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同城游戏大厅官方下载,贵阳和遵义哪个潜力更大?
从短期发展来看,贵阳的发展比遵义好,从长期看,遵义潜力比贵阳大。
贵阳是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四大中心之一,也是贵州省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总量第一大城市,而遵义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西南地区第五大城市,经济总量略比贵阳要低,但是两座城市的经济总量差并不大。
下面我用数据比较一下贵阳和遵义的发展情况:
经济总量上,贵阳更胜一筹;
从以下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2019年贵阳市经济总量4039.6亿元,位居贵州第一,是贵州省唯一一个经济总量突破4000亿大关的城市,经济增长率6.35%。
遵义市2019年经济总量3483.32亿元,位居贵州第二,且远超排名第三的毕节市,经济增长率更是高达到16.1亿元,增速排名贵州第一。
经济总量上,贵州省超过遵义500多亿,但是贵阳的经济增速只有遵义的三分之一,如果按照这种发展速度,遵义大约3-5年就可以实现经济总量超越省会贵阳。
人口总量上,遵义约为贵阳的2倍;
2019年贵阳市人口总量488.19万人,城镇人口368.24万人,城镇化率75.43%。
2019年遵义市人口总量860万人,城镇人口312万人,城镇化率49%。
劳动力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口规模上遵义是贵阳的1.8倍,接近2倍,且遵义市城市化率远低于贵阳,未来的遵义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空间,经济增长更有支撑。
人均生产总值上,贵阳远超遵义;
2019年贵阳市人均生产总值高达8.27万元,接近初级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位居贵州省第一位。
2019年遵义市人均生产总值5.62万元,排名贵州第二,但是和贵阳市差距巨大,人均生产总值比贵阳低2.6万元,说明遵义市的富裕程度远远低于贵阳。
产业发展上,遵义比贵阳更强;
贵阳市产业发展情况:贵阳工业主要为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烟酒、特色食品等,另外贵阳最近几年大力打造大数据产业,但是目前规模不是很大,其中贵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有老干妈(世界最大的辣椒制造商),好一多乳业,贵州轮胎,贵州老来福药业。
遵义有世界第一名酒、中国上市市值最高以及贵州省最大的纳税企业茅台酒厂,有全国最大的茶叶基地,也是贵州省最大的农业产业基地,另外,遵义钛业全国第一,世界第三,遵义钢绳中国第一,遵义江南航天是神州飞船零部件制造商,遵义彩阳集团是国家行业标准制作企业,遵义有着全国影响力的企业还很多。
总体而已,遵义的企业和产业发展规模大于贵阳,遵义目前已经融入重庆和成都的两小时经济圈,未来的发展潜力会更大。
旅游业发展规模上,遵义于贵阳;
遵义有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赤水丹霞,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有全国闻名的遵义会议会址,全境景区100余个,旅游年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红色”旅游区域。
贵阳市主要景点有花溪青岩古镇,花溪十里河滩,花溪天河潭,以及全国最大的城内公园黔灵山公园等,年旅游总收入突破800亿元大关,贵阳凭借气候优势且大力宣传,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旅游城市之一。
总体而已,遵义目前的发展和贵阳还有一定差距,因此短期内贵阳的发展依旧会领先整个贵州省,毕竟贵阳作为贵州省省会,无论是国家政策、教育资源、区域影响力还是资本吸附力都远超其他非省会城市。
但是从长期看,在人口规模、经济增长率、企业和产业实力以及旅游业发展上,遵义都是领先贵阳的,遵义有着众多实力强大的企业,且遵义靠近西南地区的两座超大城市成都和重庆,所以从长期来看,遵义更有发展潜力。
湖北省"咸宁市"更名"赤壁市"合适吗?
