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妲己被遭图片,新版封神演义开播?
平心而论,近几年翻拍改编剧的质量都不是很好,这部新版《封神演义》亦是如此,并不是大家对老版情有独钟,而是这个新版改编的确实辣眼睛。
首先,新版《封神演义》的主角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姜子牙,而是二郎神杨戬,不可否认二郎神在这个神话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把他作为主角那还叫《封神演义》吗,干脆叫《杨戬传记》好了。
让杨戬当主角也就算了,在这部新版《封神演义》中,杨戬还和苏妲己之间还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爱恋,看来伯邑考这个角色是不存在了,那么也就不会有伯邑考化作白兔的剧情了,原著之所以安排这些剧情不就是为了凸显纣王的昏庸无道嘛。
其次,寄宿在苏妲己身体里的妖狐由原来的女妖狐变成了男妖狐,性别变了也就算了,这个男妖狐居然还和苏妲己谈起了恋爱,这个妖狐何德何能能让苏妲己爱上他啊,这样的设定不只是“天马行空”,而且狗血。
还有我们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在这部《封神演义》中被设定为了一个大智若愚的人,说大智若愚那都是好听的了,说的不好听一点这部新版《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那是真的有些浑浑噩噩,当不了主角也不至于堕落成这样啊。
总之,这部新版《封神演义》相对于原著改编的太过于离谱,我本人并不反对改编,只是改编要有尺度,要不就尊重原著的思想核心,要不就另辟蹊径树立新的思想核心,而这部新版《封神演义》这两点都没有做到。
我们熟悉的《封神演义》是以姜子牙辅助周武王建立周朝为故事主要框架,事成之后姜子牙踏上封神台为众人封神,而唯独他自己没有神位,就在他为此纠结之时,其师为其化解迷津,也许封神并不是一种奖励,而是一种惩罚,因为神不能像人那样活的自在开心。
原著也是借此讲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那些封建社会的位高权重的人远没有寻常百姓幸福,当然,原著《封神演义》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远不止此,而这部新版《封神演义》基本将原著改编的面部全非,更不要说核心思想了。
同时这个新版的《封神演义》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新的核心思想,基本上它就是一部玄幻剧,所以口碑当然会很差了。
影视作品中你最讨厌的角色是谁?
说起影视剧中最让人讨厌的角色,有些人可能会想到那些大奸大恶的人,然而那些对感情三心二意的人更让人不喜欢,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物更不讨人喜欢。
让如萍爱上自己,之后又若无其事的撩依萍何书桓与如萍相识在前,和依萍相识在后。如萍从一开始就对他有好感,但是她也不确定何书桓的心意,所以对何书桓总是小心翼翼的,然而,何书桓却从来不避讳,完全不顾及男女有别,做出各种让如萍误会的行为。
在他们几个出游的时候,本是一群人出游,她却时时跟如萍走的最近。如萍要去采花,他就要跟着一起,还主动要牵如萍的手,如萍心里小鹿乱撞,害羞不敢伸手,何书桓就直接牵起她的手。如萍要摔倒的时候,明明是平坦的青草地,他却那么积极当人肉垫是为何,还要给如萍一个深情的眼神。如此这些暧昧的举动,试问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女生哪里招架的住。
如萍生日,杜飞说要买礼服,他还劝杜飞不用买,可是自己却买了十字架项链给如萍当生日礼物,而且送礼物的时候说如萍每次都会祈祷,所以送了这个礼物。也就间接告诉了如萍,自己一直都在把如萍的一言一行放在心上,把如萍看到礼物十分感动,请求书桓为她佩戴项链,书桓也不拒绝,让如萍的家人都把她当作了准女婿。还承诺如萍陪她过每一年的生日,知道她83岁,还是跨世纪约会。这些暧昧不清的话,让如萍心猿意马,误会这是何书桓对她天长地久的承诺,也鼓励她想往前一步,直接想打电话跟书桓表白。
