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洞位于河西走廊的哪个窟,莫高石窟的详细资料?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天王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2019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纪录片以亚洲文明对话为题材,向人们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命运相通、文化相通、艺术相通的奇妙关联。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在恢复运营后,对全国所有医护人员实行免费开放,直至2020年底。5月10日,莫高窟恢复开放。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属不属于中华文化圈?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说头
虽说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古代由于西藏地处高原,与中原有着天然的屏障,再加上交通条件落后,从西藏到中原只能走山高林密的小道,因此元朝之前的西藏都是独立的部落或者说政权,那个时候的西藏文化圈更多的受到的是恒河与汉族文明双重影响
换句话说,当时的西藏是独立的文化圈,它不属于汉文明,也不是印度文明的一种汉族文化是随文成公主入藏的,但印度文化在此之前已经传入西藏,松赞干布的大夫人就来自现在的尼泊尔,也就是当时的天竺。实际上西藏文化是佛教文化,藏族文化大部分是以佛经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而藏传佛教属于佛教的密宗。密宗是后期佛教在印度形成的派别,传入西藏后才发扬光大兴盛起来,在汉传佛教中没有影响。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有哪些十分惊艳的电影?
星际穿越在电影院看的iMax版,打着亲情内核的科幻片,被分割的故事主线,配上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最惊艳的无疑是视觉呈现,浩瀚无垠的外太空,黑洞模拟,五维空间,诺大的电影院看的如梦如幻。托斯卡纳艳阳下意大利托斯卡尼,是个美的让人窒息的城市,婚姻失败的美国女作家来此散心,却意外改变了她的人生,她决定在此安家。可想而知这个地方是有多美呢!布达佩斯大饭店
强迫症的福音,真的是美术生都喜欢得不得了,故事配色摄影镜头音乐处理的叹为观止,电影于我而言就是一个艺术品。
莫高窟的考古历程简单?
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莫高窟发现藏经洞以后,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日本的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俄国的奥登堡、美国的华尔纳等外国探险家接踵而至,骗取和盗走了大量珍贵的敦煌文物。与此同时,斯坦因、伯希和、奥登堡等西方学者开始用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对敦煌石窟进行调查、记录、测绘和拍摄等工作。20世纪40年代,中国学者纷纷来到敦煌,如张大千、谢稚柳、王子云、向达、夏鼐、石璋如、劳幹、阎文儒等都对敦煌石窟进行了考察、记录、测绘和研究。1944年,以常书鸿为所长的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标志着对敦煌石窟进行管理和研究的专门机构开始出现。除了临摹与保护,敦煌艺术研究所还有计划地对敦煌石窟进行重新编号、内容调查、题记整理、图像拍摄等工作。这些调查和整理工作,为敦煌石窟研究奠定了基础。
莫高窟的基本现状?
莫高窟现状
来到西北,有这么一座城市是你一定不能错过的,这里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它的历史,是个延续千年的梦,这里便是敦煌。而提及敦煌,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敦煌莫高窟,这是一个享誉世界的景点。
莫高窟,一直是来敦煌不得不去的景点,它在敦煌的地位就相对与长城于北京一般。也正是由于莫高窟的地位之高,所以每天来到莫高窟参观的人也非常多,为了保护莫高窟,景点每天都会限制入园人数,所以也就出现了提前网上预约门票,所以想去莫高窟的记得提前网上预约门票,门票200元,不然到了景区进不去,那真是莫名的失望。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进入景区,首先通过观看两部电影了解整个莫高窟的历史及其价值,随后乘坐大巴来到莫高窟的核心地区,来到这里游客都会集中跟随一位讲解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八个石窟,这里的每个石窟都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编号。
如果你有去过莫高窟,亦或是对莫高窟有过些许了解,你就会发现莫高窟参观都是封闭式参观,每一个石窟如果没有参观都会关闭,而参观也是在向导带领下开门才能进入。除此之外,你也会发现为什么我发的照片都是莫高窟的照片都是外观?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参观莫高窟的时候是禁止拍照的,大多数人认为,敦煌莫高窟禁止游客是因为防止相机上的闪光灯强光与墙壁上的壁画发生化学反应,致使壁画加速脱落的过程,是一种对壁画的破坏,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据当地的旅游专家说:石窟内空间狭小,每天游客众多,拍照停留可能会造成秩序混乱的状况。同时,游客长时间停留在洞窟内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湿度和温度变化会加剧石窟“衰退”,颜料颗粒溶解致使壁画画面脱落,这才是不允许游客在敦煌莫高窟拍照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