咸宁市改赤壁市真的无语,难道咸宁改成赤壁市后,会发展更好吗,那些坐在办公室的人,没事做,应该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多在外面跑跑招商引资,多办企业,改变民生,真的把咸宁改成赤壁市了,那原因的赤壁市又改成什么市,你看看现在赤壁市六十多万老百姓同意吗,可笑,如果咸宁觉得咸宁影响力不大,可以把地区设在赤壁市,把咸宁变成县级市,赤壁市变成地级市,这样才两全其美。咸宁不老是咔赤壁脖子,赤壁市发展比咸宁更好,大家有目共睹
出武汉市需要准备什么?
首先,需有自己的“绿码”。不能提供绿码的,一定要有健康证明。
其次,及时了解离汉目的地,复工复产具体要求,有些省市与湖北及武汉互认绿码,就相对简便些。比如广东省,我有两个认识的襄阳兄弟,一人在中山市一家家具厂上班,上月25号,持绿码自驾车回中山市复工,自行隔离7天就可以上班了,另外一人在惠州市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项目经理,上月底坐襄阳包车,点对点直达惠州市,第二天就上班[捂脸][捂脸]所以说,每个省或具体市县,疫情风险不同,具体不一样。
针对目前武汉市人员的外出,也有部分省市,把控比较严,有绿码也要健康证明,包括,CT,核酸检查,抽血化验等等,返岗复工,公司也会提前告知,提前打探为上策!@头条号 #武汉同城# #武汉身边事# #战疫必胜# #湖北复工# #头条#
可以分享下真实收入吗?
我目前的月收入不多,主要看业绩,但都稳定在6000到8000之间(真实工资条在文章末端,请听我的分享),只能说很一般。
大家好,本人作为一名80后,因2020年创业失败负债30万,如今靠上班挣钱还债,太难了。
大家好,我是一名84后,2007年大学毕业之后,我就在毕业学校的地方工作,中途换过几次工作,但是没有换城市,因为我觉得我适应了这个城市的生活和工作。
期间也考虑过去深圳找工作,但是尝试了之后还是没有选择在那边,这种感觉有点说不出来。好比一个男孩子喜欢一个女孩子一样,就是喜欢,说不上那么多为什么,所以我一直都留在同一座城市工作。
从我07年大学毕业到2019年间,我由一名普通的销售员到副店长再到正店长,靠的是自己的不断努力而得来的。
当时一起上班的同事都是想着上班下班,每个月有一份工资拿就可以了,根本没有过自己要坐上管理岗位的想法,不想每天除了销售还要做其它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的脑海里就只有每个月15号拿工资就行了,什么销售能力提升,管理经验提升统统都没有想过。
而我是一个比较不甘于平凡的人,我想要得到更多,提升更多,不想和他们一样那么平凡的过日子,所以由我从一名普通的店员开始我就要想着多和店长交流学习,看他是怎么做的,并且很多时候店长吩咐的我工作都会很认真的去完成,就算是加班我认为也没关系,只要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认知就可以了。
更何况那时候刚出来工作没多久,也没有女朋友,下班之后并没有其它事情做时间上是很充裕的,所以我都不会一到点就下班,而是多留在店里看看店长在做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跟对一个优秀的店长,你就能从他(她)身上学到有用且宝贵的管理经验,这对于新手的我来说是很有益处的。
后面因为老板在其它城市开了新店,并且是在店长的那个城市,所以就刚好把他调过去了,而眼前的这家店的店长岗位就空出来了。
店长在他离开前的一个月就跟我说,向老板推荐我做这家店的店长,那时的我其实是非常担心自己做不好的,也没有那个信心做好,能力也非常有限。
记得在他最后一天离开店的那个晚上,全部店员都下班回家了,只有我和他两个人在店里。
他告诉我,管理一家店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你不用担心的太多,如果你越是担心害怕的话就会越做不好。作为一名店长,我们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把这家店当作自己的店一样去用心经营,把心思放在店里,那么这家店就能顺利且良好的经营下去,你要有的就是这份心,而且经过这段时间以来,要教的我已经教会你了,你也是一个非常勤奋和主动的人,我不会看错你的,你要相信自己。