对于如萍来说,何书桓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渣男”,明明知道如萍喜欢自己,还是伪装出喜欢如萍的假象,导致如萍越陷越深。直到遇见依萍之后,又开始撩依萍。
在如萍和依萍之间摇摆不定,我不是天底下唯一一个为两个女人动心的男人吧何书桓在和依萍交往的时候,却还是和如萍暧昧不清,在两个人之间摇摆不定。她想要和独立有性格的依萍在一起,却又不愿失去如萍这个备胎。
当如萍知道书桓和依萍在一起之后很伤心,尓豪让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还需要何书桓去开解如萍,这时候他装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表示自己没有系这个。真会装无辜,如果他真的觉得自己之前的那些言行举止不会让如萍误会,那为什么在依萍出现在如萍家中的时候,杜飞提到照片中蜡烛来源的时候,他满是慌张,还在杜飞说完这些,用手肘撞了了一下杜飞,说明,他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那些话,对如萍来说意味着什么。而且,在聚会上,如萍的妈妈说他是如萍的男朋友,他也没有反驳,那就是默认。
而这次找如萍谈,他不仅没有做到让如萍死心,还对如萍说,希望自己的关系可以超越男女朋友,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如萍都说了打算死心了,他又开始说如萍不是一般的好,让如萍又燃起希望,跟何书桓说自己心甘情愿当备胎,如果依萍不要他了,他可以来找她,她不在乎何书桓“退而求其次”。
明明知道如萍对他的感情,他还在每次跟依萍吵架的时候找如萍,却又过几天又跑去找依萍,一次又一次的给如萍希望,一次有一次的让如萍失望。如萍为她落泪,她就吻了如萍,还说自己是被感动,自己只是想安慰她,一时情不自禁,还觉得自己并没有错,他不是天底下下唯一一个为两个女人动心的男人。明明是自己三心二意,却不肯承认,这种对爱情优柔寡断的人真的配不上依萍和如萍。
已经跟如萍相伴一生,却在跟如萍订婚的现场,让如萍当众出丑,事后还跟如萍说,自己这一生都不会忘记她,不管自己身边的人是谁,总有个位置是留给她的。他这是还想让如萍继续给她当备胎吗,这样三心二意对待感情的方式,只会同时伤害了两个女人,幸亏这次如萍已经彻底明白了真正对她的是谁,不在理会何书桓。
对依萍进行道德绑架他明明知道陆家给依萍造成的伤害,却在陆振华去过一次舞厅要求依萍辞职。何书桓便开始指责依萍对她爸爸做的事情太过分了,批评依萍太固执。如果陆振华真的疼爱女儿,当年就不会将依萍母女赶出家门,还不会用鞭子抽打侮辱。依萍的仇恨,不是一朝一夕的,他要求依萍宽容,却丝毫不顾依萍曾受过的伤害,从来不会去指责对他造成伤害的陆家,这样的男朋友要干嘛。
当依萍知道可云之所以会变成今天这样,都是陆尓豪造成的,她想去找陆尓豪理论,何书桓又开始道德绑架依萍,不然依萍去为可云出气。然而,依萍还是在尓豪的刺激之下将真相说出来,导致了方瑜和尓豪置气,两个人都不开心。这个时候,何书桓又开始责怪是依萍让方瑜这么痛苦,而方瑜的痛苦是尓豪造成的,关依萍什么事。
梦萍自己出去喝酒,然后被强暴,因为依萍也不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所以讲何书桓也拉走了。可是,事情发生之后,她就开始责怪这是依萍的错,又再次跟依萍分手。
一个对感情左右摇摆的人,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依萍,这样的人真心让人喜欢不起来。
影视剧中有哪些经典的反派角色?
影视剧中的角色有的让人爱的舍不得移开目光,也有让人恨的牙痒的经典反派角色。
1、汉尼拔——出自《沉默的羔羊》
汉尼拔已经出几部了,最经典评分最高的莫过于《沉默的羔羊》。片中拔叔饰演一个拥有丰富心理学经验的变态犯人,并且不同的是他还风度翩翩,外表儒雅,极具欺骗性。
在耐心帮女主解开连环杀人犯案后,汉尼拔成功越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继续搜寻属于他的目标猎物。
出场仅十几分钟就摘得大奖,优雅又变态的杀人犯,也算是荧幕上的经典形象了。
2、雪姨——出自《情深深雨蒙蒙》
论后妈形象谁最深入人心,必定是演员王琳所扮演的雪姨了。身为依萍后妈,雪姨成功诠释了什么叫挑拨离间、尖酸刻薄、无事生非、颠倒黑白等反义词。
网友们还制作了许多雪姨表情包,一时间风靡网络,看来雪姨不火是没道理的,后妈形象深入人心啊!
