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仙缘,敬请各位诗友看图索句?
巍俊两山同一脉,蓝天碧水永相连。九曲黄河流大海,游子归宗共繁荣。
红楼梦中元春为什么死?
关于《红楼梦》里贾元春的死亡原因,一直象个谜,搞不清楚。因此,不少人对贾元春是如何死的都非常好奇。想揭开这个谜底。贾元春的死确实是扑朔迷离。
贾元春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王夫人的嫡长女,贾珠的亲妹妹,贾宝玉的亲姐姐,贾家四姐妹之首。贾府通称娘娘。为什么贾元春会死呢?她的死因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贾元春的死亡原因。
一、失宠忧郁而亡
《红楼梦》中关于贾元春之的原因,一个算命的提到寅年卯月是贾元春的死劫。奇怪的是后来,贾元春因为身体发福、生活起居劳乏,竞最终引发痰症而死。这是贾元春死亡原因吗?
“自古红颜多薄命”,于是,有人说贾是失宠而忧郁而亡的,认为,正是失宠造成的悲剧。元春并未给皇帝生下一儿半女,这也可以说是失宠的一个原因。要知道,自古宫中就是母凭子贵的,如果能生了个儿子,母亲的地位就会稳定的多。否则,只能是一开始很受皇帝宠爱,又没生下儿子,那么等你人老珠黄,皇帝就会生厌,最后你会失宠而遭到抛弃,打入冷宫,最后忧伤而死。这种例子在历史也不少见。
二、贾府势力过于强大引起的
通过《红楼梦》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府的繁华,势力的强盛。元春进宫后,更是增强了贾府的影响力。这种政治力量的增大,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当局者的注意。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的事例不在少数,由于外戚势力的强大,导致干预朝政,甚至篡位的事件常有发生。这自然会引起当政者警惕。加上四大家族的财富可以说是富可敌国,当朝皇帝对这种危险不是没有防备的。正是对贾府危险的忌惮,慢慢地,皇帝就开始疏远贾元春了,来提醒贾府。
贾元春入宫其实并不是自己的意愿,由于贾元春身处后宫,身份特珠,作为贾府的女儿,她代表的是贾府家族利益。她自觉不自觉地就要担负起保护贾家利益的责任,而且她也做到了。但随着贾府势力日渐强盛,逐渐引起了皇帝的不安,加上皇帝的喜新厌旧,就对贾元春疏远了,慢慢地就失去了兴趣。
贾元春从受宠到失宠,简直就是冰火二重天,那种被冷落的感觉,就如同掉进了冰洞一样,从此就开始了孤苦无援,心灰意冷的忧郁生活。这种痛苦是无语言表的,而且还不能向家亲人诉说,时间久了,心里不能倾诉的苦楚、哀愁使身体受到了严重影响,最后只有优郁而终。
三、宫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贾元春有可能是死于宫廷争斗,我们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贾元春作为皇帝的贵妃,她的生活并不一定是幸福和快乐的。嫁入豪门,愁深似海,有多少说不出口的遭遇在她的心里埋藏。我们从她的判词中也看出端倪: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围,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元春自小知书达礼,名辩是非,才华不凡,最终被皇上封为贤德妃,作为贵妃,那真可谓是光彩夺目,令人羡慕。贾元春身份高贵,令人仰慕,但也会让人嫉妒。特别是皇宫内的皇权争斗,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争宠和失宠也是朝夕的事。所以贾元春的死,也绝对和她的失宠有关。
出现的蛛丝马迹是先从她身边的太监在贾府的表现就能看出她已失宠。从开始讨好贾府,到后来开始勒索贾府,要不,谁给他这个胆。贾元春死是虎年与兔年交接之时,她死之前就暗示过她如今已大不如从前了。的处境已不如以前了,从元宵节写的一个灯谜,它的谜底是炮仗,就己经告诉了我们元春最终也会像炮仗那样,灰飞烟灭。
因此,失宠后的元春,处境也是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又遇小人的陷害,最后死于非命。
贾元春是冤屈死的,死后仍惦记着家族的命运,她托梦让家里人要提前做准备,不能象以前那样过着奢适豪华的生活,以防不测。
也有人说贾元春死之前,已身怀有孕,可以想象,一旦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可能会对朝中的贾府势力有增长有助推作用,因此,她身处在两派政治势力的漩涡当中,被另一势力借皇帝之手除掉的可能性很大。
脂砚斋在元春点的一出《乞巧》中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可以判断,贾元春应该是怀孕后牺牲于政治斗争。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贾元春之死,你有什么观点,欢迎参与讨论。
你对红楼梦的晴雯怎么评价?
