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的原因,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和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一般是由于强降雨导致,分局地洪涝和大范围洪灾(如我国的98洪灾),除城乡积涝、河流决堤等直接性灾害外还有其引发的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的次生的地质灾害。
局地洪灾的形成原因一般是由当地局部性的短时强降雨,一般常见为夏季的午后强雷阵雨,雨势大,持续时间不是很长,由于短时间内降雨量太大,城乡排水系统和山林渗水速度跟不上,易引起积水、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范围小,程度较强。
大范围的洪灾一般是由于上游持续连阴雨造成水库蓄水达到极限,必须开闸泄洪,导致河流下游水位过高、决堤等情况出现,导致沿岸城乡被淹没、城市排水系统瘫痪等引发的一系列灾害,范围大、程度严重,除了注意因浸水太久可能出现的房屋倒塌等灾害外,还要注意后期的消毒和卫生。
根据自己只是整理的,如有不清楚的可以追问。
为什么长江和松花江流域容易发洪水?
1、长江易发洪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自然因素:洪水来量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中下游河道泄洪(过洪)能力不足。
人为因素:主要指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如:砍伐树木、围湖造田等。
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洪水成灾的作用。
2、松花江流域地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干支流年最大洪水多发生在7、8月份,有的年份洪峰出现在9月份。4月份河流解冻期还会出现冰凌洪水。东北洪涝灾害的原因详细?
1.我国东北地区大兴安岭林区过度的砍伐森林树木,造成了山地森林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我国东北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
2.过度的开垦耕地,使我国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减少,导致了东北地区蓄水供水的功能降低,造成了我国东北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
3.无序的开采矿藏,滥建水库水坝和内蒙古地区过度的放牧,造成了山地和草原植被环境的破坏,雨水缺少适当的补给,土地沙化严重,从而导致了我国东北地区干旱和洪涝灾害;
什么是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是什么洪涝灾害就是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的总称,通常是因为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形成风泛滥或者山洪暴发引发的洪水灾害。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在冬季受到北方的西伯利亚冷气团的控制,通常会严寒而造成极少的降水,空气通常也是比较干燥,夏季通常会受到太平洋北上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夏季会经常多降水;春季风比较多但是比较干燥;秋季的降热比较快温差同时也比较大,因此多年的降水量也在580毫米左右,降水量在年内分配不均匀,导致降水集中在7-9这三个月,这三个月降水量会占整年度的70%,这个期间如果遇到高强度的暴雨或受到台风影响连续的降水过程就容易引起洪涝灾害,而秋冬季温度低,蒸发量小,秋季雨水受到冻结温度上升到地表地下水冻结成固态,和冬季降雪一起在春天回暖时就会形成春涝。
为什么北方洪涝?
这是因为东北地区地势低洼河流支流众多排水不畅,春季,大量积雪融化,河流开冻,容易发生春汛,东北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当夏季风强时,在我国北方停留时间长,降水偏多,发生夏汛。
而汛期结束之后,北方又会发生大规模的旱涝。夏季亚欧大陆升温快,形成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进而形成来自夏威夷高压的东南季风,这是我国的夏季风。夏季风带来高温多雨的天气,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容易形成洪涝灾害,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受高压控制,晴朗少雨,容易形成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