3、拉姆斯·波顿——出自《权力的游戏》
相信看过《权力的游戏》的小伙伴们一定对这个人物很熟悉了。身为波顿家族的私生子,外号小剥皮的拉姆斯人生路线可谓是十分曲折了。他绞尽脑汁想要得到父亲的认同,后者对他是一副爱答不理纯属放养的状态。
小剥皮抓来席恩并且阉了他,好不容易赢得了父亲的认同,后妈又怀孕了!这肚子怀的万一是个男孩,小剥皮的继承人地位不就岌岌可危了嘛!于是小剥皮一不做二不休,干死亲爹和后妈,让后妈肚子里的孩子彻底与继承人位置无缘。
拉姆斯这个人物形象可谓是血腥又深入人心了,身为反派,他干尽了坏事:阉割席恩、猎杀仆人、强暴狼家长女珊莎,让众多观众对他咬牙切齿,印象深刻啊。
4、安嘉和——出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当中国第一部具体描绘家暴家庭心理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播出,饰演衣冠楚楚家暴男的冯远征一炮而红。
剧中的安嘉和,屡屡猜忌妻子梅湘南,并且对其大打出手。荧幕上的安嘉和对外谈吐儒雅,衣冠楚楚,对内用暴力“管教”妻子,与禽兽无疑。
说实话,安嘉和的确是那个年代许多人的童年阴影……我小时候就怕睡觉,蒙上被子脑子里就看见冯远征叔叔的那张狰狞的脸……
农村俗语色字头上一把刀?
语出《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
这里应该 读作"食色、性也",食-这里是动名字,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态度、美好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也许是食物),是本性使然;要从告子的论点上来理解。
这个色指的是,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美色;美丽的衣服,美丽的花朵,一盘红烧肉。当然了古人也是人,不管他是圣人,还是什么诸子,他也是凡体肉身,普通人身上有的欲望他一样也少不了,美丽的女色他也不会不喜欢。
也许指的是;我看见了一件美丽的衣服,心里喜欢,这就是我起了色心。人性是喜欢美好的事物的,见了美好的事物我就动了色心,就想亲近他。想亲近就是“食”的意思。
人的本性是见了美好的事物,都喜欢想亲近。“食色,性也”。这样是我们现在能接受的解释。
“色字头上一把刀”咱们循着诸子们的思路解释,“色”既然是喜欢,是想亲近,也就是爱美好的美丽的,人类的本性就是这样的。
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很多,你不能见什么爱什么,要时刻注意不能让自己的爱心泛滥,如果不克制,爱的太多就成了贪心,成为了攫取无度,它是会伤人命的就像刀一样。
我现在理解古人的观点言论,就是凭着自己的思路瞎猜,人家古文研究专家,终其一生查资料,找旁证反复研究论证,那样的结果才有可信度呢。
虽然知道我自己浅薄,就是忍不住想试试,反复琢磨,推翻自己的解释,再重新建立一种思维,是一种很好玩的思维运动。
再说几句题外的话;我觉得现在的思路比较固化,扩展不开思维想像的空间,思维枯燥干瘪,限制了认识问题讨论问题的宽度,这与日常不爱动脑,没有辩论的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
中国的古代的传说为何都是女鬼众多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老包杂谈。
人是鬼之因果根,鬼为人之不了情,世上有百样人,冥界便有百样鬼,人世间有多少悲欢离合人情冷暖、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阴司便有多少龌龊卑劣、尔虞我诈,所以说鬼怪世界便是人类世界的翻版,人类世界有男有女,鬼怪世界自然也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好有坏,当然也就不存在女鬼占多数的情况。
