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东青原型,假如让你成为你最爱电影里面的一个角色?
我选择演三口百惠。口百惠是日本著名的演员歌手,她十三岁进入娱乐圈,在娱乐圈的时间不过八年,不仅是个出色的歌手,还是个演技出类拔萃的优秀演员。就在她大红大紫之时,她选择退出娱乐圈,嫁给同是演员的三浦友和,永不复出。我选择演三口百惠,不只是她的清纯可爱,重要的是她在最美好的年华,放弃灯红酒绿,大红大紫,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此次疫情期间再回首电影中国合伙人你还认同那些精英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电影《中国合伙人》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值得正在奋斗的年轻人看看,我也很认可电影的的精英们。
成东青:是一个农村来的土鳖,家里面为了他上大学,借了很多的债,大学毕业,但是签证没办下来,那就留校当老师。因为在校外兼职办学被学校给辞退了,现在的境地对于他来说就是穷途末路,但是他没有放弃。他不断的在电线杆上贴传单,直到他成功之后见了电线杆还想上去贴,绝对是达到一种发疯的地步。
孟晓俊: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可以到美国去留学,但是他的日子也并不是那么的好过,在学校做助教被辞退,每天到餐馆里面帮别人刷盘子,却只能在老板娘高兴的时间赏赐几个小钢镚,过着美国最低层的生活,曾经远大的梦想,如今都成为了泡沫,但是他也没有放弃。
王阳:很有文人的范,对朋友特别的好,喜欢交际,被美国女朋友抛弃之后,曾一度的伤心难过,把很有艺术的长发给剪掉,为了温饱跟着成东青一起办英语补习班。
如果当初他们都按照原定计划的人生走下去,也许他们人生之中就没有“新梦想”这个词语……现在很多人一遇到问题,就会选择逃避,甚至有的人会因为一念之差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谁能确保人的一生里面没有磨难,人的一生肯定会面临很多的坎坷,但是上帝在关了一扇门的时间,还会给我们开一扇窗,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生活,生活就会反馈我们不一样的颜色。
是你每次难过沮丧颓废消沉时会拿出来看的?
《哈尔的移动城堡》,这是我最早了解宫崎骏和他的作品的一部作品。主人公苏菲经营制帽小店里已经从店里人的口中知道了那个可怕城堡的主人哈尔是多么可怕的大魔头,苏菲并不参与讨论,因为那与她无关。然而在苏菲去看望妹妹的路上,被两个士兵调戏,偏偏这个时候出现并救了她的,就是哈尔。原来哈尔竟然是个魔法师,他用魔法帮助苏菲逃离了危险的地方。
或许是因为知道了苏菲与哈尔有缘分,晚上荒野女巫来到了苏菲的家并对苏菲下了诅咒,把她变成了一个满脸皱纹、手上青筋爆出,步履蹒跚的老太太。我时不理解荒野女巫的用意,来慢慢觉得,是不是荒野女巫其实一直喜欢哈尔,为了阻止苏菲与哈尔相爱,所以才做了这个事。
苏菲面对这个打击与现实,苏菲没有办法正常呆在帽子店了,于是便离家出走,在荒地里她遇见了竹竿人,在一阵大风刮来的时候,苏菲进入了哈尔的移动城堡。
城堡的小管家允许苏菲住下来当个清洁妇,之后她顺利见到了那个城堡的主人:那位气质出众长相俊美的魔法师哈尔。哈尔一眼看出了苏菲被诅咒了,但她没有办法说出来。苏菲从一开始的对城堡的好奇到后来在与哈尔的相处中成为魔法师哈尔的良师益友,她知道了哈尔身上拥有着神奇的力量,而且哈尔不但不邪恶,反而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捍卫世界和平。
苏菲一直都在帮助照顾哈尔,她假冒哈尔的母亲帮他解决麻烦,顺手还把荒野女巫也从王宫里救出,在哈尔伤的奄奄一息时守护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用真诚感动恶魔卡西法,从它那里要回了属于哈尔自己的心脏,与此同时苏菲身上的诅咒也慢慢解除了,哈尔与苏菲的相处中,慢慢变得信赖苏菲,不管她漂亮还是不漂亮,他也慢慢地爱上了她,他战胜了自己的懦弱变得更加勇敢,为了守护爱情。
历经种种磨难之后,哈尔与苏菲终于正大光明地相爱,恶魔卡西法也回来了,哈尔的老师放弃了想要哈尔走上“正途”的想法,她的放手让城堡里的苏菲与哈尔彻底放飞自己自我,过上了和平而幸福的生活。
本剧制作精美,故事感人,苏菲作为一个小姑娘遭受突然的人生打击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即便变得又老又丑,她依然相信自己,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是不是很励志?如果你正在经历难过沮丧颓废消沉,不防看一看这部电影。
对你人生有帮助的电影是哪一部?