她是一个性格泼辣,敢爱敢恨的人。出身低微,缺失爱的环境中成长,造就了她叛逆,不随波逐流的性格。身为丫鬟她有自己的性格,也许这就是宝玉欣赏她喜欢她的愿意吧。
晴雯为什么说一头撞死也不出这个门?
说到春燕、五儿和晴雯三位女子,就不得不提贾宝玉,因为她们都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丫鬟。
贾宝玉何许人也?他是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自幼深受祖母贾母疼爱,住贾母院。十二三岁时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观园怡红院。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贾宝玉在贾府中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是大观园万红丛中一抹绿。他身边丫鬟众多,春燕、晴雯和五儿都先后服侍他。
为何春燕五儿盼着除了奴籍,晴雯为什么说一头撞死也不出这个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三人在宝玉房里地位不同。
贾宝玉房里大丫鬟有花袭人.晴雯.秋纹.麝月.碧痕.倚霞。小丫鬟有佳惠.茜雪.小红.坠儿.芳官.小燕.四儿.檀云。
春燕是贾府仆役和婆子的女儿,一家人世代在贾府为奴,是贾府的家生子。春燕在怡红院的地位只是干些打扫跑腿一类的粗活,接近宝玉、和宝玉相处的机会不多,她的家人几乎都在贾府当差,春燕向往自由,希望宝玉求求王夫人,有朝一日能放她出去,摆脱世代为奴的身份。
这柳五儿何许人也?柳五儿,厨役之女,因家中排第五,故名柳五儿。五儿生得与平儿、袭人、鸳鸯模样相类。开始她很向往怡红院,希望到宝玉屋里做事,遇到一些波折,五儿服侍宝玉是在宝玉成亲后,此时的宝玉疯疯癫癫、神志不清,加上宝玉婚后,身边有宝钗和袭人,五儿幻想破灭,希望除去奴籍,获得自由。
晴雯,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她本是赖妈妈家的丫鬟,因得贾母喜爱,固把她赐给宝玉。虽是丫鬟,但在宝玉房里过得千金小姐的生活,除了袭人,她是宝玉最喜欢倚重的人,在宝玉屋里地位比春燕和五儿高。
其次,三人性格、追求不同。
春燕母亲“愚顽昏眊”,春燕却聪明乖觉,柳叶渚边对其母及姨妈得一番褒贬议论,显见得她深知贾府规矩、底细,又善于随机应变。虽然身在龙争虎斗的怡红院,春燕却不像其他丫鬟那样勾心斗角,春燕不但不与其他丫鬟争宠,亦不争强好胜,当她妈妈叫她先洗头时她不愿意借这个光儿,倒是她妹妹不知是不懂事,还是如何,就先洗了,结果惹得芳官和她妈妈大吵了一场。春燕还很热心,爱帮助人。“金窝、银窝不如土中窝”,春燕跟她妈妈说将来可以被放出去时亦是很开心的。
晴雯风流灵巧、口齿伶俐,性格倔强,心气高傲,反抗性最强,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儿”;王善保家的搜查大观园时,唯有她“挽著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