相关古籍及历代志怪小说中的诸多鬼怪事迹不胜枚举,下面就分类简要列举几个比较著名的鬼故事。
一、女鬼情事1、夫差小女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的小女儿紫玉与身怀道术的平民少年韩重相恋,私定终身。后来韩重外出齐鲁游学,于是委托父母前去吴王宫求婚。吴王夫差很生气,断然拒绝了这个看似美好实则无理的求婚。随后紫玉郁郁而终,葬在苏州城外。
三年之后韩重归来得知详情,前往吊唁。紫玉鬼魂从墓中飘然而出,痛哭流涕、倾诉衷肠、歌唱悲情,并和韩重一起回到墓中,同居三天三夜以尽夫妻之礼,在临别时以陪葬明珠相赠。
2、钟繇斩尸
钟繇字元长,曹魏是著名书法家、政治家,累任高官,官至三公、太傅。
他曾经有一段时间好几个月不上朝,生活作风和工作纪律与平时截然不同,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奇怪,有人按捺不住好奇私下询问钟繇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钟繇说,最近一段时间有一名美丽少妇经常到他家里来,长得非常漂亮。问话的人一听不对劲,告诫钟繇说,来人必定是鬼物,一定要杀了她。
过了一段时间少妇果然又来了,但是止步不前、不进房门。钟繇问她为什么不进门,少妇说,先生对妾身有杀意。钟繇极力否认,软磨硬泡才骗得少妇进了屋子。钟繇心存不忍,但是最终还是砍伤了少妇的左大腿。少妇受伤之后迅速逃脱,一边逃跑一边简单处理了伤口,血迹滴了一路。钟繇让人循着血迹追查,在一处大坟的棺木中果然找到一具尸体,形体如生,身着白衣,左腿受伤。
3、亡女再生
某胡氏少年因为倾慕一位去世女子的美貌,所以经常去墓堂焚香祭拜,诉说情愫。少女亡魂被胡生的赤诚深情所感动,现形相会,亲近如夫妇。少女亡魂言行举止和活人并无两样,只是饮食方面只能饮酒吃水果,不能食用饭菜。
日子稍长,胡生的异常情况终于被父母发现,而此时少女亡魂竟然不能隐形藏于阴间。无奈之下打开棺木查看时,棺中已空无一物,原来误打误撞之下少女竟然肉身还阳,最终和胡生结为真正的夫妻。
4、婉姑勾魂
少女婉姑才貌双全,为情而死,葬于开元寺。风流书生龚生闻名而来,对逝者轻薄调情。忽然有一天,龚生猛然觉得阴森寒冷、鬼气入体、汗毛倒竖,原来是婉姑亡魂显形相见,龚生吓得魂不附体掉头便跑。亡魂穷追不舍,龚生受惊过度晕厥倒地。
自此之后,婉姑亡魂每天来勾取龚生魂魄,龚生生魂长期受到亡魂冲撞,神智不清,难以救治。龚生在奄奄一息之际仍然不忘“与婉姑百年情好,义不独生,但求死能同穴作鸳鸯冢”。医也请了,巫也请了,婉姑依旧不为所动,最后实在没办法,龚生好友白云生决定出手一试。白云生以其风雅的才情撰写了求告祭文在灵柩前焚烧,文章盛赞亡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规劝,这才使亡魂归于平静,挽救了龚生姓名。
二、赫赫鬼雄1、鬼中魁首大羿
上古帝尧时,十日并出民不聊生。羿射九日,得罪了帝俊,自此不能重返天界。唯一的希望便是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不死药,但是这个唯一的希望也被妻子嫦娥彻底打破。
嫦娥偷吃灵药奔月之后,羿性情大变,对待弟子、家丁态度非常不好。本就心术不正的逢蒙最终设计杀死了羿。羿死后天帝念其功绩、怜其遭遇,封其为宗布神,统率天下万鬼,是为鬼中魁首。
2、师门冤魂复仇
夏朝末年,君主孔甲好养龙。起先请的专业人士名叫刘累,谁知刘累的专业水准全是靠自己吹出来的。本事不行胆子倒是挺大,两条龙让他养死了一条,把死龙从池子里拖出来,抽筋剥皮,做了一道美味可口的佳肴献给孔甲。之后借机逃之夭夭。孔甲无奈之下,又聘请神人啸父的关门弟子师门接手刘累的烂摊子。