况且以后工作管理上的事遇到问题的话我们还可以通过Q~随时联系(以前常用的只有这个方式或者打电话和信息),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把店长这个岗位坐稳了,老板对我的工作表现也是挺满意的。
在后面近10年的时间里,我所找的工作基本都是店长或者主管的岗位,至于更高一些的督导或者经理的岗位我就没有做过,或许我是一个比较安于现状的人吧,不想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工作的事,因为我觉得这些岗位的事情会特别多,在我过去接触过的督导和经理来说真的特别忙。
到了2019年的时候,那时的我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有车有房一族了,但我并不感到满足,向工作了多年稳定且待遇不错的公司提出了离职。
因为我不安于现状,虽然有房有车了,但房子是供的,还是供30年的那种,如果光靠我一辈在这里打工,什么时候才能把房贷还清,或者再买过一套大一些的房子和豪华一点的车子呢,按照目前的收入来说基本不可能换的了。
再加上已经超过35岁了,如果再不拼一次的话,那这辈子就只能这样平凡了,所以我才有了要自己创业的想法。
因为我那时认为,只有创业才能挣到更多的钱,只有这样才能住更好的房子开更好的车子,父母退休后才能更安心的过上晚年的生活,因为他们都辛苦了一辈子,应该过一个无忧无虑的晚年才对。
但是后来创业失败了还背负了30万的债务,那时整个人都感到很颓废,眼前这一大笔的债务要还到什么时候,刚开始大片逾期的时候,整天无数个催收电话和信息直接把手机都顶没电了,就是这么夸张,那时真的差点崩溃了。
经过几个月的调整,慢慢的回归了正常人生态度,我不再纠结负债的问题,而是努力挣钱,规划好每个月工资的使用,先还亲戚朋友然后信用卡再到网贷,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现在已经把大部分的信用卡都还清了,目前还剩下2张,再过半年就可以彻底还清销卡了。
现在的我,又回归了以前的那种状态,还是一名店长,作为一名小小的管理者,我秉承了过去老店长教我的,把店当作自己的店一样去用心经营和管理,老板挣到钱了我才能过的更好。
我一个月的收入在7000到9000之间,主要还是要看业绩,但是对于有房贷且有信用卡网贷等债务的我来说,这个水平只能是一般般,如果不增加自己的收入的话,每天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我要想办法增加自己的收入才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脱离“老赖”的这个头衔,只有把债务都还清了,我才能把腰杆挺直、昂首挺胸并且自信的面对以后的日子。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写的好,欢迎为我评论点赞哦,谢谢。
为何作为省域副中心的襄阳常住人口在减少?
湖北的经济在一城独大之下难以树立真正的副中心,因此人口变化要结合当地情况,而不是城市定位。
号称中部非省会最强市的洛阳,其省会郑州的首位度还没有武汉高,就这样在郑州成为国中之后都让洛阳人口持续几十年净流入的记录被打破,直接让洛阳这个河南省副中心变成人口流失城市,而流失方向就是郑州,这就是省会定位过于突出导致的虹吸效应。
襄阳和洛阳一样,虽然名为副中心,但是相比省会而言几乎没什么虹吸效应,自己省会越强,人才走的越多。
至于鄂州人口在增加,其实跟城市定位关系也不大。因为鄂州本身人口就少,只有襄阳的五分之一,人口虽然看似增长,但增长幅度很小。如果一定要跟城市发展扯什么关系,那或许就是鄂州属于武汉都市圈,一直以来还有并入武汉的坊间传闻,因此当地人可能对于鄂州将来的发展抱有更多期望,人口留存率和出生率也随之有更多正面影响吧。
类似湖北、河南这种情况其实在中西部很普遍,东北地区也有,这是一城独大之下潜移默化的影响。