晴雯和柳五儿,虽然两人的容貌相近同样伏侍过贾宝玉同样被看成是“带坏爷们的狐媚女子”,但是,她们,绝对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晴雯,可以说是丫鬟中叛逆血液最浓重反抗最强烈的一个。她敢说敢做,毫不忌讳身份地位上的差异,不过,在你挣我夺的大观园里,也正是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为她招来了灾祸。
至于柳五儿,她并不想为自己辩护什么也不敢得罪什么人,只想安安分分的尽本分。她与袭人有一处地方是相同的:都想着走奴婢->姨娘的路,进而成为半个主子。可惜,两人的希望都落空了:一个成为优伶的夫人,另一个配了出去,估计也是嫁给了一个小厮。
最后,和贾宝玉的感情深浅不同。
春燕虽在怡红院,但和宝玉只是一般的主仆关系,五儿在宝玉成亲后来到宝玉身边,此时的宝玉大不同前,就像五儿说的,“我想一个人,闻名不如见面。头里听着,二爷女孩子跟前是最好的,我母亲再三的把我弄进来;岂知我近来了,尽心竭力的伏侍了几场病,如今病好了,连一句好话也没有剩出来,这会子索性连正眼儿也不瞧了。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的贾宝玉不再是那个“候芳魂”的少爷,柳五儿也不会再有“承错爱”的机会了。所以,她希望离开贾府,做一个自由的人。
晴雯与春燕、五儿不同,她是贾宝玉身边的红人,与宝玉有着深厚的感情。
可以说在怡红院的大丫鬟中,宝玉尊重的是袭人、信任的是麝月、喜爱的是晴雯。凡是他和黛玉私下传情的事情,都是差遣晴雯去办理,晴雯也深深理解宝黛的感情,传话送物爽朗飒利。像宝玉病中惦念黛玉,给黛玉送旧手帕,就不能让袭人等发现而偷偷的让晴雯送去。晴雯对宝玉也是竭尽诚心,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晴雯为宝玉病补雀金裘。晴雯病后,宝玉为她请大夫,开药方,百般体贴关爱。其他丫头相比,晴雯与宝玉的关系更多的是纯真的友谊,犹如黛玉和宝玉的关系一样,透露出诗化的、心灵的美丽。也只有在怡红院里,晴雯的"心比天高"才多多少少得以维护。所以,晴雯宁死也不愿离开贾府,离开宝玉这个灵魂的知己。
猪八戒在天庭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天蓬元帅猪八戒乃是五老东华帝君的亲传弟子,生得丰神俊朗,眉眼正气。猪八戒通过王母培养亲信之机,乘势成为北极四圣之首,天河大元帅,可谓是光鲜无比。猪八戒围剿青丘国时,无意中结怨狐妖嫦娥,以至被怀恨在心。后来在蟠桃盛会上,猪八戒因酒醉与嫦娥竟产生了朦胧的爱,不想触犯了天规,被打下凡间,错投猪胎,以相为姓,唤做猪刚鬣。
却说仙气蒸霞,云海飘渺的九霄之处,瑞鹤衔芝,龙凤飞舞。凌霄宝殿之后约莫千里之遥的至察殿中,正在举行五百年一次的玉帝述职大会。
此次述职,较之平常已晚百年有余,故而玉帝颇为紧张。自玉皇大帝登基以来,五百年的述职大会分毫不差,这次却足足晚了百年,玉帝难免心怀忐忑,有着千万个猜测。
玉帝脸色稍显紧张,微微欠身,站在至察殿大殿中央,前殿中堂之上,端坐着道教三大天尊。元始天尊居中,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端坐左右。