在师门的精心照料下,本来已经快呜呼的那条龙重新焕发生机,孔甲见了以后非常高兴。孔甲看着矫健的飞龙,心中升起一丝骄傲,于是他就经常在师门耳边说一些很不着调的话。本来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偏偏要指导养龙专业户如何养龙,这分明就是用行政力干涉民间养殖么。师门也是刚直之辈,每当听到孔甲那些毫无边际的指教时,他都会回以尖锐的讽刺和无情的批驳。他实在受不了孔甲这种自以为是的人。在他的领域他就是当之无愧的权威。
本来是为了高兴和娱乐的一件事反而令孔甲大动肝火。什么玩意嘛,不就一养龙的吗,寡人大不了不养了,我还懒得受这份气呢。于是当师门又一次驳斥孔甲的时候,孔甲立即下令处死师门。完了以后将师门的尸首埋在了城外的荒地里。
尸首刚埋进去就风雨大作,黑沉沉的天空好像随时会掉下来一样,周围的气氛异常沉重和压抑。豆大的雨点无情的打在每一个在场的人脸上,风刮过原野,脸上均是一阵生疼。那些人面如死灰,惊恐地感受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大风雨过后,附近山野的树木全部都燃烧起来,谁也说不清为什么在大风雨之后还会烧起这么大的火。火焰熊熊,照亮了半边天。
孔甲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心里非常害怕,他知道是师门的鬼魂在作怪,于是决定出城亲自祈祷。就在他祈祷完之后火势很快就有所减弱。孔甲心中一阵快慰,便坐着车往宫里赶。
到了宫门口以后,卫队长掀起车帘请孔甲下车,谁知道他端坐在车里一动不动,眼睛没有一丝活人的神采。卫队长有点慌了,他过去仔细看时原来孔甲早已经死在了车中,这会儿尸体已经变得硬邦邦了。
3、杜伯回魂杀驾
周宣王时,朝中一个名叫“恒”的大夫,封于杜,人称杜伯。宣王宫中有一位叫做女䲳(音杭)的宠妃,她对老迈的宣王并没有什么兴趣而喜欢上了杜伯(估计杜伯当时正当壮年,颜值高身体棒)。女䲳借着机会想要勾引杜伯和她通奸,杜伯为人正直对此勾当十分不屑,先是委婉推辞,最后竟而勃然大怒,当面训斥了女䲳。看来有时候长得帅也是一种错误。
女䲳恼羞成怒来了个反咬一口,哭哭啼啼地跑到宣王面前控诉杜伯,大有代表人民、代表大王给杜伯宣判的意思——杜伯那个狗东西人面兽心,猪狗不如,全然不顾半分君臣之义,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暴臣妾。臣妾受辱事小,大王见欺才是天大的耻辱,咱老祖宗可都在天上看着呢。事态经她一说立马就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强暴天子的老婆给其戴绿帽子不说,还让天子的先人们给看到了。
梨花带雨,我见犹怜,这种状态下的哭诉最易打动人心,也最易成事。宣王听完三尸神暴跳,冲冠一怒为红颜,更为了摘掉这个子虚乌有的绿帽子,很快命人关押了杜伯准备给他判处斩立决。要处决人犯最起码得给个理由先,但是宣王派去的人审来审去杜伯就是不招供,没罪你让他招什么呀。
这一出跟《封神演义》中妲己勾引伯邑考的光景倒有几分相似。
杜伯有个朋友叫左儒,他听说杜伯被冤枉的事情之后感到非常气愤,就在朝堂上公然和宣王争执起来,争了好多次宣王都没有听进去。宣王一时间很是恼火,狠狠地批评了左儒:“违背主上的意思去死命袒护朋友,这就是你左儒!”左儒回答道:“我听说,主上走的是正道朋友走的是邪道,就应该顺应主上诛杀朋友,朋友走的是正道而主上走邪道,就应该帮助朋友规劝主上。”
宣王语塞,半晌之后大怒:“赶紧把你说的话改了,寡人还能给你一条生路,如若不然你就得死。”虽说老大放狠话了,但是左儒一点儿也不怵,朗声说道:“我还听说古之义士不会跟着别人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白白送死,也绝对不会改变正确的主张而求生,我将以我的死来证明杜伯是无罪的,也将证明您的做法的错误的。”一席话说得宣王威风扫地,他恼羞之下当即命人处死了杜伯。左儒回家之后也自刎相随杜伯而去。
杜伯临刑之前说道:“主上妄杀无辜之臣。如果人死之后没有灵魂那还罢了,如果有,三年之后我一定要让他知道妄杀无辜的严重后果!”
