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武圣,关羽凭什么能被称为武圣

天美资源网

关羽武圣,关羽凭什么能被称为武圣?

关羽一种精神的象征

自古以来,“武圣”关羽被历代人们看作是“忠义的化身”和“勇将的楷模”,既然是“武圣”,必然是能打仗、会打仗、善打仗,不但应该是一个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顶尖武功高手,而且还要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杰出指挥人才,二者缺一不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关羽之所以能够“威震天下”三十年,是与他的“辉煌战绩”分不开的。关羽有代表性、可圈可点的“辉煌战绩”可以归纳为:“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义释黄汉升”,“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但是,这些所谓的“辉煌战绩”,当我们仔细品味时,就会发现其中多是“小问题”。

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华雄在已经与孙坚激战了一昼夜,没有休息就又来军前挑战,并且力斩了俞涉、潘凤二将,体力明显匮乏的情况下,关羽毛遂自荐与华雄过招,随后外面“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憾山崩”,场面非常激烈。可见,关羽对付一个身倦力乏的华雄都是很巴结的。再者,当时正是春天时节,一杯“热酒”变成一杯“温酒”,至少也得需要二十分钟,从交战时间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关羽的武功并不是很高。

关羽武圣,关羽凭什么能被称为武圣

“三英战吕布”时,张飞和吕布酣战了五十余回合后,不分胜负。关羽舞刀上前夹攻吕布,形成“二打一”的局面,三十回合后,仍然战不倒吕布。可见关羽的武功不算太高,最起码不如张飞高,否则也不至于两人联手还打不过吕布。

在“斩颜良”时,关羽骑马提刀“跑下山来”,借着下坡时的惯性“直冲彼阵”,“径奔颜良”。颜良看到关羽后,刚要和他打个招呼,不想关羽的“赤兔马”跑的太快了,一下子就来到了跟前,颜良“措手不及”,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被关羽一刀砍下马来。关羽能杀了颜良,一靠马快,二靠偷袭。

在“诛文丑”时,文丑正在全力追赶战败了的徐晃,关羽“提刀飞马而来”,并且冲着文丑一声“大喝”,文丑吓了一跳,随即与关羽打了三个回合后,因为刚才力战徐晃损耗体力,又被“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关羽唬了一下,所以有些心神不定,于是“拨马绕河而走”。但是关羽的赤兔马跑的快,文丑被关羽追上,冲着脑后就是一刀,把文丑斩下马来。关羽能诛文丑,一靠吓唬,二靠马快。

“千里走单骑”时,那五关六将都是一些武功太差的“小混混”,与关羽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得一提。但就是这些小人物,竟然让关羽挨了一箭,受了伤,有一次还甚至差点被烧死。

“义释黄汉升”时,第一战,四十七岁的关羽和六十一岁的黄忠,打斗了一百个回合,还不分胜负;第二战又拼杀了五六十个回合,仍不分胜负;第三战,在双方对决了三十多个回合后,黄忠诈败,想用箭射关羽。黄忠的箭法“百发百中”,射杀关羽是小菜一碟,但考虑到关羽还是条汉子时,就连放两次空箭警告关羽,第三次才一箭射在了关羽的“盔缨根”上,算是报了关羽对他的“不杀之恩”。要不是黄忠弓下留人,关羽早就命归黄泉了。

“单刀赴会”时,关羽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和各项安排,而且关羽并不是只身前往东吴的,同时去的还有义子关平,替他拿刀的、有千斤之力的周仓,和八九个身体彪悍、各跨腰刀的关西大汉。当鲁肃提起“归还荆州”之事的时侯,周仓和关平按照事先预定的方案迅速采取行动,一个准备刀,一个预备船,关羽则顺势控制住鲁肃,用鲁肃当“人质”,往江边撤退。吕蒙和甘宁想武力干掉关羽,又担心“投鼠忌器”,害怕伤了鲁肃,所以没敢动手。要不然,关羽早就成为“肉泥”了。

“水淹七军”,是因为关羽占据着有利地形,同时于禁指挥军事失误,把军队转移到了地势比较低的“樊城之北”,又加上“连日大雨不止”,才被关羽得逞。不过,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得出关羽是懂些兵法的,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但在这之前,关羽与庞德的交手中,两人大战了五十余合,关羽没有占到半点便宜,相反还被庞德用箭射中左臂,险些丢了命,而庞德不过是马超的一个副将。