三位天尊偶有提问,玉帝一一应答,紧张之色却不曾消减。三位天尊质问玉帝,西方佛教近来发展迅猛,渐有蚕食西牛贺洲之势,如若人间佛门教徒任由发展,道教香火日衰,灵气流失,必会大劫将至。
玉帝颔首侃言,西牛贺洲自古蛮夷不化,多出凶恶嗜杀之辈。当年太上老君西出函谷,渡流沙,入天竺,化胡为佛,留下大乘佛法道统,即便佛门如何壮大,也只能屈居道家之下。
说到此处,右席之上的太上老君抬眼一望,也不说话。
玉帝继续,释迦摩尼如来佛,四百年前授记燃灯佛过去世应劫,历经九九八十一劫,菩提树下悟出小乘佛教,这才成为西方现在佛,信徒增多,然其不过是一介地仙成佛,况且如来掌管西方佛门尚短,根基浅薄,要想立足西牛贺洲只怕不易,西牛贺洲的地仙之祖镇元子,也不会让如来肆意妄为。
只要如来能与东胜神州、北俱芦洲、南瞻部洲形成牵制之势,不越过这条红线,天庭自任如来成为一方诸侯,由他广招门徒。
三界之内,凡有九窍者,皆可成仙,天庭施教育贤,宣这些妖精上界,招入天宫,许以官职,编入麾下,一来可以磨其锐气,为天庭效力,二来,王母蟠桃园中的三百六十株蟠桃树,年年需要灵气滋养,这些妖族本就是聚天地灵气而成,灵气充盈,当可化其为蟠桃,为之一用。
三位天尊闻言,微合双目,不做言语,只是心中暗道玉皇大帝竟如此狠辣。
良久,灵宝天尊以蟠桃盛会乃天宫嘉会,万不可出现差池为由,命玉帝自行权衡利弊。
王母自西昆仑搬上瑶池之后,时常聚集仙人、菩萨,妄议天庭,玉帝早有不忿,今三位天尊旁敲侧击,玉帝便知言下之意,遂暗下决心,决定以王母事务繁忙为由,让其专管统领女仙,找一心腹之人专门打点桃园,以免三位天尊不爽。
太上老君轻摇宝扇,微笑陈词,玉帝登基这五百年来,中规中矩,虽无建树,却也无甚纰漏,三界之内井井有条,周天秩序也无混乱,此次述职基本合格。
元始天尊冷冷出言,接下五百年,变数纷乱,让玉帝好自为之。
玉帝微微躬身,推门离开,出得至察殿,长舒一口气,架起祥云,往凌霄宝殿而去。
王母早与幽冥界的地藏王菩萨结成联盟,意图借此次玉帝述职之机,逼其退下尊位,取而代之,不想天庭诸神中少有自己亲信,以至偷鸡不成蚀把米,拉拢诸神的蟠桃园居然被玉帝收回。
便在此时,玉帝的亲外甥,二郎神的哥哥天河元帅杨大郎无心功名,为了能与凡间女子结成姻缘,甘愿放弃元帅之职,私自下凡,成为了凡人。
王母早有在天庭中扶植自己亲信之意,乘势推荐了与自己有前世姻缘的男仙之首,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帝君的徒弟天蓬元帅出任天河大元帅。
玉帝虽有不愿,但王母以杨大郎公然藐视天庭,私自下凡,追究其责为由,逼迫玉帝违心答应。
天蓬元帅乃五老东华帝君的亲传弟子,丰神俊朗,眉眼正气,身姿挺拔,道家法力无上神通,三十六般天罡变化,不仅可推山填海,还可回天返日,颠倒阴阳。
天蓬元帅受封天河大元帅,北极四圣之首时,天庭诸神南天门列队相迎,可谓是光鲜无比。玉帝初见,暗赞天蓬元帅相貌堂堂,有心笼络,一时性起,便将太上老君用神冰铁亲自锤炼,六丁六甲合力锻造而成的九齿钉耙授与天蓬。
蚩尤、后羿故里青丘国,乃红尘之都,囊括周天狐族,偏安东海之上,割据一方,从不屈人之下。庇护东胜神州的五方五老之一的东方崇恩圣帝公然破坏天规,与能够洞悉过去未来的青丘圣狐相恋。