杜伯虽然放话了,但是三年的时间足以冲淡这句貌似荒诞不经的咒怨,三年之后根本没人能想起当初的情景。那个诬告的宠妃没了下文,宣王对杜伯一事也没有再挂怀。在宣王四十六年的某一天,他会合诸侯狩猎于圃田薮泽一带。这次的狩猎战车百乘猛士千员,杀声震天,明摆着一副不逼死普天下野兽誓不罢休的架势。
等到快下午的时候,太阳升到了最高点,气温也达到了一天中的最高值,宣王感觉热烘烘的,挺舒服。看着属下一帮舍命的儿郎来回驰骋,漫山遍野的野兽被追得豕突狼奔,宣王心里乐呵了老一阵。但是看着看着情况就不对了,原本清一色庄严肃穆的狩猎队伍里突然飚出了一辆白马拉的白车,惨白惨白的,宣王以为自己老眼昏花看错了,使劲揉了揉眼睛再看,没错,确实是很蹊跷的一辆马车。
马车上的驭者穿红衣戴红帽,手执彤弓朱箭,一路向宣王的座驾疾驰而来。待到迫近时宣王才看清楚,驾车的就是杜伯,容貌和生前毫无二致,只是多了几分鬼怨和报仇的冲天怒气。刚才还在乐呵的宣王此时脸都绿了,真真白日里见鬼了。以前老听说鬼魂见不得太阳,见到古书上载的这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大家都是在以讹传讹,鬼魂有时候不仅可以见太阳,而且可以拥有如此强大的气场。
至于杜伯为什么会素车白马而红衣红冠,这其中暗藏的隐喻确实是一个问题。难道这样的搭配颜色是为了形成强烈的反差用以说明杜伯的强烈复仇心理?白车白马暗指的是杜伯无尽的冤屈,所以用奔丧的形式来表达,而杜伯本人的一套朱红色装备则说明的是他为报仇而积聚的炽热的反抗热情。至于是不是,本人也仅此一猜。
杜伯驱驰而至,觑准宣王的心窝结结实实给了一箭,宣王没反应过来就一头栽倒在座驾上。等到随行的那些大臣、武士们围过来看的时候,宣王早已躺在车上翘尸半天。
4、灵鬼传《广陵散》
战国时,韩国聂政为报父仇,毁面吞炭,苦练十年琴技,终于进入韩王宫中。聂政将匕首藏于琴箱之中,成功刺杀韩王,之后剖腹自杀。聂政刺杀韩王的故事被谱成一曲悲壮的琴曲,名为《广陵散》。而这首曲子就是嵇康嵇中散的成名曲。
嵇康曾于午夜时在华阳亭抚琴自娱。抚琴过程中有一千年前的老鬼情不自禁出声点评,并且亲自抚琴,将《广陵散》演绎的声调绝伦,嵇康自愧不如,从其学艺。并发誓不得透露其姓名,不得将琴艺传与他人。所以当嵇康在临刑时不得不慨叹“《广陵散》自此绝矣”。
之后,嵇康又以同样的方式将《广陵散》的演奏方法传给了会稽贺思令,《广陵散》精髓自此重新传播于世。
5、万应之神
开元年间,唐明皇李隆基某次去骊山召开全国性军事指导座谈会。座谈会后明皇得了疟疾,不得已在宫中猫了近个把月。忽一日做梦梦到一个牛鼻子小鬼,走路一瘸一拐,脚上穿着一只鞋,腰里别着一只鞋,还有一把扇子。
他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明皇的玉笛之后可劲儿的绕着大殿奔跑,戏耍明皇。明皇问道,你是什么人,胆敢在朕的寝宫中撒野?小鬼回奏,微臣名叫虚耗。虚耗?明皇想了半天也没有印象,又问,寡人从来没听过这么一号人。小鬼回答说,虚者,来无影去无踪,盗人财物如探囊取物;耗者,专做不良之举、坏人好事也。
明皇一听非常生气,不想世间竟有如此寡廉鲜耻、大胆放肆之人。他刚准备呼唤侍卫入宫捉拿虚耗时又出现了一个大鬼,此鬼头戴破帽,身着蓝袍,腰勒角带,脚蹬朝靴,看打扮竟似是一个落魄的朝廷官员。大鬼一把扯过虚耗挖了他的双眼,然后将其辟为两半吞了下去。