同时,相比其他武将,关羽还是一个比较“容易受伤的男人”。“过关斩将”时,关羽被洛阳太守韩福“闪在门首,尽力放了一箭,正中关公左臂。” “水淹七军”前,关羽与庞德交战中,庞德用箭射他,“关公却抬头看时,弓弦响处,箭早到来。“攻打樊城”时,曹军将领曹仁在城楼上,“见关公身上止披掩心甲,斜袒着绿袍,乃急招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公急勒马回时,右臂上中一弩箭,翻身落马。”作为一员高素质的武将,如果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甚至躲不开一两支弓箭的偷袭,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提起关羽,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字眼就是“大意失荆州”了。作为一个镇守一方的将士统领,尤其是在“兵家必争”的荆州问题上,刚愎自用的关羽犯下了一个低级而又愚蠢的错误,天真的相信了陆逊那封言辞“极其卑谨”的书信,和陆逊所表现出来的“谦逊示下”,而且不听别人劝告,把镇守荆州的一大半士兵“借调”到樊城战区,给了东吴以可乘之机,从而成就了吕蒙“白衣渡江”的丰功伟绩,断送了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宏伟蓝图,自己也被迫“败走麦城”,最后被“生擒活捉”,落的个“身首异处”。

由此看来,关羽在历史上不过是一个武功稍强、略懂兵法、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的武将,这样的人物在三国时期多如牛毛,难怪关羽处于颠峰时期时,许褚、蔡阳、杨龄等人都扬言要“生擒关羽”,夏侯惇、蔡阳、庞德等人干脆当面敢说要“生擒关羽”,可见当时别人都很清楚关羽那两下子,根本不把关羽放在眼里。关羽之所以能够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主要还在于他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的兄弟情节。因为关羽是刘备集团的“元老级”人物,年龄比张飞大,又有多次“保护嫂嫂”之功,而且从曹操那里“挂印封金”跟定了刘备,忠心耿耿,令人敬佩。刘备与诸葛亮反复协商、通盘考虑以后,才把关羽封为蜀汉“首席”虎将。

三国演义的作者站在刘备的立场上,对蜀汉政权的文臣武将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大肆渲染和夸张,把关羽塑造成了一个正面人物的典型代表,甚至把他“神化”。历朝历代也对关羽非常尊崇和敬佩,不断为他加封,从隋文帝时的“忠惠公”,到唐高宗时的“伽蓝之神”,从宋徽宗时的“武安王崇宁真君”,到明神宗时的“单刀伏魔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从顺治皇帝时的“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到末代皇帝溥仪时的“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关羽终于成了人与神的极致。人们喜欢关羽,主要是喜欢他的为人,更多的喜欢他的“赤面赤胆”,喜欢他对君主的“忠”和对兄弟的“义”,而不是单方面的喜欢他的“武”才。

三国明明第一武将是吕布?

我们都知道关羽在《三国演义》里是一员武将,但是在我们后世却把他当做神一样供奉,是与孔子地位相当的人物。我们在各地都会发现关帝庙,尤其在港台地区以及海外唐人街都能发现关帝的身影。在中国文化里,关羽被赋予“义”的化身,特别是商业社会里,更是把关帝当做共同信奉的神。

被我们反复演绎的关羽

我们在《三国志》里看不到关羽和义有什么关系,后主刘禅给关羽封为壮缪侯,缪是虚假的意思,这是一个很差的谥号,似乎对他丢荆州耿耿于怀。被封为忠义侯,是清朝乾隆年间,此时民间各地已经开始供奉关帝,于是乾隆给关羽更改为忠义侯。

我们今天说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科学地讲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整理者,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经历了民间不断的演绎,最后形成了今天的版本。我们看《三国演义》基本都是脸谱化的,曹操奸诈,诸葛亮神算,关羽重情义。这是民间戏剧形象化所必须的,以前的舞台很小,大众只能依靠这种夸张的脸谱化,才能记住人物。比如京剧中,曹操就是白脸,关羽就是红脸,这让离舞台很远的观众都能够熟知人物。随着民间不断的演绎,故事也更加简化,没有复杂的剧情,人物只有黑白,也更加夸张。我们看到关羽的情义,便是在演绎中不断的被加重戏码。

比如在《三国演义》里,关羽被俘以后,被安排在与刘备两个夫人共处一室,关羽手持《春秋》,秉烛天亮,让曹操心服口服。这个情节在《三国志》里是没有的,加入这个情节,目的就是烘托关羽忠义的红脸,以及曹操奸诈的白脸。如果按照我们现在影视剧的设定,曹操的目的应该是:让关羽与嫂子发生奸情,无脸回去见刘备,但是关羽没有让阴谋得逞,现在的观众肯定喜欢看。

关羽能够被后世定义为“义”的标签,其中最主要的情节就是他投降曹操后,最后又回到刘备身边,这就是我们广为流传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相比于投降后又反水,如果关羽以身赴死,会不会更能够被历史所传颂呢?此后关羽的义在不同情景里演绎,包括最大的虚构情节就是华容道了,在《三国演义》被演绎的跌宕起伏,曹操每一次大笑都引来了伏兵,诸葛亮神机妙算,刚好埋伏在华容道。而且诸葛亮算到曹操命不该绝,让关羽在众人面前宣誓,之后欠诸葛亮一个人情,这种阴谋论在每个年代都大受欢迎。这些加码的戏份,都是为了脸谱化剧情需要。

关羽被谁给带火的?