四大部洲之中,西牛贺洲的佛门隐隐做大,渐有列土封王之势,南海观音坐镇南瞻部洲,一副普度众生的姿态,听宣不听调,虽说斗姆元君坐镇北俱芦洲,但天庭关系犬牙相错,关系复杂,四御早已貌合心离,唯有玉帝自认为的亲信崇恩圣帝庇护东胜神州,今嫡亲部属公然藐视天庭,破坏天规,实乃掌脸于玉帝。
此次玉帝述职,三位天尊已有诸多不满,曾有意警醒玉帝,如若天庭再出差错,恐有收回天宫掌控权限,玉帝只怕会有废帝之险。如果崇恩圣帝挑战天规得逞,其他部洲随时有逆天造反之可能,夺下凌霄宝殿,所以玉帝急需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随即玉帝以逆行倒施,破坏天规之名,令天蓬元帅为主帅,北极四圣中的天猷真君为副帅,翊圣保德真君、灵应佑圣真君为将军,苍禽狮子,巨海蛟虬五万,天兵天将五万,合计十万,半空安营扎寨,布下十八架天罗地网,攻打青丘。
青丘国主遂命古月洞天新任洞主古月、微霜夫妻二人领八万妖兵与天兵天将抗衡。
袅袅婀娜,窈窕娉婷,妖娆妩媚的青丘公主恒娥,远远瞧见天蓬元帅,硬挺帅气,白银战甲,耀耀生辉,心中已是称奇,再观天蓬布阵,所列之兵,玄机暗藏,皆是青丘命脉所在,暗道如若天蓬强力攻取,青丘必败。恒娥脸上立现恐慌之色。
但见天兵天将滚滚盔明,层层甲亮,刀枪戟剑,飞云掣电,度雾穿云,密树排阵,一声令下,三十六雷将、十二元辰、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将闻令而动,宝贝尽出,一道道光华冲向青丘妖兵。
天蓬元帅拖起九齿钉耙,也不多言,近身之后,一个横扫便将古月、微霜夫妇击飞,二人瞬时皆现原形,都是双眸赤红,全身雪白的狐狸。
天蓬元帅念在两妖有一半神仙血脉,有心饶其不死,不想天猷真君背后突施毒手,一剑洞穿两妖心脏,砍下两人头颅,并传玉帝旨意,只屠杀狐族公狐,活捉母狐。
天蓬元帅听得此话,心中了然,便知玉帝对已早有防备之心,暗中授意天猷真君监视自己,随即看了一眼地上的两具狐狸尸首,驾云返回。
青丘公主恒娥回到此地,将两具狐狸尸体抱在怀中,面如死灰,望着天蓬元帅的背影,暗下决心,要用天蓬元帅的鲜血,为两妖洗清黄泉之路。
此时,天猷真君已开始对青丘国内的公狐展开杀戮。
青丘国主九尾狐见此,心中焦虑,如此下去,狐族必将全族灭亡,自己将是狐族罪人,于是将国主之位传位于恒娥,让其速速开启天狐冢,离开此地。
天兵越来越多,狐族越来越少,公狐殊死而战。眼见恒娥随天狐冢飞走,消失在天边,国主九尾狐已知狐族并未灭亡,这才缓缓闭上双眼。
恒娥念念不忘青丘国狐之仇,意欲登上天庭寻到天蓬元帅报仇雪恨,更是不惜委身大神后羿为妻,偷食西王母处请来的不死之药,飞升天界,不想恒娥天庭中未有仙班之地,被四大天王阻于南天门外,只得飞往广寒宫,暂避于此,伺机以待。
这日,玉帝百无聊赖,挥袖步入广寒宫,忽闻远处传来歌声,歌声阵阵,犹如寂寞冷雨,直刺寒骨。
虽说玉帝掌管天宫千年,竟无一人能说心中之话,闻此歌声,不禁感同身受,百感交集,遂随歌声到来到广寒宫之后的一处凄冷小院,但见一袭红裳女子翩翩起舞,衣袂飘飘,广带舞风,雪玉白足,赤裸脚踝上的金铃叮叮作响。
玉帝走了过去,见其媚眼秋波,勾魂夺魄,心中阴霾,瞬间舒展,遂问其名。当玉帝得知女子名为恒娥,哈哈大笑,随即授封其为广寒宫中唯一的嫦娥仙子,专司阴阳调和之职,此时嫦娥的眼中顿时沉静无波,心中只有一念,天蓬元帅,我要你死!