明皇一时看得呆了,半晌才问道,你又是何人?大鬼奏道,微臣正是高祖武德年间触阶而死的武举进士,臣死后高祖赐臣状元之名。臣生不能为大唐效命,死当为鬼雄,誓要除尽天下妖孽。”
明皇梦醒之后疟疾立即痊愈,而且身体也比以前壮实多了。他立即召来素有“吴带当风”、“一代画圣”之称的著名宗教绘画艺术家吴道子以其梦境为题材作画。道子听完明皇讲述,个中情景有如亲临,很快就完成了《钟馗赐福镇宅图》。明皇看完大惊,难道卿所见与朕梦同?于是敕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颁布画像于天下,令万民祭祀,并赏道子百金。
此后,钟馗在过年时当门神,在端午时又兼任斩五毒的天师,而且还监管人间发财、升迁、寿夭等一干杂事,其工作量、公信力、办事效率等都比其他神仙要高出很多。
万应之神,实为鬼雄。
三、鬼物弄人1、董观离魂
太原人董观借住在某座寺院里一间经常闹鬼的客房。有一天睡在床上的时候,梦见已经死去的朋友前来拜访,说他阳寿已尽,特来带他去阴间,随即用手拉着董观的衣袖飘然而去。董观回头看到自己的身体仍然在熟睡,于是感叹说,我家远,父母尚在。如今死在此地,谁来为我收尸?故友说,老兄大错特错,人之所以能动,都是因为精魄在操控,如今精魄离体,虽六尺之躯又有何用,还有什么值得挂念的?
2、恶鬼夺驴
后赵石虎当政时期,有一个胡人道士赶着驴子在外国做生意。在一座深山老林中行走时遇到一处绝涧,杳杳冥冥深不见底,来往过路的旅人只能凭借山体的羊肠小道鱼贯前行。忽然一直恶鬼从旁蹿出夺了道人的驴子跳入涧中去了。胡人道士性情急躁,摸入涧中寻找恶鬼踪迹,同时呼天抢地把诸天神佛名号都念了一遍,让诸鬼神帮助自己下去抓鬼找驴。
走着走着忽然出现一大片平地,城池赫然在前,城门外锁着一只大鬼,正是夺驴的那只恶鬼。恶鬼见了道人只管讨饭,声称吃了饭才肯交出驴子、财物。道人追问之下才知道此处是鬼王的地盘。于是直接面见鬼王,详说了丢驴的经过,不一时驴子、财物全部找回。
3、鬼怪逐人
下邳有一个叫陈超的人,被一个名叫君弼的鬼紧追不放,于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何规,步行从余杭县回来,五年之间不敢出入交往。五年之后,陈超的警惕性逐渐有所放松,和亲朋好友们一块在水边嬉戏饮宴。
酒酣耳热之间才对亲友们说起了以前被鬼追逐的事情,并且很高调的宣布,从此之后再也不畏惧这只鬼了。结果话刚说完,一低头就看见水中君弼的鬼影。
陈超受到惊吓,顿时酒醒了一大半,急急忙忙借了亲友的马奋力驱驰企图远离。但是不论陈超如何奔驰,君弼鬼和陈超的距离远近如常。君弼鬼一边追一边碎碎念——你是何规吗?快快去死!
古籍里关于鬼物名称及事迹的记载实在太多太多。除了以上提及的例子,还有诸如腹鬼、伥鬼、毛鬼、宅鬼、墓鬼、厕鬼、虐鬼、小儿鬼、琵琶鬼、疫鬼、雷鬼、煞鬼、赤鬼、食尸鬼、殇亡鬼、耐重(佛教鬼)、缢鬼、溺鬼、痴鬼、债鬼、产鬼、隐鬼、饿鬼、五奇鬼等诸多鬼物,这里就不再一一详述。
参考书目:
《搜神记》《灵鬼志》《幽明录》《斩鬼传》《古小说钩沉》《中国古代神话》《中华神秘文化辞典》《邪兵谱》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