讲关帝庙,首先避不开晋商,晋商非常信奉关羽,其实道理很简单,关羽他也是山西人,一开始关羽是拿来守护盐池的,还有帮助治水。在山西运城和解州之间有一条50里的盐池,这里是最古老的产盐区,在以前的2000多年的历史里,谁控制了这个盐池,就可以拥有无尽的财富。北宋时期曾经发生了一场洪灾,让盐池损失惨重,后期修复盐池过程中,当地人请求增加守护神,于是宋徽宗给关羽加了爵位,这是关羽在山西神化的开始。山西挨着黄河,经常会遇到河水泛滥,万历年间,官员治理黄河的时候,百姓要求祭拜关羽,官员觉得是迷信就给拒绝了,由于百姓的不配合,治水失败。后来请来关羽,治水效果非常好,更加加深了关羽神的印象。

从汉朝开始,盐便作为专营,不允许私人买卖的,也成为税收的重要手段,从盐产地到购买地一般高达7倍利润。到明朝时期,朱元璋在北方设立了九个重镇,这些重镇为了防范逃亡北方的元朝旧部,九镇人口一度达到120万人,这么多人粮食运输成了最大的问题。洪武三年,杨宪建议利用盐引来换粮食,200石粮食换来一张引票,这些引票可以到两淮地区换取食盐,中间利润非常可观,这些山西商人从中间看到巨大商机,迅速做大。

这批山西商人不但做盐的生意,还会从事生活必需品的贩卖,甚至军需用品等。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利用这些晋商,给满族政权提供极大的支持,采购军需物质,提供高息贷款等等。所以入关以后满族人为了回报这些晋商,给了他们内务府皇家采购权力,并给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宁、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等八人封为“八大商人”。

这时关羽守护范围随着晋商也扩大了,不仅仅守护盐池,还是商业信用的守护神。当这些晋商在经营他们的商业帝国的时候,关帝成了信用的符号。特别是各地商人成功以后便会祈求关公保护,修建关帝庙。商人越有钱,这些关帝庙就会修的越多,香火也会更盛。

另外一个推动关羽神化的是朱元璋,以前供奉的武圣唐玄宗,朱元璋清除了所有的神,包括曹操、诸葛亮、尉迟等等。中国民间信奉惟灵是信,只要传说灵验了,就会供奉祭拜,民间甚至有供奉狐狸、灶台等等各种神。民间传说,朱元璋在跟陈友谅对战的时候,关羽从阴间借来了10万兵马,帮助朱元璋获胜,于是朱元璋顺水推舟利用关羽笼络民心。到了清朝时期,更是注重民间宗教信仰,雍正帝把关帝庙更改为武圣庙,与孔子的文庙并立,成为整个国家的信仰。

义的力量

关羽的义,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呢?我们知道中国是个依靠血缘来建立信任的社会,但是陌生人之间需要建立信任怎么办呢?那就需要一个共同的符号,于是我们看到杜月笙的青帮祭拜关帝,香港警匪片里匪徒祭拜关帝,在民国时期的袍哥也信奉关帝。

不管是帮派还是商业社会,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做保障,只能依靠信义,只有在信义的条件下交易成本才会降低。我们现在的商业社会正在发生悄然的改变,依靠国家银行的信用体系,以及支付宝等建立的个人信用体系,都在完善陌生的社会信用关系。未来我们不再需要供奉关羽,也许供奉的是马云。

关羽武圣是什么技能?

三国杀吧武圣――可以将任意一张红色牌当【杀】使用或打出。 若同时用到当前装备的红色装备效果时,不可把这张装备牌当【杀】来使用或打出。 楼下的人说错了 那是神关羽 不是关羽

关羽武圣什么时候返场?

关于武圣皮肤返厂时间是5月1号~5月3号。三天时间。如果你要想买的话,你就必须要在5月1号~5月3号的时候进行购买。

三国名将传武圣关羽怎么来的?

关羽主要成就是跟随刘备讨伐黄巾之乱,然后协助平定。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期温酒斩华雄。此后参加大大小小战役。白马之战协助曹操斩颜良文丑。然后过五关斩六将。然后帮助刘备攻占了长沙。真正让关羽成为武圣的是威震华夏。樊城之战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