自从分封嫦娥仙子之后,恒娥退下最爱的红裳,换上一袭白衫,安静之中又略带一些冷意,如此更让玉帝着迷,日日伴在嫦娥身侧。
然而,嫦娥却不甚喜欢,只是强颜欢笑。这日,嫦娥送走玉帝,念及青丘国种种,心中苦闷,于是离开广寒宫,架起祥云漫无目的飘飞,暂将心中诸多事情抛开。
待到天边,嫦娥忽见一群天马奔驰,毛脸雷公嘴的一个猴子打马飞奔,正是昔日花果山美猴王,今日官封弼马温的孙悟空。
嫦娥面露疑色,悄然而言,以孙悟空此等通天彻地的能耐,竟屈尊在天庭做个弼马温,实在令人费解。孙悟空不明所以,弼马温难道不是天庭大官?
嫦娥继续,弼马温就是天宫马夫,比天兵还要底一等级,一般为多有犯事,罪不当死,永逐天边的神仙。
孙悟空心中恼怒,只觉脸上无光,匆匆打了个招呼,一个筋斗便消失无踪。
嫦娥心中暗叹,同是地界妖族,一代妖王竟沦为天宫养马,实在令人可叹。天庭如此做法,实乃是在逐渐腐蚀三界灵魂,现在点醒,总比以后醒来无能为力要好,起码现在还能抗争。
玉帝恋慕嫦娥之事,终于在天庭闹得沸沸扬扬,已是人尽皆知。王母闻言,大为不悦,遂问玉帝缘由。
玉帝无以言他,只说嫦娥仙子舞技精湛,独舞绝伦,专为不久将要举办的蟠桃盛宴排演舞蹈,今日正好,让嫦娥舞上一曲,也算是提前预演。
众仙各坐端位,走枿传觞,簪花鼓瑟。不一会,嫦娥仙子领着十六名月宫仙子赶到,轻歌曼舞,广袖招摇,云霞之中,迷迷蒙蒙。
舞毕,其余仙子退下,嫦娥独立仙池中央,丝竹声响,玉足移开,白衣飘飘,缓缓舞蹈起来。
桂树之下,天蓬元帅北极四圣推杯换盏,闻得这悠扬的丝竹之声,也朝仙池中央看了过来。
翊圣保德真君轻触天蓬,悄然而道,娥仙子好像一直在看你。旁边的佑圣真君坦然而道,天蓬元帅乃天庭美男,俊朗无双,嫦娥动了心思也是情理之中,况且听闻嫦娥日日在天河舞蹈,引诱天蓬,此事已是人尽皆知。
天蓬驳斥二人,嫦娥只是在天河练舞,何来引诱,莫要惹祸上身。
桂花树下的天蓬元帅英俊潇洒,俊美无双,仙池中央的嫦娥轻纱曼妙,妖娆妩媚。嫦娥一曲舞终,天蓬元帅淡淡相对,眼中毫无情感波动。
嫦娥略显失望,却又无可奈何,退到一边。嫦娥已经跳了百年,总想引诱天蓬,意图引起玉帝不快,借手除掉,可是天蓬看了百年,终是一场空。
太白金星见舞会将散,上前启奏玉帝,那个弼马温重新招安封为齐天大圣之后,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会友交朋,见三位天尊称“老”,逢四帝道“下”,态度更是傲慢,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俱是称兄道弟,与天宫众仙交友过密,长此下去,只怕生出祸端。
玉帝表面看似懦弱怕事,实则内心环环算计,早知王母怀有异心,更想取掉王母拉拢人心的蟠桃盛会,于是授言太白金星,让孙悟空去管理蟠桃园。
