱高炽、朱高煦等兄弟送入京城为质,然而就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朱高煦仍然不知收敛,不仅盗走徐辉祖的宝马返回北平,还在归途之中杀死官民,甚至在涿州杀死了驿丞。由此可见,朱高煦应该是个强于勇武、短于智谋,且随心所欲之人。

△朱高煦从小便是个叛逆分子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世子朱高炽因身体肥胖、行动不便,因而留守北平,次子朱高煦则跟随燕王朱棣出战,并在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中多次立下战功。

建文二年(1400年),白沟河之战爆发,燕王朱棣被李景隆率领的军队围攻,形势极度危及,就连燕军大将张玉也战死了,正是由于朱高煦及时率军来援,这才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机。而在之后的交战中,大风吹断了李景隆的帅旗,趁着敌阵混乱之际,又是朱高煦率军猛烈冲杀,阵斩敌将翟能父子,南军就此战败。

△朱高煦曾在靖难之役中多次立功

建文四年(1402年),灵璧之战爆发,南北双方割睢水对峙,在得知南军缺粮的现状后,朱棣意图趁夜偷袭,结果徐辉祖率领援兵恰好赶到,朱棣在浦子口被徐辉祖击败,又是朱高煦恰好率军赶到,这才将南军击退,解了朱棣之围。

朱高煦由于在靖难之役中表现极为出色,因此深得军队将领的拥戴,在朝廷商议立储之事时,齐国公丘福、驸马王宁便明确表示支持朱高煦。或许连朱棣也起过立其为储君的想法,根据《明通鉴》的记载,朱棣曾抚其背曰,“努力吧,世子常常生病”,这其中的暗示之意再也明显不过。

△朱棣曾在两个儿子之间动摇过

比起朱高煦,朱高炽虽然由于身体原因,无法随军出战,但他的性格却与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极为相似,仁义贤德,再加上其嫡长子的身份,朱棣一时也难以决断。

储君之争败于兄长,但朱高煦并不死心

在储君之争中,朱高炽和朱高煦可以说是泾渭分明,朱高炽由于仁爱、儒雅,再加上其嫡长子的身份,因而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朱高煦则由于性格颇似朱棣,武勇英俊,因此深得武将们的支持。

△对于储君之争,大臣们可谓泾渭分明

朱棣的态度,最初应该是偏向于次子朱高煦的,但碍于长幼有序的传统制度,而朱高炽又没有犯过什么重大错误,实在废之无名,而朱高煦虽然性格很像自己,但却多有不法之事,再加上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喜爱,解缙也曾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种种原因之下,朱棣的态度还是一点点倒向了朱高炽。

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正式立朱高炽为皇太子,而为了防止朱高煦依旧不死心,他干脆将朱高煦加封为汉王,将其封到了云南。然而正如朱棣预料的那样,朱高炽虽然已经被封为了太子,但朱高煦并不死心,他坚决不肯前往云南就藩。

△朱高炽

朱高煦利用朱棣对自己的喜爱,一方面趁机进谗言,导致在储君之争中发挥了大作用的解缙冤死、黄淮入狱。另一方面则积极培养自己的势力,先是索取天策卫为汉王护卫,之后又请求增加了两卫兵马,并常常以唐太宗自比,其心思可见一斑。

永乐十三年(1415年),眼看朱高煦对于储君之位仍不死心,朱棣将其改封至青州,朱高煦仍不愿前往,并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三千人,又击杀兵马指挥徐野驴,僭用御用车马器物。次年,朱高煦所做之事被朱棣得知,逐被囚禁于西华门内,并将其护卫全部削除,虽然在朱高炽的求情之下,并未对其严厉惩处,但还是将其亲信全部斩杀。

△失败的朱高煦并不死心

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将其改封至乐安州,并要求其立即启程,朱高煦这才不情不愿的离开京城。不过即使如此,他仍然不死心,在封地积极谋划,意图夺取大位。

叔侄之争再起,失败后被活活炙死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在北伐回军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然而仅仅一年之后,朱高炽便因病去世了。

△朱高煦又看上了侄子的皇位

朱高炽病逝之后,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朱高煦感觉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在半路设伏意图截杀之,结果并未取得成功。不久后,赶到京城的朱瞻基顺利继位,是为明宣宗。朱瞻基与其父亲一样,对待朱高煦极为礼遇,而朱高煦则认为他的这些举动是软弱无能的表现,于是更加骄横狂妄,并再度起了谋反之心。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联合山东都指挥靳荣等人起兵造反,大量掠夺周边郡县马匹,意图效仿自己的父亲夺取侄子大位。他甚至意图拉拢英国公张辅为内应,但没想到却被张辅告发。

△朱瞻基

朱瞻基得知朱高煦谋反之后,先是派宦官侯泰带书信给朱高煦,意图劝其回心转意,然而朱高煦并不领情。在大学士杨荣的劝说下,朱瞻基逐御驾亲征,在大军到达乐安之后,朱高煦下战书约定次日决战,结果谁知道他自己手下的将士不仅无心作战,甚至还想抓住株高薰献给朱瞻基。

朱高煦眼见士兵士气全无,且完全将自己当做了换取高官厚禄的“宝贝”,于是只好派人向朱瞻基请降,并约定次日正式投降。次日,正当朱高煦打算出降之际,结果手下的王斌等人却并不同意,无奈之下他只得抄小路出城投降,整个起兵叛乱简直如同儿戏一般。

朱高煦投降之后,朱瞻基赦免了城内守军,对于主犯朱高煦父子也仅仅是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只是杀死了王斌等六百余名死硬分子,另外流放了相关的一千余人。

△朱高煦最终被活活炙死

再后来,朱瞻基前去探望朱高煦,谁知道朱高煦脑子一热竟然故意将朱瞻基绊了一跤,朱瞻基大怒之下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而朱高煦竟然将如此重的大缸顶了起来,朱瞻基于是又令人在铜缸周围点火,最终将朱高煦活活炙死,而他的几个儿子也全部被杀。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