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书法,五大书法家字体特点

天美资源网

张旭书法,五大书法家字体特点?

一、篆书。篆书分大篆、小篆。大篆是秦代以前通用的一种字体,而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代通用的标准的字体。

象征是篆字的第一特点;篆书的第二个特点是笔画有转无折,一切转弯的笔画都成圆转;篆字的第三个特点,即圆笔中锋,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呈圆形。

张旭书法,五大书法家字体特点

二、隶书。又称“隶文”、“隶字”,是我国自有文字以来的第二书体。隶书是由秦代程邈所创,其典型笔法是有波势,用挑法,即平常所说的“蚕头凤尾”。

三、楷书。也称“正书”、“真书”,是从汉末和魏晋时起直至今,是我国现代的书体,是第三大书体。楷书有三大特征:第一,笔画平正,结构整齐;第二,笔画有规律;第三,起止三折笔,运笔在中锋,是楷书的典型笔法。

四、草书。章草和今草是草书的两大品类,代表了草书发展的两大阶段。章草由隶书演变过来,而今草由章草演变过来。今草又可分为小草、大草、行草。

五、行书。行书是从楷书演变而来。行书的特征是非楷非草,介于楷草之间,篆隶楷草各有一定的规则,唯独行书没有一定的书法。行书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字体。

张旭酒后成草圣是什么意思?

唐朝书法家张旭酒后写草书,更见神采,有“颠张”之称,尊为草圣。

怎么理解书法的公主与担夫争道?

《公主与担夫争道》的故事来源于唐朝草书书法家张旭的故事。故事来自唐朝的《国史补》一书,其中说“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得其神。’”据说张旭学习草书书法,对其笔法久学不悟,后在长安街上偶遇公主与担夫争道,忽然顿悟书法笔法。

这个故事在书法史上非常著名,不过,人们对这个故事多存疑义。启功先生也认为:“公主出行,必有导从,骤遇担夫,无待手自对搏。”意思是说这件事不可能发生。无论这个故事是否真伪,但这个故事里包含了书法中的一些技法之理,却毫无疑意。从《国史补》原文看,是说张旭由此悟到书法的笔法之原理。

对于这个故事,针对书法技法方面的理解认识,也有两种看法,一如上述,说是指的用笔技法,也有认为是谈书法结构的迎让避就。这两种理解,概括起来说,就是要构成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在矛盾中“抗行”,这样书写出来的点画和造型,才能更加生动和富有形质之美。今天翰墨书道就尝试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从故事可以看出,两位主人公,一强一弱,在一条路上争执不休,原文有一个“争”字。所以有互不相让之意,这就产生了一种矛盾。正是基于这个矛盾(对立统一),才与书法产生了关系。

关于其中顿悟笔法之意,实际上也就是用笔上的迟行涩进,不能一路顺滑下去。古人谈书法之用笔,多以“推”字为要,而不是“拖”,为什么呢?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以横画的写法为例来说明问题。写横画时,如果采取“拖”法,就是笔尖在左,笔肚在右,以笔杆带动笔尖右行。从历史上的笔法理论看,“拖”笔上一种病笔,因为这种方法写出的点画线条形质不足,缺少力量感,线条也比较浮滑,所以说是病笔 不可取。

“推”法则不同,虽然运笔过程中,笔尖仍然在左,笔肚在右,但笔杆的位置则微微偏左,是以笔杆推动笔肚右行,如此行笔,笔肚与纸纸面的摩擦力非常大。纸与笔有一种相反相成的矛盾或摩擦力。如此运笔,墨更易入纸,在速度上也比较舒缓。线条则如锥画沙,笔沉墨实,书写出来的点画线条上书法经典理论上描述的最理想的点画线条。

我们从具体的运笔过程可也体味这种运笔技法过程中具有一种抗行的矛盾存在,用笔过程不是率意滑行,而是笔笔有所节制。或许这种笔法的审美就来自张旭这个故事或者较早的书法理论,如钟繇的笔法理论,无论如何,二者确实是不谋而合。对于故事中包括所谓的笔法理论或许就在于此。

从结构技法的“迎让避就”来说,与故事中的原理同样是一致的。有矛盾,有揖让。我们看书法中的优美的字形结构无不充满了对立统一之矛盾,和而不同,犯而不违。实际上,公主与担夫争道之意同样如此,并不是说必须要争个你死我活,并非敌意之争。这或许正反映了一种书法的至善之精神美或意境吧。这种技法特别是在行草书中,其特点更明显直观。

张旭是什么时代的人啊?

张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今江苏苏州)人。

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

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

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

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

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李青莲序是张旭真迹吗?

是的。其他的《李青莲序》,此作流传有序,可以断定为真迹。

张旭的这件《李青莲序》我们能看出他完美继承了“二王”一脉笔法的特点,用笔多变,点画起止与中断极为讲究,在快速的用笔当中也能表现出诸多变化,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