太白金星一时迟钝,孙悟空本就是一只猴子,猴性难改,猴子吃桃,世人皆知,今让他去管理桃园,必将祸事连连。太白金星转瞬明白玉帝意思,连连说道玉帝高明。
果不其然,孙悟空不仅扰乱了蟠桃盛会,还大闹天宫,以至三位天尊对其也无能为力,即便是佛道有争,天庭也不得以求救于西方佛祖如来。此举正中玉帝下怀,佛道制约,正好免了玉帝许多烦心之事。
玉帝心下痛快,蟠桃盛会从此由自己掌控,并改名安天大会。天庭举办喜会,以谢佛祖如来。王母虽有不快,却也没得法子,引着嫦娥等一班仙子,飘飘荡荡舞向佛前,施礼敬酒。
此时的王母对嫦娥已是恨之入骨,却又不敢明言,遂对佛祖而言,佛门有欢喜之说,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还爱为基,佛门自然不绝男欢女爱,嫦娥舞艺超群,美得倾城倾国,可将其带回灵山。
佛祖闻言,色本是空,空既是色,既然空无,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王母有心结交如来,如今看来已是枉然。
嫦娥听到王母所言,心下怅然,心知自己只不过是天庭的棋子,对于佛门中人,嫦娥也是瞧不上眼,追溯根源,不过一群胡虏罢了。
五百年后,玉帝重开蟠桃盛会,也就是改名的安天大会,宴会之上,走杯传觞,簪花鼓瑟,天蓬元帅多喝了几杯,不禁感慨,自己恪守天条,卑躬屈膝为神,还不如妖来的自由自在,散了宴席之后,恍恍惚惚,腾云驾雾,准备打道回府,不想迷失路径,竟来到了广寒宫。
天蓬元帅本欲回转,岂料薄衫轻纱的嫦娥仙子竟拦住了去路。嫦娥脸有薄怒,怒斥天蓬不能明辨是非,只想拥兵自重,为了一己私欲,令青丘蒙难,狐族族灭。
天蓬元帅围剿青丘,本就是玉帝的主意,嫦娥的一句自重,令天蓬怒火中烧,自己只是受命而已,何来为了自己,加之此时的天蓬酒乱神迷,遂脱口而出,你一个天宫的红尘仙子,专司阴阳调和之职,说出‘自重’二字不觉可笑?你与玉帝那些风流韵事,三界皆知,何必以兰心佳人自居。
天蓬此话一下戳中嫦娥伤疤,不觉下唇紧咬,委屈之色现于脸上。脑海中,狐族往事一幕幕浮现脑海,不由的泪水滚出眼眶。
此时的天蓬眼中有了一丝丝的惊恐,看着嫦娥颤抖的睫毛上沾染泪水,倾城绝世的脸上满是泪痕,大概是动了真情,不由的朝天空大吼一声,如同惊雷,接着是莫名其妙的笑,笑自己怎么可能爱上嫦娥。
岂料,天蓬的吼声惊动了纠察灵官,将其擒拿,送上了凌霄宝殿。玉帝早有铲除王母亲信之意,乘势以天蓬破坏天规之名,要将天蓬立即送上诛仙台处决,亏得太白金星出班求情,才将斩首处决改做了重责二千锤。行刑的竟是天猷真君,打的天蓬皮开肉绽骨头碎裂。
领罚之后,将天蓬元帅贬黜天庭。不想天蓬酒还未醒,错投了胎,嘴脸象一个野猪模样,但其性灵尚存,以相为姓,唤名猪刚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