《白日梦想家》——原来做梦可以不分性别年纪。
看完电影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电影本身是不断在探索摄影底片25号,大胆的想象加上壮阔的山水风光,在紧张和舒展中不断跳跃。
做的那些白日梦电影的主人公名叫怀特,大概四十岁,在一家杂志社做着处理底片的工作,谢尔是她暗恋的同事。
在一次上班路上,怀特突然奔跑起来,镜头不断加速,妄想追上怀特的步伐。在这紧张的、压抑的环境中,怀特一跃而下,直向旁边住宅楼的玻璃窗撞去,镜头一气呵成,直扫到楼底,怀特再出来时,正抱着一只狗逃出即将爆炸的楼房。
是的,怀特一跃而下从爆炸现场拯救了心爱的女人的宠物,成为了她心目中的大英雄。随着谢尔的这一句“这就是我理想的男人啊”,怀特身后的楼房整个爆炸了,整个背景回到怀特奔跑的桥上。
例如这样的白日梦在怀特生活中数不胜数,肆无忌惮地嘲讽上司、从雪地中走来成为谢尔的“拉丁情人”、名嘴采访自己的感情生活……
好像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幻想一些自己被大家接受、令自己欢愉的梦,有人说“爱做梦的年纪”,怀特四十多岁,仍爱做梦。我们很容易在电影中找到共鸣,很容易感受到和怀特一样,回到现实之后失落和迷茫。
有些痛苦或许不能相通,能感知一二分也足够打动人了。
探寻生活的真谛怀特找不到摄影师肖恩寄来的25号底片,而肖恩在信中强调了25号底片:这是我拍得最好的一张照片,是生活的真谛。
找不到25号,怀特就会失去工作。他走过万水千山,看到了火山爆发、从直升飞机跳海、在船上漂流,登上喜马拉雅山脉……一切都是那样传奇而自然。
怀特在喜马拉雅山腰上见到了肖恩,当他询问 25号的下落时,得到的回答是:“你就坐在它边上,在你的钱包里。”一切都那么简单,那个钱包是肖恩送给他的礼物。
怀特一再追问25号到底拍的什么,而肖恩只是表现出他的礼物被怀特丢掉的失望,“那张照片,真的很美。”再不多说了。
结局没有反转,怀特还是被开除了,母亲找到了钱包,怀特将25号交到了杂志社,他并没有看。
几天后怀特和谢尔在公司门口相遇,两人并肩走着,路过街边小店,看到了最后一期《生活》杂志,看到了作为封面的25号。
“Oh!怀特!”看到杂志封面的谢尔叫住怀特,25号的真谛,的确是生活的精髓,它拥有热爱、单纯、真挚、笑容,它简单却又震撼。
我想,白日梦是童真的代名词吧,怀特走了很远教会自己成长,一切看似不太圆满,但谁都不能说这不是一段好的经历。
白日梦想家,唤醒你的初心,提醒你去探索、保持你的勇气,既平凡又闪耀。
我是山月,欢迎喜欢电影的你来我的世界。
你最喜欢哪部电影的结尾?
当年第一次看《七宗罪》时,一脸蒙蔽进来。一脸蒙蔽出去。最近重温了下这部电影,发现,原来这部电影这么叼的么,为什么呢,听我慢慢道来。
整部影片的线索是《圣经》中的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凶手在制造针对前五种罪恶的连环杀人后,还剩下嫉妒和暴怒。于是,凶手决定利用自己和警察的性命去构成最后两种罪状。
最终,他用自己完成了嫉妒,利用警察完成了暴怒,一个他心目中伟大的艺术品完成了。七宗罪。
画面先是切到背景环境,警察和凶手。
随后,凶手突然表示非常嫉妒警察的生活和漂亮的妻子,并告诉他今早已经潜入进了他们家,杀害了他的妻子和腹中警察未知的婴儿。
警察暴怒,随后充满着痛苦和不甘。
警察(布拉德皮特)的愤怒,凶手(凯文·史派西)的淡定,警察同事(摩根弗里曼)的劝阻,交织在一起。
不久,枪声一响,凶手死亡,七宗罪完成。
当狂怒的警察拿枪顶着凶手的头,痛苦,悲伤,绝望,所有人都希望他能够明白,这完全是凶手的布局,枪声一响,凶手获胜。
然而警察也知道,他甚至不敢去看凶手,那眼神时而懦弱,时而不忍,时而悲愤,时而犹豫,时而决绝。最终,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狂怒,替凶手完成了 嫉妒和暴怒,七宗罪结束。
摩根弗里曼也在最后念